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发散思维具有求异性、独创性、广阔性、联想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点进行训练和培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途径,在教学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多角度思考来培养思维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重要一点就是改变已经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取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思维的求异性。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混合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法与乘法则是转换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为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加法与减法、加法与乘法、乘法与除法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
  二、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如:对于下面的解决问题:王师傅做一批零件,8天做了这批零件的2/5,这样,剩下的工作还要几天可以完成?学生一般都能根据题意作出(1-2/5)÷(2/5÷8)的习惯解答。此时,教师可作如下诱导:教师诱导性提问学生求异性解答①完成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8÷2/5-8或8÷2/5×(1-2/5)②已做零件数是剩下零件数2/5÷(1一2/5)的几分之几?③剩下零件数是已做零件数(1-2/5)÷2/5的几倍?④能从题中数量间找出相等方程解法(略)关系吗?⑤从题中几种量中能判断出比例解法(略)比例关系吗?通过这些诱导,能使学生自觉地从一个思维过程转换到另一个思维过程,逐步形成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往返调节的变通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极为有益的。
  三、用欣赏教育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另辟蹊径考虑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质疑,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如解答“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60 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了6 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件?”一题,按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列示为:60×7÷6-60=10(件),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只用60 除以6 就行了”。他的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6 天内完成,所以每天要多做10件,从他的问答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维是跳跃的,省略了许多分析的步骤。他是这样想的:7 天任务6 天完成,时间提前了1 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 件)就必须分配在6 天内完成,所以同样得到60÷6=10(件),这就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给予鼓励。
  四、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达到诱导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1.一题多变
  对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作各种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的情境中,从各种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如:有一批零件,由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0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如果三个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解答后,要求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工程问题的结构和解法,还可预防思维定势,同时也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2.一题多问
  引导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细地观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教学“6的认识”时,教师在讲述老师和学生一起打扫教室的图意时,启发学生观察图画,要求学生能回答下列三个问题:①图上有几个老师,几个学生,一共有几人?②图上有几个男人,几个女人,一共有几人?③图上有几个扫地的,几个擦窗和擦椅子的,有几个擦黑板的,一共有几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学生不仅能较系统地感知6的组成知识,而且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3小时行了全程的2/5,照这样的速度,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解法一:200 +(200X2/5+3)或1+(2/5+3)从倍数关系考虑可得解法二:3X〔200+(200X2/5)〕或3X(1+2/5)用列方程的办法得解法三:设行完全程需要X小时。200+X=200×2/5+3 从时间+路程=单位路程所需的时间,可得解法四:3+2/5如果把全程看作5个单位则可获得下列解法:解法五:(3+2)x5解法六: 3x(5+2)解法七:2/3=5/X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在多方面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片面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会失之偏颇。在思维向某一方向发散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集中思维的配合,需要严谨分析、合乎逻辑的推理,在发散的多种途径、多种方法中,也需要通过比较判断,获得一种最简捷、最科学的方案与结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一言堂”,学生被动听讲;高效课堂采用新的理念,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他们。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踊跃发言。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用“猜想”“试验”“验证”等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他们积极表现,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并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自信心得到增强,学习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热烈的课堂上得到完成。  一、从改善教学的模式入手
期刊
童话是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它主要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阶段童话题材的课文可以根据文章的类型归纳出不同的教学模式,童话的语言简洁而优美,故事生动而活泼,这些特点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由于小学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不同,童话类文章根据他们的特质分为不同的类型,教学的同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教学,从而让学生懂得文章的内在含义,走进作者心理并体会其想表达的情感,从而学会理性思考。  一、语文童话教学
期刊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水平偏低,语言技巧不高,其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理念。其实,课堂上让学生多说,有诸多好  处,特别是小学数学课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更有利于学生交流欲望和自信心的提升,也便于教师清楚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何使数学课堂更多的充盈学生的“声音”,下面就这个问题,结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数学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便有“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充分“咀嚼”的内容,到了学生“口中”自然也就变味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注重“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忽视猜想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和习题只是直接给出论证方法和结果,很少给出具体思路来源,学生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很不利。回顾数学家发现的问题很多是在利用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方法中得以解决。虽然有些问题前人已经解决,但前人的思索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我们来说却是新的和未知的,需要我们通过有效地利用猜想(或合情
期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眼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又深感困惑,怎样培养学生自主性呢?这个问题直接关
期刊
情境教学是让小学英语焕发生机的制胜法宝,教师必须仔细思考如何用对、用好这个“法宝”。我觉得一定要秉承精益求精的教学观念,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让课堂教学情境更具有普遍性,让小学英语课堂更具现场感、感染力和生活味,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英语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一、巧设活动情景,引发动态实践  创设情境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
期刊
所谓“动感教学”实际上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全体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堂里都能够充分地“动”起来,让整个课堂“活”起来。也就是说课堂中要把老师的“主演”转变为学生的“主角”,要把老师以往一贯的“讲”转变为学生的“读、说、议、练”。本文旨在探索设计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和表现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
期刊
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国学”热被再次掀起。何为国学?1906年时国粹派邓实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先生对国学概念的阐述,点明了国学的实用性。语文是一门与国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视引领学生膜拜先贤,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为己任。并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经据典,丰厚课堂。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