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生命线,水决定了经济发展和城市的规模,水决定经济的结构和生产方式,水决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安全的保障。所以,当前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合理规划势在必行。
[关键词]利用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V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83-01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离不开水。所谓水资源,狭义上就是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水。目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是世界缺水更严重的13 个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相当全球人均水平的1/4, 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由于缺水每年工农业总产值的损失达2000 亿人民币。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程度的加快,需水量趋增,但相反因工业、农业和人类生活诸多因素使水环境遭到了较严重污染。从国内几条主要河流及支流的监控断面看,V类和劣V类的水质达50%,我国水资源更显匮乏和珍稀。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要高效的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
1、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推广
面临水危机我们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发展和应用海水淡化技术,应用和完善调水技术,推广应用污水治理和回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合理灌溉。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改變用水的无序状态,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的管理机制,允许水资源自由流通,疏通流通体制,缩小用水技术采用程度的地区差异,促进节水技术的推广,发展节水产业。
2、完善水资源保护体制
水资源要实施保护涵养与开发利用相协调的原则,有偿开发、丰缺有别;分质供水、鼓励回用;开源节流、力求平衡。建立健全适用于水这种特殊商品的水价体系。由于可供水量的生产基本上不由市场调节,而靠降雨的变化,水是社会、公众和产业必需的而又只能按不同保证率供给的商品,所以水价要考虑供水成本、丰枯年供需量变化及供水单位的利润收益和长期良性运行等因素,以此确定水价的级差和浮动的核定程序。水价还可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制定对低收入的农村、低收益的农业的供水扶持政策,用经济技术手段促进与其生产相适应的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目前,农业用水占到供水量的60%—70%,大有潜力可挖;要积极研究制定农业减少洪旱灾害损失的保险机制和政策。 建立涉水项目的公众参与的民主评议、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社会公众和部门单位投资入股建立管理水工程的办法。
3、用市场手段管理水资源
利用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杠杆,合理制定水价,促进用水户减少或避免浪费,适当减少用水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在不减少其他人或单位效益的情况下,增加供水单位效益。采取工程措施以避免水库老化失修和水资源流失,使水价回归到价值规律约束的合理范围内,建立与健全耗费补偿机制,保证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优化配置资源。利用市场机制,淘汰水资源利用中可持续指数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促进区域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指数提高。
4、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树立公众惜水意识,全民开展多方面的水资源警示教育,珍惜水资源,防止浪费。节水从每一滴开始,切实把节约水资源作我们每个公民自觉地行为准则。
二、防止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1、防治工业污染
(1)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重增长,轻环保的传统观念,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损失浪费,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重复用水和循环用水率,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3)严格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根据水环境容量和水质自净能力,严格控制排污总量。
2、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加行生态农业建设。
(2)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管理。
(3)加快农村改水改厕的工作。
3、控制人们生活对水环境的污染
(1)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2)禁止向江河港流倾倒各类固体废弃物。
(3)加强船舶管理。对于燃油船要坚持安装油水分离器方可在江河航行的原则,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区严禁未安油水分离器和接油器的。
4、建立有效的生态水环境体系
(1)重视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单纯的就污染治污染的工作思路方式, 应注重利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治理水生态环境,在大力治理各类污染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采用多种治理措施, 确保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加强流域性水污染防治。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 建立良性循环的流域性水生态系统。
(3)建立水质监测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水系,水质监控断面的不同,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监测体系, 并按规定逐级上报监测结果, 确保流域性水环境水质质量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5、进一步搞好涉水的法制建设
(1)应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对水安全的认识,对已有的《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及有关的配套条例、细则、办法等加紧进行修订。
(2)强化涉水行政执法力度,对严重破坏水安全、加重水危机的行为要追究责任,把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紧密结合起来。
(3)在涉水项目的立项建设和合理运行的财力投入和技术评审上,给予法律的促进和保障。
6、团结协作,科学治理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均涉及上下游、主右岸、于支流,存在着区域管理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各部门团结协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组织保证。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自然、社会、环境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逐年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指导治理工作。
