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自己的位置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班主任难当,这主要是当代高中班主任角色富有丰富多元的内涵,班主任没能及时找准自己的位置,因此,认清自己的角色内涵,找准工作支点,高中班主任工作才会符合学生的要求,紧跟时代的脚步!班主任才会无愧于学生和他们所任教的班级。
  【关键词】好伙伴 领头雁 大法官
  如果说学校的领导机构是学校的“神经中枢”的话,那么班主任就是学校的神经末梢,是直接指挥学校最细微的细胞——学生的人。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钻地洞。”又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狐狸学妖精。”这就是说,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有什么样性格、心态,就可能会有相应心态性格的学生,但是班主任的内涵,绝不仅仅是上述俗话说的那点内容,当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的内涵应该是丰富多元的:不再仅仅是“管理专家”,而且还是“学生的好伙伴”“班级团队的领头雁”“基层的大法官”。
  作为学校的“神经末梢”,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的人。班主任的言行、思维都会对学生群体产生最直接而又具有无可替代作用的影响。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在社会现实中乃至在班主任队伍里,班主任这一岗位一直被定位为班级的管理者,这种观念忽视了班主任管理对象——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的特殊群体,这就使得班主任工作常常在低效、浅层甚至粗暴的境地里徘徊!
  当代班主任角色丰富多元的内涵,要求我们要为班主任角色重新定位。认清自己的角色内涵,找准工作支点,我们的工作才会符合学生的要求,紧跟时代的脚步!我们才无愧于学生和时代。
  一、“学生的好伙伴”。
  不少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漠视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友善交流的时代要求,学生对班主任当然也就敬而远之,高中生在这方面表现得更见突出,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的弊端呈越演越烈的趋势。
  教育是一项人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某个学生在班级中,对我们高中年级的班主任来说可能就只是四十分之一或五十分之一,可是我们要知道这个学生在他的家庭中,在他的父母眼里就是百分之百!我们成人都渴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信任和赏识,学生就更其如此了!在生活中,我们唯有拿出真心才能换取别人的真心,作为班主任只有纡尊降贵,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好伙伴,才有可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
  只要我们敢于放下教师的架子,只要我们有一颗长期坚持的爱心,就能成为学生的好伙伴。这就要求我们有学生思维和孩子立场,学会换位思考,用心接纳,学生自然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亲切和真诚,也就愿意接近班主任了,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探讨他们的困惑迷茫,你就成了他们的倾诉对象,他们希望你能为他们排忧解难,换言之也就是良师益友。
  二、团队的领头雁
  雁无头不飞,领头雁就是责任和义务,有人说,教育就是爱,但我认为光有爱,是不会产生有效的教育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教育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在班级团队中,班主任就是团队的“领头雁”!班主任的责任就是为这个团队的成员树立明确的、共同的目标,并带领这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围绕这个目标奋斗。为此,班主任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常规的工作中跳出来,思考如何让团队拧成一股绳,如何引领团队实现既定目标。学生是团队里的主要成员,而作为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高中学生是需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友谊,班主任的义务就是引导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安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班主任如果能够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他的团队就是一个成功的团队,他手下的学生就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健全的人格。
  我在起始年级接班担任班主任之初,都要依据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拟定班级的文化主体规划,和学生一起定出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标志等,通过班级文化影响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打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南京师大班主任研究中心齐学红老师说:“去除田间杂草的方法就是播撒作物的种子,解除学生心中的迷茫,就是在学生心中点燃希望之灯。”而我们就是要播撒文化种子、点燃希望之灯的园丁,有园丁的辛勤耕耘,文化的种子一定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长成一片生机勃勃、姹紫嫣红的苗圃。
  三、基层大法官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组织,就要有组织原则、组织纪律和组织章程,就需要组织内的成员遵守组织纪律。仅仅用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那是远远不够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约束机制,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团队要想实现他们的目标,就得一切行动听指挥,但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遵章守纪方面自觉性也是有差距的,甚至会有学生主动触犯校纪班规!这时候,班主任就是“大法官”了,要对学生进行公正的评判,要责令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成员限期改正,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就要以双重身份出现了,一是学生的好伙伴;一是威严的法官,我们既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不能让学生因此而产生畏惧甚至萌生出一走了之的心理,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记住一条,没有哪一个学生一到学校来就是要诚心跟老师过不去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这样,处理问题才能秉公持正,并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眼中的学生就还是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们偶尔会犯错误,但他们正在努力的用自己稚嫩的心灵去体会和衡量这个世界,他们对同学间的关系有着各自不同的是非标准。要知道在他们的眼中,我们班主任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更是社会公正的代表、社会公平的化身!这就要求我们的裁断能体现社会的正义和良知!这就是 “大法官”所要遵循的原则。诚如是,学生的成长必定是健康的,向上的。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愿我们都能够成为唤醒学生灵魂的一个灵魂,用灵魂和学生的灵魂进行交流、感悟学生的感悟、快乐学生的快乐、幸福学生的幸福,成为学生成长的甘泉。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出版,2011.7.
