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时期对英美形象的负面渲染及其真实目的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侵华期间,日本为“摆脱侵略者身份,构建解放者形象”,将舆论矛头直指支持国民政府抗日的背后势力英、美两国.日本控制下的现地宣传媒介结合历史史实与现实政治,将英国塑造为“旧秩序的守门人、新秩序建设之癌”的老大“殖民帝国”形象;美国在全面介入远东事务前后,则被构建为企图实现世界称霸的新晋“霸权帝国”形象.日本对英美负面形象的塑造和渲染,在激起中国民众反英美情绪的同时转移和改观民间的反日氛围,进而为其侵略行为披上正义的外衣.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设计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一般违约责任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竞合、物权请求权与占有人的物上请求权的竞合、管理事务中所收取孳息的返还请求权与占有物的孳息返还请求权的竞合、准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竞合、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占有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排除妨害请求权的竞合、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竞合、恶意占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与一般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竞合、需要事由的合同解除与任意解除的竞合.准确地把握其规则及学说对于实务和理论均有积极的意义.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问题、发展任务和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当代经济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逻辑的必然.首先分析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问题,由此演绎出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与发展任务;然后,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分别讨论现存的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存在的问题,推演国内国际循环的发展方向.国内循环主要涉及深度改革,国际循环主要涉及高水平开放,这是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的改革和开放.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全球发展环境下,作为新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格局的国内国
一rn鲁迅作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导师,非常重视外国版画对新兴木刻的滋养.为了给艺术青年提供可资借鉴的优秀范本,他从1929年开始收藏外国版画原作,到1936年逝世前,陆续收藏
期刊
《狂人日记》是鲁迅“抉心自食”与向死而生创作的一部划时代意义的小说.它蕴含了鲁迅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邃思考.由此,他以战斗的姿态,加入了五四革命
期刊
“乡下人进城”小说是新时期特别是新世纪文学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线,它不是一个自觉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流派,“却汇集了当代大多数中青年(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占70%,70年代的超过20
期刊
俄国盲人作家华希理·爱罗先珂(Vasili Eroshenko,1890-1952)从1914年离开本土至1923年,先后在东亚一带的暹罗、缅甸、印度、日本和中国漂泊.1921年5月,爱罗先珂在日本参加五
期刊
图像史料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激发学生兴趣、落实史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等作用.但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着图像史料运用的种种误区.为此,可从严选史料,关
作家书信是研究作家生平经历的重要资料.笔者近来翻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新见台静农与教育部来往信函数件.2015年版《台静农全集》所编录的《台静农往来书信》未见此信,
期刊
清末以来,通行的吸纳西方的"纯文学"散文观念"感性""抒情""审美""艺术""娱乐"本位,肢解了传统正宗"大文学"散文观念,古代散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纯文学"散文观念的附庸和注解.传统正宗"大文学"观念,散文不是"纯文学",只是"学术"整体之一面,不是脱离"学术"体系的存在.应深刻反思古代散文研究脱离"学术"体系之弊,"纯文学"散文观念不是唯一正确的散文观念,应充分体认、尊重并重新建构传统"大文学"散文观念,复归传统,走"返本开新"之路.
相较于近代以神学和科学为内核的西方博物传统,中国博物传统更具有强烈的历史指向,但往往不以实物为中心,而是形成了独特的文本衍生传统,所谓“其器亡,其书存可也.器之宝传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