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律政剧作为以法律案件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是电视剧的重要题材。本文通过对《黑色灯塔》和《不知东方既白》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律政剧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核心表达诉求方面具有的情感、价值、现实、文化的异同,呈现出我国律政剧的多元面向与丰富内涵。
关键词:国产电视剧;律政剧;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03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视剧市场日益庞大,电视剧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向往,对电视剧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提升与国内受众喜好和需求的发展,国产律政剧在数量与质量上均有了较大提升。作为现实社会镜像的律政剧不仅展现了法律人士的专业工作,还折射出了社会价值观念,在诉求表达方面也呈现出诸多异同。本文以《黑色灯塔》和《不知东方既白》两部作品为例,比较律政剧的核心表达诉求,探讨其在情感、价值、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异同。
1 电视剧核心诉求的理论意涵
“诉求”指广告通过媒介向目标受众诉说,以期达到所期望的反应,是制定某种道德、动机、认同,或说服受众去做某件事的理由。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的一部分,电视剧可以直接折射当下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复杂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整体社会文化,其外部维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爱情观、家庭观等[1]。电视剧的诉求是指在电视剧的制作与拍摄中,为了满足人们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的思维方式和观影需求,符合人们不断提高的鉴赏能力而需要达到的要求。
作为视像叙述的表达,电视剧中矛盾冲突的尖锐性、人物性格发展的戏剧性、审美趣味的世俗性和价值观的传达都有赖于对电视剧诉求的表达与展现。当下的电视诉求表达有矛盾冲突、情节设置与影像语言三种基本方式。首先是矛盾冲突。冲突是故事的灵魂,电视剧中呈现的矛盾冲突本质上是对生活中冲突的反映和再现,所以理解、把握生活的真谛是发掘和确立冲突的关键所在。其次是情节设置。任何故事中情感的宣泄、矛盾冲突的展开都需要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步体现,对重视司法过程、传递法律信念的律政剧而言,情节更是其不可忽视的叙事要素。最后是影像语言。电视剧作为一门影像艺术,依靠视听语言完成叙事,好的影像语言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故事的情感,也能通过一些特定的画面与声音效果对情感表达起到烘托作用。
电视剧诉求表达不仅具有艺术文化意涵,精神价值诉求和娱乐消费诉求也是电视剧诉求表达的重要组成。精神价值诉求源自观众的情感需要,包括情感诉求、心理诉求、文化诉求、现实诉求、公益诉求等。电视剧艺术是对人的主题的反映,电视剧的精神价值诉求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利用意识形态的隐性在场,让受众群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认识、接受它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并与其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对自身艺术审美、精神品格、文化品位及道德情操的重塑或升华。用艺术手段表达真实生活才是现实主义的真谛[2]。律政剧的社会功能安抚了处于社会公正盲区的人们,向社会大众传播了正确的法律本体观,在潜移默化中将对法律和公平的信仰传输出去。电视剧的娱乐消费诉求则是出于经济动机,包括互动诉求、视觉诉求和娱乐诉求等。电视剧属于大众文化范畴,追求商业利益是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3]。作为商业手段的一种,电视剧除了需要关注自身精神内涵,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观众是电视剧的消费者,电视剧在创作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偏向,满足消费者需求,不可逆而行之,如此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最优位置。
电视剧的精神诉求与消费诉求共同构成其核心诉求,借助三种形式得以充分展示。而律政剧中,电视剧的核心诉求有其独特风格。本文对《黑色灯塔》和《不知东方既白》这两部作品的矛盾冲突、情节设置及影像语言3个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其内在精神诉求与消费诉求,通过对表达诉求的分析,为律政剧提供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2 诉求表达方面的异同
