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瓷拾珍 安阳小屯隋墓出土瓷器精品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elH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阳西北郊的小屯村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所在地,近百年的考古工作表明,殷墟宫殿宗庙区的夯土建筑经历战争和自然的破坏,到隋唐时期已倒塌荒芜,不为人知了。此地背依洹水,地势高爽,隋代安阳城的达官贵族和平民百姓将之视为一处上好的风水宝地,纷纷在此修建坟茔,昔时的商王宫殿区成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公共墓地。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小屯村发掘殷墟遗址时曾清理172座隋唐墓,其中隋墓157座。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小屯村南地清理隋墓10座,在小屯村北马家坟清理隋墓2座。这些墓葬多数未经盗扰,墓葬形制清晰,绝大多数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平面俯视呈“铲”形、“靴”形或“刀”形;少数墓葬为斜坡墓道砖室墓,规模较大,等级较高,平面俯视呈“铲”形。随葬器物组合完整,时代明确,出土的瓷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制作精良,体现了隋代北方制瓷业的高超水平。
  據统计,1949年前发掘的172座隋唐墓出土各类瓷器共511件,这批材料历经颠沛流离,运至台湾并公布者仅有36件。1973年发掘的12座隋墓共出土瓷器61件,由于条件限制,也仅公布了少数标本,且图片质量不高。
  精品瓷器
  小屯隋墓出土瓷器组合以罐、盘、杯、盏、碗、瓶、壶等盛贮器为主,部分墓葬中出土有砚、炉、烛台等生活用器,这些瓷器多具有实用功能;少数墓中出有瓷俑、瓷碓、凭几等丧葬明器。
  盘
  盘为圆形浅盘,有高足、矮足、环足三种,出土时盘上一般放有杯或盏,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少者3个,多者达10个以上,俗称子母盘、高盅盘。
  编号1973ASNM6:13的矮足盘,1973年小屯南地M6出土。此墓为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墓,平面俯视呈“靴”形,出土仁寿三年(603年)墓志砖。圆形平盘,盘面稍鼓,刻划有双线同心弦纹两组。圈足低矮。通体未施釉,为素烧瓷盘,胎色灰白,较粗糙,含有较多黑色砂粒。盘上置有瓷盏6件。


  编号1973AxbM1:7的高足盘,1973年小屯北地马家坟M1出土。此墓为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墓,规模较大,平面俯视呈“铲”形,出土瓷器种类丰富,器形多样。上为圆形浅盘,口微侈,圆唇;下为喇叭形高圈足,足部边棱有旋削痕迹。盘面划有双线同心弦纹两组,均匀分布支钉痕12个。盘施豆青色透明釉,釉面光洁,有细碎开片,圈足无釉,胎色灰白。此盘造型端庄,形体硕大,纹饰质朴,为同类瓷盘中的精品。出土时在盘内和旁边共放有瓷碗1件,瓷杯5件。
  编号1936YM243:19的环足盘,1936年YM243出土。此墓为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墓,规模较大,平面俯视呈“铲”形,出土瓷器种类丰富,品质精良。上为圆形浅盘,口微侈,圆唇,底较平;盘底有三环足,足与盘底相接处有加固物。盘面主体纹饰为刻划莲花纹,中间以小圆圈表示莲蓬,其外以勾线纹表示莲蕊,蕊外饰一周莲瓣,花瓣肥圆,最外缘饰草叶纹,每组纹饰之间均以双线同心弦纹相隔。盘及三环足均施淡豆青色透明釉,外底中心露胎,其上有支钉痕8个。此盘造型精巧,纹饰素雅,釉面莹润,显示出高超娴熟的制作和装饰技法。出土时盘内放置有7件瓷盏,旁边倒置1件,故盘内原应放置有8件瓷盏。
  碗
  碗的形体较大,直口或微敞口,深腹或弧腹,饼状实足,足心微凹。口沿处胎体轻薄,腹底处厚重,胎质灰白细腻,杂质较少,似经精细淘洗。内外皆施釉,外表施釉不及底。碗常单独放置,少数与盘同出。
  编号1973ASNM10:7的碗,口微敞,尖圆唇,深斜腹,饼形足。内外施透明釉,釉色灰白,微泛青,釉面布满细碎开片,并有少许气泡。内底积釉呈青色,有3个支钉痕。




  杯
