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l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院校的科学化管理对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何采用更合理的机制来保障实验室安全成为实验室建设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和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两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科学管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种专业人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作为各种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对高校的扶持力度,高校教育经费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更是尤为重视,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得以新建和扩建,但随之而来的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2008年3 月江苏省某高校动力楼大火、同年11月北京市某高校食品学院大楼火灾、次年7月浙江省某高校女博士CO中毒身亡等安全事故,均造成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特别是自从“8·12”天津港危化品特大爆炸事故发生之后,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引起了高校自身、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当下这种全国都注重安全管理的情景下,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体系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推动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结合作者平时的工作经验,我认为主要应该从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和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两方面来做好当下的实验室安全工作。
  一、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
  从广义上来说,安全文化就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安全文化就是运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文艺、安全文学等文化手段开展的安全活动。实验室文化安全建设不光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须、必要因素。而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主要应该从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这方面来下功夫。
  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对实验室安全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来预知危险活动。要通过安全教育与宣传,为全体师生提高实验室安全新观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和安全信念,并因此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按照要求进行试验。具体来说,可以举办安全文化讲座,实验室评比,实验室安全检查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同时,还要做好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要对实验室统一制作门牌和标识,发放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展板。还要为涉及化学试剂的学生配备基本的实验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耐酸碱防护手套等。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安全学生手册》、《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等课程与文件。
  二、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
  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往往存在着交叉管理的问题。大多数高校是由校办、保卫处、国资处等多个部门来共同负责。虽然说这样管理可以照顾到各个处室工作侧重点各有不同,比如保卫处主抓消防和治安,国资处的工作重点是危险物品的申购、使用以及存放和废旧试剂处理等工作,但同时也容易出现部分管理职责交叉重复的现象,造成管理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从学校方面来说,缺少对校园安全整体设计与统筹考虑,难以形成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因此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尤为重要。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我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校、院、实验室三级管理制度,对全校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此外,学校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工作委员会,进行专门管理。考虑到实际工作情况,建议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在国资处下设办公室。还要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以及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还要严格化学品购买审批制度。各实验室购买学校所需化学品,需通过国资处审核通过,方能购买使用,国资处要严格把控化学品的来源、种类、数量等相关信息,实现对化学品的精细化管理。
  三、结语
  高等院校的科学化管理对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何采用更合理的机制来保障实验室安全成为实验室建设的重大课题。通过平时工作的观察和总结,我发现实验室安全工作往往需要全校统筹安排,各个部门及院系通力合作,因此也提醒我们需把这项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随着国家对高校实验室投资的进一步加大,国家日益注重安全管理,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实验室安全体系,是各个高校所面临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项具体、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在认清当前形势的情况下,我们要改进工作作风,不惧怕繁琐和琐碎,完善管理方法和制度,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吸取其他高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更好的发挥实验室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贾贤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193~195
  [2]武晓峰,闻星火.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81~87
  [3]李丁,曹沛,王萍,赵建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274-277
  [4]李恩敬.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98-200
  [5]林卫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对策创新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4:156~158
其他文献
近期,九州通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苏鱼跃集团共同兴建器械物流中心项目启动会在鱼跃集团顺利召开。
【摘 要】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过程。教学中,不能把数学当做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以“体验”为载体,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情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充分的自主探究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在精彩的互动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建构,在丰富的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使他们在获取知识、拓展认知结构的同时,更多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关键词】体验;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
<正>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就是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处理教材,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和创新能力。一、用爱唤醒爱,用真心唤醒真心"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
据美国《MMH》杂志近期报道,近年来,随着美国机器人数字化技术和工艺的日益成熟,其应用成本低于人工成本的拐点正在到来。这对美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物流领域将由此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的时代,也是要求教育实现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的信息化离不开现代教育资源的建设,包括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教学内容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的教育体系。把信息技术视为发展教育必须凭借的手段与条件,是现代教育与此前任何时期教育迥乎不同的显著特征。所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紧密结合,无疑是建设与发展现代教育资源所
【摘 要】导入,是实施者根据具体境况运用语言以及行为动作推动学习对象进入实境的教学方法。课堂导入是构建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作者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活动现状基础上,对导入活动的策略运用做初步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活动;现状;策略;运用;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提振起探索的积极性,推动学与教的进程。教育学认为,导入,是实施者根据具体境
7月28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有条件通过了大杨创世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这意味着,圆通成功借壳大杨创世,成为中国第一个登陆A股的快递企业。圆通董事长喻渭蛟表示,圆通率先通
【摘 要】“探索式教学”的应用,使得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与高效。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而是积极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探索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探索式教学;展开探索;引领探索;升华探索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通过探索得出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更有利于学生
艾瑞思机器人面向电商仓储推出了第一代智能仓储系统iWS。iWS可与仓储运营商的WMS、ERP、MES等系统无缝对接,机器人采用艾瑞思自有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自学习、自适应,可大幅降
2015年12月10~11日,由亚太物流名刊《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主办的物流装备行业年度盛会——“2015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在北京朗豪酒店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