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养生的本质是维护、加强、修复人体气机系统,调动和恢复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等本能,并挖掘人体的潜能,使人身心健康,益智延年。
《黄帝内经》是中华传统养生的总纲
历代对养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都离不开《黄帝内经》这一总纲,《素问篇》之《上古天真论》,开宗明义阐明了养生之道,比较集中地反映在黄帝和其老师岐伯的一段对话中,岐伯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初读这段话,感到震惊。两千多年前的对话竟然如此切中今人时弊!对照其他著作反复研读,认为《黄帝内经》实为中华传统养生之纲要。中华传统文化宝库里有关养生的医、道、释、儒四大体系,文献浩如烟海,其经典著作至少也有几十种,纵观历代甚至包括现代的养生理论,原则上讲并没有超越《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究竟提出了哪些养生规律呢?我用了“四个四”来说明。
一、养生“四要素”
《上古天真论》指出,只有做到“德全不危”才能“度百岁而不衰”;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明确了养生先养德和兼顾形体精神的全面养生观。现代人可理解为以下四个基本方面。
一是生态养生。“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懂得自然规律的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昼夜变换、四季轮回的节气、潮汐、气候等变化安排生产、生活与作息。后文还特别强调了顺从阴阳变化自然规律的养生基本原则。
二是饮食养生。提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但要节制饮食,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和节气的和谐。后文还提出“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养生思想,批评了“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嗜好。值得反思的是这个批评也适用于现代之人。
三是时序养生。劳作休闲、生活作息必须遵循时序变化安排,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克服“以妄为常”的流弊,现代人应懂得脏腑的工作规律,认识日夜颠倒、逆时作息对健康的损害。
四是房事养生。节制人欲,指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是养生大忌。
二、健康人生“四标准”
《黄帝内经》揭示,健康人生即简单人生,提出以下四个标准。1,不妄想,从而心情舒畅、平静安祥,工作虽然辛苦却不感到疲倦和厌恶,对生活感到满足;2,不挑剔饮食,不讲究服饰,高高兴兴过自己的日子;3,不羡慕或嫉妒别人升迁发财,不为五光十色的嗜好和欲望所吸引;4,不为淫秽邪恶所蛊惑,不论聪明愚钝或能力大小,都不为外界变化或诱惑而焦虑烦心。
通过身心修养达到“德全不危”,即具备高尚的道德,身体就不易受内外邪气的侵害,因而可健康地尽终其天年。
三、危害健康的“四个字”
各种影响人体健康的不良因素可概括为“虚、邪、贼、风”所代表的四个方面,只要避开其侵害,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就不会生病(“病安从来”)。
四、上古养生的“四个层次”
《上古天真论》自上而下给出了达到“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个层次的养生方法与纲领:上古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至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故“益其寿命而强者”;圣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其第四层次,是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强调了要按日月、星辰、四时、阴阳、自然规律的变换安排生活;第三层次经过认真修习,只要做到所列各项,也能增寿百岁;第一、二层次的上古真人、中古至人的养生之道,用现代人的语言就是修炼气功,按照季节时辰方位,通过意念调整形体,吸收自然的精气,忘掉身外之物,使全身放松,这样就能“积精全神”达到一种忘我状态,似游行于天地之间,甚至具“视听八远之外”的功能,并能延年益寿。
气功是中华传统养生的好方法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类通过修养可以实现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理想。现代人由于科学的高度发达,很难相信人类还可以返璞归真。在物欲横流的当代,最难的是如何把迷失了的人的本性找回来。一个人要想健康首先要把不断往外扩展的目光收回,往自己内心看,寻找自身的力量,发动人体内部蕴藏的本能,也就是把体内的真气调动起来,充实和修复人体的气机系统。历史上形成的医、道、释、儒四大体系功法万千,但万法归一,本质相同。通过简单、反复的习练方法使人的身体(身)、精神(心)和呼吸(息)调整到一种高度忘我的状态。摒弃欲望和烦恼,把自己融入大自然,融合到天地之中,“提契天地,把握阴阳”,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暂时摆脱现实的纷乱思绪进入先天状态,好像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那样无忧无虑,从而激活人体的先天机能,把平时搁置不用的一些自我调节功能发动起来。这和中医的气血理论是相通的。现代生理学表明,血液向人体组织细胞供应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且把细胞和组织产生的废物搬运出来,通过肝脏和肾脏的系统排出体外,因而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对生命至关重要,而中医理论认为血液循环并非由心脏搏动独自完成的,必须通过气在体内运行引导血液循环,所以中医总是把气血联在一起。练气功就是强化气血运行,通过气来调整偏离平衡态的各种偏执(病)。
人们可能存在一个认识问题,就是人体内是否有古人说的“气”,人体是否存在一个解剖学还没有找到的气机系统或经络系统。对这个问题给以科学的解读,有利于人们增强信心,坚持实践。
现代科学对“气”的实验研究
一、气功对生物分子构象的作用
作者进行“气功外气对生物分子构象的作用研究”经历了15年(曾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No.39870939)。在国内外不同的实验室,应用不同型号的仪器,分别请25位气功师作了126个实验样品(蛋白质模型分子聚谷氨酸钠盐)的圆二色谱(CD谱),测
