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科研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全体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人访谈等方式,了解博物馆科研人员的现状,以期找准影响和制约科研工作的因素和突出问题,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深化科研激励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博物馆;调查问卷;科研激励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与利用做出了重要指示,对博物馆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将文物保护、利用、研究、展示等工作推向新高度,为新时代的文博事业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这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科学研究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做好科学研究是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履行传承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博物馆研究、办展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長点。科研人员作为博物馆的主体,其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博物馆的发展,因此,培养博物馆科研型人才,提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并促进其专业成长,对于提高博物馆办展质量意义重大。科研激励机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从事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非常重视科学研究,2010年为推动科研工作快速发展,推行科研奖励措施,先后推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科研奖励办法》(2016年做了进一步修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首席专家制实施办法》《科研项目负责制》《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法》等科研类规章制度。目前,三峡博物馆有职工19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总职工数的83.16%,硕士以上学历51人(其中博士学历10人),占总职工数的32.1%。博物馆下设多个职能部门,研究部、文物保护部、藏品部、陈列部四个主要业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工作。
  1 调查的总体情况
  1.1 调研的形式
  1.1.1 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90份,回收问卷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有效问卷率为95.7%。在有效问卷中,行政人员26人,占比19.69%;专业技术岗位人员99人,占比74.4%;后勤7人,占比5.3%。调查内容主要围绕“科研工作围绕博物馆哪些重点方面展开”“实施科研成果奖励机制的必要性”“对馆内实施科研奖励成果的满意度”“对馆外其他单位实施科研激励机制的了解程度”“当前制约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科研激励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和“对科研成果的认定”等方面展开。调查问卷共设有23个选项,其中设有“如何借鉴其他单位科研激励机制”和“如何采取有效的科研激励措施调动职工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两个开放性问题。在回收的132份有效问卷中,有14份问卷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参与人数占总人数的10.6%(以有效问卷为基数)。
  1.1.2 专门座谈
  座谈就“科研激励是否必要”“科研激励是否应在系统激励框架下进行”“科研激励中的激励基点如何定位”“除奖励外,如何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更好地发挥科研激励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度调查,被调查人员涵盖三峡博物馆7个行政和业务部。
  1.1.3 个别访谈方面
  本次调研在集中座谈的基础上,对涉及绩效激励措施制定与执行、主要科研工作开展的部门和人员还采用了个别访谈的形式,就“在科研激励机制下绩效方案制定思路”“重启科研激励机制后的意见和建议”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有温度、有深度的交流。
  1.2 科研现状调查
  1.2.1 科研成果产出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1—2016年在实施科研激励制度带动下,科研成果总体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17—2019年,科研激励政策中止后,科研成果总体有所下降,其中公开发表的文章数量和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下降幅度最大(表1)。
  《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明确“科学研究”是其中一项权重指标。根据2014—2016年的评估体系,科学研究占比16%,包括科研产出与科研服务两项指标。从评估结果来看,三峡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在全国一级博物馆评估中位列第九,其中科研产出位列第七,科研服务位列第二十八。从评估数据来看,在全国一级博物馆队列中,目前我馆的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优势,但较之前(2010年、2011年均位列第四)已有下降的趋势。
  1.2.2 对博物馆科研工作的认识
  调查学术研究与一级博物馆评估之间的关系显示,超过91.5%的人认为学术研究在一级博物馆评估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40.5%的人认为学术研究在这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51%的人认为学术研究对一级博物馆评估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另外,8.5%的人对此不甚了解;认为学术研究无关大碍的人占0%。
  调查显示,83人认为博物馆科研的重点应围绕博物馆的藏品、展陈和社教等业务工作展开,64人认为科研工作应围绕个人工作特点与研究优势展开,50人认为科研工作需围绕重庆地方文化事业,41人认为中央文物工作要求也应成为博物馆科研的重要方面(图1)。
