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A油田某主力油层为大型复合河道严重切叠型砂体,开发进入到高含水期后,单砂体内部结构加大了剩余油挖潜难度,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效果。为此选取典型区块B,通过天然岩心与测井曲线对比,建立了单砂体内部结构的测井相模式,落实了区块内注采井单砂体内部结构,形成了区块单砂体内部结构栅状图。依据解释结果对区块内实施超声波解堵2口井,采出井压裂3口井,平面调整2井组,措施效果显著。单砂体内部结构的精细解释,有助于提高挖潜措施的效果,使剩余油挖潜部位更加明确,挖潜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高含水开发后期油层的高效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单砂体内部结构;剩余油;措施方式;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E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8-0204-01
1.前言
B區块主要发育三角洲分流平原相沉积,复合河道切叠严重。该试验区注入三元复合驱体系,油层动用程度高,阶段采出程度高,进入开发后期后常规挖潜措施效果差。通过精细解剖单砂体内部结构,进一步明确了剩余油位置,提高了措施的针对性,改善了措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三元复合驱后期开发效果。
2.单砂体内部结构识别
根据Miall的研究结果,河流沉积划分为六级界面,其中第一级界面为相同交错层理之间的边界面;第二级界面为交错层系之间的界面;第三级界面为同种相组合的加积界面;第四级界面为一种大型构型单元的上边界面;第五级界面为主砂席(包括河道充填复合体)的分界面;第六级界面为指组河流或一古河谷,在横向上实际上也代表了一种沉积体系的分界面,单砂体建筑结构研究以第四级界面为主。
通过研究自然电位、微电极、深浅侧向等曲线幅值、形态,结合砂岩、有效厚度分布区间,建立了5种微相模式,即主体河道、一类河道、二类河道、三类河道、废弃河道。首次实现了废弃河道的定量表征。
根据建立的微相模式对试验区6个沉积单元的单砂体内部结构逐井逐层进行了识别,共识别出废弃河道6处。并依据Leopold和EthridgeSchumm关系式确定了废弃河道的河宽,侧积夹层倾角以及平面展布情况。
3.单砂体内部结构应用
根据研究结果选择侧积体发育规模较大的两个井组,采取了压裂、超声波解堵等措施。从措施情况看,单砂体内部结构对注采井关系有一定的遮挡作用,易在侧积体顶部形成剩余油,单砂体精细解释能够提高措施的针对性。进而进一步挖潜剩余油。
3.1单砂体内部结构对剩余油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为验证侧积体对剩余油的的控制情况,在废弃河道两侧分别选取了一口注采能力下降幅度大的采出井采取了超声波解堵试验。两口井解堵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侧积夹层处的a井,解堵后含水下降幅度较大,达到10个百分点,采碱浓度、采表浓度大幅下降,但含水回升速度较快,随含水回升见剂浓度也逐步回升。分析认为该井解堵后侧积夹层遮挡部位,未波及到的剩余油被采出,但侧积体下部高含水部位流体沿侧积夹层上,导致含水回升快。而废弃河道外的b井超声解堵后产液量增加,含水小幅下降,见剂浓度变化不大,解堵仅提高了该井的产液能力。两口井的措施效果表明单砂体内部结构对剩余油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3.2单砂体内部结构精细解释有助于提高措施针对性,改善效果
B试验区发育厚度较大,连通较好,常规压裂措施选层难度较大,容易压串层而导致含水大幅上升,而单砂体内部结构识别提高了选层的准确度。根据解释成果,对侧积体发育区域内的3口采出井采取了选择性压裂措施。压裂时对非侧积体发育区域暂堵,选择性压裂侧积体发育部位。压裂后3口井初期产液量平均上升58t,含水下降4.3个百分点,单井平均增油达到1000t,压裂效果显著。分析认为废弃河道以及侧积夹层的存在能够对注采井之间的连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在河道砂上部形成剩余油,在精确识别单砂体内部结构的基础上,采取压裂措施层位选择更精确,措施效果更好。
3.3单砂体内部结构精细解释为平面调整提供依据
B试验区进入三元注入后期后,部分井剖面开始反转,低效无效循环逐渐严重,同时存在平面受效不均匀现象。采取针对性平面调整措施,是进一步挖潜平面剩余油,改善三次采油效果的有效手段。f注入井连通2口采出井g,h,其中g采出井发育两个小层,其中下部层位发育废弃河道,该井2017年7月含水突升至98%,见聚浓度达到1000mg/L以上,两桶注入井上部吸液量明显增加,分析认为该井沿废弃河道上部砂体发育连通较好的部位突破;而h采出井含水低,见聚浓度低,无废弃河道遮挡,为进一步提高井组平面动用状况,对g井调小参数控制产液,对h井调大参数加强产液,调整后h采出井产油量增加2.0t,含水下降1.9个百分点,取得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平面剩余油得到进一步挖潜。单砂体内部结构精细解释与动态数据有效互补。
4.结论
4.1单砂体内部结构对剩余油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其顶部是剩余油富集区。
4.2单砂体内部结构的精细解释有助于提高措施针对性,改善措施效果。
4.3单砂体内部结构的精细解释能够与动态资料形成互补,改善调整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培华.河流点坝相储层模式概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3—4.
