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成功飞天,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一下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日媒呼吁“全世界女性都应为她加油”,《俄罗斯报》将她称为“中国的捷列什科娃”,法新社更是称她“太空女超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女子,英雄成长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刘洋1978年出生在河南林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读中学时随家人迁居郑州。
“刘洋的性格内向、文静、中规中矩。在班上成绩很好,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每位教过刘洋的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她有异于同龄人的沉稳。刘洋学习好,是所有老师眼中的“大学苗子”。初三时,曾获市级英语竞赛二等奖。她高中的学籍卡上写着老师的评语:“学习努力,认真负责,被评为校级优秀干部。”读高中时刘洋各门功课都很棒,尤其是文章写得好,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有同龄人不及的大气,一如她的性情“不张扬,有主见”。此外,刘洋在运动上的表现也让当时的体育老师马德胜极为赞赏:擅长排球和中长跑,爆发力并不突出,但耐力极好,引人注意。
1997年,空军要在河南选拔第七批女飞行员,刘洋的身高、视力都符合条件。老师怂恿她去试试,并在第一时间帮女孩报了名。父母一开始不太同意女儿当飞行员,觉得太危险。刘洋就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说自己喜欢飞行。后来空招人员面试,一眼就看中了刘洋,并让她坐火车去济南参加最终体检。
当时空军仅招37名女飞行员,而在全国竟有6万多名应届女高中生报名。在招飞体检中心一个10平方米的检查室里,有一把椅子放在屋子中央。应征者坐在椅子上,系好皮带,椅子转动起来,控制器不断发出信号,1圈、2圈……60圈,如果从椅子上下来还能清楚地辨认出自己上椅子时的位置,就合格了。仅此一项,就淘汰了半数以上的人。
在心理品质检查室内,几名飞了20多年的老飞行员拿出一组数字,1分钟后开始背这些数字。一组立体图画,让你猜猜这是什么物体。让你走走、跑跑,做几个体操动作。每一个微小的动作表情都被这些经验丰富的“老飞”们看在眼里,记在本上。
当时,陪她去的母亲看到那么多人参与竞争,觉得女儿不太可能当选。但一轮接着一轮的淘汰刷人后,没想到她竟成了站到最后的应征者。
高考后,刘洋以超过当年地方重点院校录取线31分的高分,顺利进入空军长春第一飞行学院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空军在河南招收的首批女飞行员。
不惧险情,驾驶战鹰翱翔蓝天
刘洋当时的成绩排在女飞行学员的前五名,被任命为班长。她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尤其突出,经常帮助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因表现突出,还被选为学院军事委员会委员。刘洋爱思考,说话稳重而有条理,经常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她的身体素质并不拔尖,只能靠刻苦训练,每天早上坚持跑步的公里数多于同批学员。军校生活,与女孩的设想完全不同。为了一个摆臂,在烈日下一站几个钟头;奔跑、跳跃、单杠,每天累到手发软,腿发抖。这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让刘洋有些吃不消,她写信向朋友抱怨,称自己从幸福掉到谷底。
有趣的是,同学的一封来信却让她改变了想法:“你知道大家多么羡慕你吗?我们还在寻找自己生命中的玫瑰园,你却已经拥有了一片沃土,只需要好好浇灌,终将盛开。”刘洋想通了,并投入新的生活。第一次野营拉练,她的脚起了水泡,还是一步步挪着走完了150多公里。拉练回来,右脚水泡全部连成一片。到医院时医生没有办法,只有把她右脚脚底的整块皮全部切除。
训练之余,刘洋还有着诸多兴趣:参加业余乐队学习黑管;周末在宿舍上演时装秀,自得其乐。“生活从来都不曾改变,可看待生活的心变了,一切就都变得很美好。”后来,她把这段经历写成《寻找生命中的玫园》,参加航校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竟获得二等奖。
飞行学员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战斗员,绝非易事。飞行难,不但要求飞行员要有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而果断的处置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出众的心理素质和超人的胆识;飞行苦,飞机中有上百个电门、令人眼花缭乱的仪表,密如蜘蛛网似的油路、电路、气路,要想清楚地识别并运用自如需下很大的功夫,可谓“十年磨一剑”。
