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的概念教学策略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回到了通史体例,课堂容量大量增加。加强历史概念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强调了新教材体系下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针对新教材中一些历史概念进行分析形成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教材体系;高中历史;概念教学
  一、新教材体系下历史概念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依据教育部颁布的2017版课标编写的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正在全国各省逐渐推广使用,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从原先的专题体系又回到了通史体例,同时又有结合专题史。教师在教授新教材时,普遍反映新教材内容多,课时不足,历史概念众多,部分教材一课的内容有多达四五十个概念,这严重影响历史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因此,在新教材体系下,高度重视历史概念教学,成为新教材背景下不可忽视的重点和难点。在新教材体系下历史概念众多,为提升教学效率、节约时间,避免教师陷入无止境的概念解读,就需要教师借助于专业历史书籍进行精准备课,才能理解准确到位并解释给学生,同时要有配套对应的历史概念专项练习,加深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毫无疑问,面对新教材,历史概念教学十分必要,它是历史学科教、学、考的前提和基础,更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及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新教材体系下历史概念教学策略
  (一)由浅及深,提高教学效率
  全国卷的高考历史很多试题甚至直接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例如:近年考过“中央集权”“外戚”“人民主权”等概念。学生不理解或者混淆历史概念,很可能会在考试中严重失分。有些历史概念在新教材体系下明显发生不同变化,如学生所熟悉的新航路开辟这个史实概念,在新教材体系下,对新航路开辟的概念外延进行了拓展,除了传统教授的迪亚士、麦哲伦等四条航线外,还讲到全球其他航路的开辟,如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7页中这样描述全球其他航路的开辟“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教师就需要由浅及深,解释历史概念,通过解析前后不同的对比变化,得出结论。
  教师在课堂上更要重视历史概念教学,指导学生从历史概念入手,解答历史试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准确地揭示这一关系。在新教材体系下,涉及中国近代史绕不开的就是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中国近代所有的历史都是围绕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性质展开,学生对此概念是既熟悉又陌生,需要教师讲透这个概念。半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主权不能完全自主。这主要体现了近代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这又主要是体现了近代历史的进步。像这样看似熟悉实则陌生而且又有很多专有名词的概念,没有教师的解析,仅仅靠学生课后刷刷题,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先为学生深入讲解一些专有名词的含义。比如:所谓的“封建地主阶级”指的是当时中国社会中的哪些人,那这一名词和“封建”以及“地主”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再比如:课本中虽然提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但这一概念,又涉及哪些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相信这些名词经过这样一步一步深入的剖析和分解后,教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和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各个阶级和阶层,而学生也更加深刻而精准地把握了近代各个阶级之间的统治关系,等等。那么从封建地主阶级的探索,到后来无产阶级的探索,经教师对各个领导阶级之间的互相对比进行分析后,这样的历史专有名词学生不只是停留在理解记住的层面,也会对中国近代发展历程中各阶级的发展交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领会。由浅及深,通过对比解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二)讲练结合,培养思辨能力
  加强概念教学有助激发学生探索,培育历史思维,在日常教学中较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学、讲、练相结合。首先由教师对历史概念下理论性的定义,说明历史概念内涵和外延,然后结合相关的史实举例说明,形成特定的历史概念;其次教师找出呈现能构建某个历史概念的不同实例,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历史概念;再次,更有效的方式是分析对比不同历史概念;最后,课堂上教师采用先给定历史概念的定义后,用实例印证或者先给实例后引导学生归纳的方法把握历史概念,或通过具体的试题引导学生比较相关历史概念异同,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努力摆脱“重史实讲授,轻本质分析”“重理论分析,轻概念形成”“重教师灌输,轻学生构建”的教学策略误区。
  比如:平民、公民、臣民、居民、人民、国民这类概念,学生极易混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分清并认识到,平民是指社会中没有担任领导管理的人,公民包括平民和非平民——有担任领导管理工作的人,公民体现平等色彩,而平民带有阶级色彩,臣民是指屈服或被动服从于权力的人,缺乏独立人格与意志,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天下百姓即臣民;居民是指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是一个地理概念,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在我国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广一些;国民指取得一国国籍的人,是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为明晰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历史概念,可以以相关实例、真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讲练结合中更加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2018年全国课标Ⅱ卷,第32题为例: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本题直接考查罗马平民、贵族的斗争与成文法的形成,涉及罗马法体系、公民与非公民、贵族与平民、自由民与非自由民等历史概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贵族的特权通过成文法的形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而不是被取消,A选项不符合史实。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汇编《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B选项不符合史實。贵族、平民同属于自由民,自由民并没有获得相同的权利,D选项不符合史实。因此通过排除法选择C选项。   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总结。第一步,要注意剖析概念,这是做题关键。如何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可用直选法、排除法、比较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甄别,要明确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异同点。也可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因此,要特别关注题干中所涉及的显性或隐性的时间范畴。第二步,巧析备选项。对于备选项要特别注意其用词是否准确,防止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另外,也可采用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直接得出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方式多样,教师要注意挖掘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辨能力。面对概念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经常是某些限制词。审题要仔细认真,确定概念的外延。
  (三)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自我探究
  在传统的学、讲、练的基础上,更应培养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可利用历史概念作为主题探究,围绕主题,教师提供材料、创设情境、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抛砖引玉的提问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在历史概念主题探究中,教师能多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引导学生从概念理解到表达概念。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必要支持,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构建了“学习共同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检索相关知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查找网络资料和已有素材,启发自己对历史概念探究主题的认知。利用信息化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理念,为中学历史自主有效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契机,达到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目的。