本文选取的两部影视剧是近年来大众讨论较多的律政剧。《黑色灯塔》讲述了法院的实习生乔诺在观摩了法官们抽丝剥茧揪出凶手的过程后,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法官的故事;《不知东方既白》讲述了法律系教授唐既白为调查其父死因真相被迫入狱,并联手律界精英东方廌,在残酷的律政斗争中严守法律信念,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故事。两部剧诉求表达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反映了剧本身和观众共同的情感需要,包括情感诉求与价值诉求。电视剧一方面要进行文艺创造,另一方面也要迎合观众以占据市场,这也是两部律政剧在诉求表达上存在共同之处的主要原因。
2.1 情感价值的共同之处
第一是人物关系传达情感诉求相同。电视剧艺术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显现,在凸显情感表达诉求上,人物关系的设置尤为重要,简单的人物设置加上饱满的人物性格更容易在情感表达上引起观众共鸣。在这两部律政剧中,人物走向都极致且挣扎,正如东野圭吾在小说《白夜行》中所说:一边是罪,一边是爱;一边是黑,一边是白;一边是正,一边是邪;一边是显,一边是隐。无论哪种抉择,都没有绝对而言,只有相对之说[4]。《黑色灯塔》中被称为“金钱律师”的魏宇泰,在面临良心的拷问时,也会在名利和公正的抉择中徘徊;《不知东方既白》中的唐既白,在剧中看似心思缜密实则毒舌犀利,步步为营,他忍辱负重,在拨开“云雾”之前挣扎地活在阴影中。这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变化体现为电视剧艺术中人物性格的戏剧冲突,在价值观传达的诉求中反映出了多元化,能使大众对人物角色本质产生不同的看法与见解,人物的性格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人为主题向观众表达了情感诉求,可以引起感情表达上的共鸣。而情感诉求是为了表达价值诉求而服务,观众情感表达上的共鸣也暗含了价值观上的共通。
第二是情节设置暗含价值诉求相同。影视作品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在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应该承担起法治宣传的作用[5]。同为都市律政行業剧,两剧在价值观传达上是相同的,即尊重司法正义。《黑色灯塔》中多次提到,谨以此片向为政法事业奉献毕生的人士们致敬;而《不知东方既白》里面唐既白也经常说“律师的良心就是社会的良心”,虽然片中也穿插了不少男女主的感情戏,但侧重点还是在携手寻找真相,探讨各种社会恶性事件背后的成因并寻求规避可能性上。电视剧艺术创作的背后是社会责任担当,两部剧的案件取材均反映了社会现实,通过对各种恶性事件的刻画,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6],引导观众审视社会现实并探究其原因,从而反省自身,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反思。两剧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看到了律师和法官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所做出的努力,契合观众的价值诉求。 2.2 情感价值不同点
受拍摄手法、角度、宣传意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内陆制作的律政剧在最终呈现时也体现出了诸多方面的不同。
第一是案件存在风格差异,展示的现实诉求不同。《黑色灯塔》的案件基于现实,同时是脱离现实的影视化表达,其建立在观众追求新鲜、刺激的基础上,符合影视作品迎合消费者审美偏向的创作特征,展现了小概率个案。该剧着重展现了主人公作为青年法律工作者的成长,以实习书记员的角度真实呈现了以法院为中心的司法体系内各机关相互配合,探求真相的过程,例如,剧中涉嫌强奸公司女董事的被告前期看似十恶不赦,但随着真相一步步被揭开,观众才发现一切竟是女董事自导自演。如果仅看剧名,《不知东方既白》也许会被误认为是打着律政旗号的言情剧,毕竟如今电视剧市场中各种题材的爱情类网剧占据了爱情主流类型剧的半壁江山,但事实上,该剧的重点始终放在律政主题上。故事以男主父母之死一案展开,通过主角探析桩桩疑案背后的真相串联起了整个故事[7]。故事一开始,身为法学教授的男主摊上了故意杀人案,律师女主为其辩护,男主首次露面便锒铛入狱的故事情节令人耳目一新。家暴案中,女主的辩护过程向观众清晰地传达了定罪与量刑并不能依道德而定,法律的存在也不是为了大快人心,展现了律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相比于《黑色灯塔》追求出人意料的猎奇案件,《不知东方既白》更侧重于从法律角度对生活化案件进行诠释及律师在法庭上的唇枪舌剑。
