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价值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9月登记管理的268例MHD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透析数据、实验室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及临床结局。按照RDW水平四分位数进行分组。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组患者总生存率和心血管疾病生存率的差异;Cox回归分析法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RDW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价值。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68例MHD患者,年龄(60.9±15.8)岁,透析龄(58.1±9.1)个月,其中男性159例(59.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Q1组(RDW≤13.8%,n=61)、Q2组(RDW 13.9%~14.6%,n=66)、Q3组(RDW 14.7%~15.6%,n=73)、Q4组(RDW≥15.7%,n=68)患者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95.1%、93.1%和85.7%;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87.5%、59.2%和51.8%;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5%、65.4%、33.6%和17.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组患者1年心血管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8.4%、96.6%、95.8%和92.4%;3年心血管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4.8%、92.5%、84.4%和70.4%;5年心血管疾病生存率分别为86.9%、81.3%、65.6%和51.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校正多项混杂干扰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DW≥15.7%是MH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Q4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为Q1组的3.098倍(95%CI 1.072~8.950,P=0.037)及2.661倍(95% CI 1.111~8.342,P=0.04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RDW=14.85%是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最佳截点(P<0.01),RDW=15.45%是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佳截点(P<0.01),RDW=14.45%的MHD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P<0.01)。

结论

RDW可独立于其他因素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的肺部表现除肺部感染、肺的髓外侵犯外,还可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本例患者以间质性肺炎为突出临床表现,抗生素治疗无效,肺泡灌洗液、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均提示肺间质慢性炎症改变,未找到病原菌、单克隆浆细胞等证据,经给予激素冲击加化疗后好转。临床罕见。
对于可切除的老年食管癌,在充分衡量患者身体机能状态的情况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放化疗是无法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对于肿瘤消退反应良好的老年可手术患者可能也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而对于更高龄患者(>80岁),温和保守的单纯放疗或许是更理想的选择。同时,相比于常规照射剂量(50.4 Gy)、选择性淋巴结区域照射、标准PF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高剂量(≥60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p53基因调控着细胞的正常生长,而突变后的p53基因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促进肿瘤的转移、诱导化疗耐药、致使患者预后不良。恢复正常p53基因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尤其重要,近年来p53基因治疗方面研究的飞速发展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计数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血小板计数以复发及死亡为终点的最佳临界值,分析术前血小板计数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以复发为终点的血小板计数的最佳临界值为242.5×109/L,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计数≥242.5×109/L组(n=115)与血小板计数<242.5×109/L组(n=171),经单因素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类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建立长期透析通路并自愿接受随访的患者,随访5年。依据患者长期通路的类型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内瘘)组和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颈内静脉导管(导管)组。应用Cox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目的从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中筛选人源产甲酸草酸杆菌并研究其防治草酸钙结石的作用。方法从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中筛选并分离培养人源产甲酸草酸杆菌。采用0.8%乙二醇灌胃建立草酸钙结石大鼠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4组乙二醇诱导的草酸钙结石模型组,其中3组草酸钙结石大鼠分别以106、107、108菌落形成单位(CFU)活菌干预4周。每周收集大鼠血及24 h尿液检测血钙、血镁、血磷、BUN、Scr、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大鼠外周血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细胞)水平及其T盒转录因子TBX1(TBX1)和肌细胞特异性增强因子2D(MEF2D)表达变化,结合肾功能、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及肾组织病理变化,探讨其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分为急性排斥组(急排组)和非急性排斥(非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规律腹透的2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握力评估肌肉力量,用生物电阻抗频谱分析仪测定瘦组织质量指数(LTI)。肌肉质量减少且伴有肌肉力量下降定义为肌少症,计算腹透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率。按照有无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和无肌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
目的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比较碘海醇(iohexol)血浆清除率(Iohexol-GFR)三点法(I-GFR-TS)、两点法(I-GFR-DS)、单点法(I-GFR-SS)的一致性,选择最优化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检测方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瑞金医院肾脏科住院的174例CKD患者,静脉注射碘海醇5 ml后,根据估算GFR(eGFR)分组,在不同时间点留取血浆样本
目的探讨本中心腹膜透析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5年11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置管并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随访截止日期为2017年5月31日。截至随访日期仍继续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退出腹膜透析患者分为死亡组、转血液透析(简称转血透)组、肾移植组、失访组4个亚组。各亚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各组临床特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