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祥:拯救灵魂的使者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ad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其祥,安徽安庆监狱第十一分监区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工作十六年以来,以自己的伟大人格魅力,感化了一个又一个扭曲的灵魂,终因身患白血病累倒在工作岗位。
  日前,他被司法部授予“一级英模”的光荣称号。
  
  烟花三月的姑苏城内,芳菲弥漫,吴其祥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一个人静静地闭目养神。
  吴其祥,安庆监狱第十一分监区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2004年11月27日,他被确诊为M2急性白血病。次日,他被送进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距今已近一年半的时间。
  一人在医院的吴其祥虽安静却并不孤单——医院之外,成千上万的人正在为这个40刚出头的白血病患者祈祷祝福。
  数百公里之外吴其祥工作的地方,连服刑人员宿舍的窗子上,都挂满了祈愿吉祥的千纸鹤……
  
  病房里的温馨画面
  
  镜头闪回到2005年元月18日,正是农历的腊月初十,一列火车满载着回家过年的人们向前疾驰。
  这是一列驶往苏州方向的火车,车厢内处处洋溢着年前的喜庆气氛,但是9号车厢内却有7个汉子黯然伤神,眼圈发涩,与整个车厢内的气氛显得不协调。
  7人中带头的叫做金炳树,几个小时前,他和他的6名伙伴们的身份还是“服刑人员”,在他们的怀中,《刑满释放证书》还没来得及沾上体温。
  此行去苏州,他们不是和家人团聚,虽然他们离家已经太久,而当他们迈出监狱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看望他们指导员吴其祥。当晚,金炳树和他的伙伴们在院方的安排下,见到了满心挂念的恩人。
  “指导员,我们出狱了,我们来看您了。”
  “指导员,您不该遭这种罪,不该啊!”
  “指导员,您都是为我们累病的啊!”……
  形容憔悴的吴其祥让金炳树们一时情绪失控,接待室里传出几句带着哭腔的嘶喊。
  “这样的声音从几个大男人的嘴里喊出来,听得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在场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
  情绪稳定下来之后,金炳树摊开自己的释放证,像骄傲的孩子读老师的表扬信一样,一字一字地念,戴着大口罩的吴其祥侧耳倾听,眼神里含着笑意。
  一副宛若久违谋面的父子般的温馨场景,定格于在场每一个人员的脑海。
  指导员真“神”!
  一个狱警何以能让服刑人员如此爱戴?!
  “一个服刑人员转化过来,一个家庭就多一份幸福,社会就更多一份和谐!真情可以融化坚冰,心血能让铁树开花。”从吴其祥理解的狱警使命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在吴其祥的工作桌上,放着一本本的《工作笔记》中,这里记录着每一个服刑人员的生活习性、社会阅历、思想变化,记录着服刑人员的点滴进步和他内心的欣慰。
  在服刑人员的眼中,吴其祥料事如神,“吴指导员能一眼看出我们想什么,急什么,一句话就能说到我们的心窝里。”而“神”之原因就是吴其祥整天与服刑人员们泡在一起,为他们呕心沥血、潜心琢磨。
  服刑人员佘某,来自芜湖市。2002年的一天,佘某突然变得焦躁不安,劳动没精打采,别人问他也不言语。几天过后,吴其祥把他喊到办公室——“你别急,老家房子的事快要解决了,你还是要安心改造,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佘某大吃一惊:“指导员,你怎么知道我家房子的事?”
  原来,佘某因伤害罪被判附带民事赔偿,家中房子被查封了。法院准备强制执行,老婆、孩子眼看无处可归,佘某老婆一次来探监时,说了此事。吴其祥将佘某的变化与他老婆探监联系起来,立刻猜出了大概。
  他打电话到佘某老家了解了原由,向监狱领导作了汇报,以组织的名义向服刑人员所在地法院提出异议,认为根据民法,生活必需房不能查封。同时,吴其祥又托人找了佘某老家的地方干部,请他们出面协调。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佘某泪流满面。事后在改造中表现积极,连续减了3次刑,并且拿到了劳动部门颁发的水电工技术证书。
  服刑人员张红生,自幼丧失父母,浪迹天涯,16岁时因违法犯罪受到劳动教养的处罚,后又犯抢劫罪被判刑14年。投入改造后由于无人接见,思想上悲观失望,抵触情绪较大,常与同犯吵架,与民警顶撞。
  吴其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张出现持续性的发热咳嗽,明显消瘦。一时间分监区罪犯人心惶惶,避而远之。罪犯害怕,但吴其祥却及时带他到监狱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支气管炎后,吴其祥想方设法打听到了一个中医治疗的药方——吃油煎荷包蛋、喝炒米泡茶可以见效,于是从自家带来鸡蛋、炒米、茶叶,给张犯服用,夜晚查铺时,留意为他掖被子。
  一个少小四处流浪的孤儿,服刑后竟然得到这般细心照料。张红生彻底改变了逆反心理。吴其祥又因势利导,又让他在基层工地学会了瓦工和搭脚手架技术,好让他以后到社会上有门手艺。
  张红生等人的故事在安庆监狱局十一分监区再平常不过,在一封封服刑人员写给吴其祥的信件中,这样的事例随处可寻。
  这些事迹反映在数字就是:在从警的16个年头里,对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累计竟达3000多人次,先后10多次成功地预防制止了罪犯预谋脱逃或自杀的案件,重危犯转化率达90%以上。
  
