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提倡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在质疑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正确的探究思维、方法。笔者从一次探究性学习中深有感悟:首先要有探究意识,其次探究要有好的方法,重要的是探究要以学生为主体。
关键词:质疑;探究;方法;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72-1
学习贵在质疑,语文教学更是在质疑思辨中增强感知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字、词、句的分析,根据语境,去探究、去思辨,在质疑探究中真正理解它们的意思,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笔者在教八年级《小石潭记》一课时就无意中引发了一次探究学习。
那天,按语文教学一般过程,集体朗读《小石潭记》。其中,读“青树翠蔓”一句时,对“蔓”字的读音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学生读成“man”,而另外一些学生却读成“wan”。书上没有明确的读音。于是,笔者改变了教学策略。
首先,笔者在黑板上写出“蔓“字,分别叫两个不同读音的学生代表上黑板标注读音。一个写成“man”,一个写成了“wan”。笔者问:“你们对这个字的读音怎么得来的?”黄虹同学说:“这个字是常用字,如‘蔓延’,‘蔓’不是读成‘man’吗?”看来她是根据平时读音判定的。另一位李小成说:“我查了字典,这个字也能读成‘wan’。”听完了两位同学的回答后,笔者不置可否,并说:“这个字是多音字,到底哪个音准确呢?”这个问题抛下后,课堂就像炸开了锅,双方坚持各自的读音,互相不让。碰撞才能产生火花。
课堂气氛是热烈的,但如果只讲究表面的热热闹闹而不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为使问题得到解决,笔者寻思对策。
汉字是音义的结合体,笔者决定由字义推导读音。分别叫两派学生查出“蔓”读“man”和“wan”时的意思。学生纷纷翻开字典,查找解释。用工具书寻根求源,方法对头,笔者心头一喜: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方法。
一会儿,学生议论纷纷。笔者要求读“man”或“wan”的同学分别举手,并说明理由。一读“man”的同学说:我根据另外解释的第三条“蔓生植物”中的读音,应当读“man”。另一读“wan”的同学说:“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读‘wan’。理由是‘青树翠蔓’中‘树’和‘蔓’在这里都是名词,根据词条解释,它对应读音应为‘wan’。”
笔者心头一亮,这位学生能根据原句的词性进行分析,方法正确。我赞许道:“你从判断词性来推敲它的读音方法正确,值得借鉴。”为使问题引入深处,我说,刚才第一位同学对“蔓”的解释不也是当作名词来解释的吗?如“蔓草”。看来对“蔓”都看作为“名词”是不存在异议的。正确理解一个词的音义还要看具体的语境。请同学们仔细对照课文语境和注释,小组探究讨论,把握“蔓”的正确读音。
课堂再次热闹起来。有的坚持读“man”,有的强调读“wan”,各不相让。
小组代表发言。第三小组周同学首先发言,她说,“蔓”在这里是名词,毫无疑问。对于名词时读“wan”,我不同意。理由是读“wan”时,它的两种解释指细长不能直立的茎,从举例来看多指瓜类的茎。而从课文具体的语境来看,应当指草木林树,再从课文“蒙络摇缀”的解释“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来看,这里的“蔓”应当解释为“树枝藤蔓”,也和读“man”中的词条解释相吻合。正因为读常读的音“man”,所以课文对“蔓”未标音,否则就会标注为“wan”。
纵观这节成功的探究,笔者静下沉思,深有感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要有问题意识。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是学生提出的,有的是教师发现的。对于前者,教师要学会倾听,而不是拒绝学生,更不能扼杀学生的质疑精神。对于后者,教师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捕捉,而不是置之不理,任问题而过。当笔者在发现同学们对“蔓”字有两种不同的读音时,立即寻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叫两种不同读音的学生代表上黑板写出读音,实际上是将问题抛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恰恰相反,明知读音有问题,怕麻烦,装着没发现,那么就会丧失一次学生探究学习的机会,也就没有后来问题的解决。所以这一次探究活动不仅解决了问题,更是使学生明白有“疑”就要敢于“质”。教师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有益处的。
2.探究要有好的方法。做任何事情都不可缺少好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直至问题的解决,笔者动了一番脑筋。首先,叫两种不同读音的同学写出两种读音,不置可否,学生也拿不定主意,教师不急于告诉答案。这样设下悬念,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营造良好的氛围,好的开头成功了一半。接着,用释义推音的方法,理解词义下手,因为汉字词义非常丰富,有怎样的意思就会有怎样的读音。最后当再次不能明辨读音时,笔者又提醒学生具体的意思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使学生有回归“文本”,而这是学习语文的本质。事实证明,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对文本的把握是恰当的。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关键在引导。所以,通过“设下悬念-因义导音-语境分析”三部曲,疑问迎刃而解,可见好的方法是关键,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
3.探究要以学生为主体。回顾这次探究过程,学生为“主角”,教师只当“配角”。从学生查字典、寻找词义,到据义辨音、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都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己,在思辨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尤其在小组代表根据语境判断“蔓”的正确读音时,双方娓娓道来,逐渐步入佳境,以至豁然开朗,无不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教师或提示、或评价、或赞许,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引路人。所以,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让学生尽情发挥,挖掘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真正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质疑;探究;方法;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72-1
