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自信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ximu1984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的文化精神贯穿古今,近代由于多元文化的融入,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跨时空交往对话,使得文化理念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理性的不断强化,个体主体性的增强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的文化发展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潜能,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传统文化延申至近代文化的矛盾和局限性。既不能脱离我国历史文化特色,又要保持创造力和感染力,这种力量来源于文化自信心。对文化的自信是一种大国应对全球文化前景的积极态度,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和思想历程。文化研究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视域下的文化发展,也展现出文化精神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化认知 文化自信 文化研究
  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是一种文化的主体对自身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是基于个体自信的引申。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内有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有“西学中用”的外来元素,多重元素的合力发展成为如今的中华民族本土文化。这种文化传统,是既成文化和未成文化的统一,它的存在是在不同历史环境、不同空间、不同时间转化发展的过程。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落脚点就是如何应对和解决文化面临的时代问题,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鉴别的加以对待,有扬弃的加以发展。这就是对当前所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景的积极态度。
  一、文化研究领域困境
  文化研究一直秉承一种人本主义和历史主义精神,自我意识和理性启蒙是人类的本质力量,理性主义相信通过技术的发展人类终会可以达到自我拯救,但是这种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走向极端化。人们在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受到威胁,产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焦虑和恐慌。人类在表面上是自由的,实质上从生产到消费、从个体到群体都在受着文化的摆布。譬如现在社会上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自卑文化心理,文化研究有“高原”没“高峰”,千篇一律,把别人的观点换一种方式就变成自己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机械化生产、快餐式创作,导致我国的文化创新举步维艰,我国的文化工作者对于生活缺乏深度思考,一种“信用缺失”的恐慌弥漫在整个社会中,不仅侵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且也影响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信心。这是一项常治、也是长治的工作,需要从法治、心治、德治共同开展,长效治标、综合治本。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没有建立我们自己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拿来“文化生产出的东西,既脱离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特色,又没有长期的感染力。没有原始的创造力,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影响中国的大国地位。因此习主席反复提到文化自信,其背后是经过了扎实的理论思考,也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二、文化的价值品性
  文化来自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态文明等建设工作无一离不开文化创造的辅助,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和文明成果发挥作用也是文化力量具体的实践结果。如何实践才会进一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从而走向世界?笔者认为,欲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要有三种品性。
  一是具有包容性。文化是一個大范畴,可以在不同方面理解和界定。即要对所处的文化有深入的认知和体察。包容性是要接纳外来文化的异同,接纳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并交流融合,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上汲取各民族的优秀资源,走出中国特色。
  二是具有认知性。要辩证的看待文化发展规律,文化的持存是生产——发展——再生产的扬弃过程,本体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碰撞,定会在同化与异化之间产生矛盾,任何一种文化的传入,都不能恰好适应我国本土国情。只有增进文化的积极互动和有效融合,才会发挥其主体对中华民族乃至全球文化进步的影响力。
  三是具有共同性。在文化问题上,寻找共同性是一个最大的难题,文化形态能准确反映文化主体的发展,那么中华文化面对当今全球文化冲突,要在这一困顿中有所贡献。在人类学意义上,寻找共同的价值取向是整合世界文化秩序的有效途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系中,中华文化也会发挥特色,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文化自信是下自成蹊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并不是张扬外露、形诸辞色。反而,文化自信会通过文化自身的魅力和能量,在无声无形之间以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浸润渗透来感染人、感动人、感化人。这种滴水穿石、下自成蹊的耐力规律,最终会成为内心之中的“定海神针”。我们之前谈到,个体自信的拓展是文化自信的表象,个体自信更是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让个体认识文化、了解文化、传播文化,整个民族就会发挥出无限的能量。“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文化,发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占领文化生产与文化研究的制高点。
  文化自信的终极指向是解决文化主体的不自信,有自信才会有行动,有传承才能有创新。文化在每一时期的创新都是整个民族传承的链条,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立足全球化和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合力建立一种综合世界各民族根本价值体系,寻找当中真正的普遍性。这也是我国一直所追求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遍维度和文化基础。文化自信给予文化研究以精神支持,而文化研究则是唤醒主体对于这种困境的信心并指导行动,进而在行动中保持积极的态度。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研究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要不断建构普遍性、不断参与普遍性、不断贡献普遍性,为世界文化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大国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奠基,文化的历史与当代的价值又赋予了文化研究更深的使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让中华文化超越国度,永远保持魅力。
  作者简介:朱晔(1987-07-04)女,汉族,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化哲学与实践哲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以“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理念和任务的梳理,建构了课程目标、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课程开发体系。  【关键词】:课程标准 给排水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和考核标准。内容标准对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内容体系、学习领域等提出具体要求;考核标准对课程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提出的“质”和“量”的标准,包括考核方法、组织形式等。课程标准是学校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是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本文在研究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做法和路径。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重庆 研究路径  一、深化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认识,重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  (一)提升城市
期刊
【摘要】:过刊虽是过期期刊,但是其内容仍蕴藏着非常重要的信息价值,仍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载体,所以做好过刊资源的开发,对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 过刊 开发利用  过刊是现刊信息资源的积累和时间的延续,它的资料性、知识性并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期,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做好过刊资源的开发,提高过刊的利用率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过刊的特点  过刊被成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等,但是也同样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问题。环境恶化的加剧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当今社会上的头等重要的事情之一了。众所周知的是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本文就对环境保护和可以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针对现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一些方案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为保护环境和构造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一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本单位高压柜绝缘击穿,造成短路故障的原因,总结了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对今后变电站预防此类事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 短路故障 防治措施  在变电站中,绝缘设备起到隔离电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保护设备人员安全的作用。可以说绝缘设备的绝缘性能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根本保证。而绝缘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造成放电、闪络甚至造成短路事故是配电系统最常
期刊
一、审视: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的基础。  1、基于“核心素养”与教学发展的分析与认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核心素养”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仁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这样一个背景下,学科教育价值的几种体现;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
期刊
【摘要】:建筑垃圾如何处理,一直是城市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一般采用的是填埋式,这在国外被认为是“黄金资源”被放错地方。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大幅提高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南宁建筑垃圾处置仍以填埋式为主,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建议南宁利用作为全国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的契机,参考外地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推进建
期刊
案情简介:居住在外地的甲与居住在北京的乙,通过电子邮件商议毒品买卖事宜。某日,甲随身携带一公斤海洛因(装在自己的双肩包内),按约定乘火车到达北京西站,乙则按约定驾驶轿车前往车站接甲。甲下火车出站后,身背双肩包坐在乙驾驶的车内。乙驾驶轿车从车站驶入西四环路上后,警察根据事后掌握的线索,拦截乙驾驶的轿车,抓获甲和乙。事后查明,甲坐在乙的轿车上时,一直身背者自己的双肩包,乙没有向甲支付购买毒品的对价。 
期刊
【摘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讨论了生产力的发挥与生产关系发挥两个重要概念,科学的说明了生产方式的复杂矛盾运动过程。特别提出了生产力发挥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运动,对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对正确认识我国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产力发挥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发挥 生产关系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理论是马克思历史
期刊
【摘要】:彝文是彝族先民在其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孕育选练、长期积累、约定俗称而逐渐发展创造的,是彝族古代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贵州是彝文的发祥地,是彝文的主要流传区域,也是全国彝文古籍最多的省份,彝族古籍文献本来就是用彝文写成的,它本身就是宝贵的语言文字资料。  【关键词】:贵州彝文 使用情况 调查研究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