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化、本土化与信息化是当前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且这三大趋势关联紧密,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为应对这三大发展趋势,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设计上应关注多元背景知识、素养教育、健康价值观、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态度、家庭伦理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社会文化;教育内容;全球化;本土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1/02-0007-06
人类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社会文化脉络的影响。①维果茨基的这一理论对教育内容的影响是深远的。Jones、Pang和Rodriguez(2001)指出,文化是影响儿童思考、学习和进行个人定位的重要因素。②每个儿童入学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传承着所属社群的文化价值观和对事物的认识。如果儿童已有的世界观与学校主流的世界观一致,那么儿童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学校所提倡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顺利融入学校主流群体;如果儿童已有的世界观与学校的主流世界观不一致,那么儿童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可能会面临许多冲突和困难。例如,在强调合作主义和互相依赖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儿童,当他进入强调个人自主性与个人自治的班级时,可能需要经历较长的调整适应过程。
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引子,笔者拟先举例说明社会文化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素材,再分析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试着在教育内容方面提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大致方向,以供教育政策制定者和课程设计者参考,也期待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学者对此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社会文化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素材
Bruner(1996)提出,文化型塑了人类的心智。③许多研究者将跨文化研究中所测得的认知差异归因为文化因素的影响。①不同文化背景下或不同时代的人,其心智作用与认知结构并无差别,但是认知与思考时所用的素材却有根本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每种文化都会将其特有的价值观、规范与信仰传递给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进而影响了人们在认知与思考过程中所用的素材。笔者将以智力观为例,说明社会文化对人类心智活动的影响。
针对什么能力能代表智力的问题,已有研究显示各种文化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如Grigorenko等人(2001)与Sternberg等人(2001)研究发现,西方文化的智力观是指能促进科技发展与进步的能力,强调的是技术性智力与学业智力;非洲肯尼亚部落文化的智力观则强调在大自然中生存的能力,强调的是生活智力。②在非洲肯尼亚的一个部落中,大部分儿童会因为寄生虫感染而经常肚子痛。在部落传统医术中有许多治疗寄生虫病的草药知识。懂得利用这些草药知识来自我治疗的儿童比不懂这类知识的儿童具有更大的生存适应上的优势,因此在这个部落的文化中,会运用草药治疗寄生虫病是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智力表现。③
即使在同一社会中,各族群之间的智力观也可能因为族群文化的影响而有所不同。Okagaki和Sternberg(1993)的研究指出,美国加州拉丁美洲裔家长倾向于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白人家长比较强调认知能力,而亚裔家长则更明显地倾向于强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代表主流文化的教师也比较强调认知而非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依照各族群家长与教师对智力的不同看法,可以预测各族群儿童的学业表现。④
可见,文化对心智的影响,不是改变心智作用与认知结构,而是以其灌输给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与规范,影响人们思考时所使用的素材。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有共同的核心认知技巧(如认知过程、认知策略、心智表征等),⑤但文化会影响人的价值观和信念,促使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差异。
归纳上述智力观的例子,可以发现不同文化的成员都倾向于发展适合自身文化所需的能力,而较少发展适应其他文化所需的能力。育儿观是特定文化中的人在养育子女时的信念与价值观,智力是“人们为了能适应特定文化的生活所需而具备的认知、社会与行为特性”。⑥可以说,两者都随着文化内涵的不同而改变。
既然社会文化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素材,智力观、育儿观都随着文化内涵的不同而改变,那么当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快速变化时,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否应该了解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与特性,省思我们对教育宗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选择,特别是省思我们应该为儿童提供哪些学习素材?笔者拟分析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就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本土化与信息化是当前社会的三大发展趋势。这三大发展趋势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互相关联的,因此它们的部分特性会略有重叠。笔者为了凸显各个趋势的特性,刻意将它们划分和归类,因此会有相似特性在不同趋势下出现的现象,但相似特性在不同趋势下的涵义略有不同。