第二是宣传意图不同,体现了文化诉求差异。电视剧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作为传播者,制作方需要谨慎地确立电视剧的宣传意图,电视剧宣传意图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诉求表达的差异化。在这两部剧中,《黑色灯塔》更偏向于普法教育,通过剧情的推进对法院文化进行了相关的诉求表达;除了在案件推进过程中进行随机科普外,剧中每一集末尾也设置了普法小课堂。相比之下,《不知东方既白》更注重对律政职场的再现,对律师的职业文化诉求进行了阐述。律师们在侦破案件时,还面临着职场内外的利益博弈,主角唐既白和东方廌作为律师,是保证中国司法体系不枉不纵的维护者,诠释了律师所应达到的职业标准。本剧案件环环相扣,各个案件都为牵涉其中的人设置了二选一选项:坚持正义?还是为了利益妥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现实情况下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有人站在阳光下,有人则选择了黑暗面。作者也借此将现实律政职场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再次剖陈在观众面前:法律正义和商业利益之间究竟孰轻孰重?这种矛盾冲突正是对现今律师行业普遍存在的焦虑、浮躁现象的体现[8]。《黑色灯塔》是普法剧与爱情剧的专业化融合,《不知东方既白》则是律政剧和悬疑剧的戏剧化交汇。前者将抽象冷酷的法律条文代入刑事案件,引导社会对弘扬法律正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让观众不设防地接受剧作中对法院文化的诉求表达;后者则展现了律师们当前面临的真实职场环境,对律师的职业文化诉求进行了影视化表示。
3 经验与启示
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可以为今后律政劇的创作提供经验与启示。首先,两部作品的剧情设置都直击社会痛点,毫不留情地撕碎了一部分人的伪善面具,在叙述故事表象之外,试图探讨其背后形成的原因并寻求规避办法。其次,两部剧的故事都具有很强的悬疑性,但这种悬疑又是基于社会热议现象和热门话题的[9],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带领观众穿越重重迷雾,渐达事件核心,在真相渐渐展露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发现每个事件的真相、每个人物的动机都是扑朔迷离的,给观众带来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迷茫与无助之感。两部剧在艺术手法上都尝试了人物塑造的反套路。《不知东方既白》中,开场3分钟,法学教授唐既白便身陷命案,《黑色灯塔》中女主乔诺冒名顶替姐姐乔雅进入法院实习,这些都与传统的正义人设有所出入,给观众制造了足够的悬念,剧情中也不是所有的律师都能逢案必胜。在思想核心方面,它们所展现的法律真实和人性对抗都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也进一步彰显了律政剧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更让创作者们明白了律政剧应该引导公众树立法律至上的全民信仰,要做好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直观地了解法律人的真实生活。最后,《黑色灯塔》每集末还会有一段3~5分钟的普法常识,形式十分新颖。
当下我们正处于数字监控型社会[10],这些社会现实都是今后律政剧创作可以借鉴的,要让律政剧摆脱国产爱情剧的枷锁,真正“硬”起来。电视媒介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极具社会舆论导向性的传媒介质,电视剧创作要注重品质[11]。律政剧是艺术作品,应该具备艺术效果和故事冲突,同时作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也应该具备相关社会功能,这是艺术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今后国内律政剧要走出情爱的藩篱,找到律政剧和其他类型影视剧的本质区别点,真正实现律政剧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法律效果,既要讲好国人的情感故事,也要讲好能展现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建设与进步,蕴含着社会公共思考的中国故事。
4 结语
电视工作者应立足现实,了解观众真正需要的内容,同时也要注意政治效果。近几年我国律政剧有很大进步,案件叙事上既有叙事性也有反思性,故事做到了起承转合,引人入胜,最终呈现的社会价值也非常明确,通过对犯罪案件的讲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及后续的反思。同时,律政剧选题也愈发真实,敢于将敏感话题还原到荧屏之上,通过对悬疑案件的推理引出观众对话题背后体现出的社会现状的反思。从本文所研究的两部剧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出品的律政剧在核心诉求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性的表达与拍摄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在目前这个网民言论自由的信息时代,各地电视台可以考虑联合出品娱乐性或非娱乐性的电视剧,帮助观众了解各地不同的历史文化,加强各地政治经济交流。我国尚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外交流上仍需努力,本土电视剧的传播可以向其他地区的人民传递我国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也可以为增强我国公民的国家归属感和向心力作出贡献。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电视剧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实现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卢兴.国产电视剧的品质诉求与审美提升探析[J].艺术广角,2013(1):21.
