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科状元
2011年高考一结束,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中高三(21)班学生李宪平以总分656分总成绩,勇夺辽宁省文科状元!
“想到宪民会考得很好,可是没有想到考得这么好……”李宪平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满脸的喜悦。
在某晨报总编室工作的母亲宋凌俊,对儿子的成绩,表现出十分自豪的神情:“这样的成绩,对于孩子来说是应该的。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李宪平的班主任张景刚是一脸的喜气,一说起自己的得意弟子,心中的喜悦和幸福溢于言表。从查分那个时刻开始,张老师的手机电话就没停过,一个个祝福、感谢的电话都打过来。
而此时的李宪平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他认为高考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是人生旅途中一次对自己知识积累的一次考验。他和往常一样,习惯地在家中读书学习。读他平日喜欢读的书,准时看央视新闻联播,晚上11点,就开始休息。早上,他像往常一样,走到居住的小区绿地上,一边锻炼,一边记忆英语单词。因为他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能熟练地和外国朋友交流。
19岁的李宪平身高180厘米,十分帅气,是一个十分阳光的大男孩。谈吐儒雅,语言表达气质非凡。善于与人沟通,说话和气,待人诚恳,性格豁达。思想睿智,心胸豁达,成熟度远远地高于同年龄的同学。
他最想感谢的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的师父——他们总是认为班主任张景刚就是他们的师父,他们是师父的徒弟。
他母亲说:“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报社上夜班,每天晚上9点才下班。对孩子照顾太少了,孩子已经习惯了。对于他的师父,他是毕恭毕敬,就像刘翔和他的师父孙海平一样……”
书香门第
李宪平1992年11月21日生于辽宁省朝阳一个普通的家庭。
从小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李枢民博览群书,精通诗赋。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到离家不远的博文书店去看书,买书,有时候,书店老板常常进来一两本精品书,都会推荐给李宪平阅读。
也正是在书店里,李宪平认识了父母的一些作家朋友。
为了从小培养李宪平爱书读书的好习惯,父母把自家的一间书房做了他的卧室。每天,他休息的时候,都可以以书为伴。每天清早醒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正是在这个书香的世界里,他丰满了自己知识。从小到大博览了上千本各式各样图书,囊括了百科知识。
李宪平小时候,最喜欢读《郑渊洁童话》,他常常为郑渊洁的幽默语言和超脱的想象力深深折服。有时候,他总有一种要写出超越郑渊洁童话的冲动。
就这样,童话故事一直陪伴他走过了小学。初中的时候,他化学好,常常想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大化学家。当他有机会参加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时,他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获奖后,他立志要向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看齐。
在繁忙紧张的学习之余,他总是从父母的藏书中,关注中国文坛最新的小说,特别是最新的作品。他特别喜欢老舍、冯骥才的小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还特别喜欢孔庆东的著作。
就是在他高考前,他还在见缝插针,阅读《毛泽东传》。他立志做一个像毛泽东一样的伟大人物。
志向高远
高三是一场战斗,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打倒。高三的日日夜夜里,李宪平不只一次地失败过,犹豫过,彷徨过,但他坚信:可以被打倒,但永不能被消灭!
回想高考,李宪平深感坚持的重要性。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惧失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如果遇到挫折,他将会大声告诉自己:
“我不放弃,绝不绝不放弃!”
三年前,李宪平的表哥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之后,也给他带来了压力与动力。
“还有20天就高考了,一天,我却看到他在读《毛泽东传》。”但是,李宪平的父母却很支持孩子这种行为。李枢民说:“从小我们在教育方面就非常民主,给孩子一个完全自我的空间。孩子的母亲负责抓学习,我负责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李宪平的父母经常教育他“只要做一个好人,父母就满足了。”“但是自我减压能力不强,父母越是给我减压,我的压力就越大,这些压力就变成了我学习的动力。”
快乐飞翔
李宪平说,自己和普通的同学一样,学习上并没有什么高招,只不过是把别人用来调皮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高中时,他说:“高一时夯实各科基础,高二强化英语和数学,高三主要增强文科综合的训练。”
高三时,李宪平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把一小半时间用来巩固数学、英语的学习成果,大半时间用来主攻政史地。开始是两天做一套模拟考试的卷子,后来是一天一套模拟考试卷子。
很多人都说高三的学生学习苦,可是李宪平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只有合理的运用时间,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李宪平说高三这一年,他胖了30斤,平时学习多,运动少。
高考前100天冲刺的时候,李宪平每天晚自习回到家,都已经是繁星满天。从报社上夜班的母亲回到家以后,都要等着晚归的儿子。他回到家,很远就看见家中的灯还在亮着,心中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作为高三学生,应该做足储备。
李宪平说: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如果对学习不感到是一种快乐,那么,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2011年高考一结束,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中高三(21)班学生李宪平以总分656分总成绩,勇夺辽宁省文科状元!
