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的怀想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389773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既有同胞的真爱也有人类的大爱,我们既有面对自身的生命的珍重又有对于所有人类生命的关爱。这其实是中国价值观得到新的升华的一个标志。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今年的纪念和追思的活动众多,无论媒体和公众都把焦点放在了重建家园和缅怀逝去的生命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我们对于生命的逝去仍然感到忧伤,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的痛苦有真切和具体的感受,我们依然对于过去的一切保持记忆是必然的。另一方面,逝者已矣,生者需要有美好的未来。重建家园和让灾区的人民告别伤痛,其实也是大灾难过去一年之后的人们的关切的重点。5·12的地震是近年来中国遭遇的最重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冲击力和影响力都足以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灾难引发的中国的快速的反应和全民的动员,媒体的开放和公开,全国人民和世界的真诚的援助和支持,灾后重建的全国和世界的共同努力都成为中国在新的发展和崛起中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弥足珍贵的历程。
  这其实凸显了中国人在当下对于生命的珍重,对于逝去的同胞的真切的感情,也凸显了在中国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巨大的提升之后,一个“新新中国”一面已经有了对于生命的更为尊重和关爱的意识,另一面也有了更强的实力的支撑,可以将这种尊重和关爱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现实的选择。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如果没有具体的条件和实力的支撑,也不可能落在实处。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当时救灾的日日夜夜,还是一年后的思考和追念,都有一个坚实的物质条件所奠定的基础。没有这样的条件,其实我们即使有了高度关爱生命的观念和意识,其实也无法得到现实的结果。因此,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正是今天我们能够关爱生命,追求更理想的价值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对于生命的珍重的共识也是今天物质条件提升之后才可能建构起来。今天我们看到许多志愿者为地震后的重建做了许许多多的贡献,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他们自己连谋生都困难,连基本的物质条件都无法满足,他们如何能有条件来回馈社会,因此,从汶川地震之后的救灾到一年后的今天的重建其实也最好的证明,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硬道理,我们仍然需要一心一意地谋求发展,没有高速的发展,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我们的道德和精神的境界不可能得到现实的支撑,我们的感情和关爱也不可能落到实处。在今天经济面临许多挑战,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课题的时刻,我们更需要对于发展的专注,只有有了中国的发展和繁荣,我们才可能对于生命有更好的呵护,我们的价值的提升才可能得到物质的实现。
  当然,我们也可以发现,地震发生时的信息公开和对于国际的开放都显示了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告别了二十世纪的困难和屈辱所带来的巨大的民族悲情,而是以开阔和平和的视野来面对世界的新的角度。应该看到,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由于中华民族在现代的屈辱和贫困的历史,我们往往把中国的苦难视为一个民族自身的特殊的苦难,而不是与其他民族共同承受的人类的共同苦难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常常对于包括像自然灾害这样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的现象都相当敏感,被视为是“负面”的情况,而拒绝国际的援助和合作也是一种选择。这在中国现代历史的艰难的条件下,也有自己必然的历史条件和认识上的难以避免的限制。但今天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二十世纪的悲情,已经有了条件将自身所面临的挑战视为人类所面对的挑战的一部分,将中国所面对的灾难视为人类的灾难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就会更加开放地面对自身面对的灾难,对于国际的帮助和关爱有更开放的态度。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我们自身对于其他不同国家的灾难视为共同的人类的苦难的更加博大的关怀。这种共同的人类意识其实是“新新中国”告别了民族的屈辱和悲情之后的新的意识,也是现代中国的和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意识的发展和延伸。我们既有同胞的真爱也有人类的大爱,我们既有面对自身的生命的珍重又有对于所有人类生命的关爱。这其实是中国价值观得到新的升华的一个标志。
  当然,地震一周年让我们对于生命也会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我们一方面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意识到生命的消逝其实也是一种必然,自然也有可能对于我们的生命施加绝对的影响。因此对于我们的生死观也会有所启发。我们可以更深地理解张载在《西铭》中对于生死的思考:“生,吾顺事,殁,吾宁也。”这样对于生命的超越性的理解在灾难过去一年后仍然会给我们新的对于生命进程的启悟。
  5·12会永远让我们记住。