  杯可分小杯、高足杯两种。常见的为小杯,直口或微敛口,深直腹,饼形小足,制作较精细。一墓常出多件,与盘配套放置。
  1973年小屯南地M18出土8件瓷杯,大小形制基本一致。编号1973ASNM18:13的杯,直口,尖圆唇,直腹,饼形足,足底略内凹。器身内外均施淡青色釉,釉不及底,有细小开片,内底有积釉。
  高足杯数量较少,按装饰方法不同,高足杯可分素面、联珠纹两种。编号1937YM350:7的高足杯,胎体轻薄,微敞口,尖唇,斜弧腹,细柄状高圈足,杯体素面,内外均施釉,釉色泛白,晶莹光润,满布细碎开片。


  盏、托盏
  盏,敞口或微敞口,腹壁斜收,饼状实足,一般较碗小,较杯大,俗称小瓷碗。一墓常出有多件,与盘配套放置,功能与杯相同,可作日常饮水、饮酒或饮茶器。
  编号1973ASNM6:8的盏,敞口,圆唇,弧腹斜收,饼形足。淡青色釉,晶莹滋润,布满细碎开片,外表施釉不及底,内底有3个支钉痕。
  发掘者最初难以确定标本1936YM243:18究竟是杯还是灯,最后倾向于杯,将之定名为“托盘杯”,并推测其为温茶用具。这里沿用其说,认为是一件托盏。上层为高足杯式,敞口,曲腹,细柄与下层托盘连为一体;下层为圆形托盘,盘心内饰一周凹弦纹。上下两层皆施釉,釉色白中泛黄,釉层有剥落。底部为圈足,胎色灰白,无釉。
  罐
  四系罐,大小不一、高低不同,为安阳隋墓中最为典型的瓷器之一,是在北朝晚期方形系、莲瓣纹釉陶四系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墓中出土1—6件不等。基本形制为直口,圆唇,矮颈,圆鼓腹,腹部有一道凸棱,使罐体明显地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较上部瘦长。小平底,饼状实足,足心微凹,足部边棱有旋削痕。多数有覆碟式盖,子口,盖有钮。颈肩之间附复式鼻形系,系的高度与口沿的高度一致或略高于口沿。一般在颈、腹部刻划有一至数道弦纹。内壁满釉,器表施半釉,下腹及足部露胎,多有流釉现象。有的器物在器表釉下先施一层灰白色化妆土,再施透明釉。整器具有一种厚重浑圆、粗犷质朴的艺术风格。另有少量二系罐、三系罐、六系罐,罐体相同,仅系数有差别。   编号1973ASNM6:4的罐,无盖。直口,圆唇,矮颈,圆鼓腹,饼形足,四个复式鼻形系略高于口沿。胎色灰白,上腹施豆青色釉,釉面有少许剥落。器表有粘结痕迹,应系烧制时罐体之间距离过近所致。
  编号1973AxbM1:18的罐,器形圆鼓,上腹圆鼓,下腹内收。有覆碟式盖,钮为圆饼形,盖面饰有弦纹二道。盖面施满釉,罐体施豆青色釉至下腹,釉面光洁。器表亦有粘结痕迹。
  编号1973AxbM1:10的罐,器形较修长,盖钮为桃形。盖面施满釉,罐体施豆青色釉至下腹。
  编号1936YM243:15的双耳罐,小口,圆唇,短颈,丰肩,肩部饰对称二耳,斜腹,小平底。肩部刻划有13瓣覆莲纹,上下以双线弦纹相隔,器表施黄绿色釉,施釉不及底。
  唾盂


  唾盂,造型一般为盘口、短颈、圆腹,圈足或平底,有的带盖。编号1932-7-M15:1的唾盂,1932年殷墟第7次发掘M15中出土。盘口,细颈,圆腹,矮圈足,表面施釉,下腹及圈足未施釉,釉色白中泛青。
  瓶
  瓶,型式较多,有盘口、侈口等,长颈,斜肩,圆鼓腹,平底或矮圈足。
  编号1937YM344:1的长颈瓶,1937年YM344出土。此墓为斜坡墓道土洞墓,规模较大,平面呈“铲”形。 盘口,平沿,细长颈,圆溜肩,长鼓腹,矮圈足稍外撇。胎质灰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晶莹光洁,布满细碎开片,下腹至圈足无釉。
  编号1936YM243:17的双耳有柄长颈瓶,侈口,长颈较粗,鼓腹,矮圈足稍外撇。胎质灰白,釉色白中泛青,下腹及圈足无釉。这件瓷瓶器形修长,装饰简朴,釉面莹润,是同类瓷器中的精品。
  其他
  编号1936YM242:26的烛台,方形底座,柱状柄。上面为一横台,其上有三个烛钎。施釉未及底,釉色发白,釉层有开裂。
  编号1936YM243:20的三足炉,敞口,圆唇,束颈,圆鼓腹,圜底,颈肩部附对称直立方耳一对,上腹饰有乳钉四组共8个,底部有3个马蹄形足,微向外撇。内外施釉,釉色白中泛黄,足下部未施釉,口沿处有脱釉。


  鐎斗盛行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已少见,其材质多为青铜,铁、陶、瓷质较少,其用途有温酒器、煮茶器等多种说法。编号1936YM243:21的鐎斗,器身为圆形小盆,浅折沿,深弧腹,圜底,一侧有扁平状长柄,柄末端有方孔;一侧有斜向上翘的凹槽状流,底部有3个蹄形足,外撇。胎质灰白,内外施釉,釉色白中泛黄,足下部未施釉。口沿处有脱釉,釉面有细碎开片。
