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的本义是指大雁、天鹅类的大型禽鸟,这种飞禽属于候鸟,習见于春秋两季,常出现于高空、平原、水边等地点,体健善飞,形态轻盈,自《周易·渐》卦开始,《诗经》及后代诗文中便反复出现鸿鸟形象。禽鸟“鸿”在《全唐诗》中也十分常见,且多数以喻人形式参与诗篇建构。从鸿鸟所喻人物的形象特征来看,可以分为男性与女性,前者主要包括志士与贤才,强调男性形象的内在品质;后者则为神女与舞女,突显女性形象的形体神态。
鸿鸟喻写男性形象:志士与贤士
“飞翻自有路,鸿鹄莫相嗤”,与羽翼势微、嬉戏低飞的雀鸟相比,同为飞鸟的大雁与天鹅则体硕强健,飞高翔远,其冲天凌云之姿在《全唐诗》语境中更是成为男性群像之志向与才德的审美书写。
比喻有志之士。《全唐诗》最常以“鸿鹄”喻志士。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中的“知君志不小,一举凌鸿鹄。”以“鸿鹄高举”夸赞好友心怀远志,同时希望对方能够建立功勋,一展宏图。而对于在仕途上屡屡受挫的作者而言,“一举凌鸿鹄”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勉励,还是对自身壮志不移的自我激励。《史记·陈涉世家》中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以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宣告自己的雄心壮志,句中以燕雀之低飞平庸反衬鸿鹄心志之高远,唐诗中也有不少诗句通过不同禽类的比较来突显鸿鹄所喻志士之鸿图雄心。高适的“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同群公秋登琴台》)中将燕雀与鸿鹄进行对比,以不同禽鸟的不同习性喻写不同类型的人生追求:普通人如燕雀,喜欢飞舞围绕于屋檐下的梁柱之间;志存高远者好比鸿鹄,心想借旋风而盘旋着冲上云霄。孟浩然的“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田园作》)中以“鸡鹜”比喻平庸之人,作者则自比“冲天鸿鹄”,立志一飞冲天,实现胸中宏伟抱负,且明言羞于与目光短浅的庸俗小人争夺名利。
除“鸿鹄”外,“云鸿”“孤鸿”在特定语境中也用以喻指有志之士。“云鸿别有回翔便,应笑啁啾燕雀卑。”(方干《赠赵崇侍御》)中将盘旋而飞的大雁与微小卑怯的燕雀进行对比,喻指赵崇有超乎俗人的远大抱负,而韦应物在《寄令狐侍郎》中的“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一句则以“孤鸿高举”赞美友人一飞冲天,大展宏图,并获得高于同辈之人的声名,同时以“燕雀在荆榛”自喻,谦说自身位置卑下。
比喻贤能之士。“贤能”指有道德、有才能,或有道德、有才能之人。《汉书·董仲舒传》:“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即言明德才兼备之人辅佐治世对于实现天下昌明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唐诗》语境中,鸿鸟所喻写的男性形象的另一主要特征即具有高尚德行与优越才能。
丘上卿在《和主司王起》中写道:“常将公道选诸生,不是鸳鸿不得名。”这里的“鸳鸿”即“鹓鸿”,“鸳”同“鹓”,指鹓雏,凤凰一类的鸟,“鸳鸿”并指鹓雏与鸿雁。诗中“选诸生”指朝廷选拔人才,“得名”指考生进士及第,金榜题名,诗句表明若非真才实学之人则难以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鸳鸿”则借以喻指可为国之栋梁的贤能之士。除“鸳鸿”外,《全唐诗》中喻写贤能之士的鸿鸟形象还有“高鸿”“鸿鸾”等,如“层霄秋可翔,岂不随高鸿。”(《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欧阳詹)中描写作者送别在科考中失意的袁秀才时,勉励对方能在秋闱中一飞冲天,如愿得中。诗中以“高鸿”比喻才德出众的中举考生,“随高鸿”即是诗人希望举子来年能一举高中的美好愿望。又如李白诗“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中“弱龄”指年少,诗人感慨少年时就与好友相识、交往,并且两人都立下远大志向,希望将来能施展抱负,建立比肩贤德之人的不凡成就。“鸿鸾”指鸿雁与鸾凤,在诗中则是用以喻指建功立业的贤能之人。
鸿鸟喻写女性形象:神女与舞女
与喻写男性形象相比,《全唐诗》中喻写女性形象的鸿鸟意象则较少,只有“惊鸿”与“轻鸿”两种。从两者所喻女性的身份来看,可以分为神女与舞女。
