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山,是广州市东山区原属市的一个老行政区,1917年民国政府即在此设区公所,1951年称大东区,次年改称东区,1961年始称东山区。直到前几年,广州市行政区调整撤并,东山区因与越秀区合并,才被取消。而东山一名,则源于此地的东山岗和明代始建、清代重修的东山庙。
我对东山的认识,始自上世纪60年代读中学的时候,但真正开始熟悉它,是在70年代以后。那时,这里也称得上是广州商业比较繁华的地段,有一幢百货大楼,就在东山口南面的署前路边上。百货大楼过去几步远,便是十字路口,往东是庙前直街,一条百十米的小街而已。往西叫庙前西街,也不长。直去是龟岗大马路,说是大马路,其实也是一条小街,有点儿坡度,两旁有些卖鞋、服装类的小商店,坡顶是东山酒家。十字路口拐角的地方,有一家新华书店。在庙前直街,有一家老照相馆比较有名气,我们全家曾经在那儿照过相,其他店铺的门面则都很小。这就是那时东山口一带的大致情况,到现在也变化不大。
广州有所谓“西关小姐,东山少爷”一说,原因是从前西关商业繁华,富人较多,而东山则住的官府要员居多。两处的建筑似乎也因此风格不同,那边老广州的传统建筑,俗称“西关大屋”比较集中,这边则是漂亮的西式楼房、别墅四处散布。庙前西街36号,就是毛泽东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原是一幢二层楼的别墅,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住二楼,肖楚女和沈雁冰住一楼。
东山在广州显得重要,主要由于广东省委、广州军区和广州铁路局等大机关的驻地分布在这一带。也因为这样,过去到东百逛街,倒不时可以见到些不错的女子,西关那边反而见到的很少。因为东山一带北方来的人多,北方籍的女孩,一般比广州本地人长得俏些。当然,南方女孩也有优点,就是身材比较娇小玲珑,只是模样要比北方输一些,所以那时的年轻人,骑自行车常常用“后面追死人,前面吓死人”调侃。现在这种情形当然变了,即使东山这一带,怕也是难见到漂亮女子的身影了,她们哪还会在这么个老旧的街区走动呢。
我对东山的感情很复杂。上世纪70年代在省电影公司人事科负责员工学习的那段时间,我经常要骑自行车到文化厅汇报、开会。文化厅机关所在地,就在东山培正一横路8号,离上述地方很近,和省委大院只隔着一条河涌,是一栋三层半的旧楼房。1991年到1993年,中间有两年时间,我从电影处副处长的任上,抽调到了文化厅负责全省文化系统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担任厅职改办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所以每天要到文化厅上班。评定工作结束后,我被正式调入文化厅,任办公室主任,两年后调到业务处任处长。2001年,文化厅搬离东山。加起来,我在东山一共工作了10年时间,经历了文化厅在此地时的6任厅长。
最先是李雪光,那时还叫文化局长。他从行署领导的岗位调来,担任局长的时间不短,不过我没和他直接打过交道。他当局长的时候,曾有段时间,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和戏剧家李门都当过副局长。接下来是郑达厅长,他长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之前担任文化厅的副厅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身也有创作经历。因为他夫人在电影公司的缘故,我们虽直接接触不多,但互相比较熟悉,他去世前还赠给我一本自己写的书,是位很好的老领导。大概是在他当厅长时,我被文化厅选为了后备干部。唐瑜接郑达班当厅长时,我还没调到文化厅,但彼此知道。他属于比较喜欢文学艺术的领导,任职期间经常写些散文在报刊发表,文字很干净利落。他的任上,广东创办了现代舞团,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后来他调到省文联当了书记,还亲自打过电话给我,非常热情和诚恳地动员我加入作家协会,我因为一直没有松口,一直有内疚。唐瑜之后,是郑泽才厅长,我跟他很熟,我还在电影公司时,大家就相识了。他很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对我一直比较关注和器重。正是在他当厅长的时候,我被调到了文化厅当办公室主任。这是一位办事严谨,作风扎实,对待下属十分客气的领导,很看重机关的文字水平。我常对人说,郑厅长在任时,对全省文化工作有两个大贡献,一个是在他的主持下,文化厅制订了一个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的20年规划,这在全国是一个创举,对推动当时的全省文化事业发挥了大作用。另一个,是他到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当主任后,牵头提议人大制订一个广东文化事业发展的决议,因我当时在担任厅办公室主任,起草的工作就交给了我。记得,为修改文稿我去了人大两次,对包括他在内的,教科文卫几位老领导那种严谨认真,用心推敲,几乎是字斟句酌的工作态度,印象极深。以人大决议推动地方文化事业,这种做法当时在全国也是一个先例,后来各省都纷纷来向广东要这份决议作参考。