  编号1937YM386:13的砚,1937年YM386出土。发掘者曾争论此器究竟是用来碾茶还是研墨,最后倾向于砚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陶砚、瓷砚使用渐广,流行一种多足砚,足数不等,因其砚池环绕砚面,颇似古代辟雍的形制,又称“辟雍砚”。辟雍,本为周代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其四面环水,环形如璧之义。此砚呈圆形,无盖。砚堂微凹,外环砚池。砚缘略高于砚堂,边墙突起,下伸27个排列紧凑的马蹄形足,足与足间分开,但足底相连形成圈足。砚堂未施釉,便于研墨;砚身、砚池施青褐色釉,积釉处颜色较深近黑色。釉色明亮光洁,有细小开片。此砚造型别致、制作精巧、外形美观,又具有实用功能。
  武官俑,1936年YM243出土两件,考古报告称为门军、瓷人。这种大型侍立俑流行于邺城及安阳地区北朝晚期、隋代及初唐时期的墓葬中,一般成对出现,多为陶质,瓷质罕见。两件武官俑头戴平巾帻,身穿宽袖衫。隋代平巾帻由北魏时期的平上帻改制而来,名称有变化,形制也变得宽大,帻屋覆压发际,是文臣武将均可戴的首服。
  编号1936YM243:5的武官俑为中年男子形象,昂首挺胸,束腰直背,面容丰满,天庭开阔,下颌方圆,双目平视,秀鼻薄唇,嘴角微翘,嘴角留髭,颌下留有一小撮胡须,面部神情淡定从容。头戴平巾帻,身穿交领寬袖衫,外罩两裆甲,腰束扣带,下着袴褶,裤角及地露笏头履,双手按剑于腹前,立于圆形平托板上,长剑着竹节形鞘,拄地,其身份当为武官。编号1936YM243:6的武官俑为青年男子形象,脸呈笑意,眉毛上挑,双目俯视,秀鼻薄唇,嘴角上翘,唇上蓄八字须,颌下留有一小撮胡须,眼珠尚存黑彩。服饰、动作与中年男子俑相同。


  这两件武官俑头与身体的比例约为1:7,基本符合人体的真实比例,身材匀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胎质灰白微泛黄,除底座下半部外,通体施有透明釉,底座下半部无釉。釉色白中微泛青,积釉处呈青色,釉面玻璃质感强,有细碎开片。这些大型瓷俑体型高大,塑工精细,烧制难度高。
  相州窑
  安阳在北朝属邺,东魏北齐迁都邺城后,邺城一带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镇压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火焚邺城,将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和居民一并南迁四十里至安阳城,安阳遂成为豫北冀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反映在考古学上,包括小屯村在内,安阳及周边发现有众多北齐、隋代墓葬,出土大量釉陶器、早期青瓷器和白瓷器,判定这些陶瓷器的烧制窑口曾是长期困扰陶瓷考古学界的一个难题。
  目前,在冀南豫北地区发现的北朝晚期至隋代瓷窑址有安阳市区相州窑、安阳县灵芝窑、河北磁县贾壁窑、峰峰矿区临水窑、临漳曹村窑等。1974年在安阳北关区安阳桥附近的洹河南岸发现一处瓷窑址,清理出一座较完整的瓷窑,出土残损和完整的窑具、瓷器、装饰品、明器等器物400余件,其中明器包括青瓷武士俑、文吏俑、骆驼俑等残片。该瓷窑史书文献上无载,起初陶瓷考古学界多称其为“安阳窑”。后因安阳古时又称相州,加之安阳桥一座隋墓出土的瓷房屋模型上有一刻划“相”字,故学界又称为“相州窑”。
  自1974年至今,相州窑共发掘过4次。通过发掘和研究,已经初步掌握了相州窑的分布范围、烧制技术、器物种类、装饰工艺和兴衰时间等。相州窑创烧于北朝晚期,兴盛于隋,衰落于唐早期。不但烧造青瓷,还创烧了白瓷,是本区域内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工艺最先进的瓷窑。
  相州窑瓷器不同器类的产品在瓷土选择、拉坯工艺、施釉技法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别。相州窑瓷土原料来源于安阳西部低山丘陵地区,具有北方瓷器“高铝低硅”的特点,质地较粗,色度也差。有些精细瓷器胎质较细,呈灰白色,似经过淘洗。相州窑瓷器里外普遍施釉,内壁施满釉,器外施釉过半或不及底,足部皆露胎。因相州窑瓷器以铁为主要呈色元素,釉层中氧化铁的含量普遍高于1%,在不同的烧制气氛和温度下,就呈现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豆青色、青绿色、青灰色、青褐色,或白中泛黄、白中泛青,釉面玻璃质感强,光亮莹润,大多有细碎开片。部分罐、杯、碗的下腹部有垂釉、积釉现象。窑址发现的窑具主要有单个支珠、三岔支钉、托钉、支圈、垫环等,碗、盘类器物内底大都留有较大较明显的支烧痕迹,是以支钉为间隔层层叠烧所形成。其他罐、瓶类器物则为单烧,尚未采用匣钵装烧。相州窑瓷器装饰手法多样,有刻划、堆贴、镂刻、模印等,又以刻划最为普遍,纹样以弦纹为主,流行在碗、盘、钵的口沿下刻划一道弦纹,在盘面和罐、瓶的颈、腹部刻划数道弦纹;少量制作精致的瓷器上还有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装饰,纹样有莲瓣、卷草、花叶、联珠纹等。
