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成为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此,谈谈政治课教学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改 政治教学 教学效率 提高
新形势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成为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此,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多年来在教学上的尝试和体会,谈谈政治课教学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以人为本,加强学法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研究认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意识。可以说,政治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把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转化成学生个体的创造能力呢?当前,各地实行的开放式教学和开卷考试使得一些政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无所适从,不少人采取了简单的"放羊式"或"满堂灌"教学方式,前者的放任,荒费了学生花样年华,后者的死板,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长了学生的学习惰性,贻误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机。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学生思维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变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不断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所形成的探究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
。
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课堂教学应该向社会生活延伸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其中至少包括社交适应能力、调查参与能力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所遇到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敢于跳出教材,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当中。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认为,教师不能拘泥于只讲解课本的具体内容,那些知识性东西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由学生回答和补充,最后由老师小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对班级学生,根据座位划分板块,每四个或六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进入新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并通过预习,由每个学习小组提问,组长在课前(至少提前十分钟)将问题交上来,老师根据学习小组所提的十多份问题单,几十个问题进行筛选,选出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每个问题时,先公布问题的提出者,这样,对提问者是一种鼓励,也能提高其他同学提问的兴趣。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后,每个小组可答问,也可补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只要一个同学回答了,课代表对整个小组都作记载,并把记载情况作为对学生课堂表现考核的依据。学生回答不够好,老师再做小结和补充。而在学生回答和补充的过程中,老师主要是引导和鼓励,以保证不偏离教学方向,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努力,促成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让课堂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经验与认识的对话、交锋、碰撞和协商中进行。教师可以组织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腾出时间去搜集掌握相关的课外知识,间或选取难点、热点、焦点社会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与讨论,如平日可以要求学生订阅各种政论性的社科类报刊,如《半月谈(内部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时事报告》等杂志,加强与家长沟通,让学生经常收看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名牌新闻栏目,收看的所思所悟要作好积累性记录,以便随后在学习上查考、讨论和引用。这样,政治课教学就实现了知识与趣味、教学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有机地联结,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知行统一的教育目标。
3.结合中考改革,以开放型试题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前,许多教师一提到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就怕得要命,害怕被扣上"应试教育"的帽子,害怕所教的学生被歧视为"高分低能"儿。事实上,真正造成高分低能的罪魁祸首是把应试视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把追求考分设定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其实,考试只是考察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之一而已。近年来,中考政治的开放性试题,是一种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考试形式。这种题型注重贴近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试题大都以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为切入口,充满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善于捕捉重大时政新闻和社会焦点问题,注意将时政教育引入课堂,作为教材的延伸和补充。
为什么说开放性试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题型一般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案设计上体现了多样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作答,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开放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各抒己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3.1 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3.2 挖掘难点,训练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突破一篇文章的教学难点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怎样准确理解问题,怎样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怎样在文中找到与问题对应的信息,怎样组织语言。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着眼未来发展,抓住新课改的有利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敢于打破固有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芸;析培养道德情感的心理途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梁功娟《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03期
【关键词】 新课改 政治教学 教学效率 提高
新形势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成为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此,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多年来在教学上的尝试和体会,谈谈政治课教学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以人为本,加强学法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研究认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意识。可以说,政治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把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转化成学生个体的创造能力呢?当前,各地实行的开放式教学和开卷考试使得一些政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无所适从,不少人采取了简单的"放羊式"或"满堂灌"教学方式,前者的放任,荒费了学生花样年华,后者的死板,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长了学生的学习惰性,贻误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机。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学生思维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变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不断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所形成的探究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
。
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课堂教学应该向社会生活延伸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其中至少包括社交适应能力、调查参与能力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所遇到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敢于跳出教材,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当中。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认为,教师不能拘泥于只讲解课本的具体内容,那些知识性东西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由学生回答和补充,最后由老师小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对班级学生,根据座位划分板块,每四个或六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进入新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并通过预习,由每个学习小组提问,组长在课前(至少提前十分钟)将问题交上来,老师根据学习小组所提的十多份问题单,几十个问题进行筛选,选出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每个问题时,先公布问题的提出者,这样,对提问者是一种鼓励,也能提高其他同学提问的兴趣。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后,每个小组可答问,也可补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只要一个同学回答了,课代表对整个小组都作记载,并把记载情况作为对学生课堂表现考核的依据。学生回答不够好,老师再做小结和补充。而在学生回答和补充的过程中,老师主要是引导和鼓励,以保证不偏离教学方向,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努力,促成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让课堂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经验与认识的对话、交锋、碰撞和协商中进行。教师可以组织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腾出时间去搜集掌握相关的课外知识,间或选取难点、热点、焦点社会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与讨论,如平日可以要求学生订阅各种政论性的社科类报刊,如《半月谈(内部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时事报告》等杂志,加强与家长沟通,让学生经常收看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名牌新闻栏目,收看的所思所悟要作好积累性记录,以便随后在学习上查考、讨论和引用。这样,政治课教学就实现了知识与趣味、教学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有机地联结,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知行统一的教育目标。
3.结合中考改革,以开放型试题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前,许多教师一提到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就怕得要命,害怕被扣上"应试教育"的帽子,害怕所教的学生被歧视为"高分低能"儿。事实上,真正造成高分低能的罪魁祸首是把应试视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把追求考分设定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其实,考试只是考察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之一而已。近年来,中考政治的开放性试题,是一种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考试形式。这种题型注重贴近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试题大都以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为切入口,充满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善于捕捉重大时政新闻和社会焦点问题,注意将时政教育引入课堂,作为教材的延伸和补充。
为什么说开放性试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题型一般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案设计上体现了多样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作答,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开放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各抒己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3.1 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3.2 挖掘难点,训练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突破一篇文章的教学难点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怎样准确理解问题,怎样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怎样在文中找到与问题对应的信息,怎样组织语言。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着眼未来发展,抓住新课改的有利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敢于打破固有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芸;析培养道德情感的心理途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梁功娟《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