之后的两位厅长分别是阎宪奇和曹淳亮。曹淳亮是2000年3月才从羊城晚报社长任上调来的,一年后就将文化厅从东山迁出。
副厅长当中,我打交道较多,印象也较深的有几位。其中王健认识得很早。她是广州军区单副政委的夫人,在文化厅一直负责人事工作。过去人事工作划归在政治处,所以又负责学习教育,因此我们相识很早。不过,我到厅机关工作后,她已离休,但还一直关心我,好多年后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外面有事,忽然接到她一个电话,关切地询问了我的近况,让我很是感动。张岳群副厅长,我就认识得更早了,我在电影公司时,他是文化器材供应站(省演出公司前身)站长,他的单位和电影公司只隔着一道墙,因为员工少,听文件传达和学习,几乎都是和电影公司一起的。这是位精明能干,平易近人的领导,记得当副厅长后,还专门找过我到他办公室,征询关于电影工作政策把握的一些意见。薛连山副厅长也是我在电影公司时,进大学读书前后认识的,当时他还是处长,为人性情比较温和。
在文化厅的老处长当中,我最熟悉,也最敬重的两位是黄坚毅和吴发则。他们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很强。其中黄坚毅在70年代末到电影公司蹲点时,就对我十分关心和看重。
厅职改办原先的办公室,是设在厅办公大楼对面一栋楼房的底层,靠近楼梯,楼上则是厅的另外两个部门。几个工作人员也都是从厅下属单位临时抽调的。办公室陈设简陋,就几张破旧桌椅和两张沙发。一年当中,职改办大约只有半年是忙的,另半年比较清闲,有两个月甚至基本无事可做,因此大家可来可不来,我也不强求。但我自己是每日必到的,骑着辆破旧自行车,没什么事做,就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静静地看书。
我心里清楚,路过我办公室门口的人,那时大概都会以一种异样的眼光朝我这边望,那意思仿佛在说,他们弄不明白,一个文化厅曾经的培养对象,系统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如今为什么情愿待在这样的地方消磨时光。我不在乎这样的目光,索性常常打开办公室的门,让别人把我无事清闲的状况看个透彻。他们哪知道,我是在拼命地撷取知识养分,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很多的书。
职改快结束时,办公室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办公地点也移到了厅办公大楼底层的图书室。那间图书室本来已经很挤,里头光线又差,给我们腾出的地方,也就两平方的样子,仅够对摆两张桌子,我们每天是在又挤又暗的条件下办公。但即便无事,我还是每日照例来到这里,工作之余,继续我的读书生活。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体会如何,我自己的情况是,凡过去的一些经历,越是顺利的阶段,我似乎越没留下什么特别感受深的东西;相反,越是艰难困苦,我对逝去那段岁月的怀念反而会越深。我对东山的复杂情感,多半就和那两年的职改工作经历相关,它连着我性格中崇尚知识和自由,喜爱梅花淡雅清香品格的那种追求。
当然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离开厅办公室主任岗位,到业务处当处长的那几年,我的办公室又回到了厅办公楼的底层,而且是最潮湿,光线最不好的一间,冬天冷气逼人。就是在那间办公室,我开始了对两个研究方向的努力,一个是文化产业,一个是历史文化,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时,中国文化报的广东记者站就设在厅机关大楼附近,站里仅有的两位编辑和我来往很多,我也不断给他们写稿。站长曾是解放军报社的资深编辑,退了休,本身写小说、杂文,还出了书。他尤其喜欢和我接触,喜欢我写的稿,我们不时会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因为他是北京人,所以那段时间,我们在一起喝的总是二锅头。记得一次是在“白云仙馆”里面的竹林丛中,大家围坐在简易的露天餐桌旁,开怀畅饮、谈兴大发。
