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腹泻疾病预防措施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j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其中牦牛是我国较为珍稀的牛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并且在此基础上还为遗传基因库增加多样性。但是牦牛在生长中易出现腹泻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這在较大程度上无法提升养殖者自身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此进行全面预防与治疗,为牦牛的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牦牛;腹泻疾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84
  0 引言
  牦牛养殖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对养殖者经济的提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但是,在牦牛养殖期间易出现腹泻疾病,不但具有感染性,且病死率高,这会对其他牦牛的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在进行治疗中,需要对腹泻疾病特点、病因以及症状等进行全面了解,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法,这对提高牦牛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 疾病特点
  牦牛在生长中,腹泻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在牦牛生长的各个阶段均易感染,其中幼龄感染几率最高。牦牛在为犊牛提供母乳期间,犊牛会通过奶水获得母源抗体,对自身抵抗力有较好的增加,并在此基础上还会提高犊牛自身的消化系统,以此使幼年牦牛在生长阶段确保自身健康。通常母源抗体自犊牛体内会维持一定时间,6月后抗体逐渐消失,没有母源抗体保护后,犊牛感染疾病的几率增加[1]。
  母牛在孕期主要是通过胎盘进行营养的输送,在病毒血症会通过胎盘进入犊牛体内,随着犊牛的出生与生长,该病毒依然存在于犊牛体内,待犊牛进入牛群后,会使其他牦牛也会携带病毒,导致病毒面积不断扩大。
  2 发病原因
  牦牛出现腹泻疾病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母牛在哺乳期,由于营养水平较低、体质差,导致奶水量少。饲养者管理质量相对较差,一些犊牛由于奶水不足,饮用脏水、导致体内聚集大量病菌,极易引发腹泻;②一些犊牛出生后,温度较低,并且环境较为恶劣,会在较大程度上刺激肠胃,导致腹泻疾病的发生;③由于母牛奶水不足,导致犊牛体内胎便无法得到排出,极易产生肠阻塞情况,导致腹泻;④受到寄生虫感染也会引发腹泻疾病,由于受到虫害毒素的不良作用,导致消化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引发腹泻症状;⑤刚出生的犊牛,由于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并且在此基础上喂料时间过早,导致消化系统紊乱,导致腹泻疾病的发生[2]。
  3 临床症状
  3.1 寄生虫感染腹泻
  牦牛在受到寄生虫感染中,感染症状主要是有腹泻、腹痛以及消化系统紊乱等,几天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是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此外,在粪便中会有寄生虫节片,牦牛出现贫血、消瘦症状,若病情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有病死的危险。
  3.2 细菌性腹泻
  牦牛在生长中,也会腹泻疾病与细菌感染有较大关系,主要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其中出生在1周内的牦牛极易感染大肠杆菌,疾病的主要是表现为病程短、发病时间短及病死率较高。此外,出生1周以上的犊牛也有感染的几率,其症状有心跳加快、精神萎靡及粪便稀薄等,一些犊牛还会出现腹痛、粪便中有血丝[3]。出生1月以上犊牛,若生长环境质量较差,易感染沙门氏菌,粪便呈黄色,对牦牛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3.3 消化不良
  牦牛在生长期间,若出现消化不良,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发生,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由于不同牦牛症状会产生一定差异性,其粪便颜色也有所不同,主要呈黄色、白色以及绿色等。若腹泻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通常会出现腹胀情况,并且粪便呈水样,气味酸臭,同时排便次数与正常情况下排便次数相比有所增加,此时的牦牛精神萎靡、较多时间卧地,有腹痛症状。若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酸中毒与脱水情况,并且因脱水导致心功能衰竭。
  4 预防措施
  4.1 对牛舍与器具消毒
  由于牛舍是牦牛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同时也是细菌与寄生虫大量繁殖的场所,为提高牦牛健康生长管理者需要对牛舍与喂养器具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与牦牛器官接触的器具,均需要进行彻底消毒,如食槽、水槽等,每周采用特制药水实施全面消毒工作,以此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菌与寄生虫,这对预防腹泻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还应确保牛舍干净、整洁,只有为牦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提高牦牛自身抵抗力。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定期清扫牛舍,确保有良好的通风,能使腹泻疾病感染率降至最低,为牦牛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饲料管理
  牦牛在生长中,需要对饲料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饲料中携带病菌与寄生虫,饲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在进行饲料选择时,需要根据牦牛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针对性选择,还应有效掌握有效的喂养方法,如在对哺乳期犊牛进行喂养的中,应控制进食量,避免胃部工作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此外,需要定期检查饲料是否变质,对变质饲料及时清理,避免与其他饲料混合,这在较大程度上避免病毒随饲料进入牦牛体内,以此避免腹泻疾病的发生。
