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上学生攻击行为的出现可能与挫折、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人格缺陷等心理因素有关。教师在教学中精心组织教学,重视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攻击行为 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61-01
攻击行为是在中学生身上较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由于体育教学地点多为户外,所以学生之间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课堂上的攻击行为不仅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容易使某些学生出现违纪、违法,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犯罪行为。分析中学生攻击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更好地防止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达到最佳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一、攻击及其表现
攻击是指故意施加的伤害性打击,包括心理不适和心理伤害。中学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攻击和精神攻击。身体攻击包括踢、打、推搡、干扰他人活动、破坏他人物品等;精神攻击主要表现为语言攻击,包括辱骂、威胁、吓唬等。
二、中学生攻击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因
(一)挫折导致攻击。心理学家多拉尔德提出挫折-攻击理论。他认为: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能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中学生面临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也常常面临各种评价。那些学习成绩、交往能力和活动能力差的学生自尊欲求、成功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挫折感。负性情绪的累积会产生一定的内驱力,这种力量需要有一个宣泄的出口,体育活动中肢体的碰撞容易成为学生宣泄内心能量的导火索。
(二)攻击是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表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可以称之为“课堂小社会”,由于体育课多为活动课,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既需要教师的指导,又需要同学间的合作,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学生间进行多方面的交往。而这个阶段中学生自我意识具有高度膨胀的特点,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别人的感受,从而导致人际冲突。一旦发生人际冲突,一部分学生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不会通过成熟的协调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选择了最简单的暴力或攻击的方式来解决。
(三)攻击是一种力量的表达。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中学生的成人意识愈发强烈,他们要采用各种办法告诉别人,自己是强大和有力量的。在体育课的游戏和比赛中,某些学生攻击别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力量的表达。以此达到赢利尊重和控制别人的目的。
(四)攻击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国外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在个性上具有明显不同的表现,Slee曾发现,攻击者在艾森克个性问卷上的精神质量表得分较高。这类学生通常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对人抱有敌意,与他人不能友好相处,固执、倔强,喜欢寻衅,具有攻击性,且不顾危险等特点。雷雳等也发现,攻击者往往不容易克制自己的行为,具有冲动性和易激惹性的特点。
三、体育教学中减少攻击行为的措施
(一)精心安排教学过程。虽然体育教学更多的以活动课为主,但仍需教师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使整个课堂上的活动都与教学任务相关。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活动中来,攻击的行为也会相应减少。活动课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可以把学生的压力和多余的精力宣泄出去,这样更有利于减少攻击行为。
(二)加强思想教育。体育教学是一个强身健体和育人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完成体育知识教学和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养成学生良好的上课和活动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道德修养,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三)重视心理训练。从认知上,教会学生合理解决冲突的方法;从情绪上,指导学生合理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培养同理心,学会占在别我的角度理解别人;从意志上,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品质,提高他们用理智控制情绪的能力;从行为上,对攻击行为进行负强化。强化理论认为,对一项行为进行惩罚,能够减少它发生的概率。当学生出现攻击行为,教师及时施加批评和制止这类负强化的手段,可相应减少攻行为。
攻击行为的产生受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只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理解、尊重学生,为学生创造心理自由的生存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课堂上的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1]Slee P T,Rigby K.The relationship of Eysencks personal2ity factors and self esteem to bully/victim behaviour inAustralian school bo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2003(4):371-586.
[2]雷雳,张雷.初中生受欺负状况的某些预测变量[J].心理学探新,2002(4):58-60.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攻击行为 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61-01
攻击行为是在中学生身上较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由于体育教学地点多为户外,所以学生之间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课堂上的攻击行为不仅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容易使某些学生出现违纪、违法,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犯罪行为。分析中学生攻击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更好地防止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达到最佳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一、攻击及其表现
攻击是指故意施加的伤害性打击,包括心理不适和心理伤害。中学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攻击和精神攻击。身体攻击包括踢、打、推搡、干扰他人活动、破坏他人物品等;精神攻击主要表现为语言攻击,包括辱骂、威胁、吓唬等。
二、中学生攻击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因
(一)挫折导致攻击。心理学家多拉尔德提出挫折-攻击理论。他认为: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能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中学生面临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也常常面临各种评价。那些学习成绩、交往能力和活动能力差的学生自尊欲求、成功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挫折感。负性情绪的累积会产生一定的内驱力,这种力量需要有一个宣泄的出口,体育活动中肢体的碰撞容易成为学生宣泄内心能量的导火索。
(二)攻击是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表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可以称之为“课堂小社会”,由于体育课多为活动课,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既需要教师的指导,又需要同学间的合作,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学生间进行多方面的交往。而这个阶段中学生自我意识具有高度膨胀的特点,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别人的感受,从而导致人际冲突。一旦发生人际冲突,一部分学生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不会通过成熟的协调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选择了最简单的暴力或攻击的方式来解决。
(三)攻击是一种力量的表达。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中学生的成人意识愈发强烈,他们要采用各种办法告诉别人,自己是强大和有力量的。在体育课的游戏和比赛中,某些学生攻击别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力量的表达。以此达到赢利尊重和控制别人的目的。
(四)攻击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国外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在个性上具有明显不同的表现,Slee曾发现,攻击者在艾森克个性问卷上的精神质量表得分较高。这类学生通常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对人抱有敌意,与他人不能友好相处,固执、倔强,喜欢寻衅,具有攻击性,且不顾危险等特点。雷雳等也发现,攻击者往往不容易克制自己的行为,具有冲动性和易激惹性的特点。
三、体育教学中减少攻击行为的措施
(一)精心安排教学过程。虽然体育教学更多的以活动课为主,但仍需教师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使整个课堂上的活动都与教学任务相关。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活动中来,攻击的行为也会相应减少。活动课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可以把学生的压力和多余的精力宣泄出去,这样更有利于减少攻击行为。
(二)加强思想教育。体育教学是一个强身健体和育人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完成体育知识教学和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养成学生良好的上课和活动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道德修养,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三)重视心理训练。从认知上,教会学生合理解决冲突的方法;从情绪上,指导学生合理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培养同理心,学会占在别我的角度理解别人;从意志上,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品质,提高他们用理智控制情绪的能力;从行为上,对攻击行为进行负强化。强化理论认为,对一项行为进行惩罚,能够减少它发生的概率。当学生出现攻击行为,教师及时施加批评和制止这类负强化的手段,可相应减少攻行为。
攻击行为的产生受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只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理解、尊重学生,为学生创造心理自由的生存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课堂上的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1]Slee P T,Rigby K.The relationship of Eysencks personal2ity factors and self esteem to bully/victim behaviour inAustralian school bo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2003(4):371-586.
[2]雷雳,张雷.初中生受欺负状况的某些预测变量[J].心理学探新,2002(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