1.全球化
不同学科对全球化的定义、本质、内容及引发的问题的看法不同。有的学者研究全球化的经济趋势,① 也有的学者以探讨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为主,② 还有的学者着重研究全球化对自然环境的冲击。③本文无意探讨全球化的定义,而是以“时空压缩”和“全球意识”两个概念为核心,来看全球化趋势的特性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时空压缩是指利用各种现代科技,往来于两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相对缩短了,同时跨空间的网络联系或社会关系也相应增加且复杂化了。时空压缩也暗喻人们可能在同一地点同时出现或缺席。例如跨国公司召开全球主管视频会议时,人在一地却可以同时和全世界各地的人交换意见,似乎是在各地同时出现,但事实上却又在一个地点之外的所有空间缺席着。时空压缩也意味着某地的社会文化脉络逐渐受到不在该地的人的形象、想法或是专业技术等的影响。
全球意识则是指人们所谈论、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如国际经济、国际体育赛事、全球变暖、世界和平等。这类全球性谈话(global-talk)表明人们感知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快速变化且不确定的,同时也感知到本地的社会文化与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是互相关联的。④也就是说,具有全球意识的人,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国家或社区,而且对其他国家的历史和现状也有一定认识,对全球化的运作和后果有判断能力。
全球化趋势的特性及对教育的影响有如下几方面。
(1)多元化
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时空距离缩短、接触异国文化的机会增加、思想交流的频率加快,进而促使社会价值观和信念多元化,其中自然包括了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上的多元化。
(2)两极化
全球化趋势是由经济领域开始的,并在经济全球化之后出现了贫富两极化的结果。贫富两极化的结果使得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面临严重考验。
目前,全球化已经超出了经济领域,其影响扩大到社会和文化制度领域,进而引发了一些教育问题,如异国婚姻加上经济与文化阶层问题导致的教育问题等。
两极化包含文化本土化与文化全球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如何为处于贫富两极端的儿童选择他们所应学习的教育内容。
(3)主体认同的不确定性
全球化一方面缩短了不同文化间的距离,逐渐形成了一些共享的价值与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文化的个别差异,使个体更加依赖某种社群的符号体系,如宗教、风俗习惯、民族意识等。个体在这种共享与差异化的符号体系间摇摆,寻找与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个体究竟归属于哪一个社群?社群与社群间的界限如何界定?个体如何跨越界限以进入不同的社群?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个体对于自己的位置、隶属的社群等的定位是不确定的。
在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下,因为信息化的大力推动,文化殖民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一般来说,全球化不只是不同国界之间的军事战争……而且是符号、象征、语言和文化的殖民。”“民族国家落入一种两难情境,他们想要进入世界,但世界又会侵略他们。”⑤ 具体到教育领域,配合着多元化特性的存在,儿童的主体认同与定位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审慎思考的重要议题之一。
(4)矛盾关系与两难情境
①既同质又多元:全球化是全球趋于同一,本土化是区域或地方特质的凸显,这两种特质同时存在。
②既普遍又特殊:全球化带来的是普遍化的文化,而本土化带来的则是特殊化的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间取得平衡,是一个两难问题。教师如何在建立学校同质主流知识的同时,兼顾儿童个体的文化背景、多元需求和个别差异?这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是一大考验。儿童也需要面对学习的两难情境,即在学校主流文化与家庭、种族文化背景间的选择、调适与认同问题。
③既解放又局限: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趋势下,各行各业都会有无国界、无障碍交流的解放感,但同时也会有实体存在的局限感。例如,虚拟学校、虚拟教室的出现使儿童可以在僵化的学校系统外找到解放的可能性,可以随时与全球其他地方的人互动学习,但是事实上这需要许多配套条件,如彼此文化上的了解、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的配备等。如果没有这些配套条件,如不了解共同学习者的文化,就会形成一种局限。
④既密切又疏远: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趋势下,无论是在实体世界或是在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会均较以往频繁,使得彼此间的关系拉近了许多、密切了许多;但知识的快速生产与传播使得人们在疲于追赶知识的同时忽略了人与人之间实质上的关心,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这种现象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育如果欠缺了感情与关怀,纵使可以加速生产知识,知识又会被如何使用?这样的知识是否能实现造福人类的终极目标?