学习贵在质疑,语文教学更是在质疑思辨中增强感知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字、词、句的分析,根据语境,去探究、去思辨,在质疑探究中真正理解它们的意思,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笔者在教八年级《小石潭记》一课时就无意中引发了一次探究学习。
那天,按语文教学一般过程,集体朗读《小石潭记》。其中,读“青树翠蔓”一句时,对“蔓”字的读音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学生读成“man”,而另外一些学生却读成“wan”。书上没有明确的读音。于是,笔者改变了教学策略。
首先,笔者在黑板上写出“蔓“字,分别叫两个不同读音的学生代表上黑板标注读音。一个写成“man”,一个写成了“wan”。笔者问:“你们对这个字的读音怎么得来的?”黄虹同学说:“这个字是常用字,如‘蔓延’,‘蔓’不是读成‘man’吗?”看来她是根据平时读音判定的。另一位李小成说:“我查了字典,这个字也能读成‘wan’。”听完了两位同学的回答后,笔者不置可否,并说:“这个字是多音字,到底哪个音准确呢?”这个问题抛下后,课堂就像炸开了锅,双方坚持各自的读音,互相不让。碰撞才能产生火花。
课堂气氛是热烈的,但如果只讲究表面的热热闹闹而不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为使问题得到解决,笔者寻思对策。
汉字是音义的结合体,笔者决定由字义推导读音。分别叫两派学生查出“蔓”读“man”和“wan”时的意思。学生纷纷翻开字典,查找解释。用工具书寻根求源,方法对头,笔者心头一喜: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方法。
一会儿,学生议论纷纷。笔者要求读“man”或“wan”的同学分别举手,并说明理由。一读“man”的同学说:我根据另外解释的第三条“蔓生植物”中的读音,应当读“man”。另一读“wan”的同学说:“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读‘wan’。理由是‘青树翠蔓’中‘树’和‘蔓’在这里都是名词,根据词条解释,它对应读音应为‘wan’。”
笔者心头一亮,这位学生能根据原句的词性进行分析,方法正确。我赞许道:“你从判断词性来推敲它的读音方法正确,值得借鉴。”为使问题引入深处,我说,刚才第一位同学对“蔓”的解释不也是当作名词来解释的吗?如“蔓草”。看来对“蔓”都看作为“名词”是不存在异议的。正确理解一个词的音义还要看具体的语境。请同学们仔细对照课文语境和注释,小组探究讨论,把握“蔓”的正确读音。
课堂再次热闹起来。有的坚持读“man”,有的强调读“wan”,各不相让。
小组代表发言。第三小组周同学首先发言,她说,“蔓”在这里是名词,毫无疑问。对于名词时读“wan”,我不同意。理由是读“wan”时,它的两种解释指细长不能直立的茎,从举例来看多指瓜类的茎。而从课文具体的语境来看,应当指草木林树,再从课文“蒙络摇缀”的解释“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来看,这里的“蔓”应当解释为“树枝藤蔓”,也和读“man”中的词条解释相吻合。正因为读常读的音“man”,所以课文对“蔓”未标音,否则就会标注为“wan”。
纵观这节成功的探究,笔者静下沉思,深有感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要有问题意识。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是学生提出的,有的是教师发现的。对于前者,教师要学会倾听,而不是拒绝学生,更不能扼杀学生的质疑精神。对于后者,教师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捕捉,而不是置之不理,任问题而过。当笔者在发现同学们对“蔓”字有两种不同的读音时,立即寻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叫两种不同读音的学生代表上黑板写出读音,实际上是将问题抛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恰恰相反,明知读音有问题,怕麻烦,装着没发现,那么就会丧失一次学生探究学习的机会,也就没有后来问题的解决。所以这一次探究活动不仅解决了问题,更是使学生明白有“疑”就要敢于“质”。教师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有益处的。
2.探究要有好的方法。做任何事情都不可缺少好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直至问题的解决,笔者动了一番脑筋。首先,叫两种不同读音的同学写出两种读音,不置可否,学生也拿不定主意,教师不急于告诉答案。这样设下悬念,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营造良好的氛围,好的开头成功了一半。接着,用释义推音的方法,理解词义下手,因为汉字词义非常丰富,有怎样的意思就会有怎样的读音。最后当再次不能明辨读音时,笔者又提醒学生具体的意思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使学生有回归“文本”,而这是学习语文的本质。事实证明,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对文本的把握是恰当的。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关键在引导。所以,通过“设下悬念-因义导音-语境分析”三部曲,疑问迎刃而解,可见好的方法是关键,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
3.探究要以学生为主体。回顾这次探究过程,学生为“主角”,教师只当“配角”。从学生查字典、寻找词义,到据义辨音、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都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己,在思辨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尤其在小组代表根据语境判断“蔓”的正确读音时,双方娓娓道来,逐渐步入佳境,以至豁然开朗,无不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教师或提示、或评价、或赞许,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引路人。所以,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让学生尽情发挥,挖掘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真正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