[2] 雷澳佳.浅析电影《驿·路》中人性的隐恶[J].戏剧之家,2019(23):109,111.
[3] 李博洋.“焦虑”展示与精神抚慰——论康洪雷电视剧作品的精神价值诉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1-33.
[4] 雷澳佳.浅谈电影《釜山行》中人性的两个对立面[J].汉字文化,2019(10):93-94.
[5] 匡国钰.影视作品的法治宣传功能及应用——以《少年的你》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4):26-29.
[6] 郑光耀.中美职业类电视剧叙事艺术区别探析——以《杜拉拉升职记》和《傲骨贤妻》为例[J].声屏世界,2016(4):66-68.
[7] 刑慕尧,李让,杨萍.中国法律题材电视剧创作建议[J].艺术科技,2020,33(4):1-5.
[8] 刘昕瑶.匿名社交软件对大学生社交活动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15):255-256.
[9] 袁宇晶.中韩家庭伦理电视剧的演绎对比研究——以《小欢喜》和《请回答1988》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6):55-58.
[10] 阮立.新闻、数字公民与数据监控[J].东南传播,2018(08):75-77.
[11] 熊瑛,黄同予,刘倩,等.受众视角下的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J].艺术评鉴,2019(17):163-164.
作者简介:刘畅(2000—),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冯琪舒(2001—),女,江苏泰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徐帆(2001—),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魏子淇(2000—),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孙华阳(2001—),男,江苏邳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指导老师:林若野
关键词:国产电视剧;律政剧;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03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视剧市场日益庞大,电视剧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向往,对电视剧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提升与国内受众喜好和需求的发展,国产律政剧在数量与质量上均有了较大提升。作为现实社会镜像的律政剧不仅展现了法律人士的专业工作,还折射出了社会价值观念,在诉求表达方面也呈现出诸多异同。本文以《黑色灯塔》和《不知东方既白》两部作品为例,比较律政剧的核心表达诉求,探讨其在情感、价值、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异同。
1 电视剧核心诉求的理论意涵
“诉求”指广告通过媒介向目标受众诉说,以期达到所期望的反应,是制定某种道德、动机、认同,或说服受众去做某件事的理由。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的一部分,电视剧可以直接折射当下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复杂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整体社会文化,其外部维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爱情观、家庭观等[1]。电视剧的诉求是指在电视剧的制作与拍摄中,为了满足人们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的思维方式和观影需求,符合人们不断提高的鉴赏能力而需要达到的要求。
作为视像叙述的表达,电视剧中矛盾冲突的尖锐性、人物性格发展的戏剧性、审美趣味的世俗性和价值观的传达都有赖于对电视剧诉求的表达与展现。当下的电视诉求表达有矛盾冲突、情节设置与影像语言三种基本方式。首先是矛盾冲突。冲突是故事的灵魂,电视剧中呈现的矛盾冲突本质上是对生活中冲突的反映和再现,所以理解、把握生活的真谛是发掘和确立冲突的关键所在。其次是情节设置。任何故事中情感的宣泄、矛盾冲突的展开都需要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步体现,对重视司法过程、传递法律信念的律政剧而言,情节更是其不可忽视的叙事要素。最后是影像语言。电视剧作为一门影像艺术,依靠视听语言完成叙事,好的影像语言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故事的情感,也能通过一些特定的画面与声音效果对情感表达起到烘托作用。
