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地校工作已进入第四个阶段,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以校本教研文化建设为龙头,开展阅读专著、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三大领域的文化建设系列工作,打造立体式校本教研文化。
关键词:立体式;校本教研文化
基地校工作已进入第四个阶段,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以“打造校本教研文化品牌”为指导,以校为本,以校本教研文化建设为龙头,开展阅读专著、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三大领域的文化建设系列工作,现做以下总结。
一、阅读专著——奠基工程,夯实教师专业成长的底蕴
(一)缘起
“生本教育·智慧课堂”的课堂是学生高度参与、高度投入、情感愉悦的高效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以下现象: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出现了一些茫然:生本,以学生的哪些为本?是所有还是由教师认为自己需要学生表现的那些?第二,教师认为有效的教学必须是学生不停地在开展活动,如动手、合作、讨论等活动,导致学生没有安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中下生和学困生,成为旁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二)举措:研读教师急需的专著,修炼教师内涵
1.为回归数学课堂本真而读。
聘请福建省陶行知教育研究会会长兼执行秘书长福建教育学院邹开煌教授为顾问,引导教师研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剖析“教学做合一”的内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是什么?在劳力上劳心——无论哪种做,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动脑。邹教授让教师践行:教师让学生动脑之前,自己要先动脑;教师要让学生不入题海,就先要自己入题海。这样的理念解读,把一味追求热闹课堂的教师拉回到“思考中做”路上来,让数学课堂回归到思维训练上,課堂更踏实、更高效。
2.为提升专业素养而读。
(l)学习共同体阅读专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教师会让课堂游离于教学本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对教材本质即教材之理并不清楚。《小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书,受到教师的喜爱。甚至有教师用“沙漠中的绿洲”来形容这本书的实用价值。
(2)成效一:学习这本专著,教师明白教材之理,同时能批判性地解读教材,让教学围绕教材之理进行,“生本”为数学之本,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的本质、感悟思想方法的本质。
(3)成效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以“落笔有据,言之有理”为主旨,我们在12月6日举行了首届“学生数学解题说理大赛”。
二、集体备课——孵化工程,分享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
(一)缘起
我校开办五年来,我们一直在探寻“真研究、真思考、真学习”的集体备课制度,让集体备课实现“五转变”:从求量转变为求质,从粗糙转变为精致,从散漫转变为集中,从师本转变为生本,从随意转变为充分;让所有教师直接面对自身真实的教学问题,开展思考、探索,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师由“真问题”而发生“真思考”,学生“真学习”,使广大教师踏上了一条由“问题——研讨——行动——反思——行动……”的校本教学研究之路,构建真实有效的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模式,创建“教、研、学”三者之间的良好生态。
(二)措施
我们建构了“问课—一备课——上课——辩课——立课——炼课”为“六环”的集体备课模式和校本教研研讨模式。本学期,我们重点研究“六环”中的问课和炼课这两环。
1.问课:借助数据之眼,着力于精准教学。
2.炼课:着眼于系统构建,实现结构化学习。
三、课题研究——攻坚工程,提炼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果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发现:课堂低水平的互动导致学习低效。由此,我们把“生本互动策略的研究”作为课题研究专题,让课题研究攻克这个壁垒。
(一)聚焦专题,让课题研究深度开展
本学期,构建“生本教育·智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重点是生本互动策略的研究。在黄毕年主任理念指导下,开展了数学对话的四种策略、有效对话的五步模式、开发数学对话资源的六个要诀措施等课堂互动对话策略的研究,让生本互动在课堂对话的深度开展下走向深入。
(二)改革观课议课方式,让课题研究深度开展:导研单
1.导研单产生的思考。
上学年,我们从“课程性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文化”等四个维度开展观课议课,教师们反映:观察点太多,无法聚焦学生的学,也导致议课时无法深入分析。本学期,我们从这四个维度出发,借鉴袁晓萍老师的研究成果,设计了针对不同课型的“导研课”,听课前就发给教师们,听课过程中或结束后填写,力求使听课、评课活动“前”有规划与主题,“中”有线索与抓手,“后”有跟进与改变。
2.导研单类型。
“初级教师”导研单、“欣赏式”导研单、“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导研单。“导研单”能让观课教师提前明确研修任务,深度介入活动;“导研单”还能有效避免在观课和议课过程中观察视点的流散与中心的转移,从而提高观课、议课的实效。
四、结语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研制度,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立足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阅读专著、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活动,打造属于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教研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洪雨露.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成果书系现代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张奠宙.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3]严小卫.带着乡野气息,展示民族魅力:以畲族文化小专题研究为抓手提升历史校本教研实效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11).