唉,那样的一些日子如果能够重来,该会多有意思。
我对东山的认识,始自上世纪60年代读中学的时候,但真正开始熟悉它,是在70年代以后。那时,这里也称得上是广州商业比较繁华的地段,有一幢百货大楼,就在东山口南面的署前路边上。百货大楼过去几步远,便是十字路口,往东是庙前直街,一条百十米的小街而已。往西叫庙前西街,也不长。直去是龟岗大马路,说是大马路,其实也是一条小街,有点儿坡度,两旁有些卖鞋、服装类的小商店,坡顶是东山酒家。十字路口拐角的地方,有一家新华书店。在庙前直街,有一家老照相馆比较有名气,我们全家曾经在那儿照过相,其他店铺的门面则都很小。这就是那时东山口一带的大致情况,到现在也变化不大。
广州有所谓“西关小姐,东山少爷”一说,原因是从前西关商业繁华,富人较多,而东山则住的官府要员居多。两处的建筑似乎也因此风格不同,那边老广州的传统建筑,俗称“西关大屋”比较集中,这边则是漂亮的西式楼房、别墅四处散布。庙前西街36号,就是毛泽东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原是一幢二层楼的别墅,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住二楼,肖楚女和沈雁冰住一楼。
东山在广州显得重要,主要由于广东省委、广州军区和广州铁路局等大机关的驻地分布在这一带。也因为这样,过去到东百逛街,倒不时可以见到些不错的女子,西关那边反而见到的很少。因为东山一带北方来的人多,北方籍的女孩,一般比广州本地人长得俏些。当然,南方女孩也有优点,就是身材比较娇小玲珑,只是模样要比北方输一些,所以那时的年轻人,骑自行车常常用“后面追死人,前面吓死人”调侃。现在这种情形当然变了,即使东山这一带,怕也是难见到漂亮女子的身影了,她们哪还会在这么个老旧的街区走动呢。
我对东山的感情很复杂。上世纪70年代在省电影公司人事科负责员工学习的那段时间,我经常要骑自行车到文化厅汇报、开会。文化厅机关所在地,就在东山培正一横路8号,离上述地方很近,和省委大院只隔着一条河涌,是一栋三层半的旧楼房。1991年到1993年,中间有两年时间,我从电影处副处长的任上,抽调到了文化厅负责全省文化系统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担任厅职改办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所以每天要到文化厅上班。评定工作结束后,我被正式调入文化厅,任办公室主任,两年后调到业务处任处长。2001年,文化厅搬离东山。加起来,我在东山一共工作了10年时间,经历了文化厅在此地时的6任厅长。
最先是李雪光,那时还叫文化局长。他从行署领导的岗位调来,担任局长的时间不短,不过我没和他直接打过交道。他当局长的时候,曾有段时间,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和戏剧家李门都当过副局长。接下来是郑达厅长,他长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之前担任文化厅的副厅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身也有创作经历。因为他夫人在电影公司的缘故,我们虽直接接触不多,但互相比较熟悉,他去世前还赠给我一本自己写的书,是位很好的老领导。大概是在他当厅长时,我被文化厅选为了后备干部。唐瑜接郑达班当厅长时,我还没调到文化厅,但彼此知道。他属于比较喜欢文学艺术的领导,任职期间经常写些散文在报刊发表,文字很干净利落。他的任上,广东创办了现代舞团,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后来他调到省文联当了书记,还亲自打过电话给我,非常热情和诚恳地动员我加入作家协会,我因为一直没有松口,一直有内疚。唐瑜之后,是郑泽才厅长,我跟他很熟,我还在电影公司时,大家就相识了。他很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对我一直比较关注和器重。正是在他当厅长的时候,我被调到了文化厅当办公室主任。这是一位办事严谨,作风扎实,对待下属十分客气的领导,很看重机关的文字水平。我常对人说,郑厅长在任时,对全省文化工作有两个大贡献,一个是在他的主持下,文化厅制订了一个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的20年规划,这在全国是一个创举,对推动当时的全省文化事业发挥了大作用。另一个,是他到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当主任后,牵头提议人大制订一个广东文化事业发展的决议,因我当时在担任厅办公室主任,起草的工作就交给了我。记得,为修改文稿我去了人大两次,对包括他在内的,教科文卫几位老领导那种严谨认真,用心推敲,几乎是字斟句酌的工作态度,印象极深。以人大决议推动地方文化事业,这种做法当时在全国也是一个先例,后来各省都纷纷来向广东要这份决议作参考。