电视剧诉求表达不仅具有艺术文化意涵,精神价值诉求和娱乐消费诉求也是电视剧诉求表达的重要组成。精神价值诉求源自观众的情感需要,包括情感诉求、心理诉求、文化诉求、现实诉求、公益诉求等。电视剧艺术是对人的主题的反映,电视剧的精神价值诉求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利用意识形态的隐性在场,让受众群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认识、接受它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并与其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对自身艺术审美、精神品格、文化品位及道德情操的重塑或升华。用艺术手段表达真实生活才是现实主义的真谛[2]。律政剧的社会功能安抚了处于社会公正盲区的人们,向社会大众传播了正确的法律本体观,在潜移默化中将对法律和公平的信仰传输出去。电视剧的娱乐消费诉求则是出于经济动机,包括互动诉求、视觉诉求和娱乐诉求等。电视剧属于大众文化范畴,追求商业利益是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3]。作为商业手段的一种,电视剧除了需要关注自身精神内涵,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观众是电视剧的消费者,电视剧在创作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偏向,满足消费者需求,不可逆而行之,如此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最优位置。
电视剧的精神诉求与消费诉求共同构成其核心诉求,借助三种形式得以充分展示。而律政剧中,电视剧的核心诉求有其独特风格。本文对《黑色灯塔》和《不知东方既白》这两部作品的矛盾冲突、情节设置及影像语言3个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其内在精神诉求与消费诉求,通过对表达诉求的分析,为律政剧提供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2 诉求表达方面的异同
本文选取的两部影视剧是近年来大众讨论较多的律政剧。《黑色灯塔》讲述了法院的实习生乔诺在观摩了法官们抽丝剥茧揪出凶手的过程后,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法官的故事;《不知东方既白》讲述了法律系教授唐既白为调查其父死因真相被迫入狱,并联手律界精英东方廌,在残酷的律政斗争中严守法律信念,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故事。两部剧诉求表达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反映了剧本身和观众共同的情感需要,包括情感诉求与价值诉求。电视剧一方面要进行文艺创造,另一方面也要迎合观众以占据市场,这也是两部律政剧在诉求表达上存在共同之处的主要原因。
2.1 情感价值的共同之处
第一是人物关系传达情感诉求相同。电视剧艺术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显现,在凸显情感表达诉求上,人物关系的设置尤为重要,简单的人物设置加上饱满的人物性格更容易在情感表达上引起观众共鸣。在这两部律政剧中,人物走向都极致且挣扎,正如东野圭吾在小说《白夜行》中所说:一边是罪,一边是爱;一边是黑,一边是白;一边是正,一边是邪;一边是显,一边是隐。无论哪种抉择,都没有绝对而言,只有相对之说[4]。《黑色灯塔》中被称为“金钱律师”的魏宇泰,在面临良心的拷问时,也会在名利和公正的抉择中徘徊;《不知东方既白》中的唐既白,在剧中看似心思缜密实则毒舌犀利,步步为营,他忍辱负重,在拨开“云雾”之前挣扎地活在阴影中。这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变化体现为电视剧艺术中人物性格的戏剧冲突,在价值观传达的诉求中反映出了多元化,能使大众对人物角色本质产生不同的看法与见解,人物的性格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人为主题向观众表达了情感诉求,可以引起感情表达上的共鸣。而情感诉求是为了表达价值诉求而服务,观众情感表达上的共鸣也暗含了价值观上的共通。
第二是情节设置暗含价值诉求相同。影视作品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在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应该承担起法治宣传的作用[5]。同为都市律政行業剧,两剧在价值观传达上是相同的,即尊重司法正义。《黑色灯塔》中多次提到,谨以此片向为政法事业奉献毕生的人士们致敬;而《不知东方既白》里面唐既白也经常说“律师的良心就是社会的良心”,虽然片中也穿插了不少男女主的感情戏,但侧重点还是在携手寻找真相,探讨各种社会恶性事件背后的成因并寻求规避可能性上。电视剧艺术创作的背后是社会责任担当,两部剧的案件取材均反映了社会现实,通过对各种恶性事件的刻画,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6],引导观众审视社会现实并探究其原因,从而反省自身,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反思。两剧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看到了律师和法官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所做出的努力,契合观众的价值诉求。 2.2 情感价值不同点
