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应对气候变化新起点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ao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建章立制,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一个新的里程碑。
  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会议(两者总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的重点是达成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议,确定国际社会如何分担责任。
  经过两周艰难的谈判和磋商,大会于2015年12月12日最终通过《巴黎协定》。该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建章立制”,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虽然协议并不完美,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内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前走出历史性一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缔约方会议闭幕全会上表示。
  在艰难中前行
  “巴黎气候协议通过!”2015年12月12日19时28分,当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用力敲下法槌的那一刻,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诞生了。霎那间,会场内外沸腾了,欢呼、泪水、拥抱,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
  哥本哈根之后,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终于有了新的突破。不过,达成《巴黎协定》的难度比预想的要艰难得多。早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各国代表团就已进行多轮磋商和谈判,谈判时由于核心议题的分歧又经过了两轮磋商,但在大会临近尾声时还是出现了僵持的情况。
  在大会的第三天,解振华对媒体表示:“谈判总体进展缓慢,各方分歧较大。”当时,他谈到了谈判中存在的四大分歧:法律约束力、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资金以及新协议与公约的关系问题。
  2015年12月5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第一周谈判工作结束,195个缔约国提交气候协议最终草案,供之后各国部长级官员进一步磋商。当日,据英国BBC报道,气候谈判代表通过了目前协议草案文本。不过,路透社的报道称,草案文本中仍有900多个括号(分歧选项),这是谈判代表无法达成共识的选项。
  2015年12月9日下午,“巴黎结果”第一份草案出炉。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在会议上说,大会取得进展,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据解振华介绍,在能力建设、减缓、适应等问题都达成共识,但区别、资金、力度等主要问题仍未解决。几个小时后,全体会议连夜召开。不过,会议对于谈判文本的表态陈述依旧集中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资金、长期目标等难以达成共识的议题上。
  在谈判形势严峻和气氛紧张的情况下,面对中外记者的追问,解振华表示“非常有信心”。他说,中国代表团将充分展现建设性、灵活性和推动力,推动各方相向而行,确保会议达成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有法律约束力、适用于各方的协议。
  在会议进入冲刺阶段之际,美欧和小岛国集团组成的“雄心联盟”突然亮相,阻碍了大会的进程。“这个联盟没有任何章程、基础和总部,也没有为推动大会达成协议作出切实的承诺和努力。”外交部气候谈判特别代表高风告诉本刊记者。英国《金融时报》对“雄心联盟”的解读认为,美国试图建立更强气候联盟以孤立中国。
  历史性协议达成
  “我敲下的是一个小槌子,但我想它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法比尤斯在《巴黎协定》达成后如是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成为减少气候变化风险的历史性转折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情绪激动地表示:“六年前的哥本哈根我们没有成功,但是在巴黎,我们做到了。”
  这份协定内容丰富,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29项条目,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引人关注的是,协定确定“各方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升高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为确保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所作出的承诺能够得到落实,协定指出,从2030年开始,每五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尽管《巴黎协定》被赋予“历史性”、“转折点”、“里程碑”等美誉,但其在很多方面并不完美。
  解振华认为,不完美的地方在于,对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资金和技术的具体落实进展比较慢。另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方面,特别是按照公约要求,发达国家在减排方面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力度还不够。
  据了解,《巴黎协定》中文版本共32页,既有协议,也有决定。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决定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在分歧最大的资金问题上,对于资金数量的规定并未出现在协议中,而是体现在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决定文本中。“虽然协定并不完美,但是中方对协定‘完全支持’。”解振华在大会闭幕式上说。他认为,《巴黎协定》凝聚各方最广泛的共识,凝聚着各国领导人、部长和谈判代表的心血,体现世界各国利益的平衡,而中国为推动达成协定作出了建设性贡献。
  “在会议期间,我们一直在推动如何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透明度、能力建设等方面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要求各国按照自己的国情履行自己的义务,落实自己的行动,兑现自己的承诺。”解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于这些方面的推动在协议当中都得到了体现。我们对这个协议很满意,因为我们为此作出了贡献。”
  中国贡献不可忽视
  对于中国在此次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的贡献和推进作用,潘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协定》的达成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
  确实,中国对此次大会的积极推进作用不可忽视。会前,中国做了大量的双边工作。2014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共同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之后中国又与欧盟、法国以及很多主要发展中国家联合行动,宣布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声明,为巴黎气候谈判的内容和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中国提交的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INDC)展现了极大的诚意。世界银行副行长蕾切尔·凯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示,中国的INDC包括一揽子的计划,为全世界制定了范例。
