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行为主义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后来被应用于语言教学当中。强调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习得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刺激-反应-强化”过程的结果。本文简要分析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得出行为主义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从而更好的进行外语教学工作。
关键词 行为主义 外语教学 指导
行为主义是20世紀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有“行为主义之父”之称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以及美国语言学家斯金纳。行为主义主张“刺激—反应”是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公式,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外界刺激的强度。这一理论后来被应用于语言教学当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习得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刺激-反应-强化”过程的结果。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成功地利用“刺激-反应-强化”技巧,就能防止犯语言错误,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外语习惯。本文将会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与外语教学中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从而得出行为主义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历史
20世纪初,俄罗斯心理学家家巴甫洛夫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这主要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习惯得到强化,并逐步地固定下来。在实验中,他采用不间断性地用叉子发出的声音使狗养成了唾液习惯。这一条件反射概念后来被用于解释儿童是如何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语言行为变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概念为科学地探讨儿童的母语习得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的途径;也为后来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受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概念的启发,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复杂的行为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反应学会的,因此需要对人类的行为(包括说话)进行客观的研究。华生还认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可以用来描述和解释所有的语言学习,并提出了“刺激-反应衔接排列”,即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可学得语言行为。
继华生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制约”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不间断的“操作”过程,即发出动作,得到一个结果或一个目的(这一动作就称为“操作”。如果这一动作的结果是满意的,操作者就会重复“操作”,这时“操作”便得到了“强化”。这也称为“正向强化”。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正是这样一个不间断的“操作”过程,使语言行为逐步固定下来。
二、行为主义学历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留下了比较鲜明的痕迹,并且现在依然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的有关观点仍然被看作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性原则。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像儿童学习母语一样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是学习者对“刺激物”做出适宜性反应的主要方式,也是掌握目的语的重要途径;只有进行语言实践才能实现对“刺激”作出“反应”。
其次,模仿性原则。“语言学习主要是模仿,应该像儿童那样模仿一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模仿通常被看作是学习者做出适宜性反应的基础,也是形成语言习惯的第一步。
再次,口语性原则。行为主义语言学家认为有声语言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教学顺序应该严格按照先听说后读写来安排。
再次,奖励性原则。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外语学习及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应该不断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奖励,可以是口头鼓励,也可以是成绩奖励等。及时和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最后,循序渐进性原则。外语学习需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外语需要从语音入手,之后才是词汇和句子。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由此得到一些启示,从而更好的进行外语教学。
首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学习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因此,它要求为学习者尽可能地提供或接触到适宜的、足够的语言刺激因素。
其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重视内在反应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只有外部的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者内在因素的积极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看作是学习者对外部的某种动机需求或求知愿望。
再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行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不间断的实践中,逐步达到流利表达的实际效果。
最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阶段性重复和正向鼓励,以便使学习者语言习惯固定下来。
四、结语
以上简要分析了行为主义学习在指导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并且为英语教学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教师应该充分将教与学相结合,培养出外语能力较强的全方位的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和批而不倒 [J]. 英语教师, 2008(4).
[2]刘延. 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及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9).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关键词 行为主义 外语教学 指导
行为主义是20世紀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有“行为主义之父”之称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以及美国语言学家斯金纳。行为主义主张“刺激—反应”是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公式,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外界刺激的强度。这一理论后来被应用于语言教学当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习得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刺激-反应-强化”过程的结果。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成功地利用“刺激-反应-强化”技巧,就能防止犯语言错误,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外语习惯。本文将会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与外语教学中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从而得出行为主义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历史
20世纪初,俄罗斯心理学家家巴甫洛夫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这主要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习惯得到强化,并逐步地固定下来。在实验中,他采用不间断性地用叉子发出的声音使狗养成了唾液习惯。这一条件反射概念后来被用于解释儿童是如何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语言行为变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概念为科学地探讨儿童的母语习得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的途径;也为后来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受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概念的启发,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复杂的行为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反应学会的,因此需要对人类的行为(包括说话)进行客观的研究。华生还认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可以用来描述和解释所有的语言学习,并提出了“刺激-反应衔接排列”,即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可学得语言行为。
继华生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制约”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不间断的“操作”过程,即发出动作,得到一个结果或一个目的(这一动作就称为“操作”。如果这一动作的结果是满意的,操作者就会重复“操作”,这时“操作”便得到了“强化”。这也称为“正向强化”。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正是这样一个不间断的“操作”过程,使语言行为逐步固定下来。
二、行为主义学历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留下了比较鲜明的痕迹,并且现在依然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的有关观点仍然被看作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性原则。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像儿童学习母语一样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是学习者对“刺激物”做出适宜性反应的主要方式,也是掌握目的语的重要途径;只有进行语言实践才能实现对“刺激”作出“反应”。
其次,模仿性原则。“语言学习主要是模仿,应该像儿童那样模仿一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模仿通常被看作是学习者做出适宜性反应的基础,也是形成语言习惯的第一步。
再次,口语性原则。行为主义语言学家认为有声语言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教学顺序应该严格按照先听说后读写来安排。
再次,奖励性原则。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外语学习及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应该不断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奖励,可以是口头鼓励,也可以是成绩奖励等。及时和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最后,循序渐进性原则。外语学习需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外语需要从语音入手,之后才是词汇和句子。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由此得到一些启示,从而更好的进行外语教学。
首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学习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因此,它要求为学习者尽可能地提供或接触到适宜的、足够的语言刺激因素。
其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重视内在反应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只有外部的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者内在因素的积极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看作是学习者对外部的某种动机需求或求知愿望。
再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行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不间断的实践中,逐步达到流利表达的实际效果。
最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阶段性重复和正向鼓励,以便使学习者语言习惯固定下来。
四、结语
以上简要分析了行为主义学习在指导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并且为英语教学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教师应该充分将教与学相结合,培养出外语能力较强的全方位的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和批而不倒 [J]. 英语教师, 2008(4).
[2]刘延. 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及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9).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