之后的两位厅长分别是阎宪奇和曹淳亮。曹淳亮是2000年3月才从羊城晚报社长任上调来的,一年后就将文化厅从东山迁出。
副厅长当中,我打交道较多,印象也较深的有几位。其中王健认识得很早。她是广州军区单副政委的夫人,在文化厅一直负责人事工作。过去人事工作划归在政治处,所以又负责学习教育,因此我们相识很早。不过,我到厅机关工作后,她已离休,但还一直关心我,好多年后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外面有事,忽然接到她一个电话,关切地询问了我的近况,让我很是感动。张岳群副厅长,我就认识得更早了,我在电影公司时,他是文化器材供应站(省演出公司前身)站长,他的单位和电影公司只隔着一道墙,因为员工少,听文件传达和学习,几乎都是和电影公司一起的。这是位精明能干,平易近人的领导,记得当副厅长后,还专门找过我到他办公室,征询关于电影工作政策把握的一些意见。薛连山副厅长也是我在电影公司时,进大学读书前后认识的,当时他还是处长,为人性情比较温和。
在文化厅的老处长当中,我最熟悉,也最敬重的两位是黄坚毅和吴发则。他们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很强。其中黄坚毅在70年代末到电影公司蹲点时,就对我十分关心和看重。
厅职改办原先的办公室,是设在厅办公大楼对面一栋楼房的底层,靠近楼梯,楼上则是厅的另外两个部门。几个工作人员也都是从厅下属单位临时抽调的。办公室陈设简陋,就几张破旧桌椅和两张沙发。一年当中,职改办大约只有半年是忙的,另半年比较清闲,有两个月甚至基本无事可做,因此大家可来可不来,我也不强求。但我自己是每日必到的,骑着辆破旧自行车,没什么事做,就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静静地看书。
我心里清楚,路过我办公室门口的人,那时大概都会以一种异样的眼光朝我这边望,那意思仿佛在说,他们弄不明白,一个文化厅曾经的培养对象,系统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如今为什么情愿待在这样的地方消磨时光。我不在乎这样的目光,索性常常打开办公室的门,让别人把我无事清闲的状况看个透彻。他们哪知道,我是在拼命地撷取知识养分,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很多的书。
职改快结束时,办公室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办公地点也移到了厅办公大楼底层的图书室。那间图书室本来已经很挤,里头光线又差,给我们腾出的地方,也就两平方的样子,仅够对摆两张桌子,我们每天是在又挤又暗的条件下办公。但即便无事,我还是每日照例来到这里,工作之余,继续我的读书生活。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体会如何,我自己的情况是,凡过去的一些经历,越是顺利的阶段,我似乎越没留下什么特别感受深的东西;相反,越是艰难困苦,我对逝去那段岁月的怀念反而会越深。我对东山的复杂情感,多半就和那两年的职改工作经历相关,它连着我性格中崇尚知识和自由,喜爱梅花淡雅清香品格的那种追求。
当然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离开厅办公室主任岗位,到业务处当处长的那几年,我的办公室又回到了厅办公楼的底层,而且是最潮湿,光线最不好的一间,冬天冷气逼人。就是在那间办公室,我开始了对两个研究方向的努力,一个是文化产业,一个是历史文化,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时,中国文化报的广东记者站就设在厅机关大楼附近,站里仅有的两位编辑和我来往很多,我也不断给他们写稿。站长曾是解放军报社的资深编辑,退了休,本身写小说、杂文,还出了书。他尤其喜欢和我接触,喜欢我写的稿,我们不时会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因为他是北京人,所以那段时间,我们在一起喝的总是二锅头。记得一次是在“白云仙馆”里面的竹林丛中,大家围坐在简易的露天餐桌旁,开怀畅饮、谈兴大发。
唉,那样的一些日子如果能够重来,该会多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