  言行打动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此前的报道中曾对吴其祥有过这样的一段形容:“他以自己的伟大人格魅力,一句普通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次援助的手臂,打动了罪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这一点,和吴其祥接触的服刑人员都深有感触。对于金炳树而言,更是刻骨铭心。
  因抢劫、伤害、诈骗等数罪并罚判刑17年的金炳树,1992年投入安庆监狱后,经常对抗民警,不愿参加劳动,先后调队7次,受到过5次从严集训、1次警告、1次禁闭的处理。据称他每被调到新的分监区,一下车往往就会听到分监区领导质问管教科长:“怎么把他调到我们这里来了?”
  在安庆监狱,他以“抗改尖子”的名号“著称”,直到他遇到了吴其祥。
  2002年11月29日,他被调到吴其祥所在的十一分监区改造。当其提着行李走下囚车时,吴其祥便热情地走上前去说:“金炳树,欢迎你到我们基建分监区改造!”说着接下了他的行李。
  一个微小的举动,使横眉冷脸的金炳树一下征在那里。显然,这样的“礼遇”他事先没想到。
  金炳树懒惰惯了,劳动时常常投机取巧,吴其祥就跟在他后面督促,这让他很恼怒,认为是故意与他过不去。可接下来的一件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一天劳动时,突然下起了雨,工程又不能停下来,一名干警给吴其祥送来雨伞,吴其祥拒绝了。一些服刑人员喊道:“指导员,你到工棚中躲一会雨吧,我们会好好干的。”吴其祥摆摆手,上前和金炳树一起推车、装料。看着吴其祥一身的泥水,金炳树的敌意一下子消除了。
  金炳树常犯老毛病,吴其祥就督促他背诵《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并要他必须按其中的规定去做。他说背不出来,吴其祥就天天陪他一起背。看到金炳树老是乱扔脏衣服,不符合卫生规定,就盯着他按时洗换。
  有一次,见金炳树在工地忙着,吴其祥帮他洗了扔下的衣服。金炳树回来见了,打了自己一巴掌:“我不好好改造还算人吗?”
  两年的时间过去后,金炳树被评为监狱服刑积极分子,同时还取得了4次记功的好成绩,并被依法减刑两年。出狱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医院看望自己的恩人吴其祥。
  
  我时刻牢记我是警察
  
  在许多人眼里,在高墙内接受改造的服刑人员都是被剥夺了自由权利的罪犯,是受到歧视的一群人。然而,吴其祥却始终真心实意地拿服刑人员当人,甚至当兄弟看待。
  “我拿服刑人员当常人看,但我时刻牢记我是警察。”这句洋溢着人性光芒又充满威严的话语,是他在改造服刑人员工作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他拿我们服刑人员当人看,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虚情假意的,他是最正派、最优秀的警官。”福建籍服刑人员陈某如是说。
  50岁的陈某因入室抢劫,被判刑13年。2002年进入基建分监区。刚来的时候,他压力很大。一来因为年龄大,身体不好,担心每天在建筑工地上干活会吃不消。二来他入狱前是做生意的,外面至今还欠着他四五万块钱债。他当初入狱就是因为讨债不成,一气之下,带人去了欠债人的家里,搬了几样电器。所以入狱后,特别担心这些债还能不能要回来。
  吴其祥察觉到他的思想动态,主动找他谈话。“你别担心,在这里安心改造。如果你只能挑80斤担子,我们不会让你挑150斤的。另外欠债的事,我会帮你想办法。”
  平实的几句话,春风般吹散了郁积在陈某心头的阴霾。此后,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劳动中,吴其祥都对他特别关心,经常嘘寒问暖,从来不苛求他干干不了的活。
  吴其祥知道,最让陈某放心不下的是外面的债务。为帮他讨债,吴其祥查阅了相关的法律书籍,了解到国家的规定:欠债超过两年没去要,就算自动放弃。但考虑到在押服刑人员的特殊情况,吴其祥想了一个办法。他对陈某说:“你以后每次写信或者打电话要债,我帮你做记录。这表明你在狱中为要债做了努力,将来出去了,我们可以出具证明,你的债就有希望要回来。”
  “指导员这样替我们考虑问题,那是真心拿我们当人看啊……”身材高大的陈某红了眼圈,声音哽咽:“指导员对我特别好……真的特别好……听说他得这个病,我都哭了……这么好的警官,不该得这种病啊……”
  