“想到宪民会考得很好,可是没有想到考得这么好……”李宪平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满脸的喜悦。
在某晨报总编室工作的母亲宋凌俊,对儿子的成绩,表现出十分自豪的神情:“这样的成绩,对于孩子来说是应该的。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李宪平的班主任张景刚是一脸的喜气,一说起自己的得意弟子,心中的喜悦和幸福溢于言表。从查分那个时刻开始,张老师的手机电话就没停过,一个个祝福、感谢的电话都打过来。
而此时的李宪平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他认为高考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是人生旅途中一次对自己知识积累的一次考验。他和往常一样,习惯地在家中读书学习。读他平日喜欢读的书,准时看央视新闻联播,晚上11点,就开始休息。早上,他像往常一样,走到居住的小区绿地上,一边锻炼,一边记忆英语单词。因为他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能熟练地和外国朋友交流。
19岁的李宪平身高180厘米,十分帅气,是一个十分阳光的大男孩。谈吐儒雅,语言表达气质非凡。善于与人沟通,说话和气,待人诚恳,性格豁达。思想睿智,心胸豁达,成熟度远远地高于同年龄的同学。
他最想感谢的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的师父——他们总是认为班主任张景刚就是他们的师父,他们是师父的徒弟。
他母亲说:“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报社上夜班,每天晚上9点才下班。对孩子照顾太少了,孩子已经习惯了。对于他的师父,他是毕恭毕敬,就像刘翔和他的师父孙海平一样……”
书香门第
李宪平1992年11月21日生于辽宁省朝阳一个普通的家庭。
从小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李枢民博览群书,精通诗赋。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到离家不远的博文书店去看书,买书,有时候,书店老板常常进来一两本精品书,都会推荐给李宪平阅读。
也正是在书店里,李宪平认识了父母的一些作家朋友。
为了从小培养李宪平爱书读书的好习惯,父母把自家的一间书房做了他的卧室。每天,他休息的时候,都可以以书为伴。每天清早醒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正是在这个书香的世界里,他丰满了自己知识。从小到大博览了上千本各式各样图书,囊括了百科知识。
李宪平小时候,最喜欢读《郑渊洁童话》,他常常为郑渊洁的幽默语言和超脱的想象力深深折服。有时候,他总有一种要写出超越郑渊洁童话的冲动。
就这样,童话故事一直陪伴他走过了小学。初中的时候,他化学好,常常想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大化学家。当他有机会参加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时,他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获奖后,他立志要向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看齐。
在繁忙紧张的学习之余,他总是从父母的藏书中,关注中国文坛最新的小说,特别是最新的作品。他特别喜欢老舍、冯骥才的小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还特别喜欢孔庆东的著作。
就是在他高考前,他还在见缝插针,阅读《毛泽东传》。他立志做一个像毛泽东一样的伟大人物。
志向高远
高三是一场战斗,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打倒。高三的日日夜夜里,李宪平不只一次地失败过,犹豫过,彷徨过,但他坚信:可以被打倒,但永不能被消灭!
回想高考,李宪平深感坚持的重要性。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惧失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如果遇到挫折,他将会大声告诉自己:
“我不放弃,绝不绝不放弃!”
三年前,李宪平的表哥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之后,也给他带来了压力与动力。
“还有20天就高考了,一天,我却看到他在读《毛泽东传》。”但是,李宪平的父母却很支持孩子这种行为。李枢民说:“从小我们在教育方面就非常民主,给孩子一个完全自我的空间。孩子的母亲负责抓学习,我负责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李宪平的父母经常教育他“只要做一个好人,父母就满足了。”“但是自我减压能力不强,父母越是给我减压,我的压力就越大,这些压力就变成了我学习的动力。”
快乐飞翔
李宪平说,自己和普通的同学一样,学习上并没有什么高招,只不过是把别人用来调皮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高中时,他说:“高一时夯实各科基础,高二强化英语和数学,高三主要增强文科综合的训练。”
高三时,李宪平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把一小半时间用来巩固数学、英语的学习成果,大半时间用来主攻政史地。开始是两天做一套模拟考试的卷子,后来是一天一套模拟考试卷子。
很多人都说高三的学生学习苦,可是李宪平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只有合理的运用时间,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李宪平说高三这一年,他胖了30斤,平时学习多,运动少。
高考前100天冲刺的时候,李宪平每天晚自习回到家,都已经是繁星满天。从报社上夜班的母亲回到家以后,都要等着晚归的儿子。他回到家,很远就看见家中的灯还在亮着,心中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作为高三学生,应该做足储备。
李宪平说: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如果对学习不感到是一种快乐,那么,效率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