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届“十佳军嫂”评选系列报道之四
延惠,女,汉族,1975年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陕西延安市人,系武警新疆总队乌鲁木齐市支队第二大队副政治教导员谢静的妻子,官兵都亲切地称她为“警营白莲花”。延惠同志积极弘扬舍小家顾国家、扎根边疆、以部队建设为己任的新时期军嫂精神,热爱武警部队建设事业,热爱高原,全力支持丈夫建功警营的热情,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对军人和部队无限的爱,是位众口皆碑的好军嫂。
延惠的丈夫——谢静,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武警新疆总队乌鲁木齐市支队第二大队副政治教导员,1989年lO月谢静从陕西榆林市入伍。1994年从乌鲁木齐指挥学校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塔什库尔干县中队任职,在这个“住着就是奉献”的地方,他从司务长到副指导员、中队长,整整奋斗了九年。在这个“贫氧的生命禁区”,可怕的高原病时常折磨着他:头痛胸闷,心跳不均,心脏肥大,记忆力减退,下山后还会出现短暂的醉氧现象——头晕。每当有人劝他下山,他总是摇摇头,支队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连续三年征求他的意见,拟调他下山工作,他说他放不下这里的战士,他还可以坚持干。九年中,他带领中队连续9年夺得了“先进中队”、2001年他所在的中队被新疆总队树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003年中队被武警总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艰苦奋斗模范中队”和“高原创业为民模范中队”的荣誉称号,成为武警新疆总队第一个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基层中队。他个人先后荣立三等功四次,两次被评为“优秀其产党员”和“优秀基层带兵干部”,2000年他还被评选为“新疆总队十大忠诚卫士”。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2003年总队党委和首长考虑到他个人的实际情况,把他调到乌鲁木齐市支队工作。人常说:要想在冰山站住脚,扎下根,就得有像冰山一样坚韧,要有像那莲花般纯洁的心。延惠像一朵盛开的天山雪莲一样,多年如一目,把一腔豪情无所保留地倾注在风雪迷漫的冰山,用一颗爱心和对高原的痴心在谱写生命的乐章。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她,这样默默无闻,这样无私奉献?用谢静的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在支持。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和我爱人延惠在背后的支持和奉献是分不开的,她为我付出的太多了,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
1995年延惠大专毕业后,分配在令人羡慕的延安市邮政局工作。1 997年随丈夫到高原,成为第一个在这里安家的军嫂,别人在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的就受不了了,而她一住就是六年。六年的高原生活留给她的不仅仅是与爱人长相厮守和享受爱情的甜蜜,而大多是高山缺氧无时无刻的折磨和冰山难以忍受的孤寂,她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身体每况愈下,体重由刚上山的56公斤减少到43公斤。2000年5月的有一天,延惠悄悄地告诉谢静,自己有了,夫妻俩高兴的那个乐啊,简直无法形容,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宝宝了,但是好景不长,没有过多久,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流产了,她悲恸万分。2002年9月,延惠因长期居住在高原,延惠体质每况愈下,刚刚怀上的孩子在塔什库尔干县医院又一次流产了。多次的流产,给她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她羡慕别的女人可以有做母亲的快乐,有享受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但是她不能,她只有默默承受,因为她是军人的妻子。高原条件实在太差,谢静不忍心妻子跟着自己受这样的罪,就在喀什市给延惠租了一间房子,托了几个老乡来照顾她。可是没过多久,身体刚刚恢复的延惠,又回到了高原。她跟谢静说:“别老想这事了,没有什么,等你下了山,我们再要孩子吧!”。就这样,直到现在延惠也未能怀上孩子。
即使是经受了这样的磨难,她都坚持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了丈夫的事业,她牺牲点是应该的。刚到塔什库尔干县时,对高原的景色还有点新鲜,但时间一长,环境的恶劣在无时无刻的折磨着她,她深深理解,丈夫深深地爱着这里的一切,放不下这些可爱的战士,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坚强,应该关心和体贴丈夫,做丈夫事业的坚强后盾。当朋友同学问起她:你怎么那么傻?你工作不要,孩子不要,值得吗?她是这样说的,她说高原条件是艰苦了点,在这里缺氧、缺少物质享受,但是我不能再让丈夫和他的战士缺少爱!
