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清照的词论,即“词,‘别是一格’”,李的词论不论是从何种角度都是确有其一番道理的。而正是李清照词论的提出,才使得天独厚宋词进一步从唐诗的附属地位解脱出来,而且作为实践家和理论家的她不遗余力的为词地位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格式塔;完形;范式;词论;唐诗;宋词
(一)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典型化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世界是由性质不同,形状各异,色彩有别的事物组成的,人们如何区别。这些千差万别的客观事物呢?这就牵涉到了分类问题。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分类的心理过程常被称为“范畴化”,而范畴化的产物就是“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ies)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学家柏林& 凯 (B. Berlin & P. Kay) 就已经对颜色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以“焦点色”(focus colour)为基础的,而不是盲目的。人们依赖焦点色对颜色进行划分。心理学家Rosch 也对颜色进行了研究,她发现儿童更容易记牢典型的颜色。(她用的是 “典型” 而不是 “焦点”)。综上所述,范畴的认知观认为,典型是心理表征,是一种认知参照点,它依赖于贮存在人们心中的认知模型而划分呈现于眼前的事物。而认知的这一范畴典型化理论运用于文学中,即人们根据不同的格律,平仄,字数,内容将文学分为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诗、词、曲、赋。每当我们提到诗,首先浮现在脑中的就是五绝和七律。然后才会想到它所要表达的内容。词则会让我们想到那随着燕乐而唱的“长短句”;“赋”让人想到它磅礴大气的结构。我们头脑中所形成的这种思维正是认知中的“格式塔”理论。
(二) “范式”理论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站在不同的立场及根据其认知方式的不同,在不同的领域中选择了不同的侧重点, 于是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及门类.而每个领域的分属不同派别的学者们力求让自己的派别立稳脚步,所以他们争芳斗艳,在这种无限的斗争中,各种派别的理论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其中,不适合或不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陈旧的观点就会被历史无情的抛弃,适应或符合需要的就留存了下来,这使得科学进一步蓬勃发展,从而也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范式作为一个理论术语可以追溯到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库恩在1962对科学史进行的研究。他把派别称为 “科学共同体”, 这个“科学共同体” 是 “由一些科学专业的实际工作者组成,它们由所受的教育和见习训练中的共同因素而结合在一起.” 而每个科学共同体都有一个属于它的“科学范式”,范式则是科学家集团中的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总和。“这是提供其成员具有的提问方式和题解方式的范例。 ”范式是理论化的坐标和罗盘,以此为基底,才有可能将某一研究范围归类与规范化(波塞尔,118—119)库恩认为范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符号概念,模型,范例。“符号概念”即一个科学共同体所使用的表达式,是该专业基质的形式部分,也就是“外表”。每个科学共同体都有一些特有的概念体系结构。尽管这一结构可能会与其他科学共同体有相同的概念体系结构,但其内涵是不同的。“模型”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它是该“范式”的本体论的出发点,它指出该范式中最基本的理论和原则,但它并不是细节化了的理论,它通过理论和意识形态决定着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精神观和一个世界观。(莫兰)而这一点与认知观的整体论是一致的。“范例”则是由具体题解,即运用该范式的模型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对实际问题给予合乎规范的解决。
在宋词发展阶段也正说时了这一理论,首先,宋词的出现正是由于隋唐间一种 “燕乐 ” ,作为北方中国音乐被胡乐化了的抒情音乐,它需要与它相配合的歌辞,而中国原来的诗歌,包括律诗,绝句,乐府诗都不能与这种音乐很好的配合。这时就只能按照乐曲的特作点来创作歌词。这也就是以后宋词产生渊源。然而词虽说很早就已出现,但它并不被看一种文学体裁,但随着柳永、范仲淹,欧阳修,再到东坡词,以及之后的秦观、周邦彦等一批杰出词人的出现,词从之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已不再满足于自己对诗的从属地位。也就是作为一个全新的范式出现在文学体裁之中,与唐诗实现并存的局面。直到两宋之间,一位杰出的南渡女词人才提出了诗词应该具有同等的地位。而这一位奇女子正是宋代一朵奇葩——李清照。处于两宋之交的巾帼词人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 词,‘别是一格’”之说。对于词,她不仅是位实践家,也是位理论家。正是这位在宋词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伟大女词人提出了这么一种观点,从而摆正了词在文学史的位置,为词立了位。她认为词应该向唐诗一样,同样属于一种文学体裁,而非是唐诗的附属品。而词的大量出现也使得人们要对这种文学体裁有个重新审视,按照库恩的说法,一个东西由少到多,达到了一种质变折时候,这时旧的东西势必被新东西所取代,而词和诗的关系就是如此,词的大量涌现,所以这也是在千年以后,人们还把这一功劳归于李清照的原因。这一女词人在其创作的同时,为宋词地位的确立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正是李清照词论的提出,才使得天独厚宋词进一步从唐诗的附属地位解脱出来,而且作为实践家和理论家的她不遗余力的为词地位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在欣赏优美的易安词的同时,也不禁对其在词史理论上所作出的贡献举手称道。
【参考文献】
[1]刘人庆; 从北宋词风谈李清照的《词论》 [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01期;
[2]黄丽峰; 宋代女性闺怨词的词学贡献[J]; 江西社会科学; 2004年05期
[3]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简介:
