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主旨、结构、手法等的理解有作用的材料或资源,通常包括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社会背景、名家评价等。背景资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欣赏文本时,要吃透文本的应有之义或言外之意,往往离不开背景资料的辅助。
背景资料对提升阅读教学实效确实非常重要,因为文本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如果缺少了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发生偏差,甚至会出现误读、错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作者简介、创作动因、生活情境等背景合理呈现出来,以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深刻理解文本。那么,如何合理呈现背景资料呢?
一、呈现的目的要明确切题
比如有些教师在执教鲁迅的《风筝》时,不是抓住情感主线来引导学生体会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而是大段引入鲁迅创作《野草》时的心境以及当时社会人民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等背景资料。不仅让学生觉得晦涩,也弱化了文章的主题。
我们再来看余映潮老师的课例《行路难》:教学伊始,呈现时代背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然后教师带着惆怅的语气朗读诗的前半段,在诗的结尾以自信的语调读出对未来的憧憬。从这两个课例可以看出,呈现背景资料必须要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否则不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
二、呈现的内容要整合适量
背景资料在成为教学内容之前是零乱的、分散的,难以直接应用到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各个零散资源之间的联系点,对其进行加工、重组、整合,使“素材”变换、加深、升华和活化,把“原生态”的、零乱无序、优劣混杂的背景资料整合起来,以适合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量,就是选用的材料要切合文本和学生实际,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如果太多,会喧宾夺主;如果太少,则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以《陋室铭》教学为例,请看剪裁以后的呈现内容:“同学们,吟诵着‘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就是这个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被称为中唐‘诗豪’;就是这个刘禹锡,先后被贬到连州、和州、苏州,但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因祸得福’,因为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样的背景资料的呈现,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创作本文的意图。
此外,我们还应极力避免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引入过量,弃置文本——将“查阅资料”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规定动作”,资料天天搜集、课课交流。由此引发两个弊端:第一,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大量占用,使之无心亲近文本,预习质量大打折扣。第二,课堂成为“资料展厅”,有限的课堂时空被不加节制地展示、交流占据,文本研读成为一句空话。
三、呈现的时机要灵活多变
背景是为内容服务的,面对丰富的背景资料,教师要把握呈现的适当时机,有针对性地展示。既可直陈式介绍,也可鲜活引征;既可开头引用,也可因势插入;既可教师主讲,也可学生链接;既可知识性补充,也可文化性拓展。
如《海燕》一课的背景呈现。在导入新课、自由朗读感知文本、听读入情了解文章脉络之后,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探究一:《海燕》写的仅仅是一场暴风雨吗?探究二:如果《海燕》描述的是一场战争,那么,请找出对垒的双方,并说明理由。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这时出示背景资料,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样的呈现,摆脱了上课之初就介绍写作背景的模式,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
故而,教师呈现背景资料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穿插,在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精妙写法的时候穿插,在增长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时穿插,在启迪学生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意图时穿插。
四、呈现的顺序要精巧编排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很多时候教师不只呈现一则背景资料,如何精巧地编排多则背景资料呢?教师可以根据整堂课的教学需要,一次性呈现几个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其观照全篇,引领全文的教与学;或者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和思考,反过来解读、验证、鉴赏、评判这些背景资料。
余映潮先生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的背景资料呈现可以说是精彩范例。余老师首先让学生齐读课文,接着,就在大屏幕上依次呈现四则资料。资料一:苏轼(1037~1101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资料二: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资料三:(在黄州)他写出了四篇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资料四: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四则资料分别是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人生遭遇、写作背景以及课文的艺术成就,学生每读一则,教师就作精要的点评。为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穿透苏轼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闲人”的含义,铺好了路,搭好了桥。
再看宁波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例《孤独之旅》。教师两次出示了背景资料,一次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寻找主人公杜小康的心理活动之前,教师引入了曹文轩《前方》里的一句话,“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路连接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这句话很好地营造了一种被命运抛弃的孤立的氛围,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临近课堂结束,当学生明白,杜小康的孤独之旅就是他的成长之旅时,第二次出示背景资料,引入了曹文轩对“孤独”的评价:“孤独是一种正常并且健康的心态——如果程度得当的话。它标志着一种人格的成熟,它使人少了许多盲目,它使人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净。”两则背景资料的呈现,顺序恰当,编排合理,一次是气氛的营造,一次是主题的深化,而且所引资料与文本水乳交融,丰富了文本的内涵。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呈现,要考虑到要不要用、引用内容、呈现时机、呈现顺序等因素。合理呈现背景资料,使之与文本资源有机融合,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區东庐中学(211213)
背景资料对提升阅读教学实效确实非常重要,因为文本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如果缺少了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发生偏差,甚至会出现误读、错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作者简介、创作动因、生活情境等背景合理呈现出来,以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深刻理解文本。那么,如何合理呈现背景资料呢?
