接种湿地底泥的Anammox反应器启动特性

来源 :环境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ue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3台UASB反应器中分别以厌氧颗粒污泥、湿地底泥以及二者的混合物(污泥浓度比为1∶1)为接种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反应器,考察了以湿地底泥为接种物启动Anammox反应器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反应器经过183 d启动运行,仍未出现明显厌氧氨氧化反应特性,接种混合污泥的反应器于第125天开始出现明显厌氧氨氧化反应特性,短于接种湿地底泥的155 d.Anammox反应器启动并稳定运行后,在进水总氮质量浓度为275 mg·L-1、负荷为0.275 kg·(m3·d)-1条件下,出水总氮质量浓度可降至90 mg·L-1以下,其中接种湿地底泥和混合污泥的Anammox反应器的TN去除率分别达到74.49%和67.12%.高通量结果表明,在接种湿地底泥和混合污泥的反应器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属为Candidatus Brocadia,其丰度分别达到9.82%和10.70%.
其他文献
针对广东省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通过收集和整理广东省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相关数据及政府统计报告,分析了生活垃圾处理量和处理方式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供广东省有关管理部门参考.结果 表明,广东省生活垃圾产生量从2004年的1.6× 107t增长至2020年的3.1×107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42.8%提高到100%.广东省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由填埋为主、焚烧为辅、其他补充的旧格局,转变为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生物处理为补充的新格局.2020年,广东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
利用电阻加热(ERH)和土壤气相提取(SVE)耦合技术,针对有机污染土壤,采用COMSOL软件模拟方法对场地加热电极的布置进行优化,以温度为探针,对比物理场种类、电极间距、电极的边界距离、电极个数、耦合物理场边界等因素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固体传热和电磁热的耦合场下的加热效果比单独物理场更好,40 d后温度可达201.20℃.电极间距最优为3m,升温104.71℃.当边界距离为0.5m时,边界土层温度能够达到ERH工程要求的100.15~220.15℃.7电极排布相比其他排布方式的升温速率更高,
针对药剂真空预压法处理填埋污泥通常存在污染的问题,利用更加环保高效的冻融-真空预压法进行处理,并采用室内模型箱实验,探究了排水板类型(分离式和整体式)对冻融污泥真空固结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原始污泥含水率为86%,经冻融联合真空预压处理后,含水率最低可降至59.5%,这一含水率可达到我国填埋污泥的规范要求;整体式排水板与分离式排水板最终出水量差别不大,但整体式排水板的含水率沿径向分布更均匀.整体式排水板与分离式排水板孔径分布差异明显,分离式排水板主要以小孔分布为主,而整体式排水板主要以微孔和介孔为主,
重金属和抗生素广泛存在工业废水、养殖水体中,对硝化细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研究重金属和抗生素胁迫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及硝化菌群活性的影响,采集珠江水样富集硝化菌群并分离纯化NOB,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Cu2+、Zn2+、Cd2+、Mn2+、Cr6+)和抗生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盐酸四环素)对NOB亚硝酸盐氧化活性的影响,揭示了不同重金属和抗生素胁迫对NOB及硝化菌群富集物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第15代富集培养的硝化菌群中N
通过设计一种下流式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系统,研究了以葡萄糖(S.G.)和乙酸钠(S.S.)为基质碳源时系统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揭示了该系统在不同基质碳源下的产电特性.结果 表明,S.S.发电电压可达483 mV,最大功率密度为48.14 mW·m-2,优于S.G.(42.61 mW·m-2).S.S.对水体COD的去除率比S.G.(70.1%)高出5%.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S.S.比S.G.具有更快的电子转移能力,S.S.的电荷转移电阻(45.2 Ω)小于S.G.(197
硝化细菌生长缓慢、同化效率低、环境敏感性高,并且高氨氮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游离氨会对硝化细菌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本实验采用序批式反应器,研究添加C7-HSL、C8-HSL和3-oxo-C10-HSL对活性污泥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影响.结果 表明,信号分子可以显著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有效提高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的活性,同时可促进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的形成,改变EPS的组成,从而有效缓解高NO2-
为研究纯膜MBBR工艺用于国内北方市政污水的处理效果,采用基于两级AO纯膜MBBR耦合改良磁加载沉淀的BFM中试系统处理北方某污水厂进水,同步对比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果.同时,为了完善工艺设计标准,研究了BFM工艺基质转化关系,并通过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的方式分析了系统菌群组成及功能菌相对丰度,从微观层面解释了宏观运行效果.结果 表明,从处理效果上看,BFM中试在出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基础上,系统HRT为7.76h,仅为相同进水条件下污水
以广东省佛山市某塑料生产企业排放的有机废气为的治理目标,采用除尘除油预处理+“等离子-生物过滤”的联合处理工艺,以探究高效经济的塑料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全组分分析结果显示该厂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苯系物,其占TVOCs比例超过80%;特征污染物为苯乙烯、甲苯、乙苯.根据该厂废气成分及其浓度特征,对处理工艺进行了工程效果评价及经济性评价.结果 表明,稳定运行75 d后,联合工艺对该厂废气中TVOCs的去除率可达95.3%,其中等离子和生物滤池工艺段的TVOCs去除率分别为36.57%和92.60%,总体上实现了对
采用序批实验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甲烷供应、初始硝氮浓度和pH值)对厌氧甲烷氧化型反硝化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不同pH下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当甲烷供给充足时,系统反硝化效果明显;随着初始硝氮浓度的升高,系统平均脱氮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表明适当增大硝氮质量浓度(<30 mg·L-1)可提高反硝化速率;在不同pH下(pH=6~9)系统均表现出较强的脱氮能力,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的脱氮速率最高.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pH为7和8时微生物丰度最高,多样性及均匀度适中
植物药所含的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但目前缺少对植物药重金属污染状况、溯源及管控的系统研究.总结了世界范围内对植物药重金属的限量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相关要求,基于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获取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植物药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植物药重金属超标情况较严重,超标率达24.58%,我国植物药的重金属超标率也有24.07%;铅(Pb)、砷(As)、汞(Hg)这3种重金属的超标率较高.在时间维度上看,我国植物药中砷(As)超标历年来逐渐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