1999年9月4日,对第七批女飞行员来说,是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检验她们能否成为战斗员的单飞考核开始了。东方破晓,一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刘洋和战友们英姿飒爽地走上舷梯,只见一架架战机微微抖动双翅,疾速滑行,转眼便昂首天际。此时,刘洋娴熟地驾驶着战机,根据指令忽而凌空翻转,忽而俯冲后又快速拉起机头,动作干净利索,堪称完美。
尽管刘洋是独生女,但从来不娇气,4年的航校学习,从来不让父母来看望自己。记得第一次跳伞之前打电话回家,母亲在电话那头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跳伞嘛,没问题,安全得很,何况有教员在,我们很放心。”刘洋当时还有点委屈。到晚上打电话,才知道,爸妈一天都等在家里没有上班。听到刘洋的声音,爸爸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好,平安下来就好。”妈妈拿起电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泪长流。“雏鹰在家的庇护下,怎么也不能高飞。”第一次跳伞后,刘洋写信回家这样对父母说。
2001年6月刘洋毕业后,被分配到广空航空兵某师,成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一名飞行员。2003年9月10日,刘洋驾驶着战鹰进行仪表飞行,飞机刚离地,刘洋发出“收起落架”的口令时,便听到“嘭”的一声巨响,飞机剧烈抖动一下,一股鲜血直喷到挡风玻璃上。紧接着,一股烧焦的味道充满整个座舱。刘洋凭直觉迅速判断:飞机撞鸟了。
危急情况下,刘洋表现出了一个年轻飞行员少有的镇静,她集中精力保持飞行状态,迅速将情况报告塔台,听指挥员命令,争取尽快着陆。其间,飞机随时有坠地摔掉的危险。由于刘洋对险情处置得当,加上机组人员密切协同。11分钟后,终于使飞机在跑道上降落成功。
经过检查,飞机收起起落架时撞上了18只信鸽,右发动机涡轮叶片被打折两根,进气道已经被4只鸽子堵塞3/4,左发动机的起落架舱被撞出一个大坑……如果当时处理不当,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2007年,刘洋奉命前往甘肃执行人工增雨任务。一天执行任务时,只见云层越来越暗,雨点越下越大,机窗上的雨帘完全阻隔了对外的视线,雨打在机身上的声音完全淹没了发动机轰鸣。刘洋和机组人员都绷紧神经,丝毫不敢懈怠。
任务完成大半,刘洋接到地面指挥焦急的命令“立即返航”。据规定时间只剩不到半小时了,而刘洋却在距离机场的最远点。小心、谨慎,加足马力返航,刘洋和机组人员以过硬的技术和胆识,在厚厚云层完全遮盖的机场降落成功。
未等刘洋出舱,昏天暗地,狂风猛起,机场即刻关闭。“好险。差一点回不来了。”尽管挑战不断,但刘洋深爱着自己的飞行事业。甚至,常常被轰鸣的发动机震撼到热泪盈眶。
一鸣惊天下,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2010年5月,全国挑选女航天员。选拔女航天员的条件非常严苛,就好比从鸡蛋里挑骨头,甚至皮肤上的疤痕、蛀牙及脚茧都不能有。因为在太空中,严酷的条件可能引起疤痕出血,密闭舱室会加剧身体异味。最细小的瑕疵都可能造成大麻烦,甚至灾难。而且所有女航天员候选人必须已婚,年龄超过25岁,这是为了确保她们身体和心理素质更成熟。经过激烈角逐,多次完美排除空中险情、安全飞行1680小时的刘洋,从1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经过两年多的航天员训练,刘洋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2年3月,刘洋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其间因为一直接受封闭训练,包括刘洋的父亲也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能到北京与女儿见一面。
刘洋说,自去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深情“吻别”后,它就一直痴痴地等待着与“神九”的再次“相拥”。“神九”上天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肩负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重任,这是建立空间站的前提。此次任务为3人多天飞行,在轨时间长达十余天,相比之前明显延长。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成功发射。“神女”飞天,刘洋马上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刘洋与丈夫同在武汉空军某部服役,丈夫为一名地勤人员。两人于2004年结婚。有趣的是,公公张怀堂也是河南籍,原在空军服役,曾担任领导岗位,如今转业后在宜昌市生活。老人最心急的是,因为工作关系几年来小两口一直没有要孩子。刘洋今年34岁了,他希望儿媳这次完成神舟九号的任务后,能尽快生个孩子。
