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龄的增加,自我感觉在教学上不断地成熟. 但随之而来的无奈似乎也常常困惑着我们. 如:学生在做练习过程中,明明不会做的题目,他居然也可以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做出个答案,然后把作业上交;课堂上有时预设一个很烦的解法,学生听完似乎很能接受而很少会有异议;大部分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作业,但往往千篇一律,像是课堂例题的翻版,缺少创意;问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能找出问题及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学生似乎成了稀有“动物”. 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当我们在抱怨学生问题意识和解题反思不理想的时候,不知我们是否反思过,是什么导致现在的学生问题意识如此低下?
一、 传统课堂教学及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数学教师已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和方法:正问和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传统”存在着缺陷、弊端——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的巧妙,训练的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另一方面是教师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的“提问权”,挖好“洞”等着学生往里钻. 更严重的是,我们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深讲透”,因而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及提出问题的空间.
二、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 康托对集合论的创立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 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 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三、 培养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和激发.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主要分两类情况:第一类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呈潜在的状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二类是学生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 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属于第一类型,具有问题意识,但需要激发. 少数学生属于第二类型,问题意识较少,重点在于培养.
1. 弘扬教学民主的精神,让学生敢于“问”
教师要设置悬念,留下疑点,“诱”学生问.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 针对第一类型,孔子说:“疑,思之始,学之端.”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有些学生可能会提出,我们既然有角度制,而且大家已经用得这么习惯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弧度制呢?有这个必要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诱导学生回忆函数的定义,让学生自己得出函数是两个“数集”之间的映射,而角的集合显然不是数集.这样通过提问、诱导等手段来创设质疑情境,使这一情境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有冲突和矛盾,促使他们主动思索,从而对知识的学习从一味地“机械接受”转到“主动探索”.
教师要发扬民主、创造气氛,使学生有“疑”便问.下面是一个教学片段. 在“数列”复习课上讲到这样一个问题:某大楼共有20层,有19人在第1层上了电梯,他们分别要去第2层至第20层,每层1人. 而电梯只允许停一次,只可使1人满意,其余18人都要步行上楼或下楼. 假设乘客每向下走1层的不愿意度为1,每向上走1层的不愿意度为2,所有人的不愿意度之和为S,为使S最小,电梯应停在第几层?
还没等教师讲下去,就有学生要求发言.
生1:这是一道选择题,可采用验证法,看停在哪一层的不满意度之和最小,通过验证,应该停在14层.
生2:我采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即假设停在第x层,由题意可得到每层的满意度与x的关系,再利用数列求和的方法得到关于x的二次函数,求得x=14,即应该停在第14层.
师: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本例就是考查数列知识和函数最值的综合应用,还没说完,又有学生插嘴……
生3:我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往下走1层与往上走1层的不满意度之比为1∶2,要使不满意度最小,则往下走的人必须是往上走的2倍,由于第1层和电梯停下的那1层外,尚有18层,故往下走的必须为12人,往上走的是6人,即停在第14层.
师:这种解法真绝,你比老师聪明多了.
备课预设是可贵的,但有时意外生成更精彩!上述插嘴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到释疑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
开展学生说课活动,培养学生“问”的习惯. 例如,在提出课题后,可以让学生说解决课题的设想,在习题教学中,可以开展说题训练活动,让学生说题意,说解题思路,评析解题结论. 在结尾教学中,可以由学生来归纳本课的知识体系. 在公式、规律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公式、规律进行评说.
2. 优化问题萌生的土壤,让学生有问题“问”
针对第二类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学习极限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公元前5世纪芝诺用他的无穷、连续以及部分和的知识,引发了著名的阿基里斯与龟的悖论. 芝诺辩解说,阿基里斯能够逼近乌龟,但他永远不可能追上它. 为了急于揭开谜团学生会不断地相互讨论和提问:怎么可能人会追不上乌龟?问题中好像阿基里斯的确追不上乌龟!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要能追上乌龟那么在哪一点处追上呢?由此学生的思维被激起“浪花”,顺着这样的思路展开教学的过程,都是在学生的参与下完成的,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且会在灵魂深处埋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必须给学生创造自由想象的课堂空间.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可让学生想象一张0.1毫米厚的纸如被对折了27次它的高度大概是多少?估计与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玛峰谁更高?学生开始可能以为老师提的问题相当可笑,这纸能跟山峰比高?但通过自己的计算后会发现对折了27次的纸比珠峰要高近1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问题,也就为自由想象提供了土壤,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3. 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
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这是常见的教学弊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在教学上引导学生提问. 在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设计如下情境:北京时间2007年11月24日18时05分04.602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正确进入预定的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它在飞向月球之前,为了加速要绕着地球进行3次变轨,然后再飞向目的地——月球.问:
(1) 卫星绕地飞行的轨道是什么?