再苦再累也要坚强
军嫂的伟大就在于她们在军人的身后默默地奉献和牺牲。为了能让谢静在部队安心工作,延惠在家里也是忙个不停,从来都不让谢静操心家中的事情,家里的许多日用品都是她自己一个人从300多公里外的喀什买回来的,上下山晕车经常吐得连胆汁都吐没了,可她还是一如既往,风雨无阻。有一次延惠去喀什办事,上山时碰到特大山洪,上山的公路被泥石流冲断,车上所有乘客都准备下山返回,可延惠自己带的东西太多,一时不知所措,在高原上空手走路都比较困难,何况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呢?多亏了几个老乡的帮助,可走了没有多远,汽车又抛锚了,修了近十个小时还是没有修好,延惠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和饥饿,一下子就晕过去了,幸亏有另一辆车来接人,她才得以及时安全返回。就是这样,回家后她对谢静只言未提,还是他们的一位朋友几天后才告诉谢静的。这样的情况,在偏避的塔什库尔干每年都会遇到几次,可延惠没有退却过。仍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千古绝唱的爱清之歌。2002年延惠的父母想--了很多办法,已经为她联系好了调回西安,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延惠为了能够更好地让谢静安心服役,又一次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延惠心里明白:自已是一名军属、军嫂,战士们一口一个嫂子叫她,这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自己受点苦受点累,没有什么,再苦再累也要坚强,当好他们的“后勤部长”。
谁说女子不如男
延惠不仅以自己的行动支持和鼓励着谢静,自己的工作也从不示弱。她从小就特别崇敬军人,所以对军人的一切她了解的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深深懂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国家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更不会有人民的安居乐业。这也增强了她当兵的强烈愿望,上高中时就缠着曾在部队服役的姑夫想办法,让自己去当兵,后来由于她自己的视力不合格连续两年都未能如愿。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就把嫁给军人作为自己的理想,认识谢静后,被谢静执着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满足自己对军人和部队的迷恋,她不顾家人和亲朋的反对,毅然辞去工作,来到塔什库尔干县与谢静结婚。结婚后她没有在家中享清福,而是自己多方联系,在县土产公司找了份工作,虽然每月只有400多元的工资,但她并没有因报酬少而放弃这份工作。她明白: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用她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来评价的。自己也不能把挣钱多少来作为人生的追求,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情,这样一个人的生活才更有意义。她在单位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深受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连续几年都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1999年,单位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单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去年随丈夫调到乌鲁木齐以后,延惠并没有坐在家里“混日子”,她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加点学习英语和电脑,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
延惠在丈夫眼中是个好妻子,在父母眼中是个好女儿,在公婆面前是一个好媳妇,在战士眼中更是一位好军嫂。和谢静结婚时,他们没有向家中要一分钱,婚礼就在中队举行,没有奢侈的酒宴,也没有豪华新房,中队两间破旧的家属房经过简单的粉刷就当作新房了。就是这样,延惠也毫无怨言。她对父母和公婆也是孝敬有加,逢年过节,都定期给双方父母寄钱,还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双亲,她在自己连衣服都舍不得买的情况下,先后几次往家中寄了1万多元钱,两位老人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好儿媳妇。中队经常给驻地贫困家庭捐款捐物,延惠就把自己的许多物品也捐出去,有的甚至是她自己刚用过一两次的。战士胡亚宏的父亲常年有病,家里因治病欠了几万元的外债,入伍后思想上一直背着沉重的“包袱”。延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把胡亚宏叫到家里,进行思想疏导。同时她和谢静商量,从经济上帮助小胡家人一把,延惠从自己积攒下来准备买衣服的1500元钱全部拿出来,在他们的帮助下,全中队官兵纷纷献上爱心,其捐款13000多元,使胡亚红一家暂时度过了难关。中队的官兵说起她无不翘起大拇指夸她的,可她却说:部队精神文明要走在社会的前列,作为军人的家属就更不应该落后呀!