  通过分析,小屯隋墓及安阳市区其他地点隋墓出土的瓷器,其器形、胎质、釉色、纹饰和烧制技法都与相州窑址出土的瓷器特点基本一致,其烧制窑口应多属相州窑,并可相互印证。
  小屯隋墓与著名的殷墟遗址一样,也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小屯隋墓中出土的瓷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风格,通过对比,大多应属相州窑烧制,是北方早期青瓷的卓越代表,显示出高超的烧制工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有些器物已接近白瓷,尽管不如后代白瓷质地精美,但已经基本从青瓷中脱胎出来,成为瓷器的一个新品种,这是古代制瓷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对后来唐宋时期制瓷业的繁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为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雍,秦国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都城,不但是当时秦国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也是国家祭祀中心。畤是祭祀天地五帝的场所,由秦人首创,西汉诸畤的产生,是对秦人置畤风俗的沿袭、补充和完善。据文献记载,秦人先后在雍设立鄜畤、密畤、上畤、下畤,即“雍四畤”。汉初,高祖刘邦增立黑帝祠,又名“北畤”,形成完备的“雍五畤”祭祀系统。此后至武帝立甘泉泰畤,雍地诸畤一直是王朝祭天的主要场所。  畤文化遗存指进行畤祭活动过程
期刊
常州是江南“八府一州”之一,北枕长江,南临太湖,大运河穿城而过,雨水充沛,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常州城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自西晋常州建内子城、修护城河,到后来的外子城、罗城、新城,常州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水系的外延而拓展。经过西晋至明初一千余年的建设,常州逐渐形成了“四城四河”的城市格局,城河相依,桥路相连。清代常州籍学者洪亮吉曾言:“自城而乡,桥之石者以千计”。这些桥梁几经坍圮与重修,屹立至
期刊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方法论,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的科学方法之一。考古学作为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当然应该使用这一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具体而言,阶级分析方法至少在考古学的以下领域可以发挥作用。  其一,对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国考古界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成就。国家文明的起源研究离不开“阶级分析方法”。按照马克思本人的说法,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
期刊
刘春墓地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坐东南朝西北,三面环山,背靠樵坪山西缘中段山峰轿子顶,前为槽谷平坝,两侧溪河交汇于前,远望重重山丘。  刘春,生于明天顺四年(1460),明成化十九年(1483)举乡试第一,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及第第二(即榜眼),卒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明史》有传,著有《凤山集》。有明一代,巴蜀大地只出过一个状元(杨慎)和一个榜眼,这个榜眼就是刘春。刘春先后在翰林院、礼