  4.3 药物治疗
  牦牛若感染腹泻疾病,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牛蹄灵能有效治疗牦牛腹泻疾病,主要适用于体重为100kg的牦牛,使用之前使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稀释,预防200kg体重,根据病情连续使用2次,若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连续使用3d,可对腹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为牦牛补充一定的体液,使用地塞米松、头孢拉定以及10%葡萄糖盐水,混合静脉滴注,其中应对地塞米松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通常将其控制在20mL/次、头孢拉定15g/次,1次/d,连续治疗7d。若一些牦牛出现高烧不退症状,应使用安乃近治疗,经安乃近使用量控制在30%,每次剂量应低于40mL。
  还可使用地榆葵花与白头翁散煎汁灌服,若牦牛病情有所好转,需要继续进行周期性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与检测,在此中不能将其放到牛群中,确定疾病完全消除后才能与正常牦牛混合饲养,由此可以看出,使用药物是治疗牦牛腹泻疾病较好的方法。
  4.4 补充营养元素,做好防疫工作
  在对牦牛进行养殖中,饲养者应根据牦牛身体情况补充适量的营养元素,不但能有效提高牦牛体制,而且可预防贫血与腹泻疾病,确保牦牛生长健康,以此提升饲养者经济效益。此外,饲养者还需要做好的防疫工作,为耗牛接种疫苗,以此全面提升牦牛生长中的免疫能力。在选种时进行全面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引种区域是否出现疫病。还需要对购买的牦牛进行血清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均正常后才能与其他牦牛一起饲养,以此杜绝疾病的传染。
  5 结束语
  牦牛腹泻疾病具有传染性,需要养殖户在养殖中,加强对牦牛日常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升牦牛在生长期间的免疫力,确保具有腹泻疾病的抗体。此外,在治疗的中,应注意维生素与水分的有效补充,可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不但能使牦牛健康生长,而且对我国畜牧行业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利君,徐延伟.探究预防牦牛腹泻疾病的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7(1):32.
  [2]看着才仁.牦牛腹泻病的防治策略[J].今日畜牧兽医,2017(4):40.
  [3]敏晓花.高寒牧区牦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8(5):81.
  作者简介:万玛措(1974-),青海同仁人,藏族,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其他文献
讲大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集中体现,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应具有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政治品格。党员干部要具有高屋建瓴的气魄、高
2006年,在开展乌兰县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对乌兰县柴达木双峰骆驼进行饲养情况调查.发现目前柴达木双峰骆驼处境艰难,已到了危及该物种的生存。为保护紫达木双峰骆驼这一荒漠半荒
摘要: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布氏杆菌,病的特征是妊娠母畜流产、关节炎和公畜睾丸炎等。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  关键词:山羊布氏杆菌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5.088  作者简介:贺成龙(1976-),男,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
大通牦牛是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和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连续20年执行农业部重点项目培育成功的牦牛新品种,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种。2004年该品种通过了国
近年来,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外语界研究的焦点。文中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军校特点,探讨了军校外语教员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可以概括为:积极寻找学习进修机会;开展教
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化,如何完善教学的评价体系,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适应高考制度改革,已成为广大中学师生迫切需要指导的问题。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
针对青海黑藏羊产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现状与特点,分析了保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护目标和措施以及开发利用前景,对今后保护和开发利用该品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青藏扁蓿豆进行了根瘤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藏扁蓿豆的结瘤率接种比对照平均提高52.9%。接种使青藏扁蓿豆的干草产量提高59.6%-6.2%。
一、玩的涵义“玩”这个词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使用得那么频繁,但是要说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却非常困难。我们对它太熟悉了,对它的使用太频繁了。几乎与我们生活和工作相关的各种
1 发病情况:2006年3月3日,县城居民图某家养的2只幼犬,出生2个月后,发生急病,带来诊治。笔者接诊后,根据畜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