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提升系统整流柜快熔断故障分析与处理

来源 :中国矿山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a_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井提升系统采用1#、2#两套电流闭环传动系统,2#整流柜在电流1 000 A以下时可正常启动,当电流继续上升至1 800 A时,“快熔断”报警指示灯亮起,整流柜内1个快速熔断器熔断,电机声音异常。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逐一排查整流柜和主传动系统是否有故障,测试整流柜原付边波形,波形畸变判断故障为6RA70数字调速装置损坏,分配给2#整流柜六组晶闸管的脉冲参差不齐,导致晶闸管不能正常换相,直流电动势和交流电源电压顺向串联形成短路,快速熔断器熔断。
其他文献
通过FLAC3D模拟8102-3工作面贯通5102空巷前后,分别采用木垛、锚杆和充填支护,分析巷道应力、位移及塑性区分布,空巷采用充填支护后围岩稳定性好,支护效果最优。采用高水材料沿着5102空巷由西向东依次进行施工,间距为30~50 m,充填支护完成后,通过监测8102-3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阻力可知,空巷采用充填支护后能够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
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共享共创.7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现场观摩会暨内蒙古物资再生协会第四届一次会员大会在素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称的呼伦
期刊
湖北鸡笼山黄金矿因残采中段多,采场分散,通风系统存在污风串联、风流反向、风滞流、紊乱、漏风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在深部通风系统中,核实总风量,采取增加一个机站、更换成两台同型的风机、移动机站等措施,改善通风条件和效果,保障生产人员身体健康,防止了炮烟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某尾矿坝采用砾石料一次建坝方式建设,分两期实施。在开展二期工程前,对已填筑坝体砾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为坝体加高工程稳定性评价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现场取样进行颗粒分析表明,该筑坝料为级配良好砾,同时基于现场检测干密度指标,在室内开展了不同固结排水状态下砾石料的大型三轴剪切试验,以了解其在不同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筑坝砾石料CD试验抗剪强度指标内聚力c为20 k Pa,摩擦角φ为31.8°;CU试验抗剪强度指标内聚力c为8 k Pa,摩擦角φ为29.2°;UU试验抗剪强度指标内聚力c
对引起带式输送机跑偏故障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采用ADAMS对调心托辊纠偏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1)带式输送机跑偏故障是输送带受力不均衡、托辊及滚筒故障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2)调心托辊在偏转12°以内时具有较强的纠偏能力,但是偏转超过12°后纠偏能力呈显著降低趋势。(3)在带式输送机现场应用时,应将输送带跑偏量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当跑偏量较大时应采用人工辅助纠偏方式降低输送带跑偏量,从而降低输送带跑偏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矿井带式输送机跑偏故障的处理及预防提供一定借鉴。
综放开采时工作业粉尘浓度较高,成为制约矿井高效、安全回采的不利因素。为了降低综放工作面回采时粉尘浓度,根据5108综放开采地质条件,对回采巷道长孔低压注水工艺、工作面短孔中压注水后煤层含水率提升效果及粉尘防治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5108综放工作面采用长孔低压、短孔中压相结合的注水工艺,并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长孔低压、短孔中压相结合的注水工艺后煤层含量由2.43%增加至5.45%,增加幅度达到124.3%;工作面粉尘浓度降低至24 mg/m3,取得显著的注水降尘效果。
为解决综采工作面受上覆采空区动载矿压影响而造成推进困难的问题,以3-1#煤层3120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目标,针对31201工作面在推进期间矿压显现强度大,工作面易出现大面积压架
为了解决金堆城东川河引水隧洞上方采场近距离常规爆破中振动较大的问题,确定数码电子雷管合适的孔间和排间微差时间。本次研究在隧洞内部和工作平台同时布置振动监测点,通过对数码电子雷管与高精度导爆管雷管的不同延期时间对比试验,结合振动波形图和测振数据分析,找出了最佳的降振微差时间,从而探索出了一种保证东川河引水隧洞安全运行的减振控制爆破技术。结果表明,数码电子雷管在孔间延期30 ms、排间延期75 ms时,能提高爆破振动频率,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相比常规爆破,其爆破减震率为22.7%。试验结果可为金堆城露天矿后
为了提高带式输送机安全保障能力,提出将感温探测防灭火系统对带式输送机运行进行监测,通过感温光纤实时监测带式输送机周围异常温度并定位异常温度点位置,喷淋灭火根据感温光纤定位的结果进行定点喷淋,从而避免由于带式输送机运行异常导致的火灾事故扩大。并详细对感温探测防灭火系统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现场应用情况进行阐述。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矿井运输系统防灭火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借鉴。
因构造带、深部高应力等原因,井下部分巷道围岩破碎,面临变形、破坏、支护困难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方式,提出高强锚注支护方案,结合实际条件确定技术参数投入应用,并通过现场勘查、变形观测等,来判定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高强锚注支护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巷道围岩自我承载能力,围岩完整性及强度有效提升,巷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为类似条件破碎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