  正气赢来的尊重
  
  就像一根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燃烧着自己。在安庆监狱,吴其祥的穷是出了名的。
  兄弟姊妹5人,妻子没有工作,女儿正在读书,70高龄的父母需要赡养,家里稍有事情,就得向周围的同事借钱,不少同事是自己的“债权人”。为了节省,以“健康”为由硬是把香烟戒掉了,除了那一身警服外,连西服都没有一件……
  这些,就是吴其祥的家境。拿同事的话来说,吴其祥的家境很是“窘迫”。
  1998年单位集资建房,吴其祥按理说可以分到一套70平方米的新居房,可他由于拿不出这3万多元购房款,不得不放弃这套新房,靠东凑西借,购买了一套实用面积只有28平方米的二手房。
  购房时的借款至今仍未还清。临去苏州治病时,家里能拿出来的钱,只有他工资卡上的1200元。
  这套坐落在安庆临江一条叫做建新街的窄长小巷里的小房,陋室空空,墙皮剥落,木质的纱门两头翘起,厨房窗户一块缺损的玻璃看上去已陈年老旧。一台21英寸的电视机是家中唯一的“奢侈品”。但这台电视机,还是吴其祥的老父亲靠当门卫每月300元的收入攒钱买的。
  穷得叮当响的他,其实是全监狱基建工程的“掌门人”。担任分监区指导员5年来,经手的工程材料费用高达千万元之巨,但大权在握的他即使身无分文也从不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一丝一毫的私利。
  吴其祥的哥哥、弟弟住宿松农村,种了许多毛竹。正好分监区基建需要大量的毛竹搭建脚手架,哥哥弟弟就央求70多岁的老父亲来安庆找吴其祥,没想到儿子没给老父亲一点面子。分监区领导知道后,出于同情劝吴其祥说,买毛竹怕什么,买别人的毛竹是买,买你哥哥弟弟的竹子也是买,只要价格合理、质量保证,有什么关系呢?吴其祥回答说:“这样做是不行的,监狱把这么大的基建采购任务交给我,这是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我如果那样做了,以后就是有多少张嘴也说不清了。”
  吴其祥的正直无私不仅体现在执法工作中,也体现在队伍的管理上,身为党支部的领头人,他总是率先垂范。吴其祥和周围的同志关系融洽,配合非常默契,意见有分歧时,从不计较职务上的正副。当分监区的民警有困难时,吴其祥总是跑前跑后。
  吴其祥的同事告诉记者,每到盛夏时分监区民警午休2个小时,值班室虽然安装了一台空调,但有2张床铺,吴其祥总是把空调房间让给别的同志休息,自己趴在没有空调的办公桌上打个盹。
  正直无私的品格使吴其祥赢得了同事的高度尊敬。该支部有一名55岁的老同志,原是吴其祥的老上级,他宁愿放弃去监区机关工作的机会,而甘愿留在风吹日晒的基建分监区和吴其祥一起工作。
  万千祝福祈求好人平安
  1988年7月,20多岁的吴其祥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安庆监狱。从普通民警到分监区政治指导员,16年的时间弹指一挥。
  吴其祥从警16个年头,他6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过三等功,获得了“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一项项荣誉。
  在吴其祥的眼里,能让那些曾经走过弯路的人迷途知返,善莫大焉!而将一生奉献给这样的事业,无疑也是无比高尚的。可老天总爱和善良的人们开玩笑。
  在采访中,很多服刑人员提到这样一个细节都泪流满面:去年9月,吴其祥开始出现发烧、咳嗽、头部胀痛、全身乏力等症状,有时连上楼梯都要扶着栏杆。但他仍坚持在岗位上,和服刑人员一起推车、装料,经常没干一会就大口喘气,咳嗽不止。有服刑人员于心不忍,劝他说“指导员,你休息吧,我们会好好干活的。”吴其祥却微笑着说:“没事,咳嗽有什么关系。”
  后来,吴其祥实在支持不住了,这才去了安庆市立医院住院治疗。在被确诊患急性白血病去苏州的路上,他还向同事交待:“年底了,分监区警力少,千万要注意安全啊!”
  吴其祥生病住院后,立即吸引了来自各方众多关注的目光。
  “医生救救他吧,他可是一个好人啊!”许多监狱民警哭着向医生哀求着。随后,一封饱含深情的倡议书出现在安庆监狱局的角角落落——“让我们伸出友情的手、关爱的手、温暖的手,你一点、我一点,汇聚成挽救生命的巨大力量和爱的源泉,让病魔为爱让路!”
  就在倡议书贴出的当天就有一位隐名的好心人捐款1000元,并写上了“区区心意,祝福其祥”的祝愿话语。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一个只有400多民警、职工的监狱,捐款就达到8万多元,个人最高的捐款1200元。安徽省司法厅机关离休干部庆爱群同志在听到吴其祥的事迹后,激动得一夜睡不着,第二天就捐了300元钱给厅机关党委。