(2) 卫星在第1次变轨后,在近地点距地面600km、远地点距地面71400km的椭圆形轨道上飞行,且以地球中心为一个焦点,试建立适当的坐标,求出卫星的轨道方程.
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必须了解椭圆标准方程知识才能解决此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国家大事,还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与数学的伟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实验中找问题. 如在学习“n次独立重复实验”时,教师提出,如果一枚硬币被抛了2次,而2次恰恰都是正面朝上,那么再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学生开始纷纷议论,有的说都2次正面了,那下一次估计是正面吧;有的说应该是反面可能性比较大吧;也有的说我们不是学过了古典概率,既然结果只有正面与反面,那么正面的概率应该还是1/2;还有的索性拿出了硬币做起了试验. 让学生在摸索思考中总结出“n次独立重复事件发生k次”的概率公式.
在想象中提问题.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数学世界遨游.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图象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知的一些三角函数值来猜测正弦、余弦的图象.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去想象一些空间多面体,特别是长方体与正方体,在书面上画的12条棱正方体要能看出是多面体的棱而不仅仅是平面内的12条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问题,也就为自由想象提供了土壤,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
4. 在实践探究中,让学生爱提“问”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只有在创新实践活动中,问题意识才能萌芽和发展. 总之,问题意识强的人,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的频率高,创新成果优. 问题意识弱的人,创新实践活动就少,成效也就不明显. 因此,强化中学生问题意识,要确实遵守探索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实践探究,首先表现为课堂外探索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如:“赌博机上为什么永远是输的人多,赢的人少?”“同样多的布料,为什么有的裁缝师傅能做出更多的衣服?”“现在我国很多地区实行定量用电,超出部分加倍收费,那么定量中的那个量是怎么定下来的呢?在教学“分期付款”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研究并计算,如果家里买了新房跟银行借款10万(银行利率为0.5%),10年还清,那么每年要等额还多少. 在“圆锥曲线”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研究,在截一个圆锥时满足怎么样的条件才能分别截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空间四面体、长方体、正方体等来观察和研究空间线线、线面和面面的关系. 在这些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好奇的触角在蔓延,问题的意识在萌生. 学生从一个被动的问题的回答者逐渐向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转变,从而真正爱提问题.
一、 传统课堂教学及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数学教师已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和方法:正问和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传统”存在着缺陷、弊端——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的巧妙,训练的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另一方面是教师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的“提问权”,挖好“洞”等着学生往里钻. 更严重的是,我们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深讲透”,因而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及提出问题的空间.
二、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 康托对集合论的创立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 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 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三、 培养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和激发.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主要分两类情况:第一类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呈潜在的状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二类是学生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 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属于第一类型,具有问题意识,但需要激发. 少数学生属于第二类型,问题意识较少,重点在于培养.
1. 弘扬教学民主的精神,让学生敢于“问”
教师要设置悬念,留下疑点,“诱”学生问.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 针对第一类型,孔子说:“疑,思之始,学之端.”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有些学生可能会提出,我们既然有角度制,而且大家已经用得这么习惯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弧度制呢?有这个必要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诱导学生回忆函数的定义,让学生自己得出函数是两个“数集”之间的映射,而角的集合显然不是数集.这样通过提问、诱导等手段来创设质疑情境,使这一情境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有冲突和矛盾,促使他们主动思索,从而对知识的学习从一味地“机械接受”转到“主动探索”.
教师要发扬民主、创造气氛,使学生有“疑”便问.下面是一个教学片段. 在“数列”复习课上讲到这样一个问题:某大楼共有20层,有19人在第1层上了电梯,他们分别要去第2层至第20层,每层1人. 而电梯只允许停一次,只可使1人满意,其余18人都要步行上楼或下楼. 假设乘客每向下走1层的不愿意度为1,每向上走1层的不愿意度为2,所有人的不愿意度之和为S,为使S最小,电梯应停在第几层?
还没等教师讲下去,就有学生要求发言.
生1:这是一道选择题,可采用验证法,看停在哪一层的不满意度之和最小,通过验证,应该停在14层.
生2:我采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即假设停在第x层,由题意可得到每层的满意度与x的关系,再利用数列求和的方法得到关于x的二次函数,求得x=14,即应该停在第14层.
