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的产生与发展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唢呐是一种民间娱乐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同时,唢呐在发展过程中,在一些民间的习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哪怕是现代社会中,唢呐依旧广泛地应用于民间礼俗中。循环换气演奏技巧是吹唢呐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本文着重对这一技巧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相关阐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让大家明白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产生与发展
  前言
  循环换气在唢呐演奏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被代代相传,要想把唢呐吹好,就必须掌握循环换气技巧。关于循环换气演奏技巧,民间有很多说法,例如:超长音、鼓腮换气、憋气换音等等。随着唢呐的发展,我国学者刘勇先生在《中国唢呐艺术研究》一书中,根据循环换气的用舌技巧,将唢呐艺术进行了明确划分,至此,关于唢呐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了有效的统一,为后来唢呐的发展以及唢呐演奏技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对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着重从历史角度探讨了唢呐循环换气技巧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一、唢呐循环换气的民间礼俗定位
  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的产生,最开始起源于民间礼俗,唢呐艺术的发展,也是基于民间礼俗才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唢呐在应用民间礼俗过程中,需要对传统乐曲进行继承,这样一来,唢呐要表现出相应的曲调,就必须在演奏技巧上进行革新,使这一乐器在进行礼俗活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曲调模仿[1]。笔者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唢呐的循环换气技巧,多用于葬礼的“坐棚”演奏,是一种乡间的丧葬仪式。在利用唢呐进行演奏过程中,乐手靠唢呐进行戏曲演奏,演奏时,需要进行换气,并且还有用鼻孔吹唢呐的高难度动作。从这一点来看,唢呐在民间礼俗应用时,还具有一种“娱人”的功能。我们在对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的产生于发展的研究,明确其定位后,接下来就要对这一技巧的应用进行分析。综合唢呐的形制来看,由于其独特的造型,是利用循环换气技巧的关键。
  二、唢呐乐器形制决定了循环换气技巧的应用
  (一)气盘的作用
  对于唢呐这种乐器的形态大家并不陌生,唢呐是由哨片、气盘、铜芯、木管、喇叭碗五个部分构成,吹唢呐的人通过哨片,使唢呐发出声音,并根据气盘,对曲调进行控制。唢呐气盘的存在,可以更好地辅助演奏者的双唇用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唇肌的疲劳,并根据对气盘的控制,来调整口、唇的动作,更好地控制曲调。刘勇在《中国唢呐艺术研究》一书中提到过气盘在进行循环换气的重要性。唢呐演奏者只有借助气盘,一呼一吸间,把握曲调的同时,来实现循环换气的目的。循环换气吹法是唢呐所特有的方法,这与唢呐本身的构造有着极大的关系,若是其他乐器利用这种方式,未必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吹管子时,管子的哨需要精确的控制,并且并没有气盘这种辅助性的东西存在,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杂音出现。
  (二)唢呐与其他乐器的一致性
  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其主要有喇叭发展而来,在金朝时,唢呐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唢呐在应用过程中,其技巧主要从喇叭等外来乐器身上进行借鉴,并根据唢呐自身的特点,进行尝试演奏,渐渐形成了循环换气这一技巧[2]。除了唢呐之外,像是管子、喇叭也需要利用循环换气这一技巧,这一点,是唢呐与其他乐器具有一致性的表现。
  (三)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的发展
  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在其传入中原后,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并以此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唢呐在我国乐器史上,是一种独立乐器,其循环换气演奏技巧的发展,注重以“娱乐”为核心,着重突出了“乐”这一功能,而其发展过程中,与民间礼俗的关系,是唢呐循环换气技巧得以发展的关键。
  关于唢呐循环演奏技巧的发展,具体内容如下:在金朝时,随着唢呐这一乐器传入我国后,循环换气技巧也随之传入国内。隋唐时期,我国礼乐文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唢呐被应用于礼乐演奏,促进了唢呐循环换气技巧的发展和进步。通过隋唐时期的一些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出,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在那一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都对唢呐有所记载[3]。紧接着,随着我国封建文化的发展,唢呐在祭祀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也得到了重视,无论是民间艺人还是宫廷内的乐师,都对唢呐的循环换气演奏技巧进行了研究,使这一技巧得到了有效提升[4]。
  到了近代,清王朝对唢呐的演奏技巧重视程度则不如从前,并且将唢呐演奏更多的应用于民间礼俗。随着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进一步被埋没,唢呐彻彻底底地成为民间艺术,难登大雅之堂。当代大学音乐教育中,并没有对唢呐的专业课程,专业音乐教师对唢呐的循环换气技巧了解并不多。唢呐循环换气技巧得以流传下来,完全是民间的高超技艺乐手,将这一技巧进行传授[5]。民间高超技艺乐手对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进行了较大的改善,对以往的鼓腮换气方式进行改变,在换气时通过颈部、咽部和下颌肌肉一起收缩的方式,来实现循环换气这一目标。这种循环换气方式,具有更好的隐蔽性,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唢呐演奏艺术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产生与发展的研究,注重从唢呐自身的结构以及发展历史进行探索和分析,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好地对唢呐进行了解,明确循环换气在唢呐表演中的重要性。综合唢呐发展历史来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一民间艺术开始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人们渐渐失去了对该技术的重视程度,使得唢呐只能出现在民间礼俗中。对此,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艺术,唢呐在日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技艺的改进,提升其演奏水平,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乐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兰. 唢呐的技术技能研究综述[J]. 凯里学院学报,2014,02:114-116.
  [2]孙茂利. 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产生与发展的历时性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14,04:121-126+142.
  [3]张小燕. 川南彝族唢呐音乐文化区域差异性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1:98-101.
  [4]田斌. 谈吹管乐器演奏的循环换气技巧[J]. 大舞台,2013,01:38-39.
  [5]宋喜平. 唢呐演奏技法的历史演变[J]. 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6:136.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的进化和时间的进展,使新内容、技术日益展现出来,这些新型的内容和平台对传统的方式产生了猛烈的影响,在冲击的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的媒体网站的建构方式。对新型媒体和传统网站的之间的界定,需要整个媒介发展的趋势,因此从传播的内容以及担任的角色来看,新型媒体和传统网站之间是有重叠之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兴和传统应当怎样发展,成为媒介人都关注的方向。新型媒体逐渐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为用户提供了新颖
通过调查山西省大、中专院校图书档案管理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管理理论、系统工程等科学方法,分析了我省各类学校图书档案管理的组织结构及管理体系,。为适应大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包换多种功能且不断向前发展的概念,它以应用编程接口的开放结构以及一个标准化协议为核心:广义上说就是使用软交换技术作为控制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狭义上说就是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7022铝合金板材FSJ连接过程进行模拟,分别获得连接区的残余应力和变形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模拟得出残余拉应力主要集中在连接区,连接
利用CAD建模软件Unigraphics,对悬臂式掘进机回转机构的实际结构尺寸建立了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对悬臂式掘进机的回转机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当掘进机截隔硬
【摘要】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乐器,古筝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演奏技法,还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本文将对古筝演奏技法的继承与发展进行分析总结,旨在让古筝演奏技法向着更高的阶梯前进。  【关键词】古筝;演奏技法;继承;发展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乐器,从几千年前形成并逐步发展至今,随着音乐形式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音乐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古筝在演奏技法上也进行快速改进和创新,保留着传统古筝
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的影响因子已经达到0.927,总被引频次达到722,他引总引比达到0.9377。影响因子又称作2年影响因子(IF2),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在内科护理学理论课护理部分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对照组均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结果:实验组对参与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