  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阐述中国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并重申了中国将积极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中国谈判代表巢清尘告诉本刊记者,其他国家首脑的讲话中,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措施并没有中国这么具体。
  “继今年9月份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又提出了‘10 100 1000’,就是援助发展中国家建设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告诉本刊记者,“这都非常实在,我认为掷地有声。”
  而在谈判过程中,解振华和法比尤斯频繁会晤,随时就谈判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沟通磋商,以寻求解决办法。在谈判的最后阶段,解振华同潘基文与马来西亚环境部长、印度环境部长及美国代表展开密切磋商交流,希望各方坚持公约原则、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前提下积极而有建设性地推动会议成功。
  “在推动协定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公平原则,推动各国积极采取行动等方面,中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解振华告诉记者。
  中国代表团为最终达成协议,还积极与双边和多边代表团进行会谈与沟通。“包括与美国、欧盟,同时与‘基础四国’和‘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大家的愿望,并充分维护发展中国家立场关切。”高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在这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在邹骥看来,中国代表团的建设性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坚持原则,二是具有灵活性。中国以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建设性地为推动《巴黎协定》落地解决了许多问题。
  邹骥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坚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不会像现在这样体现在《巴黎协定》里,“‘制定切实的路线图’的内容就是中方提出并坚持的。”
  据悉,大会主席法比尤斯也赞赏了中国在这方面采取的行动。他表示,“基础四国”声明的发表支持了他的工作,也使得整个大会公开、透明,对大会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协定是新起点
  在加时一天后,《巴黎协定》终于达成。解振华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天达成的《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中国代表团完全支持大会主席以及各国代表团和谈判代表的努力,最后通过的《巴黎协定》,我们完全支持。”
  《巴黎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对中国而言,协定对中国今后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落实《巴黎协定》,进一步推动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动力。”解振华说。
  2015年12月15日,邹骥在其署名文章中称,协议签署后,重点和难点将落在协定的具体落实上。“首先,中国政府需要把这个协定结合‘十三五’规划转化成国内方案,形成新的国家战略和方案;其次,在国内要全面组织如何履约,主要是在国家战略、政策和体制、技术、资金等方面狠抓落实;再次,中国还要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该协定,将协定中规定的提高透明度、定期重申评估等进一步细化;最后,必须保证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出一些新标准。”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的致辞中所说,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协定已经谈成,下一步的关键任务是落实。”解振华强调,希望在各国的努力下,进一步使协议的内容得到落实、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实在在地往前走一步。
  他希望各方积极采取措施加强2020年前行动落实,特别是发达国家要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为2020年后加强行动奠定坚实互信基础。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将继续兑现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其他文献
建筑师与规划师、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共同关心着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极大程度上是指导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依据.
【正】 “环境建筑” 该设施是对地球环境进行实践与战略性政策研究的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关(IGES)的总部研究设施。 基地位于叶山绿树葱茏的丘陵地带,西面可以看见富士山与相
回溯历史,青岛拥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着眼当下,青岛是“一带一路”的支点城市。面对未来,青岛重任在肩。  1600年前,东晋的高僧法显经“陆上丝绸之路”赴古印度寻求真经,10年之后沿“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孟加拉湾、苏门答腊、南海、台湾海峡,最终北上登陆青岛,归国后写成《佛国记》,留下了关于“一带一路”的珍贵历史印记。公元623年,唐朝在青岛胶州湾北岸设立板桥镇,开启了我国与东北亚国家海上贸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雪旺氏细胞表达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 Ⅰ,β-1,4-GalT-Ⅰ)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正、反义β-1,4-GalT-Ⅰ表达质粒,将其转染
概念设计以定位分析、环境分析为基础,研究建筑环境特色和城市空间关系。追求建筑广场与城市环境的协调与整合。以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手段保证文物保护和展览效果的实现,同时为观
本文是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专题研究关于"非国有企业吸纳高职高专毕业生状况调查及分析"课题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的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工作的状况,以及非
本届义卖累计1.5万民众通过网络购票和现场购票参与活动,共筹得善款约400万元人民币。  10月29日,中国—东盟中心参加了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第九届“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本次义卖由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夫人钱韦女士发起,主题为“共筑云南健康家園”。筹集的善款将帮助云南省金平县和麻栗坡县修建县级和村级卫生室。  这是中国—东盟中心第五次参加“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钱韦女士等嘉宾参观了中心展台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135例按性别进行临床特点比较,结果表明:老年女性AMI年龄较男性大,左心衰以男性多见,而房室传导阻滞以女性多见。梗死部位女性前壁较多,男性下壁较多。女性死亡率较男
医院是一种专业技术含量大、技能复杂的建筑类型,做好医院设计的关键是以发展的眼光把握总体规划、单体建筑的功能设计有机、合理,医院环境设计满足心理、生理需求.提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