结语:水是人类的珍稀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性利用是包括水工作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必须时刻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水资源保护的工作,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可持续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关键词]利用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V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83-01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离不开水。所谓水资源,狭义上就是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水。目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是世界缺水更严重的13 个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相当全球人均水平的1/4, 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由于缺水每年工农业总产值的损失达2000 亿人民币。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程度的加快,需水量趋增,但相反因工业、农业和人类生活诸多因素使水环境遭到了较严重污染。从国内几条主要河流及支流的监控断面看,V类和劣V类的水质达50%,我国水资源更显匮乏和珍稀。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要高效的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
1、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推广
面临水危机我们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发展和应用海水淡化技术,应用和完善调水技术,推广应用污水治理和回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合理灌溉。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改變用水的无序状态,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的管理机制,允许水资源自由流通,疏通流通体制,缩小用水技术采用程度的地区差异,促进节水技术的推广,发展节水产业。
2、完善水资源保护体制
水资源要实施保护涵养与开发利用相协调的原则,有偿开发、丰缺有别;分质供水、鼓励回用;开源节流、力求平衡。建立健全适用于水这种特殊商品的水价体系。由于可供水量的生产基本上不由市场调节,而靠降雨的变化,水是社会、公众和产业必需的而又只能按不同保证率供给的商品,所以水价要考虑供水成本、丰枯年供需量变化及供水单位的利润收益和长期良性运行等因素,以此确定水价的级差和浮动的核定程序。水价还可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制定对低收入的农村、低收益的农业的供水扶持政策,用经济技术手段促进与其生产相适应的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目前,农业用水占到供水量的60%—70%,大有潜力可挖;要积极研究制定农业减少洪旱灾害损失的保险机制和政策。 建立涉水项目的公众参与的民主评议、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社会公众和部门单位投资入股建立管理水工程的办法。
3、用市场手段管理水资源
利用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杠杆,合理制定水价,促进用水户减少或避免浪费,适当减少用水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在不减少其他人或单位效益的情况下,增加供水单位效益。采取工程措施以避免水库老化失修和水资源流失,使水价回归到价值规律约束的合理范围内,建立与健全耗费补偿机制,保证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优化配置资源。利用市场机制,淘汰水资源利用中可持续指数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促进区域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指数提高。
4、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树立公众惜水意识,全民开展多方面的水资源警示教育,珍惜水资源,防止浪费。节水从每一滴开始,切实把节约水资源作我们每个公民自觉地行为准则。
二、防止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1、防治工业污染
(1)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重增长,轻环保的传统观念,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损失浪费,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重复用水和循环用水率,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3)严格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根据水环境容量和水质自净能力,严格控制排污总量。
2、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加行生态农业建设。
(2)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管理。
(3)加快农村改水改厕的工作。
3、控制人们生活对水环境的污染
(1)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2)禁止向江河港流倾倒各类固体废弃物。
(3)加强船舶管理。对于燃油船要坚持安装油水分离器方可在江河航行的原则,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区严禁未安油水分离器和接油器的。
4、建立有效的生态水环境体系
(1)重视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单纯的就污染治污染的工作思路方式, 应注重利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治理水生态环境,在大力治理各类污染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采用多种治理措施, 确保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加强流域性水污染防治。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 建立良性循环的流域性水生态系统。
(3)建立水质监测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水系,水质监控断面的不同,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监测体系, 并按规定逐级上报监测结果, 确保流域性水环境水质质量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5、进一步搞好涉水的法制建设
(1)应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对水安全的认识,对已有的《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及有关的配套条例、细则、办法等加紧进行修订。
(2)强化涉水行政执法力度,对严重破坏水安全、加重水危机的行为要追究责任,把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紧密结合起来。
(3)在涉水项目的立项建设和合理运行的财力投入和技术评审上,给予法律的促进和保障。
6、团结协作,科学治理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均涉及上下游、主右岸、于支流,存在着区域管理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各部门团结协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组织保证。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自然、社会、环境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逐年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指导治理工作。
结语:水是人类的珍稀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性利用是包括水工作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必须时刻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水资源保护的工作,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可持续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