受拍摄手法、角度、宣传意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内陆制作的律政剧在最终呈现时也体现出了诸多方面的不同。
第一是案件存在风格差异,展示的现实诉求不同。《黑色灯塔》的案件基于现实,同时是脱离现实的影视化表达,其建立在观众追求新鲜、刺激的基础上,符合影视作品迎合消费者审美偏向的创作特征,展现了小概率个案。该剧着重展现了主人公作为青年法律工作者的成长,以实习书记员的角度真实呈现了以法院为中心的司法体系内各机关相互配合,探求真相的过程,例如,剧中涉嫌强奸公司女董事的被告前期看似十恶不赦,但随着真相一步步被揭开,观众才发现一切竟是女董事自导自演。如果仅看剧名,《不知东方既白》也许会被误认为是打着律政旗号的言情剧,毕竟如今电视剧市场中各种题材的爱情类网剧占据了爱情主流类型剧的半壁江山,但事实上,该剧的重点始终放在律政主题上。故事以男主父母之死一案展开,通过主角探析桩桩疑案背后的真相串联起了整个故事[7]。故事一开始,身为法学教授的男主摊上了故意杀人案,律师女主为其辩护,男主首次露面便锒铛入狱的故事情节令人耳目一新。家暴案中,女主的辩护过程向观众清晰地传达了定罪与量刑并不能依道德而定,法律的存在也不是为了大快人心,展现了律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相比于《黑色灯塔》追求出人意料的猎奇案件,《不知东方既白》更侧重于从法律角度对生活化案件进行诠释及律师在法庭上的唇枪舌剑。
第二是宣传意图不同,体现了文化诉求差异。电视剧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作为传播者,制作方需要谨慎地确立电视剧的宣传意图,电视剧宣传意图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诉求表达的差异化。在这两部剧中,《黑色灯塔》更偏向于普法教育,通过剧情的推进对法院文化进行了相关的诉求表达;除了在案件推进过程中进行随机科普外,剧中每一集末尾也设置了普法小课堂。相比之下,《不知东方既白》更注重对律政职场的再现,对律师的职业文化诉求进行了阐述。律师们在侦破案件时,还面临着职场内外的利益博弈,主角唐既白和东方廌作为律师,是保证中国司法体系不枉不纵的维护者,诠释了律师所应达到的职业标准。本剧案件环环相扣,各个案件都为牵涉其中的人设置了二选一选项:坚持正义?还是为了利益妥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现实情况下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有人站在阳光下,有人则选择了黑暗面。作者也借此将现实律政职场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再次剖陈在观众面前:法律正义和商业利益之间究竟孰轻孰重?这种矛盾冲突正是对现今律师行业普遍存在的焦虑、浮躁现象的体现[8]。《黑色灯塔》是普法剧与爱情剧的专业化融合,《不知东方既白》则是律政剧和悬疑剧的戏剧化交汇。前者将抽象冷酷的法律条文代入刑事案件,引导社会对弘扬法律正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让观众不设防地接受剧作中对法院文化的诉求表达;后者则展现了律师们当前面临的真实职场环境,对律师的职业文化诉求进行了影视化表示。
3 经验与启示
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可以为今后律政劇的创作提供经验与启示。首先,两部作品的剧情设置都直击社会痛点,毫不留情地撕碎了一部分人的伪善面具,在叙述故事表象之外,试图探讨其背后形成的原因并寻求规避办法。其次,两部剧的故事都具有很强的悬疑性,但这种悬疑又是基于社会热议现象和热门话题的[9],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带领观众穿越重重迷雾,渐达事件核心,在真相渐渐展露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发现每个事件的真相、每个人物的动机都是扑朔迷离的,给观众带来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迷茫与无助之感。两部剧在艺术手法上都尝试了人物塑造的反套路。《不知东方既白》中,开场3分钟,法学教授唐既白便身陷命案,《黑色灯塔》中女主乔诺冒名顶替姐姐乔雅进入法院实习,这些都与传统的正义人设有所出入,给观众制造了足够的悬念,剧情中也不是所有的律师都能逢案必胜。在思想核心方面,它们所展现的法律真实和人性对抗都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也进一步彰显了律政剧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更让创作者们明白了律政剧应该引导公众树立法律至上的全民信仰,要做好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直观地了解法律人的真实生活。最后,《黑色灯塔》每集末还会有一段3~5分钟的普法常识,形式十分新颖。
