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文体的产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萌芽于桐城派,在“报章文”、“时务文”时期形成和发展,最终在梁启超的改造下确立。新文体的发展过程中,梁启超具有突出的贡献。他援采外国俚语、词汇和语法来改造旧有的文章形式,并且提出了关于文章本体规律、文体分类、文章翻译、文章鉴赏、文章章法等方面的新主张,启迪了中国散文的新变,促成了现代散文格局的重构。
关键词:文章 新文体 梁启超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到了新文体的特点、形式。新文体的最终形成有赖于梁启超,但是在梁启超之前已经出现了新文体思想的萌芽。
1.萌芽——桐城派
在桐城派发展的后期,已有不少桐城派学者在创作实践中提出了新的文论主张,这些新主张可以被认为是新文体的萌芽。其中梅曾亮、冯桂芬及薛福成最具代表性。
梅曾亮的作品大体遵从桐城派理论,但较之其他桐城派作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森严的壁垒,吸收其他文论思想的长处。
冯桂芬指出了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弊病,在理论上明确宣说“独不信义法之说”。,在承认“文以载道”的基础上对“道”的内容作了新的解释,突破了“道统”的限制,较之梅曾亮有很大的进步。
薛福成的作品大体上探讨的是现实问题;语言上追求朴实自然,语调通畅并且大量采用汉译新名词;注重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从梅曾亮到冯桂芬,再到薛福成,他们根据社会发展情况不断提出与之适应的新的文论主张,既是对桐城派固有文学模式的打破,也为新文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形成与发展——从“报章文”到“时务文”
早期的“报章文”写作有固定的模式:先立论,再举例论证,最后总结。这种固定模式的写作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显露出弊端,因此被世人所改造,王韬是对这一文章进行改造的代表作家。
王韬在主持《循环日报》时,在报上大肆发表改良革新的文字,由此真正確立了“报章体”文体。顺应之后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近代报刊业发展迅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是《时务报》,该报讨论的是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所最关心的时代课题,直截了当,观点鲜明,大处着眼,高屋建领,由此成为中国舆论的中心;在该报上发表文章的,可以称之为当时中国一流的思想家和报章文作家,其中在梁启超的示范下,“时务文”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推广接受,大致形成了一时代的文体文风。
3.确立——梁启超的“新民体”
梁启超在近代新文体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贡献。他扩大了“时务文”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对“时务文”的再改造,使近代散文进入又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新民体”阶段。他晚年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追述概括的“新文体”的种种特色特点,在他创办《新民丛报》时期就已经形成,而且各种特色特点也互为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1.语言特色——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新文体中使用的语言,是梁氏在长期的散文创作实践中,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结果,具体表现在:
引用俚语。新文体大量运用俚语,一扫桐城古文循规蹈矩,陈旧腐朽的文风,开创了一种新鲜活泼、接近群众欣赏习惯的健康风格,影响着近代散文的发展,开启了从古文向五四时期白话文过渡的先河。
引用外来词汇。由于中外文化交流和政治宣传的需要,梁启超以主动的态度接受异域文化。在他的文章、著作中新词句尤其是日语词汇比比皆是。
杂以外国语法。梁启超1899年发表的《论中国人种之将来》中“仿效日本文体”即是采用日语语法组织词句。
梁启超打破了一切传统的戒律,熔铸古今、中外、新旧的各种名词术语、语调句法而集其大成,形成土洋结合、文白掺半的格调,并进而发挥其优长,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语言艺术大师。
2.修辞特色——灵活多变、气势恢宏
梁启超常常巧用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酣放自态、纵横宕荡,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复式比喻。梁启超擅长用比喻,而且很少单薄的、独立的使用单个的比喻句,总是将若干个比喻并列连串起来,构成复式比喻。
排比。梁启超善于运用排比,他有时破奇为偶,用一连串的排偶句来增强笔力气势,使人感到文章有一种内在的旋律;有时又奇偶互用,使文章有跌宕多姿之美。
3.笔锋带情——情理交织、以情动人
