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一提到校长特别是名校长,会令人肃然起敬,让人想起为人师表、满腹学问、彬彬有礼、温良谦恭等一些崇高的形象,但现在的校长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早已变了味道。《光明日报》曾载文《给名校长的几句话》称:有的名校长霸气十足,用所谓的“气势”压人,老子天下第一,容不得半个“不”字。在校内“前呼后拥”,在校外或兄弟学校面前自称“老大”。他(她)们的口头禅是“我是法人……”。不少教师对“霸气校长”有一种惧怕感,直接产生了一种极不和谐的干群关系。有的“名校长”整日抽着名烟,喝着名酒,戴着名表,开着名车,穿着名鞋,名牌服装四季常换……且不说这些名牌的来路如何,即使花的是自己的钱,也不应当“如此摆阔”!因为区区一所学校,无须如此张扬,这不仅有损“名校长”的形象,也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相去甚远。
名校是文化教育场所,校长是文化人,应具有文人气质,笑容可掬,说话做事要文雅、谦和。但是,反观时下的一些所谓名校长,却很像是“江湖老大”,说话粗俗,称兄道弟,满身上下带着“痞气”“匪气”,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近几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买版面、上封面”的名校长越来越多,名校长们的“光辉形象”和“业绩”频频见诸报端,在电视上也保持高出镜率。
学生在校读了几年书,毕业了,校长有没有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或是些许良好印象?有没有因为一言一行一事而对学生产生久远的甚至是能改变其人生的影响?竺可桢曾任浙江大学校长,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曾在某年的新年之夜,这名校长的全家人吃霉米,他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在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净”。也有人认为,这得益于他作为科学家所强调的“只问是非”的科学精神。当时的竺可桢,总是以高尚的道德鼓舞学生。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这位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的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以便自己轻装去办理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北大举行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校长应该对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广泛涉猎,熟悉教育理论,了解中外教育历史,专业知识扎实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多点书卷气、知识分子的傲骨之气和刚直不阿、为事公正的凛然正气。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在其自画像中自称为“五读”俱全:喜欢读帖、读印、读史、读谜、读诗,却被迫读考题、读文件、读报告、读发票、读人脸色;二意三心:小事随人意,大事顺天意,能容物宽心、论事平心、处变定心;六亲不硬:达官显贵,概不沾亲。卢志文对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如是:“心安闹市静,性定菜根香。世事亏乃福,人情淡始长。宽心容物,虚心受善,平心论事,潜心观理,定心应变。”处人以设身为想,多亏,仍积习难改。可以这样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真正的好校长是能够带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学生,甚至是可以影响到家长的,他们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魄;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操。他们淡化权力影响,实施制度(依法)管理,强化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知人善任,办事(特别是评优评先)公平 、公正、公开,时刻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文化涵养,能真正使自己成为教师信任、爱戴、同甘共苦的“首席教师”。
但愿那些名校长们的身上能少一点功利、浮躁、自傲、浅薄的异味,其名片上写的应该是:教育者,知识分子的责任和社会的良心。
(作者单位:江苏武进鸣凰中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
名校是文化教育场所,校长是文化人,应具有文人气质,笑容可掬,说话做事要文雅、谦和。但是,反观时下的一些所谓名校长,却很像是“江湖老大”,说话粗俗,称兄道弟,满身上下带着“痞气”“匪气”,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近几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买版面、上封面”的名校长越来越多,名校长们的“光辉形象”和“业绩”频频见诸报端,在电视上也保持高出镜率。
学生在校读了几年书,毕业了,校长有没有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或是些许良好印象?有没有因为一言一行一事而对学生产生久远的甚至是能改变其人生的影响?竺可桢曾任浙江大学校长,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曾在某年的新年之夜,这名校长的全家人吃霉米,他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在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净”。也有人认为,这得益于他作为科学家所强调的“只问是非”的科学精神。当时的竺可桢,总是以高尚的道德鼓舞学生。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这位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的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以便自己轻装去办理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北大举行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校长应该对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广泛涉猎,熟悉教育理论,了解中外教育历史,专业知识扎实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多点书卷气、知识分子的傲骨之气和刚直不阿、为事公正的凛然正气。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在其自画像中自称为“五读”俱全:喜欢读帖、读印、读史、读谜、读诗,却被迫读考题、读文件、读报告、读发票、读人脸色;二意三心:小事随人意,大事顺天意,能容物宽心、论事平心、处变定心;六亲不硬:达官显贵,概不沾亲。卢志文对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如是:“心安闹市静,性定菜根香。世事亏乃福,人情淡始长。宽心容物,虚心受善,平心论事,潜心观理,定心应变。”处人以设身为想,多亏,仍积习难改。可以这样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真正的好校长是能够带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学生,甚至是可以影响到家长的,他们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魄;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操。他们淡化权力影响,实施制度(依法)管理,强化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知人善任,办事(特别是评优评先)公平 、公正、公开,时刻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文化涵养,能真正使自己成为教师信任、爱戴、同甘共苦的“首席教师”。
但愿那些名校长们的身上能少一点功利、浮躁、自傲、浅薄的异味,其名片上写的应该是:教育者,知识分子的责任和社会的良心。
(作者单位:江苏武进鸣凰中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