惊鸿代表的神女形象。“惊鸿”一词出自三国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作者以惊起的鸿雁、游动的蛟龙形容洛神飘忽宛转的美态,使禽鸟的动态瞬间及飞龙的盘曲身姿与美人的形象发生审美关联,让客观物象在主观情思的投射中完成特定语境下语义的修辞转移。自此以后,描摹神女的美妙身姿多以“惊鸿”为喻,如“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洛神》唐彦谦)中以“惊鸿瞥过”比喻洛神出现的时间极为短暂,虽转瞬即逝,但动人的身影还是给所见之人留下了无限遐思,“漫恼”更表达出世人对仙家之美可遇不可求的巨大遗憾。“精灵变态状无方,游龙宛转惊鸿翔。”(《鼋头山神女歌》韦应物)中的“精灵”指神仙,诗人用因受惊吓而疾飞的鸿雁喻指形态变化无穷的山中神女,外观的变化莫测与行踪的飘忽不定使神女之美充满朦胧、神秘之感。
惊鸿、轻鸿代表的舞女形象。“惊鸿”在《全唐诗》中除用以喻写神女的优美形态外,还常是舞女身姿轻盈飘逸的形象写照。相传唐玄宗宠妃江氏擅长舞蹈,所作《惊鸿舞》颇负盛名,玄宗曾赞叹道:“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由此可见,舞学惊鸿之姿,美态令人惊叹称奇。“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泰娘歌》刘禹锡)、“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李群玉)两例均以“惊鸿”喻指舞姿灵动轻捷的美人。前者描写女子身着薄衣在锦制丝织的垫褥飞旋起舞,舞姿优美飘逸好比翱翔于空中的大雁。后者描绘的是《绿腰舞》,此舞节奏先缓后急,缓时舞者温婉柔媚,尽显舞姿延展之美;急时裙裾轻卷,快速回旋,舞者如有冲天而飞的鸿雁。
除“惊鸿”外,《全唐诗》中还以“轻鸿”喻写舞女。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酒法众传吴米好,舞衣偏尚越罗轻。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中的“轻鸿”指轻盈迅捷的飞鸿,作者夸赞好友赠送的美酒香醇无比,而舞女穿上好友所赠丝罗制成的舞衣起舞,就犹如嬉戏轻飞于水滨的鸿雁,形态飘逸,神采飞扬,更显灵动娇美。
男女形象特征及原因分析
在《全唐诗》语境中,喻指男性的鸿鸟意象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在品质,如胸怀大志、德才兼备;喻指女性的鸿鸟意象则主要用于描摹形态特征,或轻盈,或灵动,或优美。“鸿鸟”所喻的男女形象之间存在“内”与“外”即“才”与“貌”的差异,这种现象除了与中国传统的“郎才女貌”观有密切关联外,还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唐朝科举与男性形象。相较于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方式,隋唐以来实施的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士族门阀对仕途的垄断,有学士、有勇力的平民子弟都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而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因此,古代社会中的众多学子都将科举考试视为改变身份的主要途径,科举制度也就成为唐诗创作中的一种常见题材。“鸿鸟”在《全唐诗》中所喻写的男性形象基本都与科考存在关联:志士之“鸿图远志”多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而贤士之才德则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重要条件。
唐朝乐舞与女性形象。《全唐诗》中以“鸿鸟”喻写神女形象的诗句及《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句,诗中均通过同现“惊鸿”与“游龙”两种意象来形容神女飘逸优美的形态。而“鸿鸟”用以喻写舞女形象的诗篇则主要与唐朝乐舞有密切关联。唐朝乐舞在继承隋朝乐舞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并达到了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以“惊鸿”喻写舞女形象的唐诗中就涉及惊鸿舞、绿腰舞、柘枝舞等乐舞种类,其中绿腰舞属于软舞,舞姿轻盈柔美;柘枝舞属于健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不同舞种下舞女的动作、神态可能各异,但都是身姿轻捷柔美,舞姿明秀动人。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编. 全唐诗[M]. 延吉: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4.
