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身体胖胖的。上课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上课时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在一节英语课上,当其他学生正在安静地做着作业时,可他却不专心,不是转来转去看别人,就是东摸摸西摸摸,再不行就啃啃自己的手指,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声音。直至老师站在了他的身边,他才停止自己的动作,拿起笔,慢慢地做起作业来。当交上来作业我才发现,他的作业题目都没写,单词丢三落四,字母写得非常潦草。当下课的铃声响起,老师还没来得及说下课,可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冲出了教室去玩了,叫都来不及。而他的书、作业本摊了一桌子……
据我和同学们平时对他的观察和了解,他的学习习惯比较差,爱动,爱讲话,经常管不住自己,不仅是在英语课上,其他课上他也如此。数学老师曾经让他改正一道数学题,改了几次,不是丢了符号,就是移项符号没变号,更甚的是改到最后,居然把X写成了括号,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但是教过他的老师也无一不说他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他的这些行为正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它能使自己服从既定的目标,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而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一个人如果有较强的自制力,就能战胜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自制能力比较差,这几乎是现在的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此,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制力的重要,并且从心底渴望自己具有较强的自制力,并且通过与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制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爱,能给人以温暖、信心和力量。只有让学生相信老师,接纳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于是,我找这个学生单独谈话。在谈话中,我肯定了他的优点,告诉他,他是个聪明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可就是在课堂上有时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如果能坚持改正这个小缺点,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老师相信他会做的很好的。他看看我,带着怀疑的眼神,但又有点欣喜地答应了。而当课堂上他再走神时或吃手指时,我一个眼神,或者是凑到他耳边低低讲几句话,他马上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带着腼腆的笑容改正了。
二、运用榜样的作用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不断改正自身的错误,不断获得进步。英国著名作家培根说过:“一分克制,就是十分力量。”于是,我又用一些事例讲解来提高他的自制力,抵制外界的诱惑力。如美国副总统威尔逊的童年。威尔逊十岁离开家,当了十一年的学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最后在十一年的艰辛工作之后,他只得到了一头牛和六只绵羊作为报酬。威尔逊把他们换成了84个银美元。据他回忆,从出生一直到二十一岁那年为止,他没有在娱乐上花过一个美元,每个美分都是精打细算的。然而在他二十一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一千本好书——恐怕这对于任何人都是难以做到的。通过这些事例,告诉他只要自己制定目标就能实现。首先由于他本身较胖,我先让他每天都坚持跑三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已经能跟得上其他学生的跑步了。他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他高兴的告诉我,“老师,我能跟上他们跑步了。”另外,我也帮他制定了短时的学习目标,并且在班级确立了对手,并且告诉他一定能做好,以此来培养他的自信心和他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他的作业比以前工整多了,并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上次的期末考试中,他也实现了他的目标,现在同学们都说他好像变了一个人。
学生自制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培养自制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反复。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不断探索、总结,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据我和同学们平时对他的观察和了解,他的学习习惯比较差,爱动,爱讲话,经常管不住自己,不仅是在英语课上,其他课上他也如此。数学老师曾经让他改正一道数学题,改了几次,不是丢了符号,就是移项符号没变号,更甚的是改到最后,居然把X写成了括号,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但是教过他的老师也无一不说他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他的这些行为正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它能使自己服从既定的目标,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而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一个人如果有较强的自制力,就能战胜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自制能力比较差,这几乎是现在的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此,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制力的重要,并且从心底渴望自己具有较强的自制力,并且通过与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制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爱,能给人以温暖、信心和力量。只有让学生相信老师,接纳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于是,我找这个学生单独谈话。在谈话中,我肯定了他的优点,告诉他,他是个聪明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可就是在课堂上有时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如果能坚持改正这个小缺点,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老师相信他会做的很好的。他看看我,带着怀疑的眼神,但又有点欣喜地答应了。而当课堂上他再走神时或吃手指时,我一个眼神,或者是凑到他耳边低低讲几句话,他马上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带着腼腆的笑容改正了。
二、运用榜样的作用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不断改正自身的错误,不断获得进步。英国著名作家培根说过:“一分克制,就是十分力量。”于是,我又用一些事例讲解来提高他的自制力,抵制外界的诱惑力。如美国副总统威尔逊的童年。威尔逊十岁离开家,当了十一年的学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最后在十一年的艰辛工作之后,他只得到了一头牛和六只绵羊作为报酬。威尔逊把他们换成了84个银美元。据他回忆,从出生一直到二十一岁那年为止,他没有在娱乐上花过一个美元,每个美分都是精打细算的。然而在他二十一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一千本好书——恐怕这对于任何人都是难以做到的。通过这些事例,告诉他只要自己制定目标就能实现。首先由于他本身较胖,我先让他每天都坚持跑三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已经能跟得上其他学生的跑步了。他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他高兴的告诉我,“老师,我能跟上他们跑步了。”另外,我也帮他制定了短时的学习目标,并且在班级确立了对手,并且告诉他一定能做好,以此来培养他的自信心和他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他的作业比以前工整多了,并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上次的期末考试中,他也实现了他的目标,现在同学们都说他好像变了一个人。
学生自制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培养自制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反复。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不断探索、总结,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