2.本土化
Roberson指出,全球化是一个相对自主的过程,其核心动力包括普遍性的特殊化和特殊性的普遍化,这是一体两面的过程。普遍性的特殊化被界定为普遍性的全球具体化,已成为寻找全球性的基本原则的理由。特殊性的普遍化则是指寻求特殊事物以及寻求愈趋细密的认同方式的全球普遍性,①即与全球化过程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的本土化趋势。本土化的特性与对教育的影响如下。
(1)因全球化而产生的对本土主体性的追求
如果一个社会只强调全球化的追求,那么很可能会受到欧美强权思想、文化等的支配;如果能配合本土化的主体精神与自主反省意识的觉醒与行动,那么就能在全球同质化的过程中向全球传播自身的文化价值和象征内涵。
(2)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定位
如果本土化与全球化可以维持平衡,那么将有助于全人类与个体的发展,否则可能会产生相克相伤的后果,进而伤及全人类的发展。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例。在多重文化社群中成长的儿童,若能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下取得平衡,就可能建构出“双重自觉(double consciousness)”或“多重认同(multiple identities)”的自我,在归属感方面则可能有多重的“片面归属感(fragmented belonging)”。②
如何帮助儿童在追求本土主体性的同时也能包容与尊重自己与他人的多重认同和片面归属状态,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另一项重要挑战。
3.信息化
信息化使得通讯快速方便,不受限于空间距离。通过网络,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也更加迅速和频繁。信息化社会的特性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如下。
(1)开放
相对于传统社会的缓慢与稳定,信息化社会中推陈出新的观念与想法不断涌现。由于信息设备的普及,更扩展了不同意义同时存在的发展空间。以在线学习为例。在线学习不仅是学习条件上的开放,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想学习时就可以上网学习等,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程设计、教科书选择等的开放:教室从传递信息的空间变成主动查询与创造的空间;教师角色从在教室里由上而下的课程传授者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网络的营造与提供者;学习者可以自主、开放地完成学习目标,并且可以创造新的知识,使自己变成知识生产者。这种开放的结果,使学习者成为文化快速变迁的主要推手。③
(2)多元
在信息化社会,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可以同时多元地存在。这个特性不仅激发了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多元可能性,同时也促使课程与教学存在更多可能性。
(3)瞬间
在信息化社会,知识快速产出,加上开放与多元的特质,社会变得瞬息万变。学习者吸收到瞬间呈现在面前的知识,也在当下创造出瞬间存在的知识。
(4)创新
在开放、多元与包容的环境中,创新是被鼓励的,同时也是容易出现的特性。
(5)权威性降低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不易受到传统外在知识权威的管制。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学习者通过自我引导和自我监控,通过不同形式展现和利用合理或有价值的知识,同时也破坏了知识与信息间的界限及权威性。①
(6)需要权威
一方面因为信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过人所能浏览的速度,权威性指导可以让学习者快速找到需要的数据;另一方面因为信息化社会促使各种世界观和无限多的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并存,使得学习者对何为“真”、何为“是”、何为“好”等问题难以判断,迫切需要权威性的指导。
(7)竞争
在信息化、全球化社会,个体间、组织间、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容易导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出现,此时价值观与伦理道德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从当前社会文化特性看人类心智发展所需的素材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三个相互牵动的趋势──全球化、本土化与信息化──所产生的社会文化特性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看,对于小至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素材、大至文化的型塑所应强调的方向或内容,笔者有如下看法。
1.多元背景知识的学习
在当下社会,知识日益趋向整合,学习者以单一领域的专长知识去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存在巨大风险,容易在瞬间就被社会淘汰而不知原因何在,因此多元背景知识的学习很有必要。
2.素养的教育
对于未来不可知的知识发展方向以及知识发展在数量与速度上的提高,目前在某一学科知识(subject knowledge)内的教与学是不够的,学习者惟有具备各学科的素养(subject literacy)才能应对社会的需要。所谓学科素养是指抽象程度较高、能代表该学科的那些核心概念。
3.健康价值观与良好品格的培养
在多元化、两极化及矛盾两难的社会背景下,凡是包含关怀意味的种种特定价值观,如平等与公正、权利与责任、弱势群体的保护、人性尊严等,均应在现今教育内容中占重要地位。②目前许多国家都大力推动品格/公民教育,期望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格,以提高公民素质,进而提升国家的人才竞争力。
4.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态度的养成
信息科技的大力发展使学习者可以超越原有的学习时间与空间,配合自己的需要来学习。此外,信息科技也促使知识既瞬间存在又不断创新,迫切需要学习者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态度。
5.家庭伦理的重建与宗教信仰的培养
在当下社会,不确定的自我漂泊在生命的汪洋中,唯有通过家庭伦理的重建、社会道德的重整与宗教信仰的坚持等以及尊重与包容的胸襟,才能寻得自我归属感及心灵安身立命的场域。③
参考文献:
何青蓉.跨国婚姻移民教育初探:从一些思考陷阱谈起〔J〕.成人教育双月刊,2003,75:2-10.
吴直耕.网上见真章:欧美文化大战一触即发〔EB/OL〕. 〔2005-04-17〕.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爱德华兹·鄂希尔.全球化与教学论:空间、位置和认同〔M〕.陈儒晰,译.台北:韦伯文化,2003.
