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是培养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41-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也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这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对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情感的主线则更为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开朗、积极,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酌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数学的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需要我们大胆地尝试。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来浅谈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 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真心地去关心学生,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这样才会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促进学生“亲其师”,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达到“信其道”的效果。教师耐心而细致地讲解会让学生理解教师所学的知识,并且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涵,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究。通过学生的学习,学生就会真正地理解知识,并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当教师对学生付出了真心后,学生就会把教师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积极主动。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抓住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争强好胜也是小学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便能更进一步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从身边寻找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村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都不如城市,而且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都是不具备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乡村的优势,从身边寻找资源,寻找教学辅助工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A4纸和彩笔都是很容易找到的。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动手,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好A4纸、彩笔、剪刀,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网形的物体,比如饮料瓶或易拉罐的瓶底去描出一个网形,之后把圆形剪下来,接下来进行对折、对折、再对折,这样纸上就会留下折痕。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每一个折痕都涂上一种不同的颜色,这样学生的手里就有了一个漂亮的“彩球”,教师可以在这里引入“单位1”的概念,让学生认识一个整体。由此类推到一根绳子、一个苹果、一本书,这些都是单位l。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数一数这个彩球一共有多少种颜色,学生会轻松说出八种,教师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剪下其中的一块,让学生思考这是其中的几份,从而引出几分之几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剪第二块、第三块……。这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分数的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课堂带来了欢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赛是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的机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从而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常有的口算竞赛,我常常以“开火车”、“接龙比赛”、“争冠军”等方式的比赛练习,做得好的同学立即给予表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一举两得。
五、放飞学生的心灵,增强乐学情感
除了课堂上引导、激发,培养学生的情感外,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广阔的知识海洋,去接触自然、接触人生、接触实际应用。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课本外,让学生多看一些课外辅助读物,尤其是一些名家专题讲座,要求他们记下解题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把他们的思想融入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引领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发现亮点,并且经常交流。
六、创造生活情境,应用数学,喜欢数学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教学“利息”的知识点后,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利用周六日时间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通过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不但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喜欢学数学。
参考文献:
[1]让愉快教学走进数学课堂[OL].2015.
[2]赵雁.快乐学数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5-20.
[3]杨君丽.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华章;2011-08-20.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41-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也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这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对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情感的主线则更为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开朗、积极,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酌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数学的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需要我们大胆地尝试。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来浅谈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 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真心地去关心学生,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这样才会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促进学生“亲其师”,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达到“信其道”的效果。教师耐心而细致地讲解会让学生理解教师所学的知识,并且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涵,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究。通过学生的学习,学生就会真正地理解知识,并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当教师对学生付出了真心后,学生就会把教师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积极主动。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抓住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争强好胜也是小学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便能更进一步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从身边寻找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村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都不如城市,而且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都是不具备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乡村的优势,从身边寻找资源,寻找教学辅助工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A4纸和彩笔都是很容易找到的。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动手,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好A4纸、彩笔、剪刀,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网形的物体,比如饮料瓶或易拉罐的瓶底去描出一个网形,之后把圆形剪下来,接下来进行对折、对折、再对折,这样纸上就会留下折痕。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每一个折痕都涂上一种不同的颜色,这样学生的手里就有了一个漂亮的“彩球”,教师可以在这里引入“单位1”的概念,让学生认识一个整体。由此类推到一根绳子、一个苹果、一本书,这些都是单位l。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数一数这个彩球一共有多少种颜色,学生会轻松说出八种,教师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剪下其中的一块,让学生思考这是其中的几份,从而引出几分之几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剪第二块、第三块……。这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分数的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课堂带来了欢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赛是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的机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从而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常有的口算竞赛,我常常以“开火车”、“接龙比赛”、“争冠军”等方式的比赛练习,做得好的同学立即给予表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一举两得。
五、放飞学生的心灵,增强乐学情感
除了课堂上引导、激发,培养学生的情感外,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广阔的知识海洋,去接触自然、接触人生、接触实际应用。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课本外,让学生多看一些课外辅助读物,尤其是一些名家专题讲座,要求他们记下解题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把他们的思想融入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引领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发现亮点,并且经常交流。
六、创造生活情境,应用数学,喜欢数学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教学“利息”的知识点后,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利用周六日时间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通过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不但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喜欢学数学。
参考文献:
[1]让愉快教学走进数学课堂[OL].2015.
[2]赵雁.快乐学数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5-20.
[3]杨君丽.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华章;201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