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小麦已返青起身,在河北正定国家级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项目核心区,南岗村种粮大户田霞利开始为小麦浇返青起身水,“别看现在我和别人一样都浇水,但下一次拔节水我的小麦就可以不用浇了。”田霞利说。
原来,田霞利种植的560亩小麦是节水优质麦“观35”,全生育期只需浇1~2次水。比普通小麦至少少浇1次水,亩节省灌溉成本100元,还可实现节水节肥、优质高效。
种优质节水麦、按良种良法配套的绿色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管理。今春,和田霞利一样,正定县国家级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项目核心示范区,3.3万亩麦田重点推广应用了节水品种及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并集成推广了深松整地、高效水肥一体、病虫综防等绿色生产技术,实现节水30%、节肥10%、节药15%以上,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实现绿色发展、提质增效。而在河北省,今年国家级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已有13个。
河北省农业厅统计数字显示,以节水、节肥、节药为重点,推进减量替代、减量控害、综合利用,加快绿色发展模式集成,全省13个国家级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的核心示范区,实现亩节水50~52.5立方米,亩节肥4~10公斤、农药使用量下降5%~20%,亩增效益42.7元~175元。
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省粮油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2017年,全省小麥节水品种推广面积达22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4%,氮肥利用率提高到37%,农药利用率达到38.8%以上,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实现负增长。小麦春浇“一水千斤”绿色简化栽培技术、小麦微喷灌水肥一体化高效集成技术等适宜不同类型区的技术模式得到普及应用,为全省粮油生产提质增效转方式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河北省,“肥大水勤,不用问人”的传统种植观念悄然发生变化,正在被节水、节肥、节药生产方式所替代。
按照今年河北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河北省将扩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全面推广结构节水、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机制节水,加大力度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和节水技术,2018年节水小麦品种及配套技术实施面积新增500万亩,累计达到2700万亩。
为缓解以往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今年全省将普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化肥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以水果、蔬菜和中药材为重点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2018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降低6万吨和1600吨。
蔬菜不打药,防虫有诀窍。今春,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在河北省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今,走进饶阳县吾固村的任何一个蔬菜大棚,你会发现,这里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基本实现了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代替常规农药喷施,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近年来,河北省各地大力实施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理化诱控、色诱、光诱、食诱、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还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既要在减量增效上做文章,又要在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上下功夫。
在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的同时,河北省也在持续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畜禽粪污、秸秆、地膜的回收利用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走进永清县大青垡村的蔬菜基地,原本在田间地头随处堆放的黄瓜秧、西红柿秧等蔬菜废弃物不见了,它们被菜农回收制成了有机肥还田。用这种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原汁原味,又减少了污染。这成为永清县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永清县“蔬菜有机肥替代”项目实施面积达6000亩,回收蔬菜废弃物2万吨、畜禽粪便3万吨,增施有机肥1.5万吨,减施化肥300吨,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河北省加强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力度,创建了1个国家级、15个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大幅提高。
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河北省农产品提质增效。今年,河北省将在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绿色综合防控的同时,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养殖密集区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推广“畜—沼—果菜”“粮—畜—肥—田”等生态循环模式,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继续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探索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生产模式,为农业持续提质增效提供不竭动力。(来源:河北日报)
原来,田霞利种植的560亩小麦是节水优质麦“观35”,全生育期只需浇1~2次水。比普通小麦至少少浇1次水,亩节省灌溉成本100元,还可实现节水节肥、优质高效。
种优质节水麦、按良种良法配套的绿色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管理。今春,和田霞利一样,正定县国家级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项目核心示范区,3.3万亩麦田重点推广应用了节水品种及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并集成推广了深松整地、高效水肥一体、病虫综防等绿色生产技术,实现节水30%、节肥10%、节药15%以上,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实现绿色发展、提质增效。而在河北省,今年国家级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已有13个。
河北省农业厅统计数字显示,以节水、节肥、节药为重点,推进减量替代、减量控害、综合利用,加快绿色发展模式集成,全省13个国家级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的核心示范区,实现亩节水50~52.5立方米,亩节肥4~10公斤、农药使用量下降5%~20%,亩增效益42.7元~175元。
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省粮油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2017年,全省小麥节水品种推广面积达22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4%,氮肥利用率提高到37%,农药利用率达到38.8%以上,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实现负增长。小麦春浇“一水千斤”绿色简化栽培技术、小麦微喷灌水肥一体化高效集成技术等适宜不同类型区的技术模式得到普及应用,为全省粮油生产提质增效转方式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河北省,“肥大水勤,不用问人”的传统种植观念悄然发生变化,正在被节水、节肥、节药生产方式所替代。
按照今年河北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河北省将扩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全面推广结构节水、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机制节水,加大力度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和节水技术,2018年节水小麦品种及配套技术实施面积新增500万亩,累计达到2700万亩。
为缓解以往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今年全省将普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化肥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以水果、蔬菜和中药材为重点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2018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降低6万吨和1600吨。
蔬菜不打药,防虫有诀窍。今春,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在河北省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今,走进饶阳县吾固村的任何一个蔬菜大棚,你会发现,这里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基本实现了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代替常规农药喷施,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近年来,河北省各地大力实施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理化诱控、色诱、光诱、食诱、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还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既要在减量增效上做文章,又要在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上下功夫。
在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的同时,河北省也在持续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畜禽粪污、秸秆、地膜的回收利用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走进永清县大青垡村的蔬菜基地,原本在田间地头随处堆放的黄瓜秧、西红柿秧等蔬菜废弃物不见了,它们被菜农回收制成了有机肥还田。用这种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原汁原味,又减少了污染。这成为永清县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永清县“蔬菜有机肥替代”项目实施面积达6000亩,回收蔬菜废弃物2万吨、畜禽粪便3万吨,增施有机肥1.5万吨,减施化肥300吨,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河北省加强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力度,创建了1个国家级、15个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大幅提高。
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河北省农产品提质增效。今年,河北省将在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绿色综合防控的同时,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养殖密集区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推广“畜—沼—果菜”“粮—畜—肥—田”等生态循环模式,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继续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探索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生产模式,为农业持续提质增效提供不竭动力。(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