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开启社会公平新境界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梦的价值基石和题中之意。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彰显了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开启了当代中国社会公平的宽广路径,在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公平;中国梦;深化改革;凝聚共识;健全制度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2-0012-03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淀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表现的精神和价值观的结晶,是包容多层次的宏大目标价值体系。在利益分化日益多元的现实社会背景下,中国梦充分彰显了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开启了社会公平的宽广路径,在凝聚中国力量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
  一、中国梦彰显了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
  社会公平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和共同愿景,是引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要高扬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和精神旗帜,凝聚起13亿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无论是中国梦的理论内涵、重要遵循还是社会实践,都蕴含着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承载着社会公平的道义责任。
  1.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蕴含了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梦是强国梦、复兴梦、幸福梦的科学内涵。其中,人民幸福是根本目的和最终价值追求。只有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国家富强才有精神依托,民族复兴才有根本希望。人民幸福,从表面上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早已科学证明,单纯的主观感受从来就不可能完全脱离客观世界。脱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抽象地谈论和追求人民幸福只会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人民的幸福和尊严,公平是重要的价值底线。只有确保社会公平,让所有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享有梦想成真的可能,人民的幸福感受才能更加真切。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幸福梦,因此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不仅是对中国梦科学内涵的深入阐释,也是对社会公平价值追求的强调和要求。
  2.中国梦的重要遵循贯穿了社会公平的价值支撑。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中国梦的重要遵循。把握好中国梦的重要遵循,不仅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从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去理解,还需要从社会公平的价值支撑和价值取向中去深化。
  坚持中国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之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在追求社会公平的制度和秩序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没有社会公平,也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和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社会公平,中国共产党的也一直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从《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论语》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到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公平的向往和追求不仅深深根植于民族精神之中,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引领民族复兴的时代精神之中。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使13亿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汇集起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而社会公平是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才能更好地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让人民群众的创造源泉和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并持续迸发。
  3.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体现了社会公平的时代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唯有实干才能为梦想提供平台和土壤,唯有奋斗才能使梦想之花尽情绽放。从社会实践看,中国梦落实到经济生活上,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从毛泽东正式提出“共同富裕”概念,倡导“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1]到邓小平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再到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任总书记对共同富裕的坚持和强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理念的高度重视和努力实践。中国梦落实到政治生活上,就是要实践人民民主,使国家能够按照人民的意志来管理社会、服务人民。人民民主需要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正是要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基本权利。中国梦落实到终极目标上,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哲学基础,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之中,强调“不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在社会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中国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社会公平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基本价值取向,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都对此进行过深度探讨和不懈思考。纵观人类历史发展,只有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才第一次真正把社会公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站在社会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根本立场上来研究和思考,认为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消灭了私有制、阶级、剥削、压迫和奴役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并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公平价值追求的核心和目的,从而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但社会公平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基本内容必然会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公平的发展走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1.中国梦丰富了社会公平的科学内涵。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对社会公平的理解和认识,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所指出的那样:“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关于永恒公平的观点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事实上,公平从来都是具体的、相对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因此,我们应该把社会公平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之中来理解和认识。对中国革命而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最大的公平。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公平“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2]因此,要准确把握社会公平的科学内涵,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强调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习近平在阐述中国梦时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公平”和“三个共同享有”,既充分彰显了社会公平的价值导向,也进一步丰富了新时期社会公平的科学内涵。
  2.中国梦深化了对社会公平的本质认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区别于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公平思想的根本标志,在于强调社会公平本质上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即社会公平作为一种思想的上层建筑,终究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决定。实现社会公平,关键在于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那些唯心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总是把社会公平视为各种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永恒价值,根本缺陷就在于没有看到隐藏在这些法律体系背后的内在经济关系。因此列宁始终认为变革生产关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强调“不谈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自由和平等的口号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谎话和伪善”。[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创,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已经不存在根本变革生产关系的时代条件和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战略思想,强调中国梦的本质是人民梦。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事实上就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从具体物质生活条件中产生并提出的社会公平的本质要求。