期刊
青石岭山城(2016年以前称为高丽城山城)位于辽宁盖州市青石岭镇,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盖州市文物局開始对青石岭山城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山城周长约6485米,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发掘,青石岭山城已经发现了大量高句丽遗迹和遗物。2020年青石岭山城考古工作是在2019年基础上主要发掘东北角楼西侧护坡和四号门外椅子山墓群。  东北角楼位于山城东城墙、北城墙交汇处,地势较
期刊
中堡岛位于长江宜昌段,是一个四面环水、面积0.15平方公里的江中小岛。中堡岛遗址是三峡地区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聚落遗址,目前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坝址。自20世纪50年代遗址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等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1979—1993年,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国家文物局组织宜昌地区博物馆等单位进行过三次大规模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近1万平方米,发掘的遗迹有房基、灰坑、小沟槽
期刊
周处在中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据说周处年轻时“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晋书·周处列传》),曾为祸乡里,与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并称为“三害”。后来改过自新,杀蛟龙、除虎患,又建功立业,官至将军,成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  1952年12月,江苏宜兴精一中学师生在挑土平整操场上的一处小土丘时,掘破了一座砖室墓的墓顶。公安人员进入墓室取出若干遗物后,将墓室封好,之后文物管理部门进行初步调查。1953年春,
期刊
《明故荆南尚书张公二夫人丁氏墓志铭》出土于荆州,现藏于荆州博物馆。志及盖高、宽均为55厘米,盖篆书4行16字,为“明故荆南尚书张公二夫人丁氏墓志铭”,盖四周有双线边框,工整精细。志文楷书,竖32 行,满行31字,合831字。全篇墓志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撰者邹文盛,书丹者郑元,篆盖为向廷玺。  志文  志文详细记载了丁氏生平及与张纯的婚姻状况。志文未见著录,现录之如下,以补史书之缺载。  明故荆
期刊
宕昌县博物馆藏战国时期铭文铜戈出土于甘肃宕昌县新城子乡烽火台遗址,系群众挖土造田时发现,1991年由宕昌县文化馆从村民手中征集入馆。戈通长25.9厘米,援长12.1厘米,寬2.9厘米,内宽2.4厘米,阑长12.1厘米。援狭长上扬;中胡三穿,穿呈半圆形孔,穿径0.3厘米;内呈长方形,正中有一穿。援、内、胡均开刃。内正面竖刻3行15字铭文。此戈被定为战国时期器物,名为“铭文铜戈”。  时代与命名  从
期刊
吐谷浑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年,在首领吐谷浑的带领下逐步西迁到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到首领夸吕时,国势强盛,公元540年,“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魏书·吐谷浑传》)。隋大业五年(609年),隋军破吐谷浑,“逐北至青海,虏获千余口,乘胜至伏俟城”(《隋书·刘权传》),并以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隋书·炀帝纪》),其中西海郡“置在古伏俟城,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