梁启超善于在笔端倾注充沛的情感,动人心魂,产生极大的鼓动性、说服力和感染力。《呵旁观者文》合议论与抒情于一体,变现对于“旁观者”的极端痛恨与仇视,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徐月蓉,赣南师范大学2015级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文章 新文体 梁启超
一.新文体的内涵及演变过程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到了新文体的特点、形式。新文体的最终形成有赖于梁启超,但是在梁启超之前已经出现了新文体思想的萌芽。
1.萌芽——桐城派
在桐城派发展的后期,已有不少桐城派学者在创作实践中提出了新的文论主张,这些新主张可以被认为是新文体的萌芽。其中梅曾亮、冯桂芬及薛福成最具代表性。
梅曾亮的作品大体遵从桐城派理论,但较之其他桐城派作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森严的壁垒,吸收其他文论思想的长处。
冯桂芬指出了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弊病,在理论上明确宣说“独不信义法之说”。,在承认“文以载道”的基础上对“道”的内容作了新的解释,突破了“道统”的限制,较之梅曾亮有很大的进步。
薛福成的作品大体上探讨的是现实问题;语言上追求朴实自然,语调通畅并且大量采用汉译新名词;注重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从梅曾亮到冯桂芬,再到薛福成,他们根据社会发展情况不断提出与之适应的新的文论主张,既是对桐城派固有文学模式的打破,也为新文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形成与发展——从“报章文”到“时务文”
早期的“报章文”写作有固定的模式:先立论,再举例论证,最后总结。这种固定模式的写作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显露出弊端,因此被世人所改造,王韬是对这一文章进行改造的代表作家。
王韬在主持《循环日报》时,在报上大肆发表改良革新的文字,由此真正確立了“报章体”文体。顺应之后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近代报刊业发展迅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是《时务报》,该报讨论的是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所最关心的时代课题,直截了当,观点鲜明,大处着眼,高屋建领,由此成为中国舆论的中心;在该报上发表文章的,可以称之为当时中国一流的思想家和报章文作家,其中在梁启超的示范下,“时务文”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推广接受,大致形成了一时代的文体文风。
3.确立——梁启超的“新民体”
梁启超在近代新文体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贡献。他扩大了“时务文”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对“时务文”的再改造,使近代散文进入又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新民体”阶段。他晚年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追述概括的“新文体”的种种特色特点,在他创办《新民丛报》时期就已经形成,而且各种特色特点也互为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二.新文体的特征
1.语言特色——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新文体中使用的语言,是梁氏在长期的散文创作实践中,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结果,具体表现在:
引用俚语。新文体大量运用俚语,一扫桐城古文循规蹈矩,陈旧腐朽的文风,开创了一种新鲜活泼、接近群众欣赏习惯的健康风格,影响着近代散文的发展,开启了从古文向五四时期白话文过渡的先河。
引用外来词汇。由于中外文化交流和政治宣传的需要,梁启超以主动的态度接受异域文化。在他的文章、著作中新词句尤其是日语词汇比比皆是。
杂以外国语法。梁启超1899年发表的《论中国人种之将来》中“仿效日本文体”即是采用日语语法组织词句。
梁启超打破了一切传统的戒律,熔铸古今、中外、新旧的各种名词术语、语调句法而集其大成,形成土洋结合、文白掺半的格调,并进而发挥其优长,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语言艺术大师。
2.修辞特色——灵活多变、气势恢宏
梁启超常常巧用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酣放自态、纵横宕荡,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复式比喻。梁启超擅长用比喻,而且很少单薄的、独立的使用单个的比喻句,总是将若干个比喻并列连串起来,构成复式比喻。
排比。梁启超善于运用排比,他有时破奇为偶,用一连串的排偶句来增强笔力气势,使人感到文章有一种内在的旋律;有时又奇偶互用,使文章有跌宕多姿之美。
3.笔锋带情——情理交织、以情动人
梁启超善于在笔端倾注充沛的情感,动人心魂,产生极大的鼓动性、说服力和感染力。《呵旁观者文》合议论与抒情于一体,变现对于“旁观者”的极端痛恨与仇视,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徐月蓉,赣南师范大学2015级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