刘江虹(1979--),女,河北乐亭人,本科,乐亭新寨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关键词】格式塔;完形;范式;词论;唐诗;宋词
(一)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典型化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世界是由性质不同,形状各异,色彩有别的事物组成的,人们如何区别。这些千差万别的客观事物呢?这就牵涉到了分类问题。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分类的心理过程常被称为“范畴化”,而范畴化的产物就是“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ies)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学家柏林& 凯 (B. Berlin & P. Kay) 就已经对颜色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以“焦点色”(focus colour)为基础的,而不是盲目的。人们依赖焦点色对颜色进行划分。心理学家Rosch 也对颜色进行了研究,她发现儿童更容易记牢典型的颜色。(她用的是 “典型” 而不是 “焦点”)。综上所述,范畴的认知观认为,典型是心理表征,是一种认知参照点,它依赖于贮存在人们心中的认知模型而划分呈现于眼前的事物。而认知的这一范畴典型化理论运用于文学中,即人们根据不同的格律,平仄,字数,内容将文学分为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诗、词、曲、赋。每当我们提到诗,首先浮现在脑中的就是五绝和七律。然后才会想到它所要表达的内容。词则会让我们想到那随着燕乐而唱的“长短句”;“赋”让人想到它磅礴大气的结构。我们头脑中所形成的这种思维正是认知中的“格式塔”理论。
(二) “范式”理论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站在不同的立场及根据其认知方式的不同,在不同的领域中选择了不同的侧重点, 于是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及门类.而每个领域的分属不同派别的学者们力求让自己的派别立稳脚步,所以他们争芳斗艳,在这种无限的斗争中,各种派别的理论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其中,不适合或不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陈旧的观点就会被历史无情的抛弃,适应或符合需要的就留存了下来,这使得科学进一步蓬勃发展,从而也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范式作为一个理论术语可以追溯到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库恩在1962对科学史进行的研究。他把派别称为 “科学共同体”, 这个“科学共同体” 是 “由一些科学专业的实际工作者组成,它们由所受的教育和见习训练中的共同因素而结合在一起.” 而每个科学共同体都有一个属于它的“科学范式”,范式则是科学家集团中的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总和。“这是提供其成员具有的提问方式和题解方式的范例。 ”范式是理论化的坐标和罗盘,以此为基底,才有可能将某一研究范围归类与规范化(波塞尔,118—119)库恩认为范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符号概念,模型,范例。“符号概念”即一个科学共同体所使用的表达式,是该专业基质的形式部分,也就是“外表”。每个科学共同体都有一些特有的概念体系结构。尽管这一结构可能会与其他科学共同体有相同的概念体系结构,但其内涵是不同的。“模型”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它是该“范式”的本体论的出发点,它指出该范式中最基本的理论和原则,但它并不是细节化了的理论,它通过理论和意识形态决定着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精神观和一个世界观。(莫兰)而这一点与认知观的整体论是一致的。“范例”则是由具体题解,即运用该范式的模型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对实际问题给予合乎规范的解决。
在宋词发展阶段也正说时了这一理论,首先,宋词的出现正是由于隋唐间一种 “燕乐 ” ,作为北方中国音乐被胡乐化了的抒情音乐,它需要与它相配合的歌辞,而中国原来的诗歌,包括律诗,绝句,乐府诗都不能与这种音乐很好的配合。这时就只能按照乐曲的特作点来创作歌词。这也就是以后宋词产生渊源。然而词虽说很早就已出现,但它并不被看一种文学体裁,但随着柳永、范仲淹,欧阳修,再到东坡词,以及之后的秦观、周邦彦等一批杰出词人的出现,词从之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已不再满足于自己对诗的从属地位。也就是作为一个全新的范式出现在文学体裁之中,与唐诗实现并存的局面。直到两宋之间,一位杰出的南渡女词人才提出了诗词应该具有同等的地位。而这一位奇女子正是宋代一朵奇葩——李清照。处于两宋之交的巾帼词人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 词,‘别是一格’”之说。对于词,她不仅是位实践家,也是位理论家。正是这位在宋词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伟大女词人提出了这么一种观点,从而摆正了词在文学史的位置,为词立了位。她认为词应该向唐诗一样,同样属于一种文学体裁,而非是唐诗的附属品。而词的大量出现也使得人们要对这种文学体裁有个重新审视,按照库恩的说法,一个东西由少到多,达到了一种质变折时候,这时旧的东西势必被新东西所取代,而词和诗的关系就是如此,词的大量涌现,所以这也是在千年以后,人们还把这一功劳归于李清照的原因。这一女词人在其创作的同时,为宋词地位的确立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正是李清照词论的提出,才使得天独厚宋词进一步从唐诗的附属地位解脱出来,而且作为实践家和理论家的她不遗余力的为词地位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在欣赏优美的易安词的同时,也不禁对其在词史理论上所作出的贡献举手称道。
【参考文献】
[1]刘人庆; 从北宋词风谈李清照的《词论》 [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01期;
[2]黄丽峰; 宋代女性闺怨词的词学贡献[J]; 江西社会科学; 2004年05期
[3]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简介:
刘江虹(1979--),女,河北乐亭人,本科,乐亭新寨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