CHRISTENSON M A. Teach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elementary classrooms:A story of teacher inquiry〔J〕.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04,35(4):3-16.
DABBAGH N. Scaffolding: An important teacher competency in online learning〔J〕.TechTrends,2003,47(2):39-45.
HONG Y.Cultural meaning of group discussions on problematic moral situations in Korean kindergarten classroom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2004,18(3):179-192.
KELLER H.Socialization for competence: Cultural models of infancy〔J〕.Human Development,2003,46(5):288.
KERMANI H,BRENNER M E. Maternal scaffolding in the child’s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cross tasks: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2000,(15):30-52.
MALOCH B.Scaffolding student talk:One teacher’s role in literature discussion groups〔J〕.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2,37(1):94-111.
MUELLER A,FLEMING T. Cooperative learning: Listening to how children work at school〔J〕.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1,94(5):259-265.
NOWAK-FABRYKOWSKI K,SHKANDRIJ M.The symbolic world of the bilingual child:Digression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thinking〔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2004,31(4):284-292.
REX L A,MCEACHEN D.“If anything is odd, inappropriate, confusing, or boring, it’s probably important”:The emergence if inclusive academic literacy through English classroom discussion practices〔J〕.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1999,34(1):65-129.
SERPELL R. Culture and intelligence〔M〕//STERNBERG R J.(eds.)Handbook of intelligenc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549-580.
STEELE D F.Using sociocultural theory to teach mathematics:A Vygotskian perspective〔J〕.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2001,101(8):404-415.
WENTZEL K R,WATKINS D E.Peer relationships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s contexts for academic enablers〔J〕.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2,31(3): 366-377.
①VYGOTSKY L S.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②JONES E V,PANG V O,RODRIGUEZ J L.Social studies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Culture matters〔J〕.Theory into Practice,2001,40(1):35-41。
③BRUNER J S.The culture of educa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①SUBBOTSKY E,QUINTEROS G.Do cultural factors affect causal beliefs:Rational and magical thinking in Britain and Mexico〔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2,93(4):519-543。NOWAK-FABRYKOWSKI K,SHKANDRIJ M.Between languages and cultures:The triad of symbols in the world of an immigrant child〔J〕.Multicultural Education,2004,12(1):25-29。
②GRIGORENKO E L,GEISSLER P W,PRINCE R,et al. The organization of Luo conceptions of intelligence: A study of implicit theories in a Kenya vill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1,(25):367-378。STERNBERG R J,NOKES C,GEISSLER P W,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and practical intelligence:A case study in Kenya〔J〕. Intelligence,2001,29(5):401-418。
③STERNBERG R J,KAUFMAN J C.Human abilitie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479-502。
④OKAGAKI L,STERNBERG J.Parental beliefs and children’s school performance〔J〕.Child Development,1993,64:36-56。
⑤STERNBERG R J,KAUFMAN J C.Human abilitie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479-502。
⑥STERNBERG R J,KAUFMAN J C.Human abilitie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479-502。
①THOUMRUNGROJE A,TANSUHAJ P.Globalization effects, co-marketing alliances,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04,(5):495-502。
②NAGEL T.The problem of global justice〔J〕.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2005,33(2):113-147。JAYARAMAN R.Personal identity in a globalized world:Cultural roots of Hindu personal names and surnames〔J〕.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2005,38(3): 476-490。
③MIOZZO M,DEWICK P,GREEN K. Globalis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echnology o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and energy demand〔J〕.Futures,2005,37(6):521。
④SINGH P.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J〕.Educational Theory,2004,54(1):103-115。
⑤ROWAN L,EVANS T,BARTLETT L.(eds.) Shifting borders:Globalisation, localisation and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M〕.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97。
①ROBERTSON R.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M〕. London:Sage,1992。
②SUAREZ-OROZCO C, SUAREZ-OROZCOMM. Childrenofimmigra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③WEIS T M,BENMAYOR R,O’LEARY C,et al.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pedagogies〔J〕.Social Justice,2002,29(4):153-167。
①罗晓南.信息社会的特性:信息科技对人文、社会的冲击与影响期末研究报告〔R〕.台北: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1997。
②台湾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二○一○台湾〔R〕.台北:台湾“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2003。
③罗晓南.信息社会的特性:信息科技对人文、社会的冲击与影响期末研究报告〔R〕.台北: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1997。
Soci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Jian Chuying
(Institut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aiwan Politics University)
【Abstract】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 tendencies that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exert profound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upon education cont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tendencies, educators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such contents as multi-background knowledge, quality education, healthy value, lifelong learning concept and attitude, family ethics and religion.
