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期待中,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出炉。
在5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我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
我国人口普查10年一次,10年前的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主要数据。10年之后,中国再次公布人口底数。
但是,与10年前相比,“七人普”面临的形势又有新变化。
保持继续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从这次普查结果看,过去10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宁吉喆说。
这是一个重要判断。在“七人普”数据发布之前,中国人口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引发外界颇多猜测,诸如“出生人口再刷新低”“人口即将负增长”等观点被广泛传播。
是什么促使10年来我国人口保持继续增长态势?宁吉喆将其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
首先,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
其次,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的数量快速回升。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上升,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少儿人口数量达到2533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第三,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持续提高。近1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醫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条件明显改善。这使得我国年度死亡人口一直是少于出生人口,人口总量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些人口增长的积极因素还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
人口在继续增长,但是增速却在放缓。再往前推算,统计数据显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
两相对比不难得出上述判断。从人数看,10年间人口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的规模与前一个10年增加7390万人相比,略有下降,基本持平;从增长率看,过去10年间增长率是5.38%,较前一个10年下降了0.46个百分点;从年均增长率看,过去10年间年均增长率是0.53%,较前一个10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个趋势性的问题。这种趋势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的持续下降,还有人们生育时间的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这些都导致出生人口规模有所收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此次“七人普”还透露出另一个重要数据: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数字规模是大是小?
我国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当年和次年实施效果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
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数量有所回落,“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规模仍然不小。”宁吉喆说。
从生育孩次看,“二孩”占比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由于生育政策调整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
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水平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
学界普遍认为,要实现正常的人口更替、保持上下两代之间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一旦生育率低于1.5,则意味着跌破警戒线。
如何看待1.3的总和生育率?宁吉喆表示:“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从2020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住院分娩的担忧,进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
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还不是最低。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为0.84,降至历史新低;此前的2019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为0.92。在经合组织37个成员国中,仅韩国低于1。
而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也不高。2019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为1.36。
对此,宁吉喆表示:“低生育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还应该看到,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接下来,该如何推动实现我国适度生育水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经作出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释放生育政策的潜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调查,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宁吉喆说。
责编:姚坤yaokun@ceweekly.cn
在5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我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
我国人口普查10年一次,10年前的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主要数据。10年之后,中国再次公布人口底数。
但是,与10年前相比,“七人普”面临的形势又有新变化。
过去10年我国人口
保持继续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从这次普查结果看,过去10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宁吉喆说。
这是一个重要判断。在“七人普”数据发布之前,中国人口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引发外界颇多猜测,诸如“出生人口再刷新低”“人口即将负增长”等观点被广泛传播。
是什么促使10年来我国人口保持继续增长态势?宁吉喆将其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
首先,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
其次,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的数量快速回升。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上升,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少儿人口数量达到2533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第三,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持续提高。近1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醫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条件明显改善。这使得我国年度死亡人口一直是少于出生人口,人口总量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些人口增长的积极因素还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
人口在继续增长,但是增速却在放缓。再往前推算,统计数据显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
两相对比不难得出上述判断。从人数看,10年间人口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的规模与前一个10年增加7390万人相比,略有下降,基本持平;从增长率看,过去10年间增长率是5.38%,较前一个10年下降了0.46个百分点;从年均增长率看,过去10年间年均增长率是0.53%,较前一个10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个趋势性的问题。这种趋势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的持续下降,还有人们生育时间的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这些都导致出生人口规模有所收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全面两孩”取得积极成效
此次“七人普”还透露出另一个重要数据: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数字规模是大是小?
我国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当年和次年实施效果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
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数量有所回落,“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规模仍然不小。”宁吉喆说。
从生育孩次看,“二孩”占比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由于生育政策调整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
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
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水平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
学界普遍认为,要实现正常的人口更替、保持上下两代之间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一旦生育率低于1.5,则意味着跌破警戒线。
如何看待1.3的总和生育率?宁吉喆表示:“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从2020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住院分娩的担忧,进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
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还不是最低。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为0.84,降至历史新低;此前的2019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为0.92。在经合组织37个成员国中,仅韩国低于1。
而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也不高。2019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为1.36。
对此,宁吉喆表示:“低生育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还应该看到,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接下来,该如何推动实现我国适度生育水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经作出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释放生育政策的潜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调查,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宁吉喆说。
责编:姚坤yaokun@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