  1.2.3 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目的
  调查问卷以文章发表为例,对调研对象进行科研工作目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9%的调研对象认为科研目的是专业技术岗位晋升、个人研究需要和获得科研奖励三个方面。其中,科研目的为专业技术岗位晋升的占23.48%,科研目的为个人研究需要的占12.87%,获得科研奖励为目的占9%(图2)。
  1.2.4 对科研成果的认定
  调查问卷列举出了与博物馆业务相关的8项研究成果,对职工关于博物馆科研成果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职工对与博物馆和本职岗位相关的专业学术论文、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著作和专利获得了绝大部分职工的认同。在132份问卷中,分别有113人、107人、99人和89人选择认可上述成果。对各类展览及其附属品、文创设计和产品及与博物馆相关的事务性工作分别有65人、58人和31人。只有随笔和文学作品仅有15人(图3)。   从这一结果来看,通过2017年前科研奖励制度的宣传与实施,学术论文、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著作和专利作为博物馆科研成果已经得到大部分职工的认同。
  1.2.5 影响科研工作的因素
  在调查影响科研工作的因素中,其中58人次认为是科研水平的限制;56人次认为是缺乏指导;52人次认为是经费不足;41人次认为是项目推进进度难;另外有18人认为存在着其他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科研激励机制需要适当从提升研究水平、加强指导、提供经费等多方面切入。
  1.2.6 对科研激励方式的认识
  问卷列举了经费支持与奖金制度、评优加分、外出培训、专业技术岗位晋级加分四种激励方式。其中,62人次认为四种方式都可以作为科研激励方式。另外,54人次认为采用经费支持和奖金制度是最为可行的激励方式,18人次选择了岗位晋升,分别有11人次选择了评优加分和外出培训。综合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经费支持和奖金制度是最为可行的激励方式,其次为专业技术岗位晋升加分。
  从这一结果来看,对博物馆科研工作的激励可以从实施奖励、职称或岗位晋升、指导研究方向或满足研究兴趣等多方面进行。
  2 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问卷调查和专门座谈均显示,对于科研在博物馆业务工作中的重要性,职工均有比较普遍的共识,认为科研作为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办馆实力、办馆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博物馆对科研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保证科研工作有效、顺畅地开展。同时,激励机制直接影响职工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也是目前制约三峡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博物馆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
  2.1 科研人才流失严重
  2010—2016年,三峡博物馆以论文、出版物和科研项目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居多,这与期间大量引进人才紧密相关。2016年至今引进人才15人,现还有6人在岗,人才流失对博物馆科研成果的影响也是较大因素之一。
  2.2 科研激励制度建设滞后或落实不到位
  2014年制定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滞后于国家和重庆市的相关政策,尚未提出修订。奖励办法实施后,因对岗位工作职责、任务认定不明,导致职工普遍对科研内容、形式及考核的标准等认识不清,从而影响了专技人员科研积极性的发挥。
  2.3 科研发展缺乏宏观规划和指导
  从目前调研情况看,因缺乏宏观学术规划,科研成果水平停滞不前。所申报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學术主题不凝练、学术方向不集中、学术特色不鲜明,同时,博物馆科研对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和产业的贡献还远远不够,多数研究都限于个人兴趣。
  3 思考与建议
  3.1 建立合理的科研绩效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平衡各种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科研绩效激励作为各项激励的一部分,应是整个激励体系的组成,既有科研激励的效果,也与其他各项激励相辅相成。
  综合调研的情况来看,文博单位的科研激励还属于普惠性奖励,这对促进科研产出量有很大帮助,但无法在由量向质转变、由科研向科研成果转化上产生实际作用。当前,我馆正面临着实现以上两个转变(化)的问题,因此,需要参考非文博单位的做法制定符合我馆实际情况的激励机制。
  3.2 完善(科研)专项奖励制度
  专项奖励是对某一领域做出高于基本要求或有突出贡献进行的奖励。科研专项奖励主要是对超额完成基本科研量,以其积分对应相关办法进行奖励。这方面,我馆之前已经有比较成功的探索(2010—2017年曾制定过科研奖励办法)。下一步,需要在统筹整个激励体系中,在原有的奖励办法基础上重新修订。
  3.3 单位绩效激励与部门绩效(科研)激励相结合
  单位绩效激励是从全馆出发,在年度预算中列支的奖励,它主要包括“工作量超额完成的总体激励与(科研)专项激励”。根据目前我馆的绩效分配方式,部门会在年终考核中因成绩不同而获得不同绩效,此为二次分配。因此,不同的部门应以突出本部门业务特点为原则,拟定不同的激励方案。但应考虑以下原则:第一,业务部门内的科研奖励幅度应高于非业务部门;第二,以科研为主的业务部门的科研奖励幅度应高于其他业务部门;第三,应强化代表性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转化的奖励。
  3.4 加强科研规划和指导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缺乏总体规划、长期规划和科学指导。从调研来看,科研成果数量较多,但总体水平较低,成果转化难。因此,应该加强科研规划和指导,促进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凝练有价值、有意义、有特色的学术研究方向。目前,已经向社会发布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点科研项目指南》,其中有7大类31个选题方向。这些项目将参照社科项目管理办法实施,围绕有利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着眼于重庆文化、文物工作的关切;围绕有利于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重要临时展览,更好地为公共文化建设服务;围绕有利于博物馆的自身建设,博物馆的管理、文物保护和文创产品开发需要。
其他文献
