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色花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人生的智慧比作努力成长的茂密植物,这种植物上会点缀着美丽纯真的三色花,一瓣是红色的,代表着无私的爱;一瓣是蓝色的,代表着炙热般的梦想;还有一瓣是黄色的,代表着坚强的笑。
  为爱而生
  每一个出生的婴儿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天使,他们单纯漂亮,在爱的灌溉下幸福健康地成长。只因有爱,善待自己,帮助别人亦是他们长大后的真实写照。不仅是在爸爸妈妈平平凡凡的爱情下诞生,同时父母潜移默化的关爱也教会了他们爱自己,爱他人。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下成长。稍有不慎跌倒了,爸爸就心急如焚;独自一人出行,妈妈就千叮咛万嘱咐;一有小病小痛的,父母就寝食难安。当你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你是否看到父母正笑得合不拢嘴呢!我心里清楚:爱的种子一播撒,便在心灵里不断地生根发芽。
  关爱的号角声在幽谷中奏响,不绝如缕。徜徉在这不可捉摸的世界和比比皆是的诱惑中,我们有爱就不曾被潮流所包裹,走上迷失自我的歧途。
  皓月当空的良宵,风平浪静的海面,依偎妈妈怀中的幸福,我忽视了蠢蠢欲动的风暴。它带来的是荆棘遍地、杂草丛生,也许是“偶失龙头望”,又或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风暴终于姗姗到来,我顽强抵抗,永不放弃。只因为爸爸说他相信我。相信——这个词里饱含强烈的爱,有信任,有期盼,有担忧……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我坚强的后盾,对待风暴的突袭,无所畏惧的我迎难而上。
  爱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去希冀它的轰轰烈烈,它有的只是悄无声息地扑面而来。
  爱的本质是爱自己,爱他人。
  爱自己即善待自我,享受生活。时而在暮云叆叇中拥抱大自然,时而回味体会生活的乐趣。无论何时,只需懂得:世界只有一个你。
  爱他人即关爱他人,将心比心。一次不经意的雪中送炭,一句善意的提醒,一个真诚的微笑可能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
  爱是需要经营的,尤其是与父母之间浓厚的爱。忙碌时间里仍然保持一天一个电话,只是告诉你们我在这里很好;报告这段时间的学习状况,只是证明我会努力读好书;反复啰嗦你们要照顾好自己,只是难以启齿说那句——我爱你们!
  提醒梦想
  我们一直都在父母提醒的话语中日渐成熟。一有不慎撞到了,爸爸就叮嘱不要毛手毛脚;一人走斑马线,妈妈就嘱咐要小心留意。
  提醒避免受凉……提醒注意休息……提醒不要上当受骗……提醒不该怨天尤人……提醒要积极乐观……当然,提醒自己的梦想也尤为重要。
  生命不在于长度,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也就是它的深刻和体会。我们都会有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到最后却是举步维艰。
  梦想是早早被闹钟从美梦中惊醒,睡眼朦胧,你也不会因为要拼搏而满腹牢骚,而是脚踏实地,毫不懈怠。
  梦想是哪怕眼前有着肆无忌惮的玩乐,你也能坚守本心,勇往直前。
  梦想是那样的需要提醒,就像是消耗太快的电池,每天都得注意充电一样。
  梦想实现的过程就是一座辽阔幽深的回音谷,小小的声音反复回响,折射,从而变成巨大的轰鳴。
  梦想实现的结果如同一匹丝绸的画卷,亲切而美好。那里面藏着萌芽的生命和乐此不彼的坚强。愉悦的气息如同葡萄酒,红艳醇厚迎面扑来,沁人心脾。远处,矗立着那充满希望的灯塔,即使迷失方向,可能会被误导,但决不会被摧毁。
  梦想的回声在灵魂的峰峦中持续震荡,浑然不觉地影响我们。面对着数不胜数的诱惑和无处不在的信息轰炸,当清闲、安静、濠上之乐已成为奢侈品时,若此时此刻无法自我调节,就容易被突如其来的风暴所裹挟,丧失了收放自如的本性。
  梦想怕躲在灯红酒绿的窗口中,回避着日日夜夜而独自一人面对宇宙时的忾然叹气;披着放荡不羁的嘴脸,浑浑噩噩地走到生命的尽头;戴着不思进取的面具,蒙蔽着那颗酣睡的心。
  梦想害怕犹如酒精所燃烧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残渣般的放弃。你以为你远离困难,你以为你可以对荆棘避而远之,你以为你成功地掩饰了自己的内心。你以为蒙蔽自己的心,就可以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得到别人的钦慕吗?你完全可以用虚假的面具和若无其事的神情,成功地欺骗身边关心支持你的人。但是,每每夜阑入静,众星捧月之时,你永远也无法蒙骗自己的心。因为在你的心灵深处,会一直有个人在拷问你,诘责你,鞭笞你,更正你。