  3.中国梦提升了社会公平的战略高度。从根本上讲,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在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彻底消灭阶级,消除阶级差别,从而彻底消灭由这种划分所产生的任何社会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这必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建国以来,在成功实现社会制度变革基础上,我们党长期致力于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推进社会公平的维护和实现。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提出,紧扣当代中国时代主题,实现了国家梦与个人梦的融合统一,也把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和实践,从人民幸福的具体民生层面,进一步提升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国家集体高度。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历史的苦难经历充分证明,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仅人民幸福缺乏保障而终将流于空想,社会公平也必然失去现实基础而丧失凝聚力量。中国梦立足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充分的经验总结,强调从国家集体层面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公平的中国特色,也进一步升华和提升了社会公平的战略高度。
  三、中国梦开启了社会公平的宽广路径
  中国梦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也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平拓展了宽广路径。在梦想的征程中实现社会公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在立足基本国情、凝聚社会共识基础上,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在改革创新中不断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
  1.深化改革,增强促进社会公平的动力源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公平作为一种对现存生产关系的价值判断,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公平不是先验的、决定经济关系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4]那种指望单纯依靠经济增长就会自发促进社会公平的想法,显然是幼稚的。不从经济关系入手,社会公平就很难实现和保证。而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只有深化改革才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理想憧憬,更是中华民族的行动指南,对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社会公平的维护和实现,提供了最优化的现实路径。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各种社会公平问题,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条件和水平有着密切关系,但更与体现经济关系的各方面制度政策有着直接关系。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促进社会公平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只有改革开放。要全面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相对平等地享有教育、医疗、福利、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权利,也只有通过全面改革才能真正实现。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之举。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最大限度创造改革开放的红利,中国特色社会公平的实现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凝聚共识,夯实促进社会公平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代表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在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梦是千年的回想、百年的渴望,具有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强调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紧密相连,而其最深层的价值维度就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价值追求完全一致。事实上,社会公平与中国梦具有高度的内在价值统一。社会公平是中国梦的价值基石,用公平正义支撑起凝聚13亿中华儿女磅礴力量的中国梦,本身就是中国梦科学内涵的题中之义,在为中国梦凝聚社会共识过程中,也借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巨大发展成就,以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和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成果夯实了当代中国社会公平的现实基础。   3.健全制度,提供促进社会公平的根本保障。梦想连接路径,路径决定命运。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乏梦想和追求梦想的精神,但要使梦想最终成真,为梦想创造现实可能,关键在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这不仅需要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精神的内在气质,需要中国力量的主体自觉,也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健全制度是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决定社会公平的根本在于经济关系。以改革开放调整经济关系,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归根到底,必须体现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策上,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之中。因此,从制度上防止和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根本保障。
  一要着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度关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教育经费投入、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差距巨大。诸如编制、户籍等实现中国梦和社会公平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社会制度关卡是导致城乡差异巨大的重要原因。必须以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下决心消除这些深层次制度关卡,让公平的阳光照耀城乡大地,让城乡居民更加公平地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要着力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社会阶层关系的固化,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们的幸福感,也会增加下层社会的不满。在市场化背景下,竞争规则的公平是基础。在中国梦的征程中,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就应该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流动机制。构建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关键在于国家的制度安排。消除户籍、就业、人事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建立公平合理的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使社会阶层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距纯为能力使然,社会才会公平稳定并充满生机活力。
  三要着力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完善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是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我国社会公平的道路必将更加宽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226.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能力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
  20.
  [3]列宁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86:424.
  [4]徐显明.法治与社会公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闫生金]
其他文献
采用激光对宇佐美曲霉棕色突变株W25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到一株产酸性蛋白酶、纤维素CMC酶的复合酶生产菌L86,与出发菌株相比发酵单位酸性蛋白酶提高了42.7%、纤维素CMC酶提高
青海拉面经济成为青海众多农村劳务人员致富的成功法宝。本文分析了青海拉面经济的现状、经济特征以及成功因素。青海拉面经济的成功主要包括独特的生产要素、广阔的需求市场
重庆港口建设发展以政府投融资模式为主,导致了筹资压力大、投资效率低等方面问题,推行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有助于分散重庆市政府过高的财政风险,有助于实现政企分开,提高港口投资的
当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建设,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方面,既立足本国传统文化,也要吸收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主体方面,逐渐形成了政党、
工业现代化带来了-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2 0 1 2年民事诉讼法增设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环境现状的持续恶化、环境诉讼案件的连续走低,表明司法规制总体上是失败
文化产业发展中主流意识形态责任的思考来自于对文化产业生产逻辑的重新审视以及对全球化、社会转型挑战的反思。其实质是当代文化领导方式和文化领导权的更新和变革,建构、维
蚊子草条黑粉菌 图1Urocystis filipendulae (Tul.)J.Schrot.,Abh.Schels.Ges.Vaterl.Cult.Abth.Naturwiss 1869/1872:7,1869.Fig.1孢子堆生在茎、叶脉上,受害部位畸形。茎部受
昆山座落在上海与苏州之间。昆山城里有条亭林路、有条震川路,这是顾炎武、归有光的故乡,一纵一横划出了昆山老城的区域。昆山还有条前进路、朝阳路,这两条路迎着朝阳向东前
本文在简要阐述人口安全概念的基础土,对人口安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量化.笔者按照构建的总体指导思想与原则的确立、测评体系结构框榘的设置、可操作指标的筛选并用树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