摘 要:万里长城—嘉峪关,在明朝洪武五年(1372)修建,从建成到现在就已经进行了多次维修,并且成为明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嘉峪关不仅是明代西北边防极其重要的军事关隘,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嘉峪关也是其中一个。1987年,嘉峪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经了几百年岁月的洗礼,其中风沙、雨雪、日照和急剧温湿度变化的冻
摘 要:坐落于关中平原的唐十八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巅峰时期遗存的精华,见证了唐王朝开国、发展、盛世和衰落的过程,是历史的缩影,更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而传统的保護方式效果有限,情况不容乐观。现如今数字化这一革新性技术的兴起,使文物保护工作有了新的技术支持,数字化技术逐渐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唐十八陵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摘 要:古建筑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本身历史悠久,蕴涵深厚的内涵,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建筑文物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并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能够有效实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章就江西景德镇浮梁县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做出一系列分析讨论。  关键词:古建筑;修
摘 要:妆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从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容貌护理追求,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也代表着一种社会生活本能。不同时期、地域、人群对妆容文化有着差异性的认知,由此也形成了多样化的妆容文化产物,瓷粉盒作为两宋时期代表性的妆容器物,不仅艺术特征别具一格,也反馈映射出宋代独特的审美取向。文章立足宋代瓷粉盒兴盛归因分析,从造型、装饰、釉色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全方位解读宋代瓷粉盒反映出的妆容
摘 要:文章通过锑元素在古钱币中的应用,分析了锑元素对制作雕母及铸母币的影响,并得出通过锑元素的应用可以解决雕母切削表面的光滑度和铸母币表面的光滑度问题,在印范时可以达到钱局要求的印范不挂沙的目的。  关键词:锑元素;雕母;切屑;切削表面;粗糙度;精美度  我们通过对古钱币铜材的金属成分检测分析,发现一枚明崇祯通宝钱币的黄铜成分中含有锑元素。锑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这种元素质坚而脆,容易粉碎,无延展
摘 要: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开始了對国家水利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京畿附近的永定河成为皇帝治理防护的重点。在筑堤束水等治河思想的指导下,水灾发生的频率逐渐减少。对河流的治理不仅彰显了清朝一统天下的决心与毅力,也体现了一个专制王朝在建国为民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关键词:直隶地区;水利;公共产品;永定河  随着水利史研究的深入,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是关于永定河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与职官任免等宏观问题,未
摘 要: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封建时代的我国选拔出了许多有用之才。文章梳理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进士题名碑上那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并在近代中国为救亡图存而奋斗的进士的事迹,以此展现在社会动荡期这些爱国进士为了国家崛起而肩负使命,在新的历史阶段为国家复兴而贡献力量。对这些爱国进步进士在不同领域所做的功绩的梳理,意在使后人铭记先驱,代代相传。  关键词:进士;题名碑;科举  1 北京孔
摘 要:我国漫画发展源远流长,每个时期的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相关联,从而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对当时的民众起一定的启迪与警示作用。在新时代下,漫画被赋予新特性的同时,其包含的思想性未曾改变。漫画《故宫回声》根据故宫文物南迁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主要讲述抗战时期老一辈故宫人为使国宝免于战火,克服重重困难,携文物南迁的故事。文章主要从漫画创作背景、历史内容对漫画创作的指导以及漫画后期的多渠道多素材宣发
摘 要:近十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形势迅猛,随之在展陈设计与空间布局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博物馆展陈设计形式和空间布局是影响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交流的途径。通过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与空间布局的相关工作,实现博物馆展陈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和空间布局的优化,能够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强化观众的观赏体验。基于此,文章结合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探讨,就不断创新博物馆展陈设计形式、优化
摘 要: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要素,人们的生产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使用互联网。在文化领域中互联网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不少博物馆都建设了文物保护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通过建设文物保护平台,能够使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二次开发等工作变得更加便捷,显著提升博物馆的管理效率,提高文物管理的准确性,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甚至产生经济效益。文章主要探讨在信息互联环境下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