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主阵地。因高中学生学科数目多,学习任务重,教师应当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努力克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模式化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开拓更深层次的知识面,从而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94-02
  广东省的高中学子,如在文理分科时,选择了文科,在3+文综的高考模式下,文综是大头(占300分),正所谓得文综者得高考,而历史是文综的必考科目,独占100分,占文综的三分之一强,因此历史科分数的高低对于高考成功与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每一位历史老师任重而道远!我们都希望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在短短40分钟内及时把握、平衡和协调好各种教育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学习并掌握牢固地知识,并且能够在高考这个战场上能活学活用,取得成功,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经过四年高中(两年高三)的摸索实践,本人对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有作如下的浅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中学生的学习往往需要兴趣的指导,学生只有对历史课程有了兴趣,才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日常的授课中,我发现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学生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每当在历史课上讲到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时,平常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认真听课了,甚至还能够认真思索教师的问题并试着回答。例如讲到《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时,先用投影仪放出秦始皇的画像,引起学生的注意,再播放出秦统一六国的片段,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了他们急于学习本课的兴趣,唤起了学习欲望,然后再引入新课,就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求历史知识奥秘的兴趣。
  二、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提出质疑,用于探索,从而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历史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地发言和讨论,从而加深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体验和理解。历史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丰富的历史相关资料和信息,比如说以纪录片、图片、故事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历史教学转变为艺术教学,更加吸引學生的课堂注意力,实现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计严谨的课堂结构,有效利用课堂40分钟
  课堂结构的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首先是教师要吃透教材,能宏观把握教材。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四、加强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历史课堂是否“高效”,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课堂检测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检测,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巩固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鉴别历史经验和教训在现实中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历史学科从纵向看,具有时间的连接性;从横向看,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因此,教师可以以一个时间点或历史事件为基点,让学生画出与此相关的联系图,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因果关系,标注重点事件的标志等,以此来完善知识体系。学生做题的准确程度是对高效课堂“高效”与否的评判,教师对学生做题情况要及时反馈、点拨和矫正,以提高学生能力,升华学生认识,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不断自我提升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首先是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课前要反思,课后更要反思。可以反思该课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此外,单元考试后要进行单元反思,期中、期末考试后要进行期中、期末反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既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又可以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其次是学生养成反思习惯,老师必须指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尤其是每次练习每次考试后都要进行认真反思,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让自己学会学习,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让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进行得扎实有效,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也远非上述的几点,它涉及各个方面,既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责任重大的一线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打造出高中历史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婵芳.《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陈文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考试周刊,2010.
其他文献
论经济林果树在水土保持中的相关效益鲁会玲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这一古老话题,伴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全过程,直到近几十年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受害面积占国土
为了从整体上了解坝体位移规律,提高监测资料的分析效率,借助Delphi开发环境,提出了一种运用TChart控件来实现大坝三维位移场可视化以及交互操作的有效手段.即将大坝位移测点及监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通过对当前高职教育政策和文件的研究,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提出了“一图两册一库”教学法,简称“TCK”教学法。《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TCK”教学法旨在以“保底、适度、会用”为主线,引导课程内容的改革与纳新,促进“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通过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穿插渗透结合,切实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
试验结果表明,信德瑞对土壤有良好的保湿作用,可以促进菊花健壮生长,明显推迟和减少菊花植株的萎蔫时间和株数,三种处理:①常量:每升土中加信德瑞1.5克;②倍量:每升土中加信德瑞3.0克;③对照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人就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合作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96-02  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分
山东省昌邑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端,北濒莱州湾。北部沿海30.83万亩耕地处于盐碱地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0%。主要为潮土和滨海盐化潮土,含盐量0.08%~0.3%,高的可达1%,严重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大棚蔬菜生
介绍了自制教具在弥补教具和经费不足,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及锻炼师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并就如何制作好教具进行了阐述。
虎林县果树生产特点及发展前景常晓燕何玉红刘玉波近几年黑龙江省虎林县的果树生产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到1995年底全县果树总面积达到6000余亩,产量1700吨,产值420万元,果树生产的形势是
【摘要】计算机专业是高校开设的比较重要的专业之一。语言类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类课程,为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计算机专业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大国工匠铸就中国梦”。高校教师进行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于计算机专业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 语言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摘要】自学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语文自学能力对语文的学习更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学习语文、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至关重要。它既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还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