  比如:关于新教材中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历史知识,在进行所学核心知识的讲解前,教师需要联系教材,确定主题,可以用国家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公私合营等,同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并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如果学生这时候不满足于教材上所提供的內容,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查阅相关数据或者资料。那么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并不断补充核心知识的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同时结合前后核心概念之间的对比,是切实可行的。
  结束语
  新高考已经扬帆起航,近年高考历史试卷对历史概念的考查频繁,对于历史概念的准确和深入理解是学生做好历史试题、迅速提升成绩的关键所在。新教材体系下亟需回归历史学科基本的概念,基本的学科思维方法。部编历史新教材概念教学势在必行,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概念教学,深入挖掘,多总结、多分析,力争让学生对历史概念做到通透理解和灵活运用,教会学生准确运用历史概念来解答历史试题,可以促使学生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蓝.中外历史纲要: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7.
  [2]李凯.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J].历史教学,2020.
  [3]高先华.历史概念的准确与深入[J].中学历史教学,2019.
  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指向高考评价体系的新教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PTGFKT201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探究被普遍认为是培养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之一,如何把探究活动从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笔者从探究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课外活动形式的选择、探究内容的生活化,以及需要社会合力的支持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用生物教学的实例对这些策略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课外活动;科学探究能力;高中生物;生物学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始于21世纪之初的生物学教学改革,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与转变。微型探究式学习属于探究性教学模式之一,重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数学思维。三角函数作为高中数学重要的课程板块,其涉及的数学知识、概念较多,强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发挥。将微型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三角函数教学中,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实现高中数学高质量教学的目的。为了实现微型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中数
期刊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教学事业的稳步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切实深入地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过程是重中之重的一件事情。当学生处于高中教育阶段时,他们缺乏正确的思想道德信念的引导,要想真正使得高中政治课堂可以起到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将其与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就显得越发重要。本文对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不断细化,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教学过程的唯一标准,教师教学思路上的新颖度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自我综合能力的助推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高效性,还能够在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和不断丰富的教学方法中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方式入手,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摘 要: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目标的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需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教师需要在思想上把握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践教学当中严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关键词:思想政治;统一性;多样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表现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性的定义  习
期刊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学校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摇篮,培养弘毅有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从学校教育入手。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中学根据教育改革方案的指导要求,立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弘毅教育”,精心打造“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以往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讲解让学生在历史事件当中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事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历史这门学科的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爱国主义情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微元法具有“化曲为直”“化变为不变”的神奇作用,高中统编教材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洛伦兹力公式的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推导,向心加速度公式的导出等都用到了微元法的思想,巧用微元法,提升了学生物理思维的层次,顺应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思维障碍;微元法;质量微元法;位移微元法;时间微元法;电流微元法;电量微元法  “微元法”是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
期刊
摘 要:“厚德教育”是大连渤海文谷高级中学的特色建设,创建特色学校就是创建一所学校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学校在特色内涵、学校文化定位、学校文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将特色与文化优化融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显现特色,突出了特色建设的融合性;在学校特色建设中生成特色文化,突出了文化建设的优化性。而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特色的显现,是学校优质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特色;文化;融合;优化  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
期刊
摘 要:古诗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对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各省高考真题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也都给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提供了实践性和纲领性的方向指导,但是现实中,古诗鉴赏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教学思想固化,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等。鉴于古诗鉴赏对高中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