[2]王永祥. 董仲舒评传[M]//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363.
[3]瞿蜕园选注. 汉魏六朝赋选[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70.
[4]《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舞蹈志[M]. 陕西卷.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14:408.
鸿鸟喻写男性形象:志士与贤士
“飞翻自有路,鸿鹄莫相嗤”,与羽翼势微、嬉戏低飞的雀鸟相比,同为飞鸟的大雁与天鹅则体硕强健,飞高翔远,其冲天凌云之姿在《全唐诗》语境中更是成为男性群像之志向与才德的审美书写。
比喻有志之士。《全唐诗》最常以“鸿鹄”喻志士。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中的“知君志不小,一举凌鸿鹄。”以“鸿鹄高举”夸赞好友心怀远志,同时希望对方能够建立功勋,一展宏图。而对于在仕途上屡屡受挫的作者而言,“一举凌鸿鹄”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勉励,还是对自身壮志不移的自我激励。《史记·陈涉世家》中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以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宣告自己的雄心壮志,句中以燕雀之低飞平庸反衬鸿鹄心志之高远,唐诗中也有不少诗句通过不同禽类的比较来突显鸿鹄所喻志士之鸿图雄心。高适的“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同群公秋登琴台》)中将燕雀与鸿鹄进行对比,以不同禽鸟的不同习性喻写不同类型的人生追求:普通人如燕雀,喜欢飞舞围绕于屋檐下的梁柱之间;志存高远者好比鸿鹄,心想借旋风而盘旋着冲上云霄。孟浩然的“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田园作》)中以“鸡鹜”比喻平庸之人,作者则自比“冲天鸿鹄”,立志一飞冲天,实现胸中宏伟抱负,且明言羞于与目光短浅的庸俗小人争夺名利。
除“鸿鹄”外,“云鸿”“孤鸿”在特定语境中也用以喻指有志之士。“云鸿别有回翔便,应笑啁啾燕雀卑。”(方干《赠赵崇侍御》)中将盘旋而飞的大雁与微小卑怯的燕雀进行对比,喻指赵崇有超乎俗人的远大抱负,而韦应物在《寄令狐侍郎》中的“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一句则以“孤鸿高举”赞美友人一飞冲天,大展宏图,并获得高于同辈之人的声名,同时以“燕雀在荆榛”自喻,谦说自身位置卑下。
比喻贤能之士。“贤能”指有道德、有才能,或有道德、有才能之人。《汉书·董仲舒传》:“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即言明德才兼备之人辅佐治世对于实现天下昌明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唐诗》语境中,鸿鸟所喻写的男性形象的另一主要特征即具有高尚德行与优越才能。
丘上卿在《和主司王起》中写道:“常将公道选诸生,不是鸳鸿不得名。”这里的“鸳鸿”即“鹓鸿”,“鸳”同“鹓”,指鹓雏,凤凰一类的鸟,“鸳鸿”并指鹓雏与鸿雁。诗中“选诸生”指朝廷选拔人才,“得名”指考生进士及第,金榜题名,诗句表明若非真才实学之人则难以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鸳鸿”则借以喻指可为国之栋梁的贤能之士。除“鸳鸿”外,《全唐诗》中喻写贤能之士的鸿鸟形象还有“高鸿”“鸿鸾”等,如“层霄秋可翔,岂不随高鸿。”(《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欧阳詹)中描写作者送别在科考中失意的袁秀才时,勉励对方能在秋闱中一飞冲天,如愿得中。诗中以“高鸿”比喻才德出众的中举考生,“随高鸿”即是诗人希望举子来年能一举高中的美好愿望。又如李白诗“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中“弱龄”指年少,诗人感慨少年时就与好友相识、交往,并且两人都立下远大志向,希望将来能施展抱负,建立比肩贤德之人的不凡成就。“鸿鸾”指鸿雁与鸾凤,在诗中则是用以喻指建功立业的贤能之人。
鸿鸟喻写女性形象:神女与舞女
与喻写男性形象相比,《全唐诗》中喻写女性形象的鸿鸟意象则较少,只有“惊鸿”与“轻鸿”两种。从两者所喻女性的身份来看,可以分为神女与舞女。
惊鸿代表的神女形象。“惊鸿”一词出自三国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作者以惊起的鸿雁、游动的蛟龙形容洛神飘忽宛转的美态,使禽鸟的动态瞬间及飞龙的盘曲身姿与美人的形象发生审美关联,让客观物象在主观情思的投射中完成特定语境下语义的修辞转移。自此以后,描摹神女的美妙身姿多以“惊鸿”为喻,如“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洛神》唐彦谦)中以“惊鸿瞥过”比喻洛神出现的时间极为短暂,虽转瞬即逝,但动人的身影还是给所见之人留下了无限遐思,“漫恼”更表达出世人对仙家之美可遇不可求的巨大遗憾。“精灵变态状无方,游龙宛转惊鸿翔。”(《鼋头山神女歌》韦应物)中的“精灵”指神仙,诗人用因受惊吓而疾飞的鸿雁喻指形态变化无穷的山中神女,外观的变化莫测与行踪的飘忽不定使神女之美充满朦胧、神秘之感。