《黄帝内经》是中华传统养生的总纲
历代对养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都离不开《黄帝内经》这一总纲,《素问篇》之《上古天真论》,开宗明义阐明了养生之道,比较集中地反映在黄帝和其老师岐伯的一段对话中,岐伯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初读这段话,感到震惊。两千多年前的对话竟然如此切中今人时弊!对照其他著作反复研读,认为《黄帝内经》实为中华传统养生之纲要。中华传统文化宝库里有关养生的医、道、释、儒四大体系,文献浩如烟海,其经典著作至少也有几十种,纵观历代甚至包括现代的养生理论,原则上讲并没有超越《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究竟提出了哪些养生规律呢?我用了“四个四”来说明。
一、养生“四要素”
《上古天真论》指出,只有做到“德全不危”才能“度百岁而不衰”;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明确了养生先养德和兼顾形体精神的全面养生观。现代人可理解为以下四个基本方面。
一是生态养生。“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懂得自然规律的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昼夜变换、四季轮回的节气、潮汐、气候等变化安排生产、生活与作息。后文还特别强调了顺从阴阳变化自然规律的养生基本原则。
二是饮食养生。提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但要节制饮食,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和节气的和谐。后文还提出“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养生思想,批评了“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嗜好。值得反思的是这个批评也适用于现代之人。
三是时序养生。劳作休闲、生活作息必须遵循时序变化安排,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克服“以妄为常”的流弊,现代人应懂得脏腑的工作规律,认识日夜颠倒、逆时作息对健康的损害。
四是房事养生。节制人欲,指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是养生大忌。
二、健康人生“四标准”
《黄帝内经》揭示,健康人生即简单人生,提出以下四个标准。1,不妄想,从而心情舒畅、平静安祥,工作虽然辛苦却不感到疲倦和厌恶,对生活感到满足;2,不挑剔饮食,不讲究服饰,高高兴兴过自己的日子;3,不羡慕或嫉妒别人升迁发财,不为五光十色的嗜好和欲望所吸引;4,不为淫秽邪恶所蛊惑,不论聪明愚钝或能力大小,都不为外界变化或诱惑而焦虑烦心。
通过身心修养达到“德全不危”,即具备高尚的道德,身体就不易受内外邪气的侵害,因而可健康地尽终其天年。
三、危害健康的“四个字”
各种影响人体健康的不良因素可概括为“虚、邪、贼、风”所代表的四个方面,只要避开其侵害,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就不会生病(“病安从来”)。
四、上古养生的“四个层次”
《上古天真论》自上而下给出了达到“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个层次的养生方法与纲领:上古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至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故“益其寿命而强者”;圣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其第四层次,是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强调了要按日月、星辰、四时、阴阳、自然规律的变换安排生活;第三层次经过认真修习,只要做到所列各项,也能增寿百岁;第一、二层次的上古真人、中古至人的养生之道,用现代人的语言就是修炼气功,按照季节时辰方位,通过意念调整形体,吸收自然的精气,忘掉身外之物,使全身放松,这样就能“积精全神”达到一种忘我状态,似游行于天地之间,甚至具“视听八远之外”的功能,并能延年益寿。
气功是中华传统养生的好方法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类通过修养可以实现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理想。现代人由于科学的高度发达,很难相信人类还可以返璞归真。在物欲横流的当代,最难的是如何把迷失了的人的本性找回来。一个人要想健康首先要把不断往外扩展的目光收回,往自己内心看,寻找自身的力量,发动人体内部蕴藏的本能,也就是把体内的真气调动起来,充实和修复人体的气机系统。历史上形成的医、道、释、儒四大体系功法万千,但万法归一,本质相同。通过简单、反复的习练方法使人的身体(身)、精神(心)和呼吸(息)调整到一种高度忘我的状态。摒弃欲望和烦恼,把自己融入大自然,融合到天地之中,“提契天地,把握阴阳”,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暂时摆脱现实的纷乱思绪进入先天状态,好像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那样无忧无虑,从而激活人体的先天机能,把平时搁置不用的一些自我调节功能发动起来。这和中医的气血理论是相通的。现代生理学表明,血液向人体组织细胞供应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且把细胞和组织产生的废物搬运出来,通过肝脏和肾脏的系统排出体外,因而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对生命至关重要,而中医理论认为血液循环并非由心脏搏动独自完成的,必须通过气在体内运行引导血液循环,所以中医总是把气血联在一起。练气功就是强化气血运行,通过气来调整偏离平衡态的各种偏执(病)。
人们可能存在一个认识问题,就是人体内是否有古人说的“气”,人体是否存在一个解剖学还没有找到的气机系统或经络系统。对这个问题给以科学的解读,有利于人们增强信心,坚持实践。
现代科学对“气”的实验研究
一、气功对生物分子构象的作用
作者进行“气功外气对生物分子构象的作用研究”经历了15年(曾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No.39870939)。在国内外不同的实验室,应用不同型号的仪器,分别请25位气功师作了126个实验样品(蛋白质模型分子聚谷氨酸钠盐)的圆二色谱(CD谱),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