  要知道,我们都需要提醒自己的梦想。很多事情,不说不做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我们身体里成千上万条神经,漫长的血管都在期待梦想的起航。我们的血液、胸膛和大脑都需要清晰而明确的提醒。
  清晨,当你醒来,提醒自己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于是,你告诫自己:太阳再次升起,烦恼留在黑夜,我的梦想该用行动证明了……
  笑对人生
  女排教练陈忠和说过:“生活的痛苦有时候会使人变得坚强,只要去细细品味人生,就会有所收获。”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山穷水尽,看到的依旧是他脸上的笑容。
  当我垂头丧气、迷茫无知的时候,当我一败涂地、穷途末路的时候,我曾格外地厌恶人生,厌恶人生的那种不公。
  当我不负众望、如愿以偿的时候,当我欣喜若狂、自我陶醉的时候,我总是相信人生,相信上天的眷顾。
  渐渐地,我终于发现这种感觉只是一个麻痹自己的借口。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论人生如何,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心态。既然你可以选择,那为什么不去选择微笑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呢?
  我们难以拥有宽广的襟怀,有的只是脸上那一抹笑意,我们难以坦然面对未知的荆棘,有的只是心里的那一丝坚强。
  倘若笑比悲多,人生就如阳光挥洒大地般温暖惬意;倘若悲比笑多,人生就好似穿梭横行的鬼魅,寒风阵阵下阴森恐怖。于是,你的心逐渐压抑悲戚,千疮百孔。
  如果想重温美好,就应该远离悲伤。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抛却不开心的印痕,重拾乐观开朗,让蓝天白云,还你一片纯洁唯美。
  笑的边缘,可以容纳下很多很多,像延展性好的塑料袋,平铺整片天空,把繁星皓月隐藏。没有哪次黑云压城,可以使其彻底崩塌,没有哪场倾盆大雨,可以使其完全冲刷。
  微笑面对,能有一颗慈爱之心,去爱世界爱生活,爱自己爱他人;能有一颗坚强之心,会脚踏实地、勤学苦练,不畏艰难与险阻;能有一颗精力充沛的心,不屈不挠、永不气馁,把阳光洒遍阴暗的角落,用乐观去感染他人。
  微笑,不求奢华,但须牢固。因为人生旅途的压榨和当头一棒,它会在暗夜狭路中同你相遇,不断让你迷失自我。
  蓦然回首,如碧波般清澈荡漾的眼神,洋溢着那一丝丝的温馨,嘴角的弧度勾勒出美丽的月牙,这天使般的微笑,为你驱散了徘徊四周的阴霾,卷走了痛心入骨的阴影。
其他文献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即使没到过六鳌的人也听说过六鳌这个地名,听说过有关六鳌的民间故事。  漳州人都知道蔡新,知道蔡新是漳州古代历史上官当得最大的人。民间传说,家在漳浦县的蔡新当年赴京赶考,路过九龙岭,饥肠辘辘,恰逢岭下路旁有一个卖汤圆的,可这位卖汤圆的老汉有点古怪,对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说:“敝人一副对子只有上联‘九龙岭下日日冬至’,现求下联,客官赴京赶考,想必满腹诗书,定能对上。客官若能对上
期刊
在闽南漳州还保留着一座活色生香却又古韵犹存的古城,有趣的是,以地名为名称的街巷跨越高山和大海、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在这里紧密相连、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附带历史发展说明的、统一后的中国版图。各种文化、思想、宗教杂糅汇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和骑楼下相连的民居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市井桃源”。  青年路以领先锋之气、护卫之职横亘在漳州古城的西外沿,背倚文庙,南接博爱路,形成一个青年、博爱的曲尺形框架环护着
期刊
[摘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资料,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基督教的发展及调适加以认识。文章列举了当时德宏基督教的发展及变化概况,揭示基督教主要在景颇、傈僳两族中传播,以及盈江县教徒最多这两大特点,分析了基督教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概括了基督教积极调适、适应社会主义的主要措施,阐述了政府有关部门从积极引导到依法管理,根据基督教的活动情况,指出以族群名义裂变三自爱国会等是当
期刊