离开中队的时候,中队的官兵都依依不舍,列队欢送,相拥而泣,他们忘不了和队长一起摸爬滚打的岁月,更忘不了和他们一起生活过6年、经受过风雨磨难的嫂子。虽然现在他们---家都已搬到了乌鲁木齐,但是延惠仍然不能忘记曾经在塔什库尔干生活过的日日夜夜,忘不了那些可爱的战士,她依然在用爱心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丈夫。
延惠,女,汉族,1975年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陕西延安市人,系武警新疆总队乌鲁木齐市支队第二大队副政治教导员谢静的妻子,官兵都亲切地称她为“警营白莲花”。延惠同志积极弘扬舍小家顾国家、扎根边疆、以部队建设为己任的新时期军嫂精神,热爱武警部队建设事业,热爱高原,全力支持丈夫建功警营的热情,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对军人和部队无限的爱,是位众口皆碑的好军嫂。
延惠的丈夫——谢静,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武警新疆总队乌鲁木齐市支队第二大队副政治教导员,1989年lO月谢静从陕西榆林市入伍。1994年从乌鲁木齐指挥学校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塔什库尔干县中队任职,在这个“住着就是奉献”的地方,他从司务长到副指导员、中队长,整整奋斗了九年。在这个“贫氧的生命禁区”,可怕的高原病时常折磨着他:头痛胸闷,心跳不均,心脏肥大,记忆力减退,下山后还会出现短暂的醉氧现象——头晕。每当有人劝他下山,他总是摇摇头,支队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连续三年征求他的意见,拟调他下山工作,他说他放不下这里的战士,他还可以坚持干。九年中,他带领中队连续9年夺得了“先进中队”、2001年他所在的中队被新疆总队树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003年中队被武警总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艰苦奋斗模范中队”和“高原创业为民模范中队”的荣誉称号,成为武警新疆总队第一个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基层中队。他个人先后荣立三等功四次,两次被评为“优秀其产党员”和“优秀基层带兵干部”,2000年他还被评选为“新疆总队十大忠诚卫士”。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2003年总队党委和首长考虑到他个人的实际情况,把他调到乌鲁木齐市支队工作。人常说:要想在冰山站住脚,扎下根,就得有像冰山一样坚韧,要有像那莲花般纯洁的心。延惠像一朵盛开的天山雪莲一样,多年如一目,把一腔豪情无所保留地倾注在风雪迷漫的冰山,用一颗爱心和对高原的痴心在谱写生命的乐章。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她,这样默默无闻,这样无私奉献?用谢静的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在支持。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和我爱人延惠在背后的支持和奉献是分不开的,她为我付出的太多了,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
1995年延惠大专毕业后,分配在令人羡慕的延安市邮政局工作。1 997年随丈夫到高原,成为第一个在这里安家的军嫂,别人在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的就受不了了,而她一住就是六年。六年的高原生活留给她的不仅仅是与爱人长相厮守和享受爱情的甜蜜,而大多是高山缺氧无时无刻的折磨和冰山难以忍受的孤寂,她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身体每况愈下,体重由刚上山的56公斤减少到43公斤。2000年5月的有一天,延惠悄悄地告诉谢静,自己有了,夫妻俩高兴的那个乐啊,简直无法形容,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宝宝了,但是好景不长,没有过多久,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流产了,她悲恸万分。2002年9月,延惠因长期居住在高原,延惠体质每况愈下,刚刚怀上的孩子在塔什库尔干县医院又一次流产了。多次的流产,给她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她羡慕别的女人可以有做母亲的快乐,有享受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但是她不能,她只有默默承受,因为她是军人的妻子。高原条件实在太差,谢静不忍心妻子跟着自己受这样的罪,就在喀什市给延惠租了一间房子,托了几个老乡来照顾她。可是没过多久,身体刚刚恢复的延惠,又回到了高原。她跟谢静说:“别老想这事了,没有什么,等你下了山,我们再要孩子吧!”。就这样,直到现在延惠也未能怀上孩子。
即使是经受了这样的磨难,她都坚持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了丈夫的事业,她牺牲点是应该的。刚到塔什库尔干县时,对高原的景色还有点新鲜,但时间一长,环境的恶劣在无时无刻的折磨着她,她深深理解,丈夫深深地爱着这里的一切,放不下这些可爱的战士,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坚强,应该关心和体贴丈夫,做丈夫事业的坚强后盾。当朋友同学问起她:你怎么那么傻?你工作不要,孩子不要,值得吗?她是这样说的,她说高原条件是艰苦了点,在这里缺氧、缺少物质享受,但是我不能再让丈夫和他的战士缺少爱!
