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现的乡愁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乡土作家”蹇先艾在抒发乡情的同时亦带着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和批判乡土。在《水葬》中,蹇先艾展现了贵州“水葬”陋习的冷酷,但又发现了这片土地蕴藏的人性之爱。在剖析故乡弊病的同时不自觉地渗入牵心挂肠的情怀,这便是隐现的乡愁。
  【关键词】《水葬》 蹇先艾 乡土 乡愁
  一、引言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中,理性的批判和对乡情的留恋是最突出的矛盾。蹇先艾作为乡土小说的先驱者之一,在关于贵州的述写中,散发着一股“隐现”的“乡愁”,这种对乡土的批判与眷恋的矛盾态度,在《水葬》中亦有体现。
  二、对乡土的批判
  蹇先艾祖籍虽是贵州,但他在贵州生活了不过短短四年。黔地的精气神并没有能够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植入幼年蹇先艾的骨髓。贵州之于蹇先艾,是一个乡土情结的寄托之所,她是概念化的、抽象的、模糊的。经历了客居之寂与丧亲之痛的蹇先艾需要一个倾诉和寄托的对象,由于中国人特殊的乡土情结,他将目光放在了故乡贵州。然而在新文化运动中成熟起来的蹇先艾不免用现代的、局外人的眼光去审视封闭落后的贵州,传统的乡土情结和抽离成为旁观者的审视使他的目光蓄满哀怨和痛苦。所以他在《水葬》中写水葬这种陋习本身的冷酷,更有人情的冷漠。
  《水葬》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贵州桐村,塑造了一群麻木不仁、滞重空洞的桐村看客,真实地反映出“水葬”这一陋习的可怖。彼时桐村已渗入现代文明的气息,人们安分守己,听见了脏话要红脸……桐村人似乎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文明开化,然而落后的道德文化仍然主导着他们的意志,村民们几乎是“自觉”地遵循着“水葬”这一“古已有之”的习俗。小说的主人公骆毛被押送去“水葬”的途中,桐村人里三层外三层地跟着看热闹,与鲁迅常写的“看客”形象别无二致。他们无动于衷,甚至有些人露出了幸灾乐祸的嘴脸。小说花了极大的篇幅去写全村男女老少去围观“水葬”的“盛况”,写他们的神情和言语,这当中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对桐村人人性的扭曲和灵魂的麻痹。假道学的教书先生喊着“丧德”,殊不知,所谓的“德”竟如此邪恶,能生生地将鲜活的生命夺去。
  在腐朽封建的社会状况之下,道德的威力与效力超过了法律,而且更多时候,它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惩治方式来突显道德制裁的力量,“水葬”就是这样一种惩戒方式。没有人会觉得将骆毛处以“水葬”是不妥的,包括骆毛自己——这也是小说中最令人哀痛无奈之处,骆毛他这个示众之人、道德陋习的受害者,居然也认可了这种迂腐的道德文化的合理性。骆毛“愤怒”,为的却只是乡绅周德高的仗势欺人;骆毛“不服”,为的却只是家丁的蛮横态度……他愚昧麻木,将死之人,竟没有一丝反抗与震动,只能自认倒霉。在行刑路上高喊自己是看客们的“祖宗”、“好汉做事好汉当”,骆毛就像是在英勇就义般自我陶醉着。骆毛可悲,不仅仅在于他成为“水葬”陋习的牺牲品,更在于腐朽落后的道德文化对他精神世界的摧残。
  三、对乡土的眷恋
  贵州之于蹇先艾,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既远又近,远是客观上地理位置的距离远,近是主观上情感的近距离依赖;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他从未深入了解黔地,熟悉是他对她魂牵梦萦。所以即使是剖析乡土的弊端,也不自觉地渗入一缕温人的情怀。在种种乡野陋习、社会悲剧中投射了他对故乡深沉的感情。在《水葬》中,蹇先艾用冷静克制的文字揭露了“水葬”陋习,却在这嘈杂冷酷中写出了伟大的、原始的人性之美。这是蹇先艾提及故乡时心中的柔软,亦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隐现”的“乡愁”。
  蹇先艾首先着眼于农民王七子对骆毛的朋友之情。在骆毛的行刑路上,王七是第一个,也是唯一对骆毛好的人。虽然只有几句无用的安慰之话,但对于一个患有残疾的人来说,他对骆毛给出了承诺,不管最终实现与否,他给了骆毛发泄和倾诉的机会,甚至是希望的寄托。友谊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即使价值观被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依旧存在。
  而后作者花了大篇幅写骆毛和老母亲之间的母子之爱。在行刑的路上,骆毛毫不畏惧,甚至有一股“视死如归”的气概,可是一想到他年迈的母亲,“心里忽然难过起来”,“不怕死的心情,登时就冷了一半”。他对母亲的情感是作品中骆毛身上罕有的正面情感,他为母亲铤而走险,最后败落,在濒死之际,心中紧紧牵挂着母亲,这份赤子之情正是骆毛身上散发出的最强烈的人性之光。而老母亲的等待,是作品的最感人之处。蹇先艾采取了直接的无过渡切断式的描写,将画面从骆毛的行刑现场直接转向母亲,那般喧闹与这般平静的对比,更让人为骆毛可悲,为母亲可悲。老妇人独倚门枋,她悲苦又朴实,在“凝望”,在“等待”,尽管这是无望的等待。她不去揣测骆毛晚归的原因,不去设想骆毛或许永远也回不来的这个万一,她只是单纯地等待着。这份纯粹的母爱,在全篇令人窒息的气氛下,更能激起读者的愤怒和哀悯。
  作品的最后,还有一个有特色的人物形象——朱三媳妇。她是蹇先艾在《水葬》中的化身,她知情,但不能开口,她哀怜,但只能旁观,如同作者一样。蹇先艾目睹着黔地上的道德愚昧,却无力去改变些什么。他借朱三媳妇的所想、所看、所言去表达自己的感想。朱三媳妇偷偷跑到骆毛家看老妇人,蹇先艾也就这样静静地凝望着这被蒙昧包裹的黔地人心里最原始的人性之美。
  四、结语
  由于蹇先艾自身经历与时代背景的原因,他在《水葬》中并未对“水葬”这种陋习进行详尽的叙述,但当中愚昧道德文化下人对生命的阴冷和冷酷人性中的真情令人深思。在矛盾与彷徨中,表现着他那“隐现”的“乡愁”。
  【参考文献】
  [1]叶颖.蹇先艾乡土小说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0.
  [2]胡玢.论蹇先艾的乡土小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