责编/张立平
刘洋1978年出生在河南林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读中学时随家人迁居郑州。
“刘洋的性格内向、文静、中规中矩。在班上成绩很好,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每位教过刘洋的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她有异于同龄人的沉稳。刘洋学习好,是所有老师眼中的“大学苗子”。初三时,曾获市级英语竞赛二等奖。她高中的学籍卡上写着老师的评语:“学习努力,认真负责,被评为校级优秀干部。”读高中时刘洋各门功课都很棒,尤其是文章写得好,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有同龄人不及的大气,一如她的性情“不张扬,有主见”。此外,刘洋在运动上的表现也让当时的体育老师马德胜极为赞赏:擅长排球和中长跑,爆发力并不突出,但耐力极好,引人注意。
1997年,空军要在河南选拔第七批女飞行员,刘洋的身高、视力都符合条件。老师怂恿她去试试,并在第一时间帮女孩报了名。父母一开始不太同意女儿当飞行员,觉得太危险。刘洋就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说自己喜欢飞行。后来空招人员面试,一眼就看中了刘洋,并让她坐火车去济南参加最终体检。
当时空军仅招37名女飞行员,而在全国竟有6万多名应届女高中生报名。在招飞体检中心一个10平方米的检查室里,有一把椅子放在屋子中央。应征者坐在椅子上,系好皮带,椅子转动起来,控制器不断发出信号,1圈、2圈……60圈,如果从椅子上下来还能清楚地辨认出自己上椅子时的位置,就合格了。仅此一项,就淘汰了半数以上的人。
在心理品质检查室内,几名飞了20多年的老飞行员拿出一组数字,1分钟后开始背这些数字。一组立体图画,让你猜猜这是什么物体。让你走走、跑跑,做几个体操动作。每一个微小的动作表情都被这些经验丰富的“老飞”们看在眼里,记在本上。
当时,陪她去的母亲看到那么多人参与竞争,觉得女儿不太可能当选。但一轮接着一轮的淘汰刷人后,没想到她竟成了站到最后的应征者。
高考后,刘洋以超过当年地方重点院校录取线31分的高分,顺利进入空军长春第一飞行学院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空军在河南招收的首批女飞行员。
不惧险情,驾驶战鹰翱翔蓝天
刘洋当时的成绩排在女飞行学员的前五名,被任命为班长。她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尤其突出,经常帮助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因表现突出,还被选为学院军事委员会委员。刘洋爱思考,说话稳重而有条理,经常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她的身体素质并不拔尖,只能靠刻苦训练,每天早上坚持跑步的公里数多于同批学员。军校生活,与女孩的设想完全不同。为了一个摆臂,在烈日下一站几个钟头;奔跑、跳跃、单杠,每天累到手发软,腿发抖。这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让刘洋有些吃不消,她写信向朋友抱怨,称自己从幸福掉到谷底。
有趣的是,同学的一封来信却让她改变了想法:“你知道大家多么羡慕你吗?我们还在寻找自己生命中的玫瑰园,你却已经拥有了一片沃土,只需要好好浇灌,终将盛开。”刘洋想通了,并投入新的生活。第一次野营拉练,她的脚起了水泡,还是一步步挪着走完了150多公里。拉练回来,右脚水泡全部连成一片。到医院时医生没有办法,只有把她右脚脚底的整块皮全部切除。
训练之余,刘洋还有着诸多兴趣:参加业余乐队学习黑管;周末在宿舍上演时装秀,自得其乐。“生活从来都不曾改变,可看待生活的心变了,一切就都变得很美好。”后来,她把这段经历写成《寻找生命中的玫园》,参加航校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竟获得二等奖。
飞行学员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战斗员,绝非易事。飞行难,不但要求飞行员要有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而果断的处置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出众的心理素质和超人的胆识;飞行苦,飞机中有上百个电门、令人眼花缭乱的仪表,密如蜘蛛网似的油路、电路、气路,要想清楚地识别并运用自如需下很大的功夫,可谓“十年磨一剑”。