【Keywords】social culture; education contents; 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关键词】社会文化;教育内容;全球化;本土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1/02-0007-06
人类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社会文化脉络的影响。①维果茨基的这一理论对教育内容的影响是深远的。Jones、Pang和Rodriguez(2001)指出,文化是影响儿童思考、学习和进行个人定位的重要因素。②每个儿童入学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传承着所属社群的文化价值观和对事物的认识。如果儿童已有的世界观与学校主流的世界观一致,那么儿童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学校所提倡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顺利融入学校主流群体;如果儿童已有的世界观与学校的主流世界观不一致,那么儿童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可能会面临许多冲突和困难。例如,在强调合作主义和互相依赖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儿童,当他进入强调个人自主性与个人自治的班级时,可能需要经历较长的调整适应过程。
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引子,笔者拟先举例说明社会文化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素材,再分析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试着在教育内容方面提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大致方向,以供教育政策制定者和课程设计者参考,也期待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学者对此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社会文化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素材
Bruner(1996)提出,文化型塑了人类的心智。③许多研究者将跨文化研究中所测得的认知差异归因为文化因素的影响。①不同文化背景下或不同时代的人,其心智作用与认知结构并无差别,但是认知与思考时所用的素材却有根本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每种文化都会将其特有的价值观、规范与信仰传递给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进而影响了人们在认知与思考过程中所用的素材。笔者将以智力观为例,说明社会文化对人类心智活动的影响。
针对什么能力能代表智力的问题,已有研究显示各种文化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如Grigorenko等人(2001)与Sternberg等人(2001)研究发现,西方文化的智力观是指能促进科技发展与进步的能力,强调的是技术性智力与学业智力;非洲肯尼亚部落文化的智力观则强调在大自然中生存的能力,强调的是生活智力。②在非洲肯尼亚的一个部落中,大部分儿童会因为寄生虫感染而经常肚子痛。在部落传统医术中有许多治疗寄生虫病的草药知识。懂得利用这些草药知识来自我治疗的儿童比不懂这类知识的儿童具有更大的生存适应上的优势,因此在这个部落的文化中,会运用草药治疗寄生虫病是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智力表现。③
即使在同一社会中,各族群之间的智力观也可能因为族群文化的影响而有所不同。Okagaki和Sternberg(1993)的研究指出,美国加州拉丁美洲裔家长倾向于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白人家长比较强调认知能力,而亚裔家长则更明显地倾向于强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代表主流文化的教师也比较强调认知而非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依照各族群家长与教师对智力的不同看法,可以预测各族群儿童的学业表现。④
可见,文化对心智的影响,不是改变心智作用与认知结构,而是以其灌输给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与规范,影响人们思考时所使用的素材。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有共同的核心认知技巧(如认知过程、认知策略、心智表征等),⑤但文化会影响人的价值观和信念,促使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差异。
归纳上述智力观的例子,可以发现不同文化的成员都倾向于发展适合自身文化所需的能力,而较少发展适应其他文化所需的能力。育儿观是特定文化中的人在养育子女时的信念与价值观,智力是“人们为了能适应特定文化的生活所需而具备的认知、社会与行为特性”。⑥可以说,两者都随着文化内涵的不同而改变。
既然社会文化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素材,智力观、育儿观都随着文化内涵的不同而改变,那么当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快速变化时,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否应该了解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与特性,省思我们对教育宗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选择,特别是省思我们应该为儿童提供哪些学习素材?笔者拟分析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就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本土化与信息化是当前社会的三大发展趋势。这三大发展趋势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互相关联的,因此它们的部分特性会略有重叠。笔者为了凸显各个趋势的特性,刻意将它们划分和归类,因此会有相似特性在不同趋势下出现的现象,但相似特性在不同趋势下的涵义略有不同。