[摘要]城市空间形制包括城市地域空间的外部整体形态与规模、以及内部空间构成与布局的形式与特征,它是城市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基础。分析清代四川民族地区宁远府城西昌的空间形制发现,其空间形制具有军事性、政治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其代表了民族城市、山地城市、沿江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征与模式,折射了清代四川民族地区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相对于民族冲突导致的城市空间形制的
期刊
《说文解字》:“碑,竖石也。”从古至今只有那些具有纪念意义、警示标志和教育意义的文字才会镌刻在石碑上永久保存,以激励和启迪后人。中国古代传统书院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碑刻遗存,或叙述营造过程,或表现运行情况,或反映办学理念,或说明四至地界……它们内容丰富,功能多样,意蕴深远,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中“文以载道”的思想和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书院建筑景观中的灵魂,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社会
期刊
[摘要]民族服饰通常被视作一个民族十分重要的外在标识,体现并强化着族群内部的认同及与他族的区分。然而,在一些多族杂居或不同民族相邻而居的地区,族属的不同很难通过服饰的形质来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失去了认同的依据。一方面,想象中的差异帮助他们确认彼此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事实上的共通之处又使他们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于是,在族际交流的情形下,服饰的“大同小异”更多地成为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
期刊
袁隆平骤然离世,我不由想起了在南靖土楼景区接待过袁隆平夫人邓哲的往事,据说那回袁隆平也是要一起来的……  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是被称为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的男人。他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践行了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宗旨,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
期刊
[摘要]巫达教授在访谈中从他个人成长历程出发,谈到他在西南地区对彝族和藏族的研究以及对西南地区研究的看法,并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族群研究、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心得,探讨人类学和其他学科互动的实际意义以及人类学实践性操作的问题。  [关键词]西南研究;族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6—0008—07  巫达简介:巫达(19
期刊
[摘要]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在地域上山水相连,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非常密切的。这个区域里居住着众多的民族或族群,他们的文化相似性和可比性是很明显的。从跨国的视角来探寻文化互动或文化个性,这是一个理想的地域。这些不同民族或族群身份的诗人写作的民族志诗歌是探寻各自文化共性和个性的较好途径:虽然诗歌创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语言,印度东北的土著诗人通常用英语写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诗人经常用汉语写作,但是这些诗人
期刊
某个假期,忽然多出了一天时间没有安排活动,我坐在久违的电视机前,拿起遥控器,偶然搜到一部以前一直想看而又因各种原因未能观看的都市剧,于是,昏天黑夜地追了一天,过足了电视瘾。想起以前的种种,真是不胜感慨。  曾经,我是个超级电视迷,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个“电视控”。一天到晚守著电视剧不放。未有宽带、移动数据之前,哪个频道有好看的,哪个频道有重播,什么时间段,同事们问我,包准满意而归,是公认的典型“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