再苦再累也要坚强
军嫂的伟大就在于她们在军人的身后默默地奉献和牺牲。为了能让谢静在部队安心工作,延惠在家里也是忙个不停,从来都不让谢静操心家中的事情,家里的许多日用品都是她自己一个人从300多公里外的喀什买回来的,上下山晕车经常吐得连胆汁都吐没了,可她还是一如既往,风雨无阻。有一次延惠去喀什办事,上山时碰到特大山洪,上山的公路被泥石流冲断,车上所有乘客都准备下山返回,可延惠自己带的东西太多,一时不知所措,在高原上空手走路都比较困难,何况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呢?多亏了几个老乡的帮助,可走了没有多远,汽车又抛锚了,修了近十个小时还是没有修好,延惠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和饥饿,一下子就晕过去了,幸亏有另一辆车来接人,她才得以及时安全返回。就是这样,回家后她对谢静只言未提,还是他们的一位朋友几天后才告诉谢静的。这样的情况,在偏避的塔什库尔干每年都会遇到几次,可延惠没有退却过。仍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千古绝唱的爱清之歌。2002年延惠的父母想--了很多办法,已经为她联系好了调回西安,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延惠为了能够更好地让谢静安心服役,又一次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延惠心里明白:自已是一名军属、军嫂,战士们一口一个嫂子叫她,这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自己受点苦受点累,没有什么,再苦再累也要坚强,当好他们的“后勤部长”。
谁说女子不如男
延惠不仅以自己的行动支持和鼓励着谢静,自己的工作也从不示弱。她从小就特别崇敬军人,所以对军人的一切她了解的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深深懂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国家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更不会有人民的安居乐业。这也增强了她当兵的强烈愿望,上高中时就缠着曾在部队服役的姑夫想办法,让自己去当兵,后来由于她自己的视力不合格连续两年都未能如愿。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就把嫁给军人作为自己的理想,认识谢静后,被谢静执着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满足自己对军人和部队的迷恋,她不顾家人和亲朋的反对,毅然辞去工作,来到塔什库尔干县与谢静结婚。结婚后她没有在家中享清福,而是自己多方联系,在县土产公司找了份工作,虽然每月只有400多元的工资,但她并没有因报酬少而放弃这份工作。她明白: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用她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来评价的。自己也不能把挣钱多少来作为人生的追求,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情,这样一个人的生活才更有意义。她在单位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深受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连续几年都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1999年,单位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单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去年随丈夫调到乌鲁木齐以后,延惠并没有坐在家里“混日子”,她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加点学习英语和电脑,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
延惠在丈夫眼中是个好妻子,在父母眼中是个好女儿,在公婆面前是一个好媳妇,在战士眼中更是一位好军嫂。和谢静结婚时,他们没有向家中要一分钱,婚礼就在中队举行,没有奢侈的酒宴,也没有豪华新房,中队两间破旧的家属房经过简单的粉刷就当作新房了。就是这样,延惠也毫无怨言。她对父母和公婆也是孝敬有加,逢年过节,都定期给双方父母寄钱,还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双亲,她在自己连衣服都舍不得买的情况下,先后几次往家中寄了1万多元钱,两位老人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好儿媳妇。中队经常给驻地贫困家庭捐款捐物,延惠就把自己的许多物品也捐出去,有的甚至是她自己刚用过一两次的。战士胡亚宏的父亲常年有病,家里因治病欠了几万元的外债,入伍后思想上一直背着沉重的“包袱”。延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把胡亚宏叫到家里,进行思想疏导。同时她和谢静商量,从经济上帮助小胡家人一把,延惠从自己积攒下来准备买衣服的1500元钱全部拿出来,在他们的帮助下,全中队官兵纷纷献上爱心,其捐款13000多元,使胡亚红一家暂时度过了难关。中队的官兵说起她无不翘起大拇指夸她的,可她却说:部队精神文明要走在社会的前列,作为军人的家属就更不应该落后呀!
离开中队的时候,中队的官兵都依依不舍,列队欢送,相拥而泣,他们忘不了和队长一起摸爬滚打的岁月,更忘不了和他们一起生活过6年、经受过风雨磨难的嫂子。虽然现在他们---家都已搬到了乌鲁木齐,但是延惠仍然不能忘记曾经在塔什库尔干生活过的日日夜夜,忘不了那些可爱的战士,她依然在用爱心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