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建设改革与人才培养是提商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商职高专院校当前所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高职商专院校;英语;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1 前言
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总体定位应是“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一条通专结合的培养路径,在强调高职高专教育适应文化、经济、技术发展及专业化要求的同时,还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融人通识教育理念,通过一些通识核心课程,如文学、哲学、历史等,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英语专业设置定位上,高职高专院校应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设置凸显特色的专业,同时对公共英语采取专业品位的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是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评判标准,不仅要突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总体要求,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2 人才能力的培养
2.1 学习策略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效果与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准备状态越好,学习效率就越高,其次,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意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语言意识能促进语言习得。第三,在语言学习中,语言活动的过程比语言活动的结果更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要提高学生有意识的准备程度;为学生创造隐性准备的条件。前者通过大量的自主学习项目来实现,这些活动项目要求学生通过自我发现、独立工作和自由活动来完成。而隐性准备的条件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创造,使得前面的内容成为后续内容的隐性准备,而后续内容又成为前面内容的复习。
2.2 语言尝试能力
语言冒险精神与语言发展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需要教师的培养和教材提供机会。因此设计语言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关心的话题,设计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训练项目,为他们思想的飞翔开辟广阔的空间。
2.3 语言思維能力
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习者能完全用目标语进行符合交际要求的思维活动。但是我们的外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记忆、背诵,忽视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认知活动,没有思想的语言是无用的语言,长久依赖背诵而获得的语言是苍白空洞的。要将语言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语言交际的能力。
3 英语课程建设改革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认真研究与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3.1 教学方式转变
在教学方式上,由老三中心(课堂、教师、书本)向新三中心(学生、在做中学、经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本位,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岗位能力需求,难以适应社会需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过程应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包含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似在做中学为重点、以掌握经验为目标,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2 教师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现有教师的科研水平,对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比例和业务水平,为在教学工作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创造进修的机会,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途径充实教师队伍。
3.3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营造优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一定规模网络教学的条件,选用提供了配套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教材,引进正规出版社研制开发的大学英语网络学习系统,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方便。学生可到校园网或因特网上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加优化的学习条件。
积极利用外部资源的同时,努力挖掘内部潜力,由英语专业骨干带领制作对应的大学英语教学课件、教案、试题库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料,丰富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利用充分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听说训练的缺点,给学生提供了听说写应用能力训练的无限机会,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一体化界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变得形象、立体和生动,从而发挥了辅助、补充课堂教学的作用。
3.4 拓宽教学內容
要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能熟练应用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把英语教学和学习延伸到课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在网页上查看老师的备课内容、课文的重点难点、任课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布置的作业、相关的光盘及网络课程、相关的英语学习网站等。
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答疑,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比如建立早读制度、定点播放英语节目,组织英语演讲比赛,组织并参与英语角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织高级职称的教师为学生举办系列讲座,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综合文化素养以及了解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纳入英语教学内容当中。
4 结束语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基本情况,在英语语言教学当中,专业内容是主线,英语是媒介,教学的目的是融专业学习与语言学习为一体。因此英语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如下原则:突出学科主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根据该原则,英语课程体系可按照“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实践环节”四大板块构建。
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生源结构与市场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课程设置应该向职业性倾斜,突出“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专业学科知识 专业对应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关键词] 高职商专院校;英语;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1 前言
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总体定位应是“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一条通专结合的培养路径,在强调高职高专教育适应文化、经济、技术发展及专业化要求的同时,还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融人通识教育理念,通过一些通识核心课程,如文学、哲学、历史等,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英语专业设置定位上,高职高专院校应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设置凸显特色的专业,同时对公共英语采取专业品位的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是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评判标准,不仅要突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总体要求,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2 人才能力的培养
2.1 学习策略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效果与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准备状态越好,学习效率就越高,其次,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意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语言意识能促进语言习得。第三,在语言学习中,语言活动的过程比语言活动的结果更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要提高学生有意识的准备程度;为学生创造隐性准备的条件。前者通过大量的自主学习项目来实现,这些活动项目要求学生通过自我发现、独立工作和自由活动来完成。而隐性准备的条件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创造,使得前面的内容成为后续内容的隐性准备,而后续内容又成为前面内容的复习。
2.2 语言尝试能力
语言冒险精神与语言发展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需要教师的培养和教材提供机会。因此设计语言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关心的话题,设计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训练项目,为他们思想的飞翔开辟广阔的空间。
2.3 语言思維能力
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习者能完全用目标语进行符合交际要求的思维活动。但是我们的外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记忆、背诵,忽视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认知活动,没有思想的语言是无用的语言,长久依赖背诵而获得的语言是苍白空洞的。要将语言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语言交际的能力。
3 英语课程建设改革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认真研究与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3.1 教学方式转变
在教学方式上,由老三中心(课堂、教师、书本)向新三中心(学生、在做中学、经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本位,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岗位能力需求,难以适应社会需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过程应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包含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似在做中学为重点、以掌握经验为目标,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2 教师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现有教师的科研水平,对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比例和业务水平,为在教学工作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创造进修的机会,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途径充实教师队伍。
3.3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营造优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一定规模网络教学的条件,选用提供了配套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教材,引进正规出版社研制开发的大学英语网络学习系统,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方便。学生可到校园网或因特网上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加优化的学习条件。
积极利用外部资源的同时,努力挖掘内部潜力,由英语专业骨干带领制作对应的大学英语教学课件、教案、试题库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料,丰富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利用充分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听说训练的缺点,给学生提供了听说写应用能力训练的无限机会,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一体化界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变得形象、立体和生动,从而发挥了辅助、补充课堂教学的作用。
3.4 拓宽教学內容
要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能熟练应用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把英语教学和学习延伸到课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在网页上查看老师的备课内容、课文的重点难点、任课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布置的作业、相关的光盘及网络课程、相关的英语学习网站等。
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答疑,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比如建立早读制度、定点播放英语节目,组织英语演讲比赛,组织并参与英语角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织高级职称的教师为学生举办系列讲座,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综合文化素养以及了解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纳入英语教学内容当中。
4 结束语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基本情况,在英语语言教学当中,专业内容是主线,英语是媒介,教学的目的是融专业学习与语言学习为一体。因此英语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如下原则:突出学科主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根据该原则,英语课程体系可按照“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实践环节”四大板块构建。
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生源结构与市场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课程设置应该向职业性倾斜,突出“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专业学科知识 专业对应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