  (作者系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10月31日清晨,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溘然长逝。  11月2日下午,迎着随风飘落的黄叶,穿过初冬的寒意,记者在航天大院8号院深处一栋三层红砖小楼,找到了钱学森生活近50年的家,门前两侧已经摆满了社会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巨星陨落,激起全国各界群众无尽哀思。无数送别者以各种方式悼念这位在新中国奋斗征程上留下璀璨光芒的科学巨人。他们从海内外专程赶来,痛惜、怅惘,脸上写满崇
期刊
时间:2008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北京稻香湖景酒店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科技日报社、科技部火炬中心产业开发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  支持媒体:《中关村》杂志等  文字整理:沙磊(《中关村》杂志 记者)    论坛综述: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也是在中关村科
期刊
2009年10月28日,一场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作品展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成果展》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香山村御香园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中关村》杂志社和中关村文联共同举办。  本届摄影展的主角是农业部推选出来的2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品展示了新农村示范村的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优美整洁的农村社区
期刊
自主创新杰出贡献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务实高效  超威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客户为本,推动创新  新浪网:一切由你开始  清华科技园:搭建创新与创业的舞台;铺设机遇与成功的道路;架筑科技与经济的桥梁  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发展以数字娱乐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  华夏银行:始终坚持质量、效益、速度、结构
期刊
金融海啸发生后,最难过的是平民百姓,降薪和失业,影响吃饭、穿衣和住房,乃“人权”最基本的问题。对富人,只是存款、市值的缩水而已,妨碍的是贪婪购物和超级享受。正像一位银行家的老婆,哀叹昔日乘座的私家专机改为商用机。最为可悲的当是企业家和政治家:企业家被骗后,还在帮“金融奇才”数钞票;政治家被忽悠后,却没有勇气承认自己因无能而上当。可以说,政治家的智商被“金融奇才”“劈腿”后,惟余羞羞答答,“犹抱琵琶
期刊
日前,“被别人忽悠又忽悠别人”的著名小品演员范伟,“因代言涉嫌欺诈的致富网站而被曝光”;不过,范伟生性老实,态度“贼”好,立马自责,获得谅解。而与之联袂共舞的另外两位名人,厚黑老道,谙熟沉默是金的招数,装聋作哑,熬过几日,风声过后,天下依然太平。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而闹出恶劣影响的丑闻,时有发生,伤疤未好却忘了痛,好像患了“健忘症”。一位国人脸熟的影视演员,为“亿霖”传销做形象代言人,东窗事发,“
期刊
在新飞电器25周年庆典之际,记者专访了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经理梁尚勇博士,为广大消费者破译了中国家电行业的长青树——新飞电器的绿色基因密码,即:技术创新,勇为人先。现在,请随记者一起走近新飞电器技术创新王国,倾听科研背后的故事。  《中关村》:您作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制冷工程博士、制冷专业专家,有着丰富的国际研发阅历,面对新飞这个内陆企业,大部分员工都是本土人的现状,如何把国际的设计理念和新
期刊
主办单位:《中关村》杂志科学时报新浪网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组委会  承办单位:北京金宏昊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知本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络直播:新浪网  时间:2009年5月21日  地点: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    京城五月,蔷薇花开。第十二届科博会如约而至,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齐聚北京,共襄盛举。全球金融危机阴霾笼罩,然而中国的科技业却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作为中国高新企业的聚集区,中关村以全新
期刊
24年前在共和国第一部《专利法》实施的日子里,航天部207研究所的一位年轻的工程师胡国华获得了我国第一号发明专利,如今他还在继续发明专利吗?这里将告诉人们他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正在制作国内最大的反光镜    我国一项最大的球面反光镜,历经2年多的时间,近日由共和国第一号专利发明人胡国华即将制作完成,成为了北京海淀科技园区的新亮点。  记者闻讯赶到了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通过有关部门,找到了这
期刊
地处海淀的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应该赋予它更多商业以外的文化内涵、科技内涵、教育内涵和创意内涵,承载、见证、传承当代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轨迹。    金融危机以来,诸多传统行业均受到严重影响,而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作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十分符合中关村的资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