当下我们正处于数字监控型社会[10],这些社会现实都是今后律政剧创作可以借鉴的,要让律政剧摆脱国产爱情剧的枷锁,真正“硬”起来。电视媒介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极具社会舆论导向性的传媒介质,电视剧创作要注重品质[11]。律政剧是艺术作品,应该具备艺术效果和故事冲突,同时作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也应该具备相关社会功能,这是艺术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今后国内律政剧要走出情爱的藩篱,找到律政剧和其他类型影视剧的本质区别点,真正实现律政剧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法律效果,既要讲好国人的情感故事,也要讲好能展现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建设与进步,蕴含着社会公共思考的中国故事。
4 结语
电视工作者应立足现实,了解观众真正需要的内容,同时也要注意政治效果。近几年我国律政剧有很大进步,案件叙事上既有叙事性也有反思性,故事做到了起承转合,引人入胜,最终呈现的社会价值也非常明确,通过对犯罪案件的讲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及后续的反思。同时,律政剧选题也愈发真实,敢于将敏感话题还原到荧屏之上,通过对悬疑案件的推理引出观众对话题背后体现出的社会现状的反思。从本文所研究的两部剧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出品的律政剧在核心诉求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性的表达与拍摄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在目前这个网民言论自由的信息时代,各地电视台可以考虑联合出品娱乐性或非娱乐性的电视剧,帮助观众了解各地不同的历史文化,加强各地政治经济交流。我国尚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外交流上仍需努力,本土电视剧的传播可以向其他地区的人民传递我国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也可以为增强我国公民的国家归属感和向心力作出贡献。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电视剧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实现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卢兴.国产电视剧的品质诉求与审美提升探析[J].艺术广角,2013(1):21.
[2] 雷澳佳.浅析电影《驿·路》中人性的隐恶[J].戏剧之家,2019(23):109,111.
[3] 李博洋.“焦虑”展示与精神抚慰——论康洪雷电视剧作品的精神价值诉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1-33.
[4] 雷澳佳.浅谈电影《釜山行》中人性的两个对立面[J].汉字文化,2019(10):93-94.
[5] 匡国钰.影视作品的法治宣传功能及应用——以《少年的你》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4):26-29.
[6] 郑光耀.中美职业类电视剧叙事艺术区别探析——以《杜拉拉升职记》和《傲骨贤妻》为例[J].声屏世界,2016(4):66-68.
[7] 刑慕尧,李让,杨萍.中国法律题材电视剧创作建议[J].艺术科技,2020,33(4):1-5.
[8] 刘昕瑶.匿名社交软件对大学生社交活动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15):255-256.
[9] 袁宇晶.中韩家庭伦理电视剧的演绎对比研究——以《小欢喜》和《请回答1988》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6):55-58.
[10] 阮立.新闻、数字公民与数据监控[J].东南传播,2018(08):75-77.
[11] 熊瑛,黄同予,刘倩,等.受众视角下的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J].艺术评鉴,2019(17):163-164.
作者简介:刘畅(2000—),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冯琪舒(2001—),女,江苏泰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徐帆(2001—),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魏子淇(2000—),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孙华阳(2001—),男,江苏邳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指导老师:林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