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痂术在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全国专家共识(2021版)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痂术作为烧伤外科三大清创术式之一,适用于处理以深Ⅱ度为主的新鲜烧伤创面。尽管该术式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各单位应用该术式的时机、器具、步骤、术后敷料选择以及术后换药方式等仍有较大不同,造成临床效果参差不齐。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专家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分析高级别证据文章,多次深入讨论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共识,以期为磨痂术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大鼠供肝常温机械灌注(NMP)模型,比较不同门静脉灌注压力对热缺血大鼠肝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经心脏停搏30 min、冷保存8 h的大鼠肝脏,使用肝动脉供氧、常温双通道灌注肝脏体系后,比较门静脉常压(M1组,n=6)和低压(M2组,n=6)灌注对肝灌注液流量和肝酶学指标的影响,并使用HE染色和Suzuki标准评定肝脏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的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大部分患者的预后较好,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可遗留记忆障碍等后遗症。早期免疫治疗是该病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该病在免疫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因此,找到可以反映病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指导诊疗、评估预后都有较为积极的意义。笔者现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脑脊液中异常升高的生物
AD是构成全球重大社会问题和经济威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其防治的关键。传统的以临床经验和生物学标志物为依据的AD诊断体系存在诸多局限。目前,随着人工智能、5G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字化生物标志物"诊断体系正在构建。本文现全面阐述用于记忆、视空间、言语、执行功能等不同认知相关信号捕捉的可穿戴设备在AD"数字化生物标志物"诊断体系构建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不同程度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调控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价值。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数字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即对照组和10 min、20 min、30 min、40 min热缺血时间组,均行肝尾叶切除术,并于术后6 h、3 d、7 d、14 d、30 d分别进行常规磁共振及DTI扫描。30 d扫描结束后检测兔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
目的分析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的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凝血和输血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完成的178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ECMO,将178例受者分为有ECMO组(131例)和无ECMO组(47例),对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输血情况进行比较。将131例有ECMO组的受者排除二次开胸止血7例、数据不全2
目的探讨公务员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筛查、干预的新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9—12月在广东省一公务员单位门诊部进行年度体检的在职公务员1 241例,对其先进行柏林问卷筛查OSA高危患者,然后采用3型便携式睡眠监测(home sleep testing,HST)仪对高危人群进行OSA诊断。对诊断为OSA的患者进行免费的持续气道正压
多重耐药菌感染可显著增加烧伤患者的病死率,烧伤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已成为重症烧伤患者临床救治中面临的棘手问题。院内感染的防控是减少或避免烧伤ICU内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措施,建议从关注病区内病原菌的特征、评估并降低烧伤患者的易感性以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3个方面优化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另外,耐药菌感染的快速精准诊断以及非抗生素治疗是将来可望有所突破的方向
目的从优化预处理和桥接治疗两个角度探索降低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复发的策略。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接受allo-HSCT的84例高危M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使用的预处理方案分为:地西他滨强化预处理组49例,BUCY2预处理组35例;按移植前是否接受治疗分为:移植前治疗组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