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zhe_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色课程是指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比较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特色课程的开发,遵循科学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生活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兴趣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文化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规范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实施,让课程减负高效。
  【关键词】小学;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的课程,也是一门十分特别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问题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回顾这几年,学校的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历程,通过课题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平台,运用“规划—分工落实—设计教案—实施”的过程,以“同一年级、同一主题、同一时间、同一课型”的实施策略,遵循我区“研学后教”的三本原则(目标本体)、(学科本色)、(学生本位)的实施,经历了三个阶段(常态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的探索,从“三无”(无课标、无专业教师、无学材)到“三有”(有《课标》、有专业教师、有学材),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能力发展,学校特色课程发展,让学校的办学品位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规范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实施,让课程减负高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没有专门教材),要求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共同开发与实施。从课程体系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问题体系课程,要求教师只是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教会方法)。从课程价值看,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价值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一)突出学校特色。学校围绕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研究的“故事文化”,通过“课题主题化—主题单元化—单元课型化—课型问题化”策略,编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表》,并按“同一年级、同一主题、同一时间、同一课型”组织课程实施。在活动中我校采用四同策略,通过“四同策略”搭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操作平台。按照四同策略我校安排同一年级采用相同的活动专题,全校在周四下午同一时间开展活动,于是我们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所以同一年级一般用同一种课型同一个范式开展活动。这样做有助于规范课型教学,有助于统一年级教研活动,有助于发现问题共同解决。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校的“故事文化”,形成学生“讲故事——写故事——创编故事”的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我们适时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各种各样的故事,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使我们的活动朝特色化方向发展。
  (二)强化课型教研。学校按《综合实践活动课型范式》要求,每周全校老师围绕“同一年级、同一主题、同一课型”开展教学与教研活动,通过“备课—上课—研课”过程,不断提高教师课型教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围绕区三级方程大赛,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相关的教研活动。活动主要以“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教研的要点,结合多种形式进行,首先是研究每个课型的具体操作,接着进行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实践中的问题,最后以年级为单元进行赛课。在活动中,明确教学设计体现“三本”原则,即目标本体,学生本位,学科本色,并注重实效,“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学科课程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换与经验分享。
  (三)注重能力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主题活动过程,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践能力(设计与规划、沟通与合作、实践与探索、归纳与总结),创新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发展。
  (四)凸显“研学后教”常态化课堂教学。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八年,在活动中突出活动课型的特色,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活动课堂的主要学习形式,教师以问题开展教学,学生先学,然后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成果进行指导后教,以活动课型,推动研学后教常态化。近年来,我校进一步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就是研学后教的课堂,进一步深化研学后教的理念,提高活动课堂的教学质量。以科组长带领,级长为首组织年级的教师,准备好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研学后教”课型教学设计,在课堂的40分钟内,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和思考、讨论、交流、展示、训练,进一步推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的常态化。
  二、实施故事文化教育,形成校本特色课程
  (一)故事教育特色课程开发过程
  学校的故事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过程:(1)在学校的层面依据实施要求,针对现有的实际,结合各年级的情况,整体规划好。(2)认真分析各老师本身的特长做好分工,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实施建议等内容进行分工,落实到位。(3)定时收集老师编写的有关资料,参考有关书籍,进行修改。(4)通过收编整理,多次反复地校对、修正,出版《故事教育特色课程》专著。
  (二)故事教育特色课程的价值
  1. 加深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故事教育特色课程属于活动课程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深化与发展。我校的故事教育特色课程的设置也正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开展故事教育特色课程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断深入。(1)教师开展活动中观念不断更新,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在课堂上使问题成为中心,着眼“问题解决”,重在“过程体验”。(2)教师努力创造环境让学生进行“经验建构”,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故事教育特色课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知识、经验等,主动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学生的许多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展示”的过程“悟”出来的。(3)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即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故事教育特色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2. 丰富了“故事教育”的育人内涵。学校开展故事教育特色课程活动以来,注意提炼相关的教学成果,其教学成果主要体现在师生能力的提高方面和获奖方面:(1)提高教师发掘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2)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4)提炼了教学教育科研成果,其表达形式主要有:研究报告、教育专著、科研论文、活动实录、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模式;其次还有经验总结、教学反思、教育故事、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示范课案、评价量表、多媒体课件、校本教材、教学用具等。(5)师生的获奖近三年获达300项以上,并且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形成自己的样本课程,总结整理出来的教育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模式等,也是科研成果。
  3. 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发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历了八年探索的“三个阶段”发展之路:常态发展阶段→特色发展阶段→品牌发展阶段。“常态发展”阶段的标志就是所有老师都能熟练地按“四个单元”的系列课型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特色发展”阶段的标志就是提炼具有“认同性、教育性、影响性”的故事教育特色课程;“品牌发展”阶段的标志就是形成“故事教育”课程标准(教参)与学材。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取分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师可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提高复习迎考质量。这不仅对学生个体,而且对整个班级具有积极的意义。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差异,在每个层次的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教学措施,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的教学策略。文章在分析了分层递进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的基础上,针对数学复习教学中分
【摘 要】为实践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课堂阅读的主人,使学生爱上阅读,就要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学会思考,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学生;主体性  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在阅读,在教学中
(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上海200000)  【摘 要】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行之有效地提升初中现代文教学的效益,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落实“教什么”的问题,以教材知识点和学生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其次,要探究“如何教”的方法,抓住教材的核心知识点;最后,还要拓展“如何教”的形式。如此才能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落到
【摘 要】《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能让学生的整体综合水平得到空前的发展和提高。在品德课堂上如何丰富学生的生命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让孩子能真正走进生活,获得经验,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返璞归真,让品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深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主要研究了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笔者认为,可从转变课堂角色、正确运用鼓励性语言、联系生活、结合学生特点、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优化课后作业六个方面着手,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学习主动性  现如今,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各种学习网站也不断丰富起来,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逐渐成为人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实验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恐惧数学。为什么?首先是“难”,每道题目都是一道难题,每个概念都是抽象的。其次是“懒”,每道题都要想,都要思考。最后是数学课堂缺乏趣味,从而让学生一直徘徊在数学课堂的“门口”,不愿迈开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学
【摘 要】随着番禺区“研学后教”新课改不断深入和有效教学的继续推进,“研学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研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基础,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写的学习方案。“研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关键词】研学后教;后教策略;导学  “
摘 要: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发展数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构数学学习,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相关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重视估算,注重生活联系,提供实践、体验、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方法的灵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城第一小学,河源517000)  【摘 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中利用情感因素,可以這样尝试:巧设情境,以情激情;动情诵读,以情带情;文本移情,以情悟情。课堂中情感因素的意义因此凸显。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因素  人是充满智慧和情感的高级动物,智慧和情感的变化伴随着人的成长。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因此,品德课堂的有效导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本文从有趣话题导入,激发思考;激“疑”导入,引发思考;激“情”导入,感悟主题这三个方面对品德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导入  品德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向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