[2]马世忠,吕桂友,闫百泉等.河道单砂体“建筑结构控三维非均质模式”研究[J].地学前缘,2008,15(1):57—64.
[3]闫百泉,马世忠,王龙,等.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J].地学前缘,2008,15(1):65—69.
[4]潘志超,马世忠.低渗透油层单砂体建筑结构研究及剩余油挖潜[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2):5403-5406.
[关键词]单砂体内部结构;剩余油;措施方式;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E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8-0204-01
1.前言
B區块主要发育三角洲分流平原相沉积,复合河道切叠严重。该试验区注入三元复合驱体系,油层动用程度高,阶段采出程度高,进入开发后期后常规挖潜措施效果差。通过精细解剖单砂体内部结构,进一步明确了剩余油位置,提高了措施的针对性,改善了措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三元复合驱后期开发效果。
2.单砂体内部结构识别
根据Miall的研究结果,河流沉积划分为六级界面,其中第一级界面为相同交错层理之间的边界面;第二级界面为交错层系之间的界面;第三级界面为同种相组合的加积界面;第四级界面为一种大型构型单元的上边界面;第五级界面为主砂席(包括河道充填复合体)的分界面;第六级界面为指组河流或一古河谷,在横向上实际上也代表了一种沉积体系的分界面,单砂体建筑结构研究以第四级界面为主。
通过研究自然电位、微电极、深浅侧向等曲线幅值、形态,结合砂岩、有效厚度分布区间,建立了5种微相模式,即主体河道、一类河道、二类河道、三类河道、废弃河道。首次实现了废弃河道的定量表征。
根据建立的微相模式对试验区6个沉积单元的单砂体内部结构逐井逐层进行了识别,共识别出废弃河道6处。并依据Leopold和EthridgeSchumm关系式确定了废弃河道的河宽,侧积夹层倾角以及平面展布情况。
3.单砂体内部结构应用
根据研究结果选择侧积体发育规模较大的两个井组,采取了压裂、超声波解堵等措施。从措施情况看,单砂体内部结构对注采井关系有一定的遮挡作用,易在侧积体顶部形成剩余油,单砂体精细解释能够提高措施的针对性。进而进一步挖潜剩余油。
3.1单砂体内部结构对剩余油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为验证侧积体对剩余油的的控制情况,在废弃河道两侧分别选取了一口注采能力下降幅度大的采出井采取了超声波解堵试验。两口井解堵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侧积夹层处的a井,解堵后含水下降幅度较大,达到10个百分点,采碱浓度、采表浓度大幅下降,但含水回升速度较快,随含水回升见剂浓度也逐步回升。分析认为该井解堵后侧积夹层遮挡部位,未波及到的剩余油被采出,但侧积体下部高含水部位流体沿侧积夹层上,导致含水回升快。而废弃河道外的b井超声解堵后产液量增加,含水小幅下降,见剂浓度变化不大,解堵仅提高了该井的产液能力。两口井的措施效果表明单砂体内部结构对剩余油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3.2单砂体内部结构精细解释有助于提高措施针对性,改善效果
B试验区发育厚度较大,连通较好,常规压裂措施选层难度较大,容易压串层而导致含水大幅上升,而单砂体内部结构识别提高了选层的准确度。根据解释成果,对侧积体发育区域内的3口采出井采取了选择性压裂措施。压裂时对非侧积体发育区域暂堵,选择性压裂侧积体发育部位。压裂后3口井初期产液量平均上升58t,含水下降4.3个百分点,单井平均增油达到1000t,压裂效果显著。分析认为废弃河道以及侧积夹层的存在能够对注采井之间的连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在河道砂上部形成剩余油,在精确识别单砂体内部结构的基础上,采取压裂措施层位选择更精确,措施效果更好。
3.3单砂体内部结构精细解释为平面调整提供依据
B试验区进入三元注入后期后,部分井剖面开始反转,低效无效循环逐渐严重,同时存在平面受效不均匀现象。采取针对性平面调整措施,是进一步挖潜平面剩余油,改善三次采油效果的有效手段。f注入井连通2口采出井g,h,其中g采出井发育两个小层,其中下部层位发育废弃河道,该井2017年7月含水突升至98%,见聚浓度达到1000mg/L以上,两桶注入井上部吸液量明显增加,分析认为该井沿废弃河道上部砂体发育连通较好的部位突破;而h采出井含水低,见聚浓度低,无废弃河道遮挡,为进一步提高井组平面动用状况,对g井调小参数控制产液,对h井调大参数加强产液,调整后h采出井产油量增加2.0t,含水下降1.9个百分点,取得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平面剩余油得到进一步挖潜。单砂体内部结构精细解释与动态数据有效互补。
4.结论
4.1单砂体内部结构对剩余油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其顶部是剩余油富集区。
4.2单砂体内部结构的精细解释有助于提高措施针对性,改善措施效果。
4.3单砂体内部结构的精细解释能够与动态资料形成互补,改善调整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培华.河流点坝相储层模式概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3—4.
[2]马世忠,吕桂友,闫百泉等.河道单砂体“建筑结构控三维非均质模式”研究[J].地学前缘,2008,15(1):57—64.
[3]闫百泉,马世忠,王龙,等.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J].地学前缘,2008,15(1):65—69.
[4]潘志超,马世忠.低渗透油层单砂体建筑结构研究及剩余油挖潜[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2):5403-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