[4]孟宪乐.立体化校本教研模式: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邓海云.构建校本教研文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6(1).
(责编 张欣)
关键词:立体式;校本教研文化
基地校工作已进入第四个阶段,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以“打造校本教研文化品牌”为指导,以校为本,以校本教研文化建设为龙头,开展阅读专著、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三大领域的文化建设系列工作,现做以下总结。
一、阅读专著——奠基工程,夯实教师专业成长的底蕴
(一)缘起
“生本教育·智慧课堂”的课堂是学生高度参与、高度投入、情感愉悦的高效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以下现象: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出现了一些茫然:生本,以学生的哪些为本?是所有还是由教师认为自己需要学生表现的那些?第二,教师认为有效的教学必须是学生不停地在开展活动,如动手、合作、讨论等活动,导致学生没有安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中下生和学困生,成为旁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二)举措:研读教师急需的专著,修炼教师内涵
1.为回归数学课堂本真而读。
聘请福建省陶行知教育研究会会长兼执行秘书长福建教育学院邹开煌教授为顾问,引导教师研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剖析“教学做合一”的内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是什么?在劳力上劳心——无论哪种做,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动脑。邹教授让教师践行:教师让学生动脑之前,自己要先动脑;教师要让学生不入题海,就先要自己入题海。这样的理念解读,把一味追求热闹课堂的教师拉回到“思考中做”路上来,让数学课堂回归到思维训练上,課堂更踏实、更高效。
2.为提升专业素养而读。
(l)学习共同体阅读专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教师会让课堂游离于教学本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对教材本质即教材之理并不清楚。《小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书,受到教师的喜爱。甚至有教师用“沙漠中的绿洲”来形容这本书的实用价值。
(2)成效一:学习这本专著,教师明白教材之理,同时能批判性地解读教材,让教学围绕教材之理进行,“生本”为数学之本,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的本质、感悟思想方法的本质。
(3)成效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以“落笔有据,言之有理”为主旨,我们在12月6日举行了首届“学生数学解题说理大赛”。
二、集体备课——孵化工程,分享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
(一)缘起
我校开办五年来,我们一直在探寻“真研究、真思考、真学习”的集体备课制度,让集体备课实现“五转变”:从求量转变为求质,从粗糙转变为精致,从散漫转变为集中,从师本转变为生本,从随意转变为充分;让所有教师直接面对自身真实的教学问题,开展思考、探索,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师由“真问题”而发生“真思考”,学生“真学习”,使广大教师踏上了一条由“问题——研讨——行动——反思——行动……”的校本教学研究之路,构建真实有效的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模式,创建“教、研、学”三者之间的良好生态。
(二)措施
我们建构了“问课—一备课——上课——辩课——立课——炼课”为“六环”的集体备课模式和校本教研研讨模式。本学期,我们重点研究“六环”中的问课和炼课这两环。
1.问课:借助数据之眼,着力于精准教学。
2.炼课:着眼于系统构建,实现结构化学习。
三、课题研究——攻坚工程,提炼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果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发现:课堂低水平的互动导致学习低效。由此,我们把“生本互动策略的研究”作为课题研究专题,让课题研究攻克这个壁垒。
(一)聚焦专题,让课题研究深度开展
本学期,构建“生本教育·智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重点是生本互动策略的研究。在黄毕年主任理念指导下,开展了数学对话的四种策略、有效对话的五步模式、开发数学对话资源的六个要诀措施等课堂互动对话策略的研究,让生本互动在课堂对话的深度开展下走向深入。
(二)改革观课议课方式,让课题研究深度开展:导研单
1.导研单产生的思考。
上学年,我们从“课程性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文化”等四个维度开展观课议课,教师们反映:观察点太多,无法聚焦学生的学,也导致议课时无法深入分析。本学期,我们从这四个维度出发,借鉴袁晓萍老师的研究成果,设计了针对不同课型的“导研课”,听课前就发给教师们,听课过程中或结束后填写,力求使听课、评课活动“前”有规划与主题,“中”有线索与抓手,“后”有跟进与改变。
2.导研单类型。
“初级教师”导研单、“欣赏式”导研单、“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导研单。“导研单”能让观课教师提前明确研修任务,深度介入活动;“导研单”还能有效避免在观课和议课过程中观察视点的流散与中心的转移,从而提高观课、议课的实效。
四、结语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研制度,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立足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阅读专著、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活动,打造属于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教研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洪雨露.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成果书系现代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张奠宙.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3]严小卫.带着乡野气息,展示民族魅力:以畲族文化小专题研究为抓手提升历史校本教研实效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11).
[4]孟宪乐.立体化校本教研模式: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邓海云.构建校本教研文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6(1).
(责编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