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食蟹人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澄湖大闸蟹闻名天下,鲜盖百味。有人问:是谁最早吃着这个鲜头,成为天下第一食蟹人? 巴城镇流传下来一则岁月悠远的民间传说,可以满意回答。
  相传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在江南的陆地上定居栖息,从事捕捞水产和农垦耕作,一代又一代含辛茹苦地创建出一个鱼米之乡。由于江南地势低洼,雨量充沛,经常易闹水灾。有时虽然丰收在望,可是,江湖河泊里却冒出了许多爱朝亮光爬行的“甲壳虫”,双螯八足,形状凶恶,可闯进稻田偷吃谷粒,还用犀利的螯伤人。荆蛮先民吓得畏如虎狼,称这种虫为“夹人虫”,不等太阳落山,就早早关上大门。
  后来,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派壮士巴解到水陆交错的阳澄湖区域督工,带领民工开挖海口河道。入夜,工棚口刚点起火堆,谁知火光引来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夹人虫,一只只口吐泡沫像湖水汹涌而来。大家赶紧出来抵挡,工地上激起了一场人虫大战。不多时,夹人虫吐出的泡沫,就把火堆湮息了。双方在黑暗中混战到东方发白,夹人虫才纷纷退入水中。可是好多民工被夹伤的夹伤,夹死的夹死,血肉淋漓,惨不忍睹。
  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开河工程。巴解寻思良久,想出了一个办法,叫民工筑座土城,并在城边掘条很深的围沟,待天晚城上升起火堆,围沟里灌进沸腾的开水。夹人虫席卷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沸水沟里烫死。沟里虫的尸体越积越多,便用长挠钩起来,继续灌放开水作战。
  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堆积如山,发出一股引人开胃的鲜美香味。巴解闻着后,好奇地取过一只细看,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他想:味道喷香扑鼻,肉不知能不能吃?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牙齿轻轻嚼动,嘴里觉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巴解越吃越香,一下把一只夹人虫嚼到肚里,接连又吃一只。大家见他吃得津津有味,胆子大的民工也跟着吃起来,无不大喜说:“大家来吃夹人虫,味道香极了!”于是,民工们都随手俯捡而食,把一大堆夹人虫全都消灭到“五脏殿”里。当地的百姓获悉后,也就纷纷捉拿夹人虫吃,又很快传遍四面八方。
  从此,先民们都不怕夹人虫了,被人畏如猛兽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当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巴城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由此而名扬四方,久享盛誉。
其他文献
“卧薪尝胆岂虚言”    到绍兴的人,无不被印山越王陵的宏大规模和雄壮气势所倾倒。它是迄今为止经发掘而证实的我国第一座越王陵,墓主是越王勾践之父允常。从史籍中可以知道,允常是越国霸业的奠基者,正是他一手拉开了越国开拓进取、北入中原的帷幕。  越王陵固然雄伟,但是它出土文物并不多,怎样将那个惊心动魄的年代真切地还原在人们面前,唯有靠当时的器物。孙海芳珍藏的一件允常青铜戈正是越王允常当年所用,它为越国
期刊