1.全球化
不同学科对全球化的定义、本质、内容及引发的问题的看法不同。有的学者研究全球化的经济趋势,① 也有的学者以探讨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为主,② 还有的学者着重研究全球化对自然环境的冲击。③本文无意探讨全球化的定义,而是以“时空压缩”和“全球意识”两个概念为核心,来看全球化趋势的特性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时空压缩是指利用各种现代科技,往来于两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相对缩短了,同时跨空间的网络联系或社会关系也相应增加且复杂化了。时空压缩也暗喻人们可能在同一地点同时出现或缺席。例如跨国公司召开全球主管视频会议时,人在一地却可以同时和全世界各地的人交换意见,似乎是在各地同时出现,但事实上却又在一个地点之外的所有空间缺席着。时空压缩也意味着某地的社会文化脉络逐渐受到不在该地的人的形象、想法或是专业技术等的影响。
全球意识则是指人们所谈论、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如国际经济、国际体育赛事、全球变暖、世界和平等。这类全球性谈话(global-talk)表明人们感知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快速变化且不确定的,同时也感知到本地的社会文化与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是互相关联的。④也就是说,具有全球意识的人,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国家或社区,而且对其他国家的历史和现状也有一定认识,对全球化的运作和后果有判断能力。
全球化趋势的特性及对教育的影响有如下几方面。
(1)多元化
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时空距离缩短、接触异国文化的机会增加、思想交流的频率加快,进而促使社会价值观和信念多元化,其中自然包括了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上的多元化。
(2)两极化
全球化趋势是由经济领域开始的,并在经济全球化之后出现了贫富两极化的结果。贫富两极化的结果使得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面临严重考验。
目前,全球化已经超出了经济领域,其影响扩大到社会和文化制度领域,进而引发了一些教育问题,如异国婚姻加上经济与文化阶层问题导致的教育问题等。
两极化包含文化本土化与文化全球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如何为处于贫富两极端的儿童选择他们所应学习的教育内容。
(3)主体认同的不确定性
全球化一方面缩短了不同文化间的距离,逐渐形成了一些共享的价值与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文化的个别差异,使个体更加依赖某种社群的符号体系,如宗教、风俗习惯、民族意识等。个体在这种共享与差异化的符号体系间摇摆,寻找与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个体究竟归属于哪一个社群?社群与社群间的界限如何界定?个体如何跨越界限以进入不同的社群?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个体对于自己的位置、隶属的社群等的定位是不确定的。
在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下,因为信息化的大力推动,文化殖民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一般来说,全球化不只是不同国界之间的军事战争……而且是符号、象征、语言和文化的殖民。”“民族国家落入一种两难情境,他们想要进入世界,但世界又会侵略他们。”⑤ 具体到教育领域,配合着多元化特性的存在,儿童的主体认同与定位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审慎思考的重要议题之一。
(4)矛盾关系与两难情境
①既同质又多元:全球化是全球趋于同一,本土化是区域或地方特质的凸显,这两种特质同时存在。
②既普遍又特殊:全球化带来的是普遍化的文化,而本土化带来的则是特殊化的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间取得平衡,是一个两难问题。教师如何在建立学校同质主流知识的同时,兼顾儿童个体的文化背景、多元需求和个别差异?这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是一大考验。儿童也需要面对学习的两难情境,即在学校主流文化与家庭、种族文化背景间的选择、调适与认同问题。
③既解放又局限: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趋势下,各行各业都会有无国界、无障碍交流的解放感,但同时也会有实体存在的局限感。例如,虚拟学校、虚拟教室的出现使儿童可以在僵化的学校系统外找到解放的可能性,可以随时与全球其他地方的人互动学习,但是事实上这需要许多配套条件,如彼此文化上的了解、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的配备等。如果没有这些配套条件,如不了解共同学习者的文化,就会形成一种局限。
④既密切又疏远: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趋势下,无论是在实体世界或是在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会均较以往频繁,使得彼此间的关系拉近了许多、密切了许多;但知识的快速生产与传播使得人们在疲于追赶知识的同时忽略了人与人之间实质上的关心,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这种现象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育如果欠缺了感情与关怀,纵使可以加速生产知识,知识又会被如何使用?这样的知识是否能实现造福人类的终极目标?