  [3]陈悦.蹇先艾乡土小说新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249-255..
  [4]贾剑秋.哀痛的边地——论蹇先艾乡土小说的文化视角[J].西南民族学院报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0-84.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是当前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责任。本文主要提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教学创新  随时代的变化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全面培养。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在不断增加,不但要求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还要创新教学方法,重视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叶老还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脑筋,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生活与工作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中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本人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
期刊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明确要求,政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政治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
期刊
【摘要】在小学学科中的《品德与生活》一直处于弱势,乃至它本身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延伸,也长期尴尬地活在书本上,活在老师的口头上,活在学生的无意识状态下。为改善这种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实践的老师:一要注重课外延伸的实践性;二要讲究课外延伸的趣味性、三要提高课外延伸的有效性,这样做才能促进品德与生活的有机联系,释放学生潜能,使知、情、意、行得到有机的整合。  【关键词】课外实践 生活 趣味  道德寓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众多高校的语文学科教学的成效不是很理想,不少学生始终是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参与学习。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我认为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创新。本文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和构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营建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实施语文教学的合作课堂;呈现语文教学的创新魅力。  【关键词】高校语文 创新教学模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教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西师版教材数学第十一册《负数的初步认识》为例,介绍使用“小蚂蚁”移动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展示其在教与学中的便捷性、有效性,并由此总结出移动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启示。同时作为对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以期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方面的融合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移动教学平台 平板电脑 教与学  
期刊
【摘要】关于鲁迅《野草·希望》的主题,都离不开对希望的探讨。 《希望》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其思想倾向性与“我”的艺术形象密切相关。细读《希望》,本文将从转折词“然而”看“我”作为一个启蒙者如何诉说绝望中的希望。  【关键词】鲁迅 《希望》 青年 然而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后被收入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在新年伊始写下看似代表希望的散文诗《希望》,然而关于《希望》的创作动机,鲁迅
期刊
【摘要】五四运动后,瞿秋白站在俄罗斯文化、西欧文化、东方文化三者的交汇点上,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心态积极寻求救国存亡的道路,思索民族前途命运,同时不由得发出自我审视的回声。《赤都心史》作为瞿秋白的心灵自述,展示了他对俄国革命后社会生活的探索与思考,透露了他在俄罗斯文化的氛围里对国家命运、个人的“自我形象”的审视与反思。其中,在对“自我形象”的审视中,瞿秋白认为自己是“东方稚儿”、“积极的奋斗者”、“多
期刊
引言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这里的铁屋子的概念无疑是对整个中国在封建礼教压迫下人们的生存状态的形象表达,“铁屋子”象征着那个令人窒息的旧中国社会,它最突出的就是封建礼教的宗法父权,也就是中国妇女万难破毁而逃出的“铁屋子”。《祝福》里的祥林嫂、《伤逝》里的子君、《明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