  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7.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进行十多年了,各种教育理论空前繁荣,而课堂实践却难以摆脱乏力的现状,学生学得困难,老师教得辛苦。如何让学生乐学,学得有效,教师教得轻松、幸福,实现“快乐学习、发展素质、成绩优秀”的理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的思考:  一、把握教育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内心求知欲,让孩子乐学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对他来说不是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小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得构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的课堂导入要新颖别致,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巧设悬念,引发求知欲,提高教学艺术。  【关键词】动手实践 巧设悬念 教学艺术  课堂氛围的活跃与否与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是息息相关的。小学语文课堂更是如此,这主要
期刊
一、研究学情,以学定教才是阅读教学“少教多学”的前提  学情研究一定要关注学情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找准学情与课文具体内容的“契合点”,要珍惜课堂资源,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关注课堂教学的具体形态,不断开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评估与分析,以便为下一步的有效教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证据,并进行及时适度的凋整,以便于促进学生改进学习,这样的以学定教才能使教学走进灵动生成的境界,才会营造真实的课堂现
期刊
要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一次次培训、一次次讲座,我得以博采众长,补自己之短,教学上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经验。我遵循还课堂给学生的原则,实施高效课堂,采用五步导学的教学法,以积极的姿态迎接课改的春风。  我县为推行新课改实行的是“三主五步”高效课堂。下面就说说新课堂中我是如何实施“五步”打造高效课堂的。  一、目标导学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我们要收获一个怎样
期刊
前一段日子看《读者》,上面有一篇文章,让人感触很深。文章是有关爷爷奶奶、父母与孩子的教育问题。笔者一直认为隔代教育有很大的缺陷,但从文章列举的一系列研究数据判断,隔代教育并不逊色于父母的直接教育。为什么?因为爷爷奶奶给孩子的空间更自由、更博大,而父母双亲给孩子的规矩太多,给他们的选择太少。人格上、思维上的束缚,导致孩子在思考问题时不敢有更多越位的思维和想法,久而久之,一个个都有可能成为现代“孔乙己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想上好每一节课,都想受到学生的欢迎,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作为学校的一名语文教研组组长,记不清指导、研究和倾听过多少节语文课了,看到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师和课堂教学,见证了语文教师的感叹、困惑、迷惘、惊喜、顿悟。说不清一个语文教师从不懂语文到懂语文,从不会教到会教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滋味。在课堂大赛的评比中,我曾看到了教师失败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
期刊
陆游的《示儿》有这样两句发人深省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的含义直到我教了几年的实验教材才慢慢体会到。课本无非是由几十页的纸张黏贴而成。而新课标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进而让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运用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有全新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课本这个例子,用好这个例子,用足这个例子。用好例子即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化,就是目前的中小学生也不例外。这就给我们作为专门从事人的思想和管理工作的教育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世间最难做的事情,恐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了。针对当下的形势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如何把德育工作融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之中,这是摆在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本人就班级的管理方面谈谈个人的一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引导者。每个班主任都想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但是最头疼的是每个班都会有后进生拖后腿。我们要想真正抓好班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关爱转化后进生,这是每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要关心班上的好学生,不但不是难事,而且我们会做得很好。那是因为好学生本身就具有许多可爱之处。但,后进生通常表现为:1.没有求知欲,不爱学习;2.自由主义严重,以自我为中心;3.各方
期刊
从乡下来到县城,欣喜之余也伴随着担忧。从一名只拥有三四十名学生的班主任一下子成为一个拥有七十五名学生的班主任,对于能否担任好这副担子我很担心。我所接的班级班名叫“丑小鸭”,开学将近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我发现这些孩子真是“丑小鸭”。我班孩子虽然是在城里读书,但有四十八个孩子是农村来的,并且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城里租房子送他们读书。爷爷奶奶不会管孩子,所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差,这是最令老师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