2.本土化
Roberson指出,全球化是一个相对自主的过程,其核心动力包括普遍性的特殊化和特殊性的普遍化,这是一体两面的过程。普遍性的特殊化被界定为普遍性的全球具体化,已成为寻找全球性的基本原则的理由。特殊性的普遍化则是指寻求特殊事物以及寻求愈趋细密的认同方式的全球普遍性,①即与全球化过程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的本土化趋势。本土化的特性与对教育的影响如下。
(1)因全球化而产生的对本土主体性的追求
如果一个社会只强调全球化的追求,那么很可能会受到欧美强权思想、文化等的支配;如果能配合本土化的主体精神与自主反省意识的觉醒与行动,那么就能在全球同质化的过程中向全球传播自身的文化价值和象征内涵。
(2)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定位
如果本土化与全球化可以维持平衡,那么将有助于全人类与个体的发展,否则可能会产生相克相伤的后果,进而伤及全人类的发展。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例。在多重文化社群中成长的儿童,若能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下取得平衡,就可能建构出“双重自觉(double consciousness)”或“多重认同(multiple identities)”的自我,在归属感方面则可能有多重的“片面归属感(fragmented belonging)”。②
如何帮助儿童在追求本土主体性的同时也能包容与尊重自己与他人的多重认同和片面归属状态,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另一项重要挑战。
3.信息化
信息化使得通讯快速方便,不受限于空间距离。通过网络,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也更加迅速和频繁。信息化社会的特性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如下。
(1)开放
相对于传统社会的缓慢与稳定,信息化社会中推陈出新的观念与想法不断涌现。由于信息设备的普及,更扩展了不同意义同时存在的发展空间。以在线学习为例。在线学习不仅是学习条件上的开放,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想学习时就可以上网学习等,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程设计、教科书选择等的开放:教室从传递信息的空间变成主动查询与创造的空间;教师角色从在教室里由上而下的课程传授者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网络的营造与提供者;学习者可以自主、开放地完成学习目标,并且可以创造新的知识,使自己变成知识生产者。这种开放的结果,使学习者成为文化快速变迁的主要推手。③
(2)多元
在信息化社会,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可以同时多元地存在。这个特性不仅激发了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多元可能性,同时也促使课程与教学存在更多可能性。
(3)瞬间
在信息化社会,知识快速产出,加上开放与多元的特质,社会变得瞬息万变。学习者吸收到瞬间呈现在面前的知识,也在当下创造出瞬间存在的知识。
(4)创新
在开放、多元与包容的环境中,创新是被鼓励的,同时也是容易出现的特性。
(5)权威性降低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不易受到传统外在知识权威的管制。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学习者通过自我引导和自我监控,通过不同形式展现和利用合理或有价值的知识,同时也破坏了知识与信息间的界限及权威性。①
(6)需要权威
一方面因为信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过人所能浏览的速度,权威性指导可以让学习者快速找到需要的数据;另一方面因为信息化社会促使各种世界观和无限多的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并存,使得学习者对何为“真”、何为“是”、何为“好”等问题难以判断,迫切需要权威性的指导。
(7)竞争
在信息化、全球化社会,个体间、组织间、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容易导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出现,此时价值观与伦理道德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从当前社会文化特性看人类心智发展所需的素材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三个相互牵动的趋势──全球化、本土化与信息化──所产生的社会文化特性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看,对于小至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素材、大至文化的型塑所应强调的方向或内容,笔者有如下看法。
1.多元背景知识的学习
在当下社会,知识日益趋向整合,学习者以单一领域的专长知识去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存在巨大风险,容易在瞬间就被社会淘汰而不知原因何在,因此多元背景知识的学习很有必要。
2.素养的教育
对于未来不可知的知识发展方向以及知识发展在数量与速度上的提高,目前在某一学科知识(subject knowledge)内的教与学是不够的,学习者惟有具备各学科的素养(subject literacy)才能应对社会的需要。所谓学科素养是指抽象程度较高、能代表该学科的那些核心概念。
3.健康价值观与良好品格的培养
在多元化、两极化及矛盾两难的社会背景下,凡是包含关怀意味的种种特定价值观,如平等与公正、权利与责任、弱势群体的保护、人性尊严等,均应在现今教育内容中占重要地位。②目前许多国家都大力推动品格/公民教育,期望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格,以提高公民素质,进而提升国家的人才竞争力。
4.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态度的养成
信息科技的大力发展使学习者可以超越原有的学习时间与空间,配合自己的需要来学习。此外,信息科技也促使知识既瞬间存在又不断创新,迫切需要学习者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态度。
5.家庭伦理的重建与宗教信仰的培养
在当下社会,不确定的自我漂泊在生命的汪洋中,唯有通过家庭伦理的重建、社会道德的重整与宗教信仰的坚持等以及尊重与包容的胸襟,才能寻得自我归属感及心灵安身立命的场域。③
参考文献:
何青蓉.跨国婚姻移民教育初探:从一些思考陷阱谈起〔J〕.成人教育双月刊,2003,75:2-10.
吴直耕.网上见真章:欧美文化大战一触即发〔EB/OL〕. 〔2005-04-17〕.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爱德华兹·鄂希尔.全球化与教学论:空间、位置和认同〔M〕.陈儒晰,译.台北:韦伯文化,2003.
CHRISTENSON M A. Teach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elementary classrooms:A story of teacher inquiry〔J〕.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04,35(4):3-16.