一、呈现的目的要明确切题
比如有些教师在执教鲁迅的《风筝》时,不是抓住情感主线来引导学生体会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而是大段引入鲁迅创作《野草》时的心境以及当时社会人民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等背景资料。不仅让学生觉得晦涩,也弱化了文章的主题。
我们再来看余映潮老师的课例《行路难》:教学伊始,呈现时代背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然后教师带着惆怅的语气朗读诗的前半段,在诗的结尾以自信的语调读出对未来的憧憬。从这两个课例可以看出,呈现背景资料必须要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否则不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
二、呈现的内容要整合适量
背景资料在成为教学内容之前是零乱的、分散的,难以直接应用到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各个零散资源之间的联系点,对其进行加工、重组、整合,使“素材”变换、加深、升华和活化,把“原生态”的、零乱无序、优劣混杂的背景资料整合起来,以适合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量,就是选用的材料要切合文本和学生实际,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如果太多,会喧宾夺主;如果太少,则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以《陋室铭》教学为例,请看剪裁以后的呈现内容:“同学们,吟诵着‘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就是这个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被称为中唐‘诗豪’;就是这个刘禹锡,先后被贬到连州、和州、苏州,但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因祸得福’,因为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样的背景资料的呈现,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创作本文的意图。
此外,我们还应极力避免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引入过量,弃置文本——将“查阅资料”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规定动作”,资料天天搜集、课课交流。由此引发两个弊端:第一,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大量占用,使之无心亲近文本,预习质量大打折扣。第二,课堂成为“资料展厅”,有限的课堂时空被不加节制地展示、交流占据,文本研读成为一句空话。
三、呈现的时机要灵活多变
背景是为内容服务的,面对丰富的背景资料,教师要把握呈现的适当时机,有针对性地展示。既可直陈式介绍,也可鲜活引征;既可开头引用,也可因势插入;既可教师主讲,也可学生链接;既可知识性补充,也可文化性拓展。
如《海燕》一课的背景呈现。在导入新课、自由朗读感知文本、听读入情了解文章脉络之后,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探究一:《海燕》写的仅仅是一场暴风雨吗?探究二:如果《海燕》描述的是一场战争,那么,请找出对垒的双方,并说明理由。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这时出示背景资料,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样的呈现,摆脱了上课之初就介绍写作背景的模式,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
故而,教师呈现背景资料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穿插,在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精妙写法的时候穿插,在增长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时穿插,在启迪学生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意图时穿插。
四、呈现的顺序要精巧编排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很多时候教师不只呈现一则背景资料,如何精巧地编排多则背景资料呢?教师可以根据整堂课的教学需要,一次性呈现几个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其观照全篇,引领全文的教与学;或者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和思考,反过来解读、验证、鉴赏、评判这些背景资料。
余映潮先生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的背景资料呈现可以说是精彩范例。余老师首先让学生齐读课文,接着,就在大屏幕上依次呈现四则资料。资料一:苏轼(1037~1101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资料二: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资料三:(在黄州)他写出了四篇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资料四: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四则资料分别是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人生遭遇、写作背景以及课文的艺术成就,学生每读一则,教师就作精要的点评。为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穿透苏轼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闲人”的含义,铺好了路,搭好了桥。
再看宁波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例《孤独之旅》。教师两次出示了背景资料,一次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寻找主人公杜小康的心理活动之前,教师引入了曹文轩《前方》里的一句话,“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路连接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这句话很好地营造了一种被命运抛弃的孤立的氛围,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临近课堂结束,当学生明白,杜小康的孤独之旅就是他的成长之旅时,第二次出示背景资料,引入了曹文轩对“孤独”的评价:“孤独是一种正常并且健康的心态——如果程度得当的话。它标志着一种人格的成熟,它使人少了许多盲目,它使人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净。”两则背景资料的呈现,顺序恰当,编排合理,一次是气氛的营造,一次是主题的深化,而且所引资料与文本水乳交融,丰富了文本的内涵。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呈现,要考虑到要不要用、引用内容、呈现时机、呈现顺序等因素。合理呈现背景资料,使之与文本资源有机融合,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區东庐中学(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