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微视频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及操作方法。教师将微视频运用于信息技术课课前、课中、课后,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
如今,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科技的运用,令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便捷。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在小学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使用微视频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将复杂的知识点直观化展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应当说,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引入微视频,是非常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在生活当中,微视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学生可以借助于手机等其他终端,通过微视频来接收信息,获得对世界的认知的。尽管小学生在微视频观看过程当中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但这恰恰是信息技术教师引入微视频的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引导学生对微视频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其对学科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些微视频,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微视频的观看转移到对微视频制作的深入了解上,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平台。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视频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在进行微视频设计时,教师需要遵循其制作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其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简洁性原则
微视频特点在于精,一个视频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语言应尽量简洁,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有探究欲望。微视频利用短时间阐释小的知识点,符合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的特征,并且能令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直观,简洁易懂,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更加轻松。
2.精准性原则
微视频模式下,教学目标更加精准,需要有意識地引导学生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了解。例如讲解“word”相关知识点时,对其中一项内容做精准介绍。微视频内容广泛,其中知识点要精准可靠,分析过程要严谨。另外,语言讲解也要规范,并通过专业术语表达出来。
3.以人为本原则
微视频的设计,教师要将学生设为主体,并分析其身心发展情况,结合学习兴趣,设计出科学、多元的微视频。小学生受年龄影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更加喜欢观看动漫,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利用动画形式的微视频,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当中关注到这三点原则,那微视频的学习与制作就可以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微视频的运用形式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第一,翻转课堂,主要教学方法为课前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发布微视频,并设置任务,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进而解答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科学调整教学过程与内容,此方法针对性更强,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第二,课中辅助形式。微视频依附于信息技术课堂中,并在课中环节中使用,如构建情景、提问环节上,以帮助教师将复杂的知识点更简单地呈现出来,辅助学生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分层教学。以往教学往往是教师讲解新知识后,设置任务由学生做练习,以此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异,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课堂任务。
基于以上三点分析可以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以微视频作为师生互动的载体,教师主动发布微视频,然后学生在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时,可以反复观看并加深理解,将知识点顺利内化,从而快速完成学习任务。
二、例谈微视频的运用
(一)运用于课前预习
信息技术教学前,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这是学习的第一步。通过预习,学生可提前知道想要了解的知识,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提前认知,让学生在对知识点有一定掌握后,再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听课,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往上课前学生预习时因为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只进行教材的翻阅,不知道其中的重难点,预习效果不佳。因此,微视频的使用,能让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此外,教师还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行反思反馈,可以对教学环节有一定调整。例如《认识机器人》教学前,教师可结合内容与教学目标制作微视频,进而在学习平台上发布,学生提前观看预习。通过观看,知道机器人的定义、特点与作用等,有初步认知后,再去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
(二)运用于课中学习
微视频作为新时期常见的教学资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也要稍加利用,以此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开拓其视野。按照教学内容与目标的需求,课中使用微视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引入型微视频
新课正式传授之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课堂中创建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可以在课堂伊始,引入微视频,令学生更加专注于信息技术课堂。例如“初识物联网”课堂中就可使用引入型微视频,结合当下人们盛行的支付手段——扫码支付,制作成趣味性强的动画,为学生播放。“马丁在超市中显得垂头丧气,他的好朋友妮娜看见并询问原因,马丁说想买最喜欢的玩具,但是没有带足钱。此时,妮娜告诉他可以利用手机付款,并教他如何使用,马丁最终买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学生观看完视频后,不但能了解二维码的使用方法,还能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面更难知识点的讲授奠定基础。
2.陈述型微视频
陈述型微视频是最常见的微视频形式,即将知识点中抽象性强的概念或操作方法,通过更加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示给学生,以令其更快接受,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这种陈述型微视频的使用,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理论基础。例如“认识机器人”课堂中使用陈述型的微视频,将整个知识点做成连续的动画片,并利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一直探究观看,当观看完视频后,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讨论,然后教师提问“你认为机器人的定义是什么?”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在观看视频基础上交流,最终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发言,以此帮助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3.程序性知识微视频
小学信息技术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多数课程是需要学生上机操作的,以往教学中,学生实践之前是由教师讲解示范,但往往学生还没有全部消化,就进入下一讲解环节,不少学生在实际上机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微视频的投入就改变了这一现状,学生可在操作前先观看操作步骤视频,确定操作原理与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后,再上机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此类程序性知识微视频的制作,教师可先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然后在课中要求学生观看,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能暂停播放,并继续思考,或者反复观看,直到完全理解。例如“用Logo语言画虚线”课堂中,使用程序型知识微视频,学生自主观看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如何繪画虚线,然后学生上机操作,最后教师科学评价。
4.微练习
微练习是针对不能全部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开展的教学手段,有时课中教师在讲解经典例题时,一些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若不及时处理,会对其后续学习造成隐患。为了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信息技术,就可通过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微视频,并增加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自我检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动画真精彩”课堂练习中,学生在学习平台中,通过自主操作完成微练习,然后教师核对学生操作是否正确,检测其学习效果。
(三)运用于课后复习
课后的复习活动对学生来说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当前,学生对于课后复习的手段,还是反复阅读教材、背诵笔记与做练习等方法为主,此方式对知识点的掌握上,还不完善,复习效果不明显。微视频的运用,让学生直接知道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更快掌握知识点。另外,对于课后复习微视频的选择,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科学挑选。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扩展知识类的微视频观看,基础较弱的学生则观看一般复习类的课程。又如“物联网”教学中,教师可将微视频发放到学习平台中,学生放学在家就可进行复习,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微视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教师有效设计微视频,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科学使用,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耿媛媛.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
[2]王艳霞.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7).