师: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本例就是考查数列知识和函数最值的综合应用,还没说完,又有学生插嘴……
生3:我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往下走1层与往上走1层的不满意度之比为1∶2,要使不满意度最小,则往下走的人必须是往上走的2倍,由于第1层和电梯停下的那1层外,尚有18层,故往下走的必须为12人,往上走的是6人,即停在第14层.
师:这种解法真绝,你比老师聪明多了.
备课预设是可贵的,但有时意外生成更精彩!上述插嘴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到释疑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
开展学生说课活动,培养学生“问”的习惯. 例如,在提出课题后,可以让学生说解决课题的设想,在习题教学中,可以开展说题训练活动,让学生说题意,说解题思路,评析解题结论. 在结尾教学中,可以由学生来归纳本课的知识体系. 在公式、规律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公式、规律进行评说.
2. 优化问题萌生的土壤,让学生有问题“问”
针对第二类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学习极限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公元前5世纪芝诺用他的无穷、连续以及部分和的知识,引发了著名的阿基里斯与龟的悖论. 芝诺辩解说,阿基里斯能够逼近乌龟,但他永远不可能追上它. 为了急于揭开谜团学生会不断地相互讨论和提问:怎么可能人会追不上乌龟?问题中好像阿基里斯的确追不上乌龟!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要能追上乌龟那么在哪一点处追上呢?由此学生的思维被激起“浪花”,顺着这样的思路展开教学的过程,都是在学生的参与下完成的,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且会在灵魂深处埋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必须给学生创造自由想象的课堂空间.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可让学生想象一张0.1毫米厚的纸如被对折了27次它的高度大概是多少?估计与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玛峰谁更高?学生开始可能以为老师提的问题相当可笑,这纸能跟山峰比高?但通过自己的计算后会发现对折了27次的纸比珠峰要高近1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问题,也就为自由想象提供了土壤,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3. 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
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这是常见的教学弊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在教学上引导学生提问. 在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设计如下情境:北京时间2007年11月24日18时05分04.602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正确进入预定的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它在飞向月球之前,为了加速要绕着地球进行3次变轨,然后再飞向目的地——月球.问:
(1) 卫星绕地飞行的轨道是什么?
(2) 卫星在第1次变轨后,在近地点距地面600km、远地点距地面71400km的椭圆形轨道上飞行,且以地球中心为一个焦点,试建立适当的坐标,求出卫星的轨道方程.
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必须了解椭圆标准方程知识才能解决此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国家大事,还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与数学的伟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实验中找问题. 如在学习“n次独立重复实验”时,教师提出,如果一枚硬币被抛了2次,而2次恰恰都是正面朝上,那么再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学生开始纷纷议论,有的说都2次正面了,那下一次估计是正面吧;有的说应该是反面可能性比较大吧;也有的说我们不是学过了古典概率,既然结果只有正面与反面,那么正面的概率应该还是1/2;还有的索性拿出了硬币做起了试验. 让学生在摸索思考中总结出“n次独立重复事件发生k次”的概率公式.
在想象中提问题.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数学世界遨游.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图象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知的一些三角函数值来猜测正弦、余弦的图象.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去想象一些空间多面体,特别是长方体与正方体,在书面上画的12条棱正方体要能看出是多面体的棱而不仅仅是平面内的12条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问题,也就为自由想象提供了土壤,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
4. 在实践探究中,让学生爱提“问”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只有在创新实践活动中,问题意识才能萌芽和发展. 总之,问题意识强的人,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的频率高,创新成果优. 问题意识弱的人,创新实践活动就少,成效也就不明显. 因此,强化中学生问题意识,要确实遵守探索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实践探究,首先表现为课堂外探索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如:“赌博机上为什么永远是输的人多,赢的人少?”“同样多的布料,为什么有的裁缝师傅能做出更多的衣服?”“现在我国很多地区实行定量用电,超出部分加倍收费,那么定量中的那个量是怎么定下来的呢?在教学“分期付款”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研究并计算,如果家里买了新房跟银行借款10万(银行利率为0.5%),10年还清,那么每年要等额还多少. 在“圆锥曲线”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研究,在截一个圆锥时满足怎么样的条件才能分别截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空间四面体、长方体、正方体等来观察和研究空间线线、线面和面面的关系. 在这些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好奇的触角在蔓延,问题的意识在萌生. 学生从一个被动的问题的回答者逐渐向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转变,从而真正爱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