  2005年农历腊月28,省司法厅厅长孙建新踏着积雪来到了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孙建新厅长将带着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干警职工深情厚意的捐款送到吴其祥手里时,吴其祥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为吴其祥募捐高达60多万元。
  吴其祥的病情同样牵动了众多服刑人员的心。十一分监区的服刑人员纷纷也要为他捐款,但监狱有规定,服刑人员不准向干警捐款,一些服刑人员失声痛哭。服刑人员何某想起中学老师曾教他们折千纸鹤,说这代表着祝福。何某含泪找来练习本,折起一只只纸鹤,挂在床前。其他服刑人员见了,纷纷学着折起来。
  服刑人员韩某得知指导员的病情后,流着眼泪打亲情电话给他在东北打工的哥哥说:“吴指导员是我的救命恩人,请你一定代我去医院看看他。”
  而且在吴其祥治病的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些医护人员和病人亲属也感动不已。一位姓马的病友全家人在得知吴其祥的情况后,其岳母连夜剥了6小袋花生衣送给吴其祥的妻子吴祥花,让她煮水给吴其祥补血。
  与此同时,全省政法系统向其学习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随着传媒的介入,吴其祥的故事正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其他文献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美德,可我们的周遭却充斥着谎言,我们自己可能也经常说谎。是迫于无奈?是出于善意?是为了欺瞒?是缘于利益得失?  当说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我们不得不问上一句:为什么?  说谎每个人都经历过吧,只是很多人都说不清为什么要说,因为有很多时候到了要说谎的地步的话可能就已经觉得那不是谎言,你叫他怎么去说得清说这个谎的原因?——火百合  说谎能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并不取决于说谎人
提起旅游观光,人们总喜欢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风光旖旎的西湖,古迹雄伟的西安和繁华热闹的大上海.但我劝你,还是来天津转一转.你会发现这座守护北京的工业重镇景观繁多、风光
2004年之前,博客,对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生疏的字眼。甚至对多数网民而言,也还是一个慕名已久却不知何物的新奇玩意儿。2004年6月之后,木子美事件使2002年才在国内出现的“博
在中国餐饮界,年仅26岁的王正辉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一共获得了国内外10多项厨艺大奖,其中包括两项国际特金奖;他还是北京羊羯子李餐饮有限公司的行政总厨,一人掌管厨师1000多人……  也许你会认为他出生于烹饪世家,抑或极具烹饪天赋。其实,他只是一名来自安徽省萧县农村,只有初中文凭的普通打工仔。那么,他究竟是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呢?    北京,一张火车票征服梦想    王正辉出生在安徽省萧县大屯
2006年初,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像自家狗”大赛。各种各样的宠物狗和主人并列在一起,进行相貌比拼。
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的富豪排行榜中,比尔·盖茨不是第一个没拿到大学文凭的富翁,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美国星光钻石资讯公司总裁唐·纳德林曾对此现象大惑不解:“近些
女友从南非归来,拿出一沓照片,指点着给我讲南非的桌山和迷城,讲原名叫做“风暴角”,后来为了讨吉利,改叫“好望角”的非洲最南端,讲曼德拉所在的总统山和他曾被监禁的鲁宾岛……你看,这就是总统府啊,很平和的样子,是不是?曼德拉上班的时候,就把一面南非国旗,从办公室窗户里探出来,表示他正在此处理公务,老百姓要是有什么事,可以约了去见他。如果国旗不飘了,说明曼德拉这会儿暂时不在……喏,我把一枝曼德拉国度的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