如今,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科技的运用,令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便捷。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在小学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使用微视频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将复杂的知识点直观化展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应当说,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引入微视频,是非常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在生活当中,微视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学生可以借助于手机等其他终端,通过微视频来接收信息,获得对世界的认知的。尽管小学生在微视频观看过程当中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但这恰恰是信息技术教师引入微视频的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引导学生对微视频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其对学科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些微视频,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微视频的观看转移到对微视频制作的深入了解上,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平台。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视频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在进行微视频设计时,教师需要遵循其制作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其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简洁性原则
微视频特点在于精,一个视频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语言应尽量简洁,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有探究欲望。微视频利用短时间阐释小的知识点,符合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的特征,并且能令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直观,简洁易懂,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更加轻松。
2.精准性原则
微视频模式下,教学目标更加精准,需要有意識地引导学生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了解。例如讲解“word”相关知识点时,对其中一项内容做精准介绍。微视频内容广泛,其中知识点要精准可靠,分析过程要严谨。另外,语言讲解也要规范,并通过专业术语表达出来。
3.以人为本原则
微视频的设计,教师要将学生设为主体,并分析其身心发展情况,结合学习兴趣,设计出科学、多元的微视频。小学生受年龄影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更加喜欢观看动漫,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利用动画形式的微视频,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当中关注到这三点原则,那微视频的学习与制作就可以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微视频的运用形式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第一,翻转课堂,主要教学方法为课前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发布微视频,并设置任务,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进而解答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科学调整教学过程与内容,此方法针对性更强,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第二,课中辅助形式。微视频依附于信息技术课堂中,并在课中环节中使用,如构建情景、提问环节上,以帮助教师将复杂的知识点更简单地呈现出来,辅助学生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分层教学。以往教学往往是教师讲解新知识后,设置任务由学生做练习,以此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异,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课堂任务。
基于以上三点分析可以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以微视频作为师生互动的载体,教师主动发布微视频,然后学生在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时,可以反复观看并加深理解,将知识点顺利内化,从而快速完成学习任务。
二、例谈微视频的运用
(一)运用于课前预习
信息技术教学前,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这是学习的第一步。通过预习,学生可提前知道想要了解的知识,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提前认知,让学生在对知识点有一定掌握后,再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听课,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往上课前学生预习时因为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只进行教材的翻阅,不知道其中的重难点,预习效果不佳。因此,微视频的使用,能让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此外,教师还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行反思反馈,可以对教学环节有一定调整。例如《认识机器人》教学前,教师可结合内容与教学目标制作微视频,进而在学习平台上发布,学生提前观看预习。通过观看,知道机器人的定义、特点与作用等,有初步认知后,再去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
(二)运用于课中学习
微视频作为新时期常见的教学资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也要稍加利用,以此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开拓其视野。按照教学内容与目标的需求,课中使用微视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引入型微视频
新课正式传授之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课堂中创建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可以在课堂伊始,引入微视频,令学生更加专注于信息技术课堂。例如“初识物联网”课堂中就可使用引入型微视频,结合当下人们盛行的支付手段——扫码支付,制作成趣味性强的动画,为学生播放。“马丁在超市中显得垂头丧气,他的好朋友妮娜看见并询问原因,马丁说想买最喜欢的玩具,但是没有带足钱。此时,妮娜告诉他可以利用手机付款,并教他如何使用,马丁最终买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学生观看完视频后,不但能了解二维码的使用方法,还能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面更难知识点的讲授奠定基础。
2.陈述型微视频
陈述型微视频是最常见的微视频形式,即将知识点中抽象性强的概念或操作方法,通过更加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示给学生,以令其更快接受,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这种陈述型微视频的使用,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理论基础。例如“认识机器人”课堂中使用陈述型的微视频,将整个知识点做成连续的动画片,并利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一直探究观看,当观看完视频后,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讨论,然后教师提问“你认为机器人的定义是什么?”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在观看视频基础上交流,最终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发言,以此帮助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3.程序性知识微视频
小学信息技术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多数课程是需要学生上机操作的,以往教学中,学生实践之前是由教师讲解示范,但往往学生还没有全部消化,就进入下一讲解环节,不少学生在实际上机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微视频的投入就改变了这一现状,学生可在操作前先观看操作步骤视频,确定操作原理与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后,再上机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此类程序性知识微视频的制作,教师可先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然后在课中要求学生观看,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能暂停播放,并继续思考,或者反复观看,直到完全理解。例如“用Logo语言画虚线”课堂中,使用程序型知识微视频,学生自主观看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如何繪画虚线,然后学生上机操作,最后教师科学评价。
4.微练习
微练习是针对不能全部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开展的教学手段,有时课中教师在讲解经典例题时,一些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若不及时处理,会对其后续学习造成隐患。为了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信息技术,就可通过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微视频,并增加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自我检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动画真精彩”课堂练习中,学生在学习平台中,通过自主操作完成微练习,然后教师核对学生操作是否正确,检测其学习效果。
(三)运用于课后复习
课后的复习活动对学生来说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当前,学生对于课后复习的手段,还是反复阅读教材、背诵笔记与做练习等方法为主,此方式对知识点的掌握上,还不完善,复习效果不明显。微视频的运用,让学生直接知道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更快掌握知识点。另外,对于课后复习微视频的选择,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科学挑选。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扩展知识类的微视频观看,基础较弱的学生则观看一般复习类的课程。又如“物联网”教学中,教师可将微视频发放到学习平台中,学生放学在家就可进行复习,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微视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教师有效设计微视频,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科学使用,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耿媛媛.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
[2]王艳霞.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