DABBAGH N. Scaffolding: An important teacher competency in online learning〔J〕.TechTrends,2003,47(2):39-45.
HONG Y.Cultural meaning of group discussions on problematic moral situations in Korean kindergarten classroom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2004,18(3):179-192.
KELLER H.Socialization for competence: Cultural models of infancy〔J〕.Human Development,2003,46(5):288.
KERMANI H,BRENNER M E. Maternal scaffolding in the child’s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cross tasks: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2000,(15):30-52.
MALOCH B.Scaffolding student talk:One teacher’s role in literature discussion groups〔J〕.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2,37(1):94-111.
MUELLER A,FLEMING T. Cooperative learning: Listening to how children work at school〔J〕.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1,94(5):259-265.
NOWAK-FABRYKOWSKI K,SHKANDRIJ M.The symbolic world of the bilingual child:Digression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thinking〔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2004,31(4):284-292.
REX L A,MCEACHEN D.“If anything is odd, inappropriate, confusing, or boring, it’s probably important”:The emergence if inclusive academic literacy through English classroom discussion practices〔J〕.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1999,34(1):65-129.
SERPELL R. Culture and intelligence〔M〕//STERNBERG R J.(eds.)Handbook of intelligenc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549-580.
STEELE D F.Using sociocultural theory to teach mathematics:A Vygotskian perspective〔J〕.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2001,101(8):404-415.
WENTZEL K R,WATKINS D E.Peer relationships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s contexts for academic enablers〔J〕.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2,31(3): 366-377.
①VYGOTSKY L S.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②JONES E V,PANG V O,RODRIGUEZ J L.Social studies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Culture matters〔J〕.Theory into Practice,2001,40(1):35-41。
③BRUNER J S.The culture of educa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①SUBBOTSKY E,QUINTEROS G.Do cultural factors affect causal beliefs:Rational and magical thinking in Britain and Mexico〔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2,93(4):519-543。NOWAK-FABRYKOWSKI K,SHKANDRIJ M.Between languages and cultures:The triad of symbols in the world of an immigrant child〔J〕.Multicultural Education,2004,12(1):25-29。
②GRIGORENKO E L,GEISSLER P W,PRINCE R,et al. The organization of Luo conceptions of intelligence: A study of implicit theories in a Kenya vill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1,(25):367-378。STERNBERG R J,NOKES C,GEISSLER P W,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and practical intelligence:A case study in Kenya〔J〕. Intelligence,2001,29(5):401-418。
③STERNBERG R J,KAUFMAN J C.Human abilitie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479-502。
④OKAGAKI L,STERNBERG J.Parental beliefs and children’s school performance〔J〕.Child Development,1993,64:36-56。
⑤STERNBERG R J,KAUFMAN J C.Human abilitie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479-502。
⑥STERNBERG R J,KAUFMAN J C.Human abilitie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479-502。
①THOUMRUNGROJE A,TANSUHAJ P.Globalization effects, co-marketing alliances,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04,(5):495-502。
②NAGEL T.The problem of global justice〔J〕.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2005,33(2):113-147。JAYARAMAN R.Personal identity in a globalized world:Cultural roots of Hindu personal names and surnames〔J〕.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2005,38(3): 476-490。
③MIOZZO M,DEWICK P,GREEN K. Globalis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echnology o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and energy demand〔J〕.Futures,2005,37(6):521。
④SINGH P.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J〕.Educational Theory,2004,54(1):103-115。
⑤ROWAN L,EVANS T,BARTLETT L.(eds.) Shifting borders:Globalisation, localisation and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M〕.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97。
①ROBERTSON R.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M〕. London:Sage,1992。
②SUAREZ-OROZCO C, SUAREZ-OROZCOMM. Childrenofimmigra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③WEIS T M,BENMAYOR R,O’LEARY C,et al.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pedagogies〔J〕.Social Justice,2002,29(4):153-167。
①罗晓南.信息社会的特性:信息科技对人文、社会的冲击与影响期末研究报告〔R〕.台北: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1997。
②台湾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二○一○台湾〔R〕.台北:台湾“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2003。
③罗晓南.信息社会的特性:信息科技对人文、社会的冲击与影响期末研究报告〔R〕.台北: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1997。
Soci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Jian Chuying
(Institut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aiwan Politics University)
【Abstract】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 tendencies that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exert profound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upon education cont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tendencies, educators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such contents as multi-background knowledge, quality education, healthy value, lifelong learning concept and attitude, family ethics and religion.
【Keywords】social culture; education contents; 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