深弓脊背,一顶破旧的安全帽,一身不配套的衣衫鞋袜……不了解他真实身份的人从旁经过,总忍不住发出怜悯和感叹。认识或了解内情的人却知道,老人的内心,比世间一般衣冠楚楚的人的内心更平静、更满足、更幸福。十几年来,他靠捡破烂资助了数十名孩子上学。    老人名叫王英兆,今年82岁,是郴嘉铁路一名退休职工。  住在郴州市时,每天天刚亮,王英兆老人都会赶在别的拾荒者之前来到垃圾堆放点,用变形的手颤颤巍巍地捡起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彻底改变了“人活70古来稀”的传统观念。现在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虽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但是他们并未就此享天伦,而是谋求再次就业发挥余力,实现自己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    最容易就业的群体    各类高级工程师、医生、财会、技术人员退休后成为抢手货,就业容易而且工薪高;其次是社会交际广,群众威望高的人也成为保险公司、中介部门各类销售公司争相
期刊
现实生活中,一些胆小的人听到“蛇”这名字,都会避开,更不愿意去看见和遇到它。但是,如果当你真正处在热带雨林山区、黑夜行走在充满着杂草和森林的战场,即使胆大的人,提起毒蛇,他的心里都会发怵的。因为除了明显的敌人外,毒蛇无疑就成为了隐形的敌人。二者合起来,必然使战场更加危机四伏了。  可是战斗在亚热带寸草森林的士兵们,在猫耳洞里除了自己外,同时还要与四大害(蛇、老鼠、苍蝇、蛆)相处在一起,经常看着蛇吃
期刊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寥寥数语,便将西塞山的优美景色与诗人的闲情逸态刻画出来,让人在千载之后犹回味无穷。西塞山就在湖州,它好像蕴有天然的韵律,只待诗人来此,眼遇神交,即可谱出隽永的歌声。  西塞山迥脱凡尘的山水,赋予湖州以持久的文化内涵,为湖州开辟出一条高雅的文化之路。诸多文人学士行走其上,脚步从容而扎实,神情超
期刊
老伴虽年逾花甲,却依然爱美,好打扮,喜欢追时尚、赶潮流。说句心里话,她1.7米的高挑身材,不显老态的容貌,再穿上有个性的服饰,还是颇吸引人眼球的。每每与她走在一起,我都感到很自豪,太能满足我的虚荣心了。老伴也很喜欢听别人的赞美,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的溢美之词:“阿姨,您真会打扮!”“阿姨,您青春常驻!”“阿姨,你真会保养!”“阿姨,你真漂亮!”……常常让她找不着“北”。  她越听夸赞,买衣服越勤,三
期刊
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在历朝历代中都有成千上万的太监,暂且不去说他们的忠奸好坏,但他们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懂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真是无所不能,有甚者更是权倾朝野,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盘点一下历史上站在权力巅峰的七位太监吧!    赵高(秦)  太监宰相第一人    赵高原本是赵国贵族的后裔,后被掠到秦国,父子先后被阉。少年赵高饱尝人间辛酸,入宫后暗下决心必要复
期刊
可以上网、可以在线看电影,冲着诱人的“互联网功能”,胡老太太夫妇为新房子专门买了台37英寸的国产品牌互联网电视,但用了一个星期,互联网电视一点也没让他们感到上网的快乐。    看集电视剧卡得想睡觉    胡老太太把电视机放在卧室,她和老伴试了试,电视自带影视库里有几十部电视剧和电影。胡老太太想看电视连续剧《上海上海》,但第一次看,她就大失所望了。刚进入《上海上海》的点播界面,选了一集,屏幕上的进度
期刊
“文革”期间我去邢台,走出火车站,天还不亮,肚子饿了,径直走进路边一家饭馆,只有馒头小米粥。服务员胸前戴像章,不苟言笑,一本正经。我凑上去问:“馒头热乎吗?”他答:“为人民服务。”抬抬眼皮又放下。我又问:“米汤多少钱一碗?”他答:“为人民服务。”还是抬抬眼皮又放下。后面排队的人小声说:“这是要你对语录呢!”  我恍然大悟,整整衣帽:“斗私批修,馍馍热乎吗?”他放下眼皮:“学习雷锋,刚刚出锅。”又问
期刊
受宠若惊    一个知名的犹太钢琴家在维也纳伯爵府举行音乐会。掌声平息后,伯爵和蔼可亲地走到钢琴家身边说:“我听过鲁宾斯坦……”  犹太钢琴家受宠若惊,连忙鞠躬。  伯爵继续说下去:“我也听过赛尔金……”  钢琴家又鞠躬,腰弯得更低。  伯爵终于把他的这句话讲完了,“……可没有一人像您这样大汗淋漓!”    这是给你的汤    格雷先生到澳门旅游,住在一个小客店里。客店主人很吝啬,每天给的饭食很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