1999年9月4日,对第七批女飞行员来说,是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检验她们能否成为战斗员的单飞考核开始了。东方破晓,一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刘洋和战友们英姿飒爽地走上舷梯,只见一架架战机微微抖动双翅,疾速滑行,转眼便昂首天际。此时,刘洋娴熟地驾驶着战机,根据指令忽而凌空翻转,忽而俯冲后又快速拉起机头,动作干净利索,堪称完美。
尽管刘洋是独生女,但从来不娇气,4年的航校学习,从来不让父母来看望自己。记得第一次跳伞之前打电话回家,母亲在电话那头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跳伞嘛,没问题,安全得很,何况有教员在,我们很放心。”刘洋当时还有点委屈。到晚上打电话,才知道,爸妈一天都等在家里没有上班。听到刘洋的声音,爸爸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好,平安下来就好。”妈妈拿起电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泪长流。“雏鹰在家的庇护下,怎么也不能高飞。”第一次跳伞后,刘洋写信回家这样对父母说。
2001年6月刘洋毕业后,被分配到广空航空兵某师,成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一名飞行员。2003年9月10日,刘洋驾驶着战鹰进行仪表飞行,飞机刚离地,刘洋发出“收起落架”的口令时,便听到“嘭”的一声巨响,飞机剧烈抖动一下,一股鲜血直喷到挡风玻璃上。紧接着,一股烧焦的味道充满整个座舱。刘洋凭直觉迅速判断:飞机撞鸟了。
危急情况下,刘洋表现出了一个年轻飞行员少有的镇静,她集中精力保持飞行状态,迅速将情况报告塔台,听指挥员命令,争取尽快着陆。其间,飞机随时有坠地摔掉的危险。由于刘洋对险情处置得当,加上机组人员密切协同。11分钟后,终于使飞机在跑道上降落成功。
经过检查,飞机收起起落架时撞上了18只信鸽,右发动机涡轮叶片被打折两根,进气道已经被4只鸽子堵塞3/4,左发动机的起落架舱被撞出一个大坑……如果当时处理不当,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2007年,刘洋奉命前往甘肃执行人工增雨任务。一天执行任务时,只见云层越来越暗,雨点越下越大,机窗上的雨帘完全阻隔了对外的视线,雨打在机身上的声音完全淹没了发动机轰鸣。刘洋和机组人员都绷紧神经,丝毫不敢懈怠。
任务完成大半,刘洋接到地面指挥焦急的命令“立即返航”。据规定时间只剩不到半小时了,而刘洋却在距离机场的最远点。小心、谨慎,加足马力返航,刘洋和机组人员以过硬的技术和胆识,在厚厚云层完全遮盖的机场降落成功。
未等刘洋出舱,昏天暗地,狂风猛起,机场即刻关闭。“好险。差一点回不来了。”尽管挑战不断,但刘洋深爱着自己的飞行事业。甚至,常常被轰鸣的发动机震撼到热泪盈眶。
一鸣惊天下,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2010年5月,全国挑选女航天员。选拔女航天员的条件非常严苛,就好比从鸡蛋里挑骨头,甚至皮肤上的疤痕、蛀牙及脚茧都不能有。因为在太空中,严酷的条件可能引起疤痕出血,密闭舱室会加剧身体异味。最细小的瑕疵都可能造成大麻烦,甚至灾难。而且所有女航天员候选人必须已婚,年龄超过25岁,这是为了确保她们身体和心理素质更成熟。经过激烈角逐,多次完美排除空中险情、安全飞行1680小时的刘洋,从1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经过两年多的航天员训练,刘洋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2年3月,刘洋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其间因为一直接受封闭训练,包括刘洋的父亲也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能到北京与女儿见一面。
刘洋说,自去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深情“吻别”后,它就一直痴痴地等待着与“神九”的再次“相拥”。“神九”上天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肩负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重任,这是建立空间站的前提。此次任务为3人多天飞行,在轨时间长达十余天,相比之前明显延长。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成功发射。“神女”飞天,刘洋马上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刘洋与丈夫同在武汉空军某部服役,丈夫为一名地勤人员。两人于2004年结婚。有趣的是,公公张怀堂也是河南籍,原在空军服役,曾担任领导岗位,如今转业后在宜昌市生活。老人最心急的是,因为工作关系几年来小两口一直没有要孩子。刘洋今年34岁了,他希望儿媳这次完成神舟九号的任务后,能尽快生个孩子。
责编/张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