惊鸿、轻鸿代表的舞女形象。“惊鸿”在《全唐诗》中除用以喻写神女的优美形态外,还常是舞女身姿轻盈飘逸的形象写照。相传唐玄宗宠妃江氏擅长舞蹈,所作《惊鸿舞》颇负盛名,玄宗曾赞叹道:“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由此可见,舞学惊鸿之姿,美态令人惊叹称奇。“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泰娘歌》刘禹锡)、“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李群玉)两例均以“惊鸿”喻指舞姿灵动轻捷的美人。前者描写女子身着薄衣在锦制丝织的垫褥飞旋起舞,舞姿优美飘逸好比翱翔于空中的大雁。后者描绘的是《绿腰舞》,此舞节奏先缓后急,缓时舞者温婉柔媚,尽显舞姿延展之美;急时裙裾轻卷,快速回旋,舞者如有冲天而飞的鸿雁。
除“惊鸿”外,《全唐诗》中还以“轻鸿”喻写舞女。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酒法众传吴米好,舞衣偏尚越罗轻。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中的“轻鸿”指轻盈迅捷的飞鸿,作者夸赞好友赠送的美酒香醇无比,而舞女穿上好友所赠丝罗制成的舞衣起舞,就犹如嬉戏轻飞于水滨的鸿雁,形态飘逸,神采飞扬,更显灵动娇美。
男女形象特征及原因分析
在《全唐诗》语境中,喻指男性的鸿鸟意象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在品质,如胸怀大志、德才兼备;喻指女性的鸿鸟意象则主要用于描摹形态特征,或轻盈,或灵动,或优美。“鸿鸟”所喻的男女形象之间存在“内”与“外”即“才”与“貌”的差异,这种现象除了与中国传统的“郎才女貌”观有密切关联外,还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唐朝科举与男性形象。相较于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方式,隋唐以来实施的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士族门阀对仕途的垄断,有学士、有勇力的平民子弟都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而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因此,古代社会中的众多学子都将科举考试视为改变身份的主要途径,科举制度也就成为唐诗创作中的一种常见题材。“鸿鸟”在《全唐诗》中所喻写的男性形象基本都与科考存在关联:志士之“鸿图远志”多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而贤士之才德则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重要条件。
唐朝乐舞与女性形象。《全唐诗》中以“鸿鸟”喻写神女形象的诗句及《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句,诗中均通过同现“惊鸿”与“游龙”两种意象来形容神女飘逸优美的形态。而“鸿鸟”用以喻写舞女形象的诗篇则主要与唐朝乐舞有密切关联。唐朝乐舞在继承隋朝乐舞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并达到了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以“惊鸿”喻写舞女形象的唐诗中就涉及惊鸿舞、绿腰舞、柘枝舞等乐舞种类,其中绿腰舞属于软舞,舞姿轻盈柔美;柘枝舞属于健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不同舞种下舞女的动作、神态可能各异,但都是身姿轻捷柔美,舞姿明秀动人。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编. 全唐诗[M]. 延吉: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4.
[2]王永祥. 董仲舒评传[M]//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363.
[3]瞿蜕园选注. 汉魏六朝赋选[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70.
[4]《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舞蹈志[M]. 陕西卷.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1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