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找的经验,巩固找的规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p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界有句俗话,“问题是数学的轴心,规律则是其内涵”。让学生在已知的数学材料中寻找规律,可以大力培养学生观察、辨析、推理能力。教学和训练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关键词]经验;找规律;搭配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49-01
  “找规律”的知识能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那么教学时,如何展现“找”的经过,积淀“找”的经验,增强学生“找”到规律的能力呢?本文將以寻找“搭配的规律”为例谈一谈“找”的艺术。
  一、强调有序思考,摸索找的捷径
  师:同学们到麦当劳点餐,一般吃什么套餐?(学生自由交流)快餐店提供了牛肉汉堡、薯条、鸡翅3种熟食以及可乐、柠檬汁2种饮品,如果选1种熟食和1种饮料做早餐,你准备如何配餐?(学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配餐方式多种多样,那共有几种配餐方案呢?(大部分学生回答有6种)
  1.合作探究证明:到底是不是6种方案呢?我让各学习小组拿出事先分发的熟食、饮品图卡进行摆一摆的活动,验证一下。
  2.展示汇报:学生演示搭配的过程。
  (先演示随机搭配法,再演示有序搭配法)
  3.小结:有序搭配,才能做到不重不漏。那么怎么做才叫有序呢?这个秩序指的是什么?
  生:先选定一种熟食,再依次与所有的饮品搭配;也可先选定一种饮品,再依次与所有的熟食搭配。
  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有序思考恰好是数学思维严谨性的体现,也是解决基本应用问题的通法。让学生通过“有序”和“无序”两种操作方法,将“有序”从理论认识落实到具体的操作程序上,强调了有序思考,引导学生总结出搭配的规律。
  二、经历探究过程,优化学习策略
  让学生收起图卡,提问:如果撤走代表实物的图卡,你能用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的方法推演出不同的搭配法吗?请试一试。
  1.学生独立试探,教师视导。
  2.交流评价。
  (1)展出生1的作品(文字连线表示):
  汉堡—可乐、汉堡—柠檬汁、薯条—可乐、薯条—柠檬汁、鸡翅—可乐、鸡翅—柠檬汁
  (2)展出生2的作品(代数符号表示):
  A1B1、A1B2、A2B1、A2B2、A3B1、A3B2
  (3) 展出生3的作品(连线表示,如图1):
  (4) 展出生4的作品(符号连线表示,如图2):
  有序操作让学生摸到了找规律的门道,但每次寻求搭配次序不可能都建立在操作上,因此要让学生对规律进行总结升华。这个总结升华的过程并非直接出示课本上的抽象图,而是要让学生充分探究后,在分享交流、比较优化的基础上,形成成熟可靠的思维模式。当学生解决的时候,就能按照思维的抽象展现,这样有利于思维逐步提升。
  三、着眼于理解,抽象出数字计算法
  1.算式表示:在前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你能计算出配餐种数吗?(3×2=6或2×3=6)
  师:算理是什么?
  生:第一个算式:依次拿3种熟食配2种饮品,即3个2种,共计6种;第二个算式:依次拿2种饮品搭配3种熟食,那3个3种,合计6种。
  2. 假如饮料品种增加到3种,配餐方案有多少种?
  3. 该如何连线?怎么计算?
  生:多出一种饮品,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熟食多出一种搭配模式,现在是3个3种,就是3×3=9(种)。
  3.假如熟食再增加一种,有多少种配餐方案?
  生:新加的熟食,又可以分别与3种饮品搭配,又多出3 种匹配种类,因此就有4个3种,4×3=12(种)。
  4.假如有10种熟食、8种饮品,搭配方案又有几种?
  ……
  寻找普遍规律本质上就是建模,小学数学知识的结论很难通过理论去证明,往往是从形象直观的数学模型中抽象归纳出的。列式很简单,就是种类数乘以种类数,但如果不将搭配的思考过程用乘法概括出意义来,那数字计算规律就是死板的教条。设计增加熟食和饮品种数环节来推算搭配方案的细微变化,使计算原理得到更深的渗透。
  总之,当学生通过操作、提炼、总结对规律形成客观稳定的认识后,他们的操作经验也会得到长久地发展,而对蕴藏在搭配方案中的规律价值也能得到理解上的升华。
  (责编 罗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计算教学本身枯燥乏味,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显得尤为重要。新课部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其中,可使学生学得其乐融融。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将部分练习提前到新课进行教学,可使新课更为充实、饱满。  [关键词]计算课;故事情境;灵活处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
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学习对象开始的,经过对所感知材料的观察、分析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所唤起的回忆,在头脑中建立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后才引入概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逐步发展过程,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描述性概念的讲授方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图形变化规律展开深度挖掘,帮助学生顺利转换学习思维,已经成为教师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深究图形、甄辨本质、激活思维,这是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基本操作思路。  [关键词]图形变化;思维构建;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30-02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
[摘 要]学习材料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的载体。学习材料选择科学、运用得当,可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习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还存在华而不实、滥而不精、食而不化等误区。为此,教师只有精选材料、活用材料,才能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材料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  [关键词]学习材料 ;选择;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孩子长大,是一种睿智,更是一种气度。  [关键词]慢的教育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9-008  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小故事。  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学生对“5-3=2”这样的计算掌握得很好,计算正确率非常高。我在一次练习中
[摘 要]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通分和约分等知识后才教学的。对比现行的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和浙教版四个版本教材中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导入情境、教学活动和课后练习的设置,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教学。  [关键词]异分母分数;教材比较;四个版本教材;编排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课堂关注的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落脚点是数学化的学习过程和数学建模。从“植树问题”的角度对“间隔排列”这一课进行整体设计,引导学生在找规律中明确间隔的意义,在分类中理解间隔的内涵,在探究中寻找间隔的本质。  [关键词]规律;思维;建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18-02  “间隔排列”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
[摘 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一般根据问题类型进行模式教学,而建模的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则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以斐波那契数列的教学为例,通过外在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数学思维过程,在化繁为简、数形结合、图表分析、概括归纳的建模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和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斐波那契数列;解决问题;图示化;符号化;数字化;模式化  [中图分类号] G623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前测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教学策略,展开有效的学习活动,反思课堂教学方法。前测的介入和有效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得扎实,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学习起点;前测;建构;设计;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
[摘 要]一次练习带来一个错例,一个错例引发一场深思。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入手,在种子课和练习课双重补充“你知道吗”这类阅读材料的实践环节中,通过多样探究知规律、质疑验证明规律、巩固拓展用规律,真正让规律在思辨感悟中建构